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許都背倚嵩山, 北通黃河, 作為新立的都城, 煥發著勃勃而驚人的生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城內居民往來集市, 恬然自安, 與亂世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崔頌連著幾日趕路, 進城的時候,乾糧已盡, 水囊空空,便尋了一處酒肆歇腳,飲酒解渴。

他坐在一個背靠酒壚的角落, 正飲著濁酒, 嗑著下酒菜, 忽然聽到不遠處有人提及侍中荀彧, 言辭間極盡稱頌。

“荀侍中秉節持重、深謀遠慮, 實乃社稷之福。”

“正是。侍中王佐之才,居中撫事, 無施不效, 比之荀氏八龍[1]之威名,過之而不墜也。”

……

一派和諧的彩虹屁中,突然多了一個突兀的聲音。

“荀氏八龍?怕不是眼裡糊了屎, 誤把蟲蛇當成龍吧?”

崔頌差點噴出口中的酒,以極大的毅力控制臉部的肌肉, 將酒勉強嚥下。

這調調, 這聲音, 聽著有些耳熟啊……

這道不和諧的聲音彷彿是掉進熱鍋中的菜油,在酒肆中“譁”地炸開。

撇去侍中荀彧不談,荀氏八龍成名已久,在士人之間素有名望,縱然不得景仰,也從未有人敢當面諷刺八龍的賢名。

諷刺八龍是八蟲,這讓許多仰慕荀家才名的文人怒不可遏。

“汙言穢語,汙言穢語!簡直有辱斯文!”

“八才素有賢名,你怎敢……”

“爾這不知所謂的狂徒,竟敢在此胡言!?”

義憤之語紛紛入耳。就在這時,一人離眾而出,與眾人拱手:

“諸君不必動怒。這小兒言語尖刻、聳人聽聞,乃是為了與眾人唱反調,好引起諸位的注意罷了。諸位若是動怒,既傷了身子,又白白地叫這小兒得逞,豈不枉哉?”

眾人皆覺得有理,收了幾分怒意,看向那狂徒的眼中更多了幾分鄙薄。

觀那狂徒的神態,不曾因為這份指摘而撼動分毫。

只聽他不屑道:“《說苑》有云:‘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2]。’說的正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一道理。爾等不曾見過荀家八才,又怎麼知道他們是龍是蟲,是命世之才,還是沽名釣譽之輩?”

欲討伐那狂徒的眾人一時啞然。一人辯駁道:

“即便如此,你又何必口吐汙穢之語,辱八才清名?豈不是和你‘眼見為實’的說辭自相矛盾?”

“龍,鱗蟲之長[3]也,本就是五蟲之首。你們說八才是龍,我說八才是蟲,殊途同歸爾,又有什麼區別,怎麼你們誇他是龍就是讚譽,我說他是蟲就是‘汙穢之語’,‘辱人清名’,這是何道理?”

“你簡直強詞奪理!”

“強詞奪理?”那狂徒輕笑一聲,兩手入袖,優哉遊哉,“衡句句引經據典、有例可循,如何算是強詞奪理?倒是你們幾人,不問原因就聯起手來攻訐我,怕不是見我勢單力薄,孤弱可欺吧?”

與他對峙的文士臉如豬肝色,圍觀之人皆暗歎此人的狡詐與無恥。

人群中不知何人喊道:“那依你之見,荀文若(荀彧)荀侍中如何?”

“‘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4]’,荀文若此人如何,尚不得定論,”還算中肯地說完此段,那狂徒又心尖癢癢,忍不住加了句嘴賤的話,“倒是有聽聞‘荀君留香’的所謂雅事,就怕這荀侍中,不過借面吊喪爾……”

聽到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借面吊喪”(憑藉優秀的容貌參加白事,指徒有虛表)之談,崔頌再也按捺不住,用力清了清嗓子。

