第1178章 心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一娘的確沒把七娘的冷嘲熱諷放在心上,她的焦慮並不是來自外人,而且她很清楚賀燁不會在這時便急著過河拆橋,所以她焦慮的不是後位歸屬,她真正擔心的其實與江懷的疑惑類同——賀燁為何多此一舉?十一娘以為諸多跡象,已經足以證明賀燁對她心懷忌備,她太知道賀燁對人心的洞諳了,她無法自信在十年之間,她雖一直小心翼翼,卻沒有露出另藏圖謀的端倪,或許只是蛛絲馬跡,換作別人很可能忽略不計,但那人是賀燁,這麼一個危險的對手,她沒有把握真能做到毫無破綻。

多日以來,她一直心不在焉,比如早前那場爭端,她根本沒有閒情逸致去剖析七娘的心態——就算如姚氏等人所願,她做為賀燁元配卻只能被棄之如履,京兆柳與後族失之交臂,甚至很可能被賀燁打壓徹底喪失顯望之位,但七娘如今只能依靠孃家,福禍榮辱與京兆柳密不可分,她又何至於沾沾自喜得意洋洋?

沉重的心事讓十一娘“心猿意馬”,在父親面前強顏歡笑一陣後,便提出告辭,卻是出了均宜養病居住的小院十多步,到底摁捺不住,想要面見賀湛問問外界情形,於是又折返回來——賀湛早已回了上清觀,不再寄居柳府,十一娘如今是被“軟禁”,無法外出,她一位伯父柳譽宜暫時仍在金陵,另一位伯父柳信宜此刻也不在家,就連柳彥現下也負責禁宮防衛,莫說十一娘,妻兒都鮮見一面,當然十一娘完全可以派遣碧奴遞訊上清觀,但蕭氏才是主母,這件事理當先知會蕭氏。

僕婢們見十一娘去而復返,雖心下疑惑,自然沒有一人膽敢阻攔,而十一娘離開之時白姬也在室內,她當然不以為會在折返時會撞見什麼尷尬事,哪想到一掀簾櫳,恰好目睹了一場難堪——

柳均宜竟然衝蕭氏發脾氣,他靠坐在臨窗設定的一面軟榻上,聲嗓並不響亮,但聽得出來極其暴躁:“我都說了,白姬細緻體貼,遠比你更加周道,大可不必你在旁指手劃腳,你賢惠了一輩子,臨老難道還想著爭風吃醋不成,不過是去看望了九娘一回,守在這裡喋喋不休是何用意?我如今就煩你聒躁,你若真想讓我好生靜養,便不要再擾我清靜。”

蕭氏倒沒如何,白姬嚇得站都站不穩,一邊就要跪下來,又怕越發引得夫主震怒,正不知所措,留意見十一娘闖了進來,越更不知如何是好。

好在柳均宜是背向門簾,沒發現十一娘去而復返,蕭氏乾脆“拂袖而去”,將十一娘拉離了老遠,才道:“你阿父這段時間時常衝我發火,但伊伊千萬不要誤解,你父親他是……自聖上回京,不要說那些御醫,便連凌虛天師診治傷勢,也說雖有好轉機會,至少還需休養數載。”

蕭氏長嘆道:“他是怕我操勞憂愁,故意惡聲惡氣,想著感情慢慢淡了,我也能少操點心,他這是有意激怒我呢,我心裡不難受,就怕他心裡才更煎熬。”

十一娘原本擔憂蕭氏傷心,聽這番話後又難免心疼均宜,但她作為子女,原本也不該干涉父母院中之事,反而不知該說什麼,卻被蕭氏拉了手,輕輕拍著手背:“別看你父親這樣,他不過也是怕我擔憂,不想讓我如前段時間一樣操勞,他並沒有自暴自棄,他少年得志,所靠乃是自身才華,奈何仕途多舛,如今好不容易盼得撥亂反正,但凡還有一線希望,他也不願就這麼癱臥床榻一事無成,聽白姬說,無論藥劑針灸,還是凌虛天師教授那套復健之術,你阿耶都在堅持,我也不會因此與他置氣,他不想我操勞,我也領會他這份情意,伊伊大可不必擔心。”

看著蕭氏真懇的神色,十一娘知道她不是強顏歡笑,她很慶幸,卻又怔忡。

是渥丹時,她的父母也曾恩愛和諧,但她知道母親永遠是付出更多的一方,父親雖說對母親也甚敬愛,是一個丈夫對正妻應有的態度,表面上無可挑剔,但渥丹明白當中的不對等。

母親愛慕父親,可以為之奉獻一切乃至生命也無怨無悔,但父親卻當母親將婢侍送入書房時,理所當然的接受了母親的賢惠,與另外的女人生兒育女。

雖然,父親不會給予侍妾們過多的寵縱,也不會偏心庶子庶女,家裡秩序井然,妻妾嫡庶分明,包括六娘生母在內的侍妾,她們極為感念主母的寬厚,又或者是畏懼禮法森嚴,從來不敢絲毫挑釁,但渥丹還是體會到了母親隱晦的,偶爾的失落。

