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榮耀輝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89、榮耀輝煌

皇帝並沒有留下君長寧多久,在得知他到達京城之後竟是馬不停蹄的感到了皇宮,心中又是多了幾分心疼,暗自責怪那個太監不會辦事兒。他雖然心裡頭急著見到這個人,但有什麼比他的身體更重要的,三年的時間自己也就等過來了,難道還急著這一天兩天不成。

君長寧離開宮廷的時候有些疲倦,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心理上更是如此。這次進宮之後他便察覺,燕弘對自己的情誼恐怕是還有一些,但不得不說,如今成為帝皇的燕弘,跟當初那個可以為了自己放棄一切的人,已經是有了一些改變。權勢是最能讓人變化的東西,君長寧嘆了口氣,心裡頭不知為何卻又一些惆悵。

張氏給他準備的宅子地段一般,不過面積卻很大,這樣的宅子在京城價值不菲,已經是普通人能買到的極限了。那賣掉宅子的原本據說也是個貴族人家,只是早就已經沒落,根本無力維持大家庭的之處,到了這一輩的時候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好將主宅也賣了。張氏給的價格很高,對方聽說又是賣給當初盛名之下的狀元住,倒是意外沒有獅子大開口。

買宅子已經是兩年前的時候,正好是新舊勢力換代的時候,君長寧到了地方一看倒是皺起了眉頭,張氏的信上只說地段一般,他就以為雖然是大宅子,但應該是靠近西城平民區域的,但誰知道出乎預料,居然是在大臣集中居住的那一塊兒,左鄰右舍都是朝中重臣。

這樣的好地方,實在不是張氏讓人一直注意著就能買下來的,更別說宅子大,買到的價格還挺實惠。君長寧心中猜測是不是燕弘讓人做了手腳,也只有這位能有這般通天的本事。只是兩年前的時候,他就有了讓自己回京的打算嗎?君長寧心中並無感動,反倒是覺得焦躁,燕弘對他越發的在意,他卻是越發的難為。

等走進宅子,君長寧卻是越看越覺得心驚,之前張氏雖然說過有派人過來整修,但將整一個宅子修正出自己喜歡的模樣,連臥房的小細節都是如此,不是那個人插手的話,壓根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宅子確實很大,作為朝廷重臣的祖宅都過了,但偏偏女主人所在的正院跟男主人所在的書房相隔甚遠,而書房的精緻程度遠遠勝過正院,其中可見那人的意思。

跟著君長寧回來的齊家卻不知道這些溝溝道道,進去轉了一圈回來便說道:“雖然夫人只派了幾個下人看著,但裡頭倒是收拾的乾淨,馬上就能住人,我看著倒是覺得比長海那邊的府衙更好一些。”

君長寧瞧著書房門外的一片竹園,心中暗歎一聲皇帝下的命令能不好嗎。但是他現在也只能領了這個情,不然宅子都是張氏買下來的,自己卻不住進來,倒是顯得刻意了,看在旁人的眼中不是越發奇怪。走進書房,再一看那滿滿一屋子的古籍,儘管壓抑自己的情感,君長寧的心中卻忍不住起了波瀾。

這邊君長寧有幾分糾結,那頭君家卻大喜過望。先是顧玉荷慢悠悠的回到了寧邑,自從知道自家媳婦懷了孕,之前有些怨言的張氏也閉了嘴,反正只要有孫子,嫡孫自然是比庶出的好,如果不是顧玉荷連著三年都沒有訊息,她一向喜歡這個媳婦,也不會做出往他們兩個小的中間塞人的事情。

顧玉荷調理的不錯,加上懷了身孕之後心情也開闊了一些,氣色看著倒是越發好了。張氏真是恨不得將所有好的都給孫子留著,加上又有顧氏過來照顧,顧玉荷沒幾天的功夫臉頰就圓了一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只是在上不上京城的事情上,顧玉荷跟幾個長輩卻有了分歧,在張氏君老爺,甚至是顧氏看來,既然有了孩子,那就待在這邊好好養著,等生了孩子大一些再去京城也不遲,畢竟這距離可不遠。如果現在長途奔波傷了孩子那可就有得悔的。再有一個,幾個長輩也是想到,他們幾個大人都不在身邊,小夫妻兩個之間便沒有什麼忌諱,到時候就算是有嬤嬤在,總是說不動主子的。

如果是三年前的顧玉荷,幾個長輩都這般說,她肯定是就答應下來,但三年來她跟君長寧感情深厚,享受慣了丈夫的寵愛,又想到自己還在的時候,身邊幾個丫頭就有些不安分,要是她連著一年不在,丈夫就算是沒有花花心思,也擋不住那些個想要爬床的。