聽到異響,正侃侃而談的禰衡隨意往角落一瞥,然後,傲氣的面龐僵了一下。

洛陽文會結束後,他曾留意過崔頌的動向,自然知道崔頌與荀家叔侄交好的事。如今當著崔頌的面,說他知交好友的壞話,哪怕禰衡的臉皮再厚,不免也在一瞬間生出了少許不自在。

但他很快就將這絲不自在拋開,打算裝作沒看到,繼續與這些“酸儒腐士”唇槍舌戰個三百回合,卻見崔頌目光炯炯地盯著他,唇邊的角度微揚,似笑而非笑。

禰衡:“……”

他別開目光,“……不過荀侍中居中撫事,大約還是有幾分才華的。罷罷罷,荀家八才如何,荀家文若如何,又與我何幹?我知諸位固執己見,必對我之言論心懷不滿;我對諸位亦然。既如此,我又何必留下,在這礙彼此的眼?”

說完,禰衡帶著一番遺世獨立的風骨離開酒肆……腳下走得飛快。

崔頌付了酒錢,同樣起身離開。

不得不說,禰衡嘴皮子不饒人,腳上的功夫也頗見幾分真章,跑得賊溜。

崔頌花了一番大功夫,總算在一處街巷把人攔住。

禰衡露出嫌棄之色:“你來作甚?”

“他鄉遇故知,乃人生一大喜事。見到禰兄,頌如何不過來喜上一喜?”

禰衡早就看透崔頌此人的言行不一,沒有把這句疑似調侃的話當真。他以為崔頌是在計較他在酒肆中的言行,為荀彧鳴不平來的,登時臉色冷了幾分:

“不敢,崔郎乃冀北名士,與你結交的都是荀侍郎、戲功曹之類麟鳳芝蘭的高才,衡如何能高攀?”

崔頌早知此人的脾氣,不以為忤,故作長嘆道:“禰兄此言傷我至深,我還想與禰兄分享這幾年尋到幾札孤本,怎料……”

隨之應景搖頭,

“只可惜這孤本殘卷,毫不遜色於禰兄曾向我問及的那本《天工開物》……”

禰衡恨得牙癢:“崔頌,你待如何?”

崔頌含笑道:“頌欲前往司空府,卻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若正平(禰衡的字)能為我引路,豈不大善?”

禰衡冷笑:“你莫非不知?前幾日我向那曹操脫衣獻舞,若我與你一同前去,那司空府的人見著我,怕是臉比韭菜都綠。”

“尋常之人的臉色,莫非你會怕?”

“少來激我。若你想自取其辱,我便陪你走上這一遭。”

禰衡的衣袖被酒漬打溼,他索性扯下半截衣袖,昂首往司空府走去。

崔頌並不懼他的示威,輕鬆如常地跟在他的身後,不一會兒,便遙遙看見司空府的大門。

在那條寬敞的、通往司空府的主路上,有兩個文士迎面而來。

原本這兩個文士的臉上都掛著淺淡的笑意,在見到衣衫破損的禰衡的時候,笑容盡去。

崔頌見到了教科書式的[笑容漸漸消失.jpg],再次側面感受到了禰衡的殺傷力。

一個文士強打起精神:“禰處士,別來無恙。”

禰衡表情冷漠且毫無波動:“別來有恙。”

文士:……你讓我怎麼接話!?

※※※※※※※※※※※※※※※※※※※※

[1]荀氏八龍:漢末荀淑的八個兒子,全是當時有名望的英傑,被並稱為八龍。荀氏八龍之一的荀緄,是荀彧的親父。

[2]“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出自西漢劉向《說苑》。

[3]“龍,鱗蟲之長”出自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4]“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三國演義》中禰衡對黃祖說的話。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言華、喵節操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思歸雲兮、百里、佚 2個;給我好好學習啊混蛋、 天顏若素、嘉人如彧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竹喧 140瓶;思歸雲兮 38瓶;取名字什麼的煩死了、忘忘無念、飛流將 30瓶;陛下 20瓶;陽玉、嘉人如彧、如果可以 10瓶;青苔繪碧痕 8瓶;哀梨寸剪 6瓶;靜斯人、秋水不染塵 5瓶;楊枝甘露加芋圓 4瓶;風朔夜 3瓶;墨鎖流年 2瓶;獨孤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