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頌定計(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布道:“對虧了子琮的金玉良言, 布方能及時從長安脫身。布又豈是好壞不分之人?還請子琮不要避忌, 將事情與我掰扯個清楚。”

崔頌婉言推辭, 見呂布質疑要聽, 肅容道:“將軍可聽過一句俗語——凡事留一線, 日後好相見?將軍已得兗州, 此彈丸三城,於將軍而言只是錦上添花。不若賣袁本初一個好, 既可避免曹軍窮途末路,拼死與將軍決戰,又可獲得實利, 何樂而不為?”

“這……可我已奪曹操主業, 放過這區區三城, 如何是向袁本初示好?”

“將軍此言差矣。袁本初有意扶植曹孟德, 卻又不願見著曹孟德勢大。如今這一局面, 正是剛好。曹孟德失兗州,必得仰賴袁本初。將軍……不正是看著袁本初的面子, 才不對曹軍趕盡殺絕的?”

呂布暗道了一聲“妙哉”, 面上不露分毫:“只怕那曹孟德不肯輕易罷休。”

“曹孟德如何態度,取決於將軍。”說完,便與呂布附耳。

呂布:“便依君之所言。”

事畢, 宴請崔頌。

“一切便託付子琮了。”

崔頌吃了一頓大餐,打馬回鄄城。

他望著蒼茫的原野, 吐出一口濁氣。

總算, 不負他在廬江苦讀了那麼久的《戰國策》。

回到鄄城之時, 荀攸與戲志才也已到了城內。

崔頌讓華佗為戲志才診脈,只見華佗神色凝重,久久不語,連帶著崔頌的一顆心越懸越高。

半晌,華佗放下診脈的手。

“服藥後,須得好好養護,如此還能活個二十年。”

崔頌的心終於得以安定。

這是一個好消息。

其他的醫者都斷定戲志才最多只有三、五年好活,華佗卻肯定地說,只要好好治就能再活二十年——在這個人均壽命短暫的古代,這個結果已是十分難得。

過了兩日,呂布果然撤兵。

荀彧問崔頌:“子琮認為主公歸來後不宜出兵,是有什麼因由?”

崔頌答道:“呂布不可輕克。若出兵,必為糧草所困。不若休養生息。”

幾月後,天降蝗災,百姓飢餓。幸而荀司馬早有準備,開糧倉,免去一番磨難。

待到那時,崔頌早已離去。曹操不由慨嘆:“明明如月,何時可掇[1]?”

……

戲志才的病既已得到了解決,崔頌未等曹操回返,便向荀彧等人請辭。

作為一個一心為主公謀劃的謀臣,荀彧自然是要向崔頌賣安利的:“曹公明銳權略,求賢若渴……”

無數芷蘭之語,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好老闆,就找,曹孟德!

崔頌回曰:“多謝文若好意。只是我已答應家父,待志才的事一了,便回廬江,不便在此逗留。”

荀彧深憾,與崔頌惜別。

崔頌被荀彧三人送出城,在與眾家僕離開之前,他回首遙望鄄城的高牆厚壁。

現在還不是時候。

他在心裡告訴自己。

總有一天。

這個舞臺將有他的一席之地。

他重新看向身前的大道,策馬揚鞭。

當晚,他終於在夢中見到另一個自己。

兩年未見,“崔頌”仍是原來的模樣……只不過書桌前多了一本牛津詞典與一摞英文物理文獻。

見到他,“崔頌”如釋重負:“好久不見,近來可好。”

崔頌與對方打了個招呼。他分明有許多話想說,可乍一見面,恍如隔世,竟不知從何說起。

崔頌的目光移向書桌:“在閱讀外國文獻?”