顧玉荷的這個念頭自然不能告訴張氏,只能跟自家的母親顧氏說。顧氏心中也有計較,雖然覺得女兒現在肚子裡的孩子更加重要一些,但女兒一腔心思都在君長寧身上,要是那人真的被別人****走了,女兒就算是有了兒子估計也活得不快活。於是便也同意她上京,但對著張氏自然不會這般說,只說君長寧畢竟不是七品芝麻官了,在京城的時候越發需要女人管家,有時候夫人之間的交際也是非常重要的,顧玉荷不去的話,難道還要提拔一個姨娘上去不成,就算是有了姨娘,人家正房夫人肯定也是看不上的。

關係到君長寧的仕途,張氏果然擔心異常,想想也覺得非常有道理,但又覺得放心不下還在肚子裡的孫子,怎麼想都覺得不好。正在這個時候,京城那邊確實來了聖旨,君家一家人還是第一次接待這樣重量級的人物,就是顧玉荷雖說是管家小姐,也是從來沒有接待過天使的,當下有些慌亂,生怕丈夫在京城出了什麼事請。

皇帝這時候給君家的自然是大大的好事,在燕朝,官員的母妻要受封其實並不是難事,只要你官位夠高,再忍的時間夠長,在位期間並沒有重大的失誤,為了表示自己的大方,皇帝都會予以冊封。所謂封妻廕子就來自於此。

君長寧之前在長海的時候就是從四品的官員,如今回到京城再高升又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政績上即使是那些言官也是無話可說的。只是之前的時候,先皇在位最後幾年,忙著跟那幾位郡王打擂臺都忙不過來,至於這些官員的母親妻子什麼的,他壓根沒時間理會,都是下面禮部在辦,君長寧作為不受那幾位郡王喜歡的人物,自然是被忽略了過去。

張氏雖然心中也有過奢望,但當初她嫁進君家的時候就明白,自己這一輩子想要從商人婦再變成官家那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有時候還覺得是君家商戶的出生拖累了兒子,自然不會貿貿然提起這句話,倒是顧氏心中明白,偶爾會在顧玉荷面前說道兩句,顧玉荷卻是不在乎這些,只覺得丈夫疼愛自己,重視自己,再也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了。

而現在,他們等待已久的誥命來了,甚至好超乎了所有人的預料。首先是君長寧成為戶部侍郎的訊息讓大家心中微微一驚,雖然早知道兒子會高升,但戶部那可是掌握著天下財權的地方,能進這裡就代表皇帝對你的信任。再有一個,戶部侍郎是正三品的官,那就是說,君長寧又迎來了一個二級跳。

君家從上到下都覺得自家兒子、夫君、少爺是擔得起這個任務的,沒瞧見這些年秦關和長海的變化嗎,那都是君長寧一步步走出來的,朝廷之中雖然頗有幾分議論,但也都佩服君長寧的手段,再有一個,誰都知道君長寧跟皇帝還有同窗之誼,皇帝甚至當朝誇讚過這個人,擺明了是要重用的,現在不過是給了一個戶部侍郎的位置,誰也無話可說,就算是嫉妒也得藏在心中。

君長寧的官職並不算起眼,但對比之下,君家幾個人的封賞卻讓人眼紅起來。首先是張氏,作為君長寧的親生母親,又是君家的正房大夫人,按理來說她應該是個也是三品的誥命夫人才是,畢竟有規矩言正、從三品祖母、母、妻各封贈淑人。但皇帝的聖旨上頒佈下來的,張氏頭頂上居然多了一個一品誥命夫人,那可是一品,就是整個燕朝都沒有幾個!

君家都是暗暗心驚,都覺得自己莫非是聽岔了,不過皇帝的甚至也給她解了惑:“朕幼年寄居青山書院,張氏夫人多有照顧,如同朕之養母,今封贈一品夫人,以償舊日之恩。”

這聖旨一出,朝廷中原本該有意見的人也都閉嘴了,當今聖上的出生他們都注意到,當初吃了不少先醇親王良妃的苦頭,如果張氏真的對皇帝有恩,皇帝想要給一個****封一個只拿俸祿沒有實權的誥命夫人,他們何必上趕著招人厭。

其實再有一個,燕弘這一手倒是讓他原本冷厲的態度柔和不少,如果他對舊日恩人都有幾分心軟的話,這樣的皇帝自然是比無情冷酷的要好服侍的多。甚至這時候倒是有不少人猜測,君長寧之所以得到皇帝的信任,是不是也有這個張氏的幾分功勞。在張氏不知情的情況下,倒是替著兒子揹負了一些恩寵。

張氏心中嘀咕了一番,自己對當今聖上還真的沒有多少照顧,那時候不過是知道兒子在書院有一個好友,所以送東西的時候多添了一份罷了。在她的心中,甚至是有些討厭這個好友的,因為就是為了他,兒子好幾次過節都是匆匆趕回去,就為了不讓那個人獨自過節。如今拿著別人的誥命,張氏心中有些愧疚,覺得自己不過舉手之勞,真是不是真心,皇上倒是放在了心上。

