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之死(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布心中不快, 再看李儒,想到他曾經不但坑害自己,如今還想拿自己當擋箭牌,呂布的心情愈加糟糕。

他不由冒出一個念頭:李儒該不是故意編造這些來騙他的吧?

李儒發現呂布臉色不對,但他只以為呂布是被貂蟬的事氣的, 完全沒料到呂布已經陰差陽錯地猜到了真相。

他又發揮了一陣, 假惺惺地說自己會為呂布奪回貂蟬, 讓他放心。直到呂布的臉色漸漸黑如焦炭,這才滿意地離開呂府。

李儒不知道的是, 因為自己的這一番表現, 呂布已然對他升起殺心。

另一邊,董卓到戲志才落腳的農舍慰問。他彷彿忘記了不久前所發生的事,對戲志才噓寒問暖, 勒令旁邊的眾多醫官全力為戲志才調養身體。

戲志才虛弱地道謝,似是因為過於疲憊, 並未有更多的話語。

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 董卓抨擊此處的簡陋,要求戲志才隨他一同回府靜養, 但被戲志才巧妙地拒絕。

董卓看著戲志才那瘦得脫形的身影,想到他曾經的盡心竭力,到底生出了指縫大的愧疚。

“那你便在這兒好生地養著。不過只留你一人在這我是不放心的, 我那有一侍女名為貂蟬, 最是體貼不過, 我回去就派人送她過來, 在這好好照顧你。”

聽到貂蟬的名字,戲志才下意識地想要皺眉,但他生生地忍住了。

不等他確認董卓這話是有意還是無意,便又聽董卓道。

“我聽那江遵說,你與崔頌早就認識——既如此,在劉曜為我引薦崔頌的時候,你為何說自己不識得他?這幾日你病情險惡,崔頌時常來探望你,可見你們確實早已認識。”

戲志才平靜道:“煥是為了避嫌。我與子琮雖有幾分交情,但深知他善文墨而疏庶務,於太師的大業無益。可當時我若坦言相告,豈不打了大鴻臚卿(劉曜)的臉?”

董卓信了戲志才的說辭,對拿這個藉機挑撥的江遵更多了幾分不滿。然而江遵已死,此時將事情掰扯清楚只會降低他這個主公的權威。何況現在更重要的是安撫戲志才,而不是其他。

“無妨,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崔頌既有文才,可替伯喈打打下手,任其在野豈不可惜?”

董卓以為自己看在戲志才的面子上抬舉崔頌,戲志才多少會念他幾分好。可他哪裡知道,自己此刻正在風口浪尖之上,所謂的“抬舉”,不過是一隻催命毒針,被“抬舉”的那人非但得不到好處,還有可能被害了性命。

在他這番話落下後,原本對一切無動於衷——既不激動,也無憎恨的戲志才驀地握緊拳,眼中掠過一絲狠色。

因為視角緣故,董卓並未察覺戲志才的異狀。

半息後,戲志才低咳了一聲,掀開縕衾:“既是用人之際,煥又怎能苟臥於床。但凡太師不嫌棄這殘破之軀,煥自當竭盡所能,為太師效死。”

聽到戲志才的效忠之語,董卓頓時欣喜不已。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前一刻,最後一個不願與他反刃相向的謀士因為他的一時興起,終是決心置他於死地。

董卓又象徵性地說了幾句關懷的話,讓人拉來馬車,帶著戲志才回府。

又過了兩日,東面戰事敗退,與遊毅交好的部分軍士藉機反叛。董卓猶豫不決,不知是否應該派遣援兵。

他分別詢問李儒和戲志才二人,得到的都是“宜速增援,雷殛鎮壓”的答案。

董卓此時正是缺乏人手、捉襟見肘的時候,但他捨不得拋棄東線,加上兩個倚重的謀士都建議他增援,便咬咬牙,讓自己的堂弟董旻,女婿牛輔,以及將領李傕各帶一支兵力,火速前往關東打擊義軍餘部與南侵的外族勢力。

就在城中大軍半數而出的第二天,民間突然開始流傳一則民謠:“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恰恰隱喻董卓的滅亡。

董卓聽到了這首民謠,然後……沒啥反應。

他沒能意會民謠的深意,而一眼看穿民謠寓意的謀士紛紛緘口,沒一人來提醒他。

除卻生出離心的李儒和戲志才,其他謀士亦是如此。這些人把李儒和戲志才的前後待遇看在心裡,更是目睹了無名謀士和江遵的慘死,誰還敢去董卓面前獻忠心?

又過了幾日,皇帝召董卓進宮。董卓帶上心腹,坐著五駕馬車,聲勢浩大地進入皇城。

行至掖門外,突然有一支精兵持著長戟從兩路衝出,自往車架而來。

“放肆!”董卓見其中幾人持戟圍住自己的車架,用力冷哼,“大膽賊狗,爾公(你爺爺)在馬上討生活的時候,爾等還未出生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罷,按在腰間佩劍上的手微微用力,就要拔劍而出。

!!

董卓瞪大眼,竟怎麼也拔不出劍,反被襲擊者一戟刺中,翻下車架。

情急之下,他大喊:“奉先!奉先救我!”

呂布提戟而上,卻不是對著刺客,而是向董卓的頭顱刺出:

“董卓老賊,我奉聖上之令取你狗命,納命來!”

“你這背主棄義的庸狗,你敢!”

董卓憤怒大喝。但他只來得及喊出這句話,便被呂布摘下頭顱,命喪當場。

對著掉落的頭顱,呂布用指腹拂去臉上的血印,暢快一笑:

“老賊,你也有今天?知道你的護身寶劍為什麼拔不出來嗎?你可還記得當場對我擲戟的時候,那個為你養護武器,卻被你枉殺的小兵?如今接替了他的位置、為你養護武器的人,正是那小兵的義兄弟,你殺了他的兄弟,我們要他在你的武器上動手腳,他豈有不答應的理?”

死去的董卓仍瞪著銅鈴大的眼,好似死不瞑目。

跟在車架後方的李儒聽到“擲戟”、“養護武器的小兵”這幾個字眼,頓覺不妙。他小心地滑下車架,想要偷偷地溜走,被從天而降的一支大戟攔住去路。

李儒面色驟變,極快地抿出一道笑,轉身:“奉先將軍……”

呂布沉著臉上前:“李文優,你當初欺我、辱我的時候,可曾想過今日?”

李儒面頰抽動:“奉先,且聽我一言……”

呂布冷然道:“不聽。你妖言惑眾、口才了得,我怎敢再聽你的話?”

說罷,手起戟落。

智計卓絕的一代毒士,竟如此輕易地結束了性命。

呂布提著李儒的腦袋,漫步走到車架前。

那個看似不起眼,卻助董卓迅速站穩腳跟的文弱謀士此時坐在車內,閉目養神,不見任何逃跑的意圖,也不見絲毫的憂慮與懼色。

哪怕是董卓、李儒慘死,也不見他有分毫動容。

像是對這一切早有預料,又像是對這一切無動於衷。

呂布還未靠近戲志才,就有一道纖細的身影張開雙臂,堅定地擋在他的身前。

他神情複雜地看著眼前的美麗少女,沉聲喊出她的名字:

“貂蟬。”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