很小的時候,渥丹就在懷疑,父親對母親僅僅只是責任,那不是愛慕。

但她當時並不覺得困惑,或許因為世間太多的夫妻,都如她的父母一般。

所以她堅信這樣的夫妻關係,也是正常的,甚至才是正常的。

後來成了十一娘,她以為這一世的父母亦如流俗——當然必須撇開姚氏,她是外人安插的耳目,但姜姬,乃至白姬,是出於主母蕭氏認同才納為妾室,所以應順常態——柳均宜與蕭行舟,正如高門望族絕大多數夫妻,把相敬如賓當作美滿,一個合格的丈夫不需要滿足忠貞不渝的條件,一個合格的妻子也理當為丈夫納妾,容許妾室為丈夫開枝散葉,因為子嗣繁榮,是名門望族得以長盛不衰最基本的前提。

內宅和睦,看在旁人眼中便是美滿幸福,雖然女人們偶爾也會津津樂道某段恩愛情深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傳奇,但她們不會以為這才是夫妻之間的理所當然。

至於其實也算為數不少那些堅決不允丈夫納妾的“娨婦”,通常都是低嫁,仗著孃家勢大在夫家頤指氣使,而且未必就能防範“偷腥”,往往千防萬防,最終仍然不能挽留人心易變色衰愛弛,落得獨守空房心如死灰的下場,沒有人同情她們,就算女人們,也多的是冷嘲熱諷——這是自遺其咎。

十一娘記得她還是渥丹時,母親為她規劃的人生便從來不是“但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對於“良人”的定義是門第相當、才貌般配、性情相投,夫妻間能夠相敬如賓,彼此敬重,後來子女雙全,平安喜樂,人生便不算遺憾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來蕭氏成了她的母親,更沒有向她灌輸過應當不顧一切,有如飛蛾撲火去追求君如磐石的理念,但蕭氏曾經對她“備選”晉王妃的道路心存牴觸,並因為不能讓她避免這樣的人生長懷愧疚,而且看蕭氏為七娘、九娘擇婿,首要看重的也是男子甚至男方親長的德行,這又似乎說明蕭氏心中仍有小小的固執,她仍舊希望女兒們能夠擺脫禮法拘束,真正的,與夫婿兩情不移,相知相守。

可蕭氏自己當生下兩個女兒後,卻心甘情願為丈夫納妾,她甚至不願再冒生育的風險,孜孜不倦求一個嫡子。

所以十一娘以為蕭氏雖然敬重均宜,但遠遠稱不上愛慕,或者說是蕭氏的愛情一直保留著清醒,她欣賞蕭氏的這份理智,同時也難免心懷唏噓,到底沒能遇見可以不顧一切,甚至超渝生死的愛情,很難說這算不算遺憾。

但今日的耳聞目睹,讓十一娘明白蕭氏未必如她從前認為,這一世她的父母,雖然沒有一生一世一雙人的傳奇,但仍舊是心有靈犀,姜姬也好,白姬也罷,沒有成為他們之間的心結與障礙,他們仍是生死與共,不離不棄,不是因為責任的束縛必須如此,他們的愛情也許存在瑕疵,更說不上轟轟烈烈驚豔古今,但依然令人羨慕。

她想起前世,母親臨終之前,貼在她耳鬢最後一句話:“渥丹,不用太傷心,阿母能陪著你父親一齊赴死,餘生不再獨自煎熬,這樣就好,而且你還活著,阿母就更加無憾了,所以你一定……要好好活著。”

她那時認為這只是母親的安慰,希望她不至於喪失生志而已,這時再回憶……母親當真是心甘情願與父親以及家人一同赴死的,她如此從容的面對劫禍,是因為堅信就算陷落幽冥,她不會與傾其一生的摯愛永絕。

就像裴渥丹臨死之前,同樣並不悲憤,因為她知道很快就要與家人團聚了,那個人世,深宮之中,已經沒有她摯愛不捨的人與事,死亡對她來說,曾經是如釋重負。

甚至當賀衍匆匆趕來時,她沒有放下對這個男人的怨恨,所以她平靜地與他話別,看他痛不欲生,她卻隱隱痛快著——懦弱的男人,就算貴住九五之尊又如何,到底還是,你沒有辦法困住我。

那麼她現在,又為何擔驚受怕,為何惶惶終日,她經歷過生死,再活一世已經是白白賺獲,明明一切都是按照計劃部署推進,距離為裴鄭二族昭雪只剩最後一步,賀燁登基之後,猜疑也好,忌備也罷,明明她早有預料,她究竟為何恐慌?

十一娘找不到答案,她絞盡腦汁地想要說服自己,恍恍惚惚心不在焉以至於,賀湛已經站在她身邊,她仍望著西天那片霞光發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