燕弘這一手確確實實的收穫了張氏的心,只是不知道女人將來若是知道了,自己的一品誥命卻是兒子的終生換來的,皇帝心裡頭哪裡還記得當初隨隨便便打發著一起帶過來的那些東西,唯一讓他印象深刻的,大概也只有君長寧冒著寒冷,哆嗦著趕到書院陪著他過元宵的日子。

比起張氏,對於君老爺的獎賞卻更加莫名其妙,在燕朝,公侯王爵都是不能隨意分封的,就算是皇室也是如此,更別說是異姓的爵位。燕弘是想要討好君長寧,但可不是要將他捧殺,自然不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只是聖旨上將君老爺大大的誇讚了一番,什麼教子有方,什麼仁善德義,就算是沒有賞賜也足夠君老爺樂開花了,更別說他還有大量的賞賜呢。

相比之下,顧玉荷的三品淑人卻顯得分外的不起眼,只是她原本也不是過分在意這些的人,從聖旨便能聽出皇上對自家夫君肯定是千般滿意的,自然也跟著高興。再說了,當初理智嫁給夫君的時候,她也是從未想過有一天自己的誥命居然比自家母親還要更高一些,對於婆婆張氏的一品誥命,她自然也是無話可說。

聖旨一下,君家差點沒被走親訪友的給踏平了門檻兒,當初君長寧考中狀元的時候,這些人心裡頭還琢磨著,即使是能讀書,也不一定能當大官,君不見多少個狀元,忙忙碌碌一生都熬在翰林院,除了修書就做不了別的事兒。等君長寧去了秦關,這些人更是明面上安慰,暗地裡笑話。

君長寧成為長海知府的時候,上門來套近乎的人已經不少。好在君長寧畢竟是長海的知府,張氏雖然不是官家夫人,但多年來跟官家打交道可不少,她見識並不是多麼出色,唯一一點知道的就是不能給兒子添麻煩,關於兒子的事情都是閉口不言,面上只管客客氣氣,說說胭脂水粉什麼的,倒是讓那些人無計可施。

如今燕弘來了這一出,是個人都知道君家在皇帝面前是露了臉的,君長寧又是回到了京城,如今成了戶部侍郎,那可是掌握實權的人物,一時之間上門來的人更多了,談感情的談感情,送禮物的送禮物,倒是將張氏的清靜鬧了一個乾乾淨淨。

就是顧氏那邊也是坐不住,顧庭興倒是心理素質挺好,還跟程越無誇讚了一番自己的眼光,程越無雖然不說什麼,顯然也是滿意的,徒弟出息不算什麼,但出息的這個徒弟還能惦記著自己不出名的師傅,對自己也就恭敬有加,那可真是值得自得的一件事。程越無沒旁的朋友,有事沒事跟顧庭興正好湊成一對。

顧氏往君家走了一趟,瞧著女兒也是紅光滿面的,心中又是滿意又是有些嫉妒,當然不是對著自家女兒,而是那個同樣紅光滿面的張氏,想想也是,當初自己是官家夫人,張氏不過是個商人婦,如今倒是比自己高了不知道多少等級。但顧氏也不是那麼小心眼的人,親家過得好自然是更好。

比起這些,顧氏倒是更加操心君長寧在京城的情況,如今君家越來越好,自家給予君家的幫助就越發淡了,事實上君長寧一路走來,顧家確實是沒有幫上什麼,對方會不會因此漸漸看不上女兒。顧氏一想覺得這事情不能再拖著,誰知道京城那邊會不會有人看中了君長寧,寧願將自家女兒當做妾氏送過去的呢。

顧氏是個有心計的,也不掃了張氏的興頭,只是話裡話外的提醒君長寧在京城的單獨一人,自家女兒不在的話沒有當家夫人,這時候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得了那些官員,又是沒有人照顧身體什麼的。張氏一聽這還了得,想想也覺得放心不下,當機立斷決定自己跟著一起去,一邊是看看許久不見的兒子,一邊也是能照顧媳婦和還未出生的孫子。

張氏要走,自然不會放心丟下君老爺給一群如狼似虎的姨娘,畢竟君老爺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但誰知道在那些妖精的努力下,會不會多弄出一個庶出的子女來,要是女兒倒是還好,一副嫁妝打發了,要是兒子,將來還不得分了自家兒子的東西去。想著便鼓動君老爺跟著一起去。

君老爺其實也有一些心動,自家兒子出息了自然好,但他又是大半年的功夫沒看見兒子了,再有一個,大女兒也是在京城,好長時間不見,要是過去的話也能見上一面。被張氏三兩句話說完,當下也決定跟著過去瞧瞧,反正君家這邊家裡頭的事情幾個姨娘看著就是,外頭的生意他們將賬本送到京城也是一樣的。

於是君長寧不知道的時候,君家一群人已經收拾好東西,浩浩蕩蕩的隊伍開始出發了。皇帝倒是知道了這一幕,只是這對他而言也是好事,張氏跟君老爺在,肯定不會允許已經懷孕了的媳婦跟兒子過於親近,總比讓顧玉荷一個人回來的好。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人生若初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