清河名士“崔頌”,笑容漸漸凝固.jpg。

他沉重道:“最離譜的是當中竟然還有德語專用詞。”

崔頌頓時心有慼慼。

哪怕在他看來,什麼都難不倒名士“崔頌”,要在短時間內從英語零基礎達成無障礙閱讀專業用詞性很強的外國文獻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就此一打岔,二人之間的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崔頌向“崔頌”簡單地說明了這兩年所發生的事,觀察他的面部表情。

除了說到戲志才重疾纏身時,他有少許動容,其餘時候皆是一派風淡雲輕的平靜。

崔頌問出了這段時間盤桓在他心中的疑惑:“甘姬的異常,你是否早已知曉?曾經我與你說道刺殺之事,你告訴我,你對此事毫無頭緒……是否也對我頗有隱瞞?”

“崔頌”笑容漸深:“你去往長安前,我予你的忠告,想來你已經意會。”

那個時候,“崔頌”和他說的是:「不要輕易地相信人。」

當時他以為“崔頌”的意思是不要輕易地相信旁人,尤其是身邊的甘、喬、徐三人,哪知道,“崔頌”想告訴他的是:不要相信任何人,這個任何人,包括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夠再見。”“崔頌”收起面上的笑意,鄭重道,“這便算是,我予你的最後一課吧。”

崔頌默然。

靜坐片刻,他開口:“你認為,我們還有交換回來的可能嗎?”

“……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曾告訴你。”“崔頌”的聲音凝重而低沉,“我醒來的時候,旁人告訴我,‘我’在做水療的時候,突然昏迷溺水……在我醒來之前,已停了呼吸。”

崔頌的心臟猛烈一跳。

“而我……在成為你之前,與季珪(崔琰)論道之事突犯胸痺……”

胸痺,多與心臟疾病有關,重者即是心絞痛。

若“崔頌”所言為真,那他與“崔頌”,極有可能是在猝死的瞬間交換了靈魂。

“依照華神醫之所言,你如今暗疾已愈,不會再發作……然而我這病,本沒有治癒的可能。除了‘換了靈魂’這一理由,再沒有別的解釋。”

他們本已生機斷絕,卻因為互換靈魂而獲得新生。如果有一天換回來……會是如何?會不會“崔頌”立即胸弊發作,而他即刻沒了呼吸?

這個假設的結果如何,崔頌不得而知。他一面覺得荒謬,一面卻又想通了許多關節。

難怪穿越前幾日他總覺得莫名的疲憊不堪,這才起了去做spa的念頭;難怪喬姬與崔父對他是這麼一番態度,且喬姬多次詢問他是否有悶氣之症;難怪……“崔頌”如此驚才絕豔,三國歷史上卻無關於他的隻言片語。

若非這陰差陽錯的穿越,興許在漢靈帝駕崩之前,這世上已無“崔頌”這一號人。

崔頌靜默許久,隱約感覺到自己即將離開夢境,抬頭看向“崔頌”。

“崔頌”也在看他,掛著熟悉的笑意:“人誰無死,何懼?無愧於心耳。”

崔頌回以一笑,懶洋洋的,竟與“崔頌”此時的神態極其相似。

他終究沒問出,漢靈帝之死是否與“他”有關的話。

崔頌回到廬江郡,開始了頭懸梁、錐刺骨,不分寒暑的苦讀生活。

山間不知歲月久,轉眼間,時光飛逝。

興平元年(公元194)夏,蝗災起,人以相食。

興平二年(公元195),曹操大破呂布,殺張邈,平定兗州。

建安元年(公元196),曹操迎獻帝,領節鉞,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建安二年(公元197),曹操至宛縣,受降。張繡降而復叛。

建安三年(公元198)春,曹操大敗張繡,歸許都。

同年夏,崔頌放下被磨得平滑的竹簡,與崔父道別。

即日北上,前往許都。

※※※※※※※※※※※※※※※※※※※※

[1]八個字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意思是:我什麼時候能摘到天上的明月(人才)呢?

===========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喵節操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坑神無敵、傳說誕生的地方 10瓶;淇水滺滺 4瓶;一盆小米椒 3瓶;南客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