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九十七

雖說當初邵仲與邵老爺撇清了關係,但說到底還是國公府的嫡孫,老太爺待他也還算不薄,若不是邵老爺一直攔著,怕不是早早地就把爵位傳給了邵仲。而今陡然聽聞老太爺過世的噩耗,且連死後還不得下葬,邵仲如何能不悲憤哀傷,當即便寫了摺子奏請丁憂,也不等上頭的決議,立刻收拾東西啟程回京赴喪。

七娘懷著身孕,自然不好跟著他日夜兼程受此奔波之苦,邵仲便託付梁康和田靜押後,護送七娘和兩個孩子進京,自個兒則領了幾個侍衛輕裝回京。

待到了京城,才曉得老國公爺已經下葬,後事是今上囑咐內務部辦的,根本沒讓邵家人插手,等老國公爺將將入土,太上皇與今上一齊發難,奪爵削職,把邵老爺貶為庶人。平城邵家族人也上了京,毫不客氣地把邵老爺趕出了宗祠,一時間,邵家上下可謂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只是京城上下對邵仲這個曾被生父陷害,以至斷絕關系的才子還是頗有好感的,每每提及,總難免長吁短嘆,感慨萬千,若是遇到那些慈悲心腸的,更還要掬一把同情的淚。

邵仲到了京城,先在老國公爺墳前好生哭了一場,爾後親自去了城外北山的白雲觀,請了觀裡的道士給老國公爺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場。京裡的百姓聽了,莫不稱他孝順。

七娘一行在路上走了近一月的工夫,到京城時,她的小腹已經微微隆起,面上也多了些孕意。一路上田靜對她照顧有加,兩個孩子又甚是懂事,更難得的是,先前種種懷孕的反應如孕吐、嗜睡、腰酸背痛等通通消失不見,她而今的氣色反倒比孕前還要好上許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邵仲尚在白雲觀裡給老國公爺做法場,便託了許氏照應。盧家早派了下人在城門外迎接,一路將眾人迎到了侯府。胡氏和許氏早在侯府大門口迎著,倆孩子先跳下馬車,笑嘻嘻地與眾人見禮。

胡氏有大半年未曾見過自家兒子,這會兒陡然瞧見,頓時紅了眼睛,強忍住目中的淚意,拉著盧熠仔細打量了一番,連連點頭道:“像是長大了許多,高了,也瘦了。”

盧熠卻是不管不顧地紅了眼圈兒,眨巴眨巴就沁出淚來,狠狠一抹臉,巴巴地哭道:“孃親,孩兒好想你。”

“啊呸——”胡氏沒好氣地點了點他的額頭,小聲罵道:“你而今倒是會做戲了,先前偷跑出去的時候怎麼不說這話。不過是怕回頭挨你爹的打,想在我這裡討個好,回頭給你求情。這算盤打得真是精明!”

盧熠吸了吸鼻子,飛快地把眼淚收回去,扁了扁嘴,回頭朝盧瑞招手,哼道:“瑞哥兒,咱們去給祖母請安去。”說罷,拉了他的手飛快地溜走了。眾人都曉得他存的是什麼心思,俱是忍俊不禁。

七娘的身子不如先前靈便,由著採藍和茗娟扶著下馬車,才要給許氏和胡氏請安,還未彎腰就被胡氏給攔了。胡氏喜出望外地拉著她仔細端詳,罷了又扭頭朝許氏笑道:“碧丫頭這肚子長得尖,十有□是個男娃兒呢。”

許氏面上雖淡淡的,眼睛裡卻是一片溫和喜悅,柔聲回道:“她還小呢,不管是兒是女都是福氣。”一邊說著話,一邊過來牽了七娘的手引著她回屋,“瞧著氣色倒是不錯,這臉上倒比出嫁前還要圓潤些。”

胡氏笑道:“可真是難得,我早先懷熠哥兒的時候,臉上一片浮腫,還長了幾顆斑,可把我給急壞了。偏偏太醫還不肯用藥,可把我急得不成,私底下還偷偷哭了一場,哪裡像碧丫頭有這樣的福氣,竟是越來越好看。”她言語坦蕩又詼諧,立刻就把許氏和七娘逗笑了。

既然到了侯府,自然要先去給老太太請安。

才到了院子門口,就聽得裡頭傳出來的歡聲笑語,盧熠那孩子慣會哄人,這會兒又存著討好的心思,自然把老太太哄得眉開眼笑。可等到七娘一行進了屋,卻又瞧見老太太正紅著眼圈兒正抹淚呢。

胡氏自然曉得是盧熠在給老太太訴苦,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老太太卻視而不見,一邊抹眼淚一邊朝七娘招手道:“快過來讓奶奶看看,我可憐的孩子可受了大罪了。早曉得去南邊要遭這樣的罪,當初就該把你留在京裡。”

未免家裡人擔心,他們被追殺一事並未寫信告知,不過照老太太的反應來看,怕是盧熠為了博得老太太同情一回府就把此事給交待了。

許氏和胡氏卻是不清楚的,聽了老太太說這話,還笑笑著回道:“路上是難走了些,不過聽說山陽縣氣候好,尤其是冬天,我們這邊凍得出不得門,那裡還是單衣單褲,倒比京城裡還要舒坦些呢。”

老太太卻彷彿沒聽到似的,一把把七娘拉過來,握著黃色,還未說話倒先掉了幾滴淚,罷了又哽咽道:“所幸你們幾個都是有福氣的,要不,真落在那些不要命的東西手裡,我也活不下去了。”

胡氏和許氏這才聽出些異樣來,對視一眼後,沉聲問起到底出了何事。待盧熠扁著嘴,可憐兮兮地把被人追殺的經過添油加醋地說給她們聽,繞是這兩個妯娌素來波瀾不驚的,這會兒也嚇得魂飛魄散,若不是他們幾個好端端地坐在跟前,怕不是立刻就要大哭一場。

胡氏這會兒再也不擺什麼嚴母的架子了,抱著盧熠哥兒長哥兒短地哭了一場,罷了又拍著胸脯保證,“你放心,有孃親在,你爹動不了你分毫。”

老太太年歲長了,精神難免不濟,哭了一場,不多時便有些睏乏。眾人見狀,知趣地告退。盧熠被胡氏拉著回了自己院子,盧瑞也回了客居,七娘則陪著許氏慢悠悠地一邊回院子一邊小聲地說著話。

“……仲哥兒而今在觀裡,一面是為了給老國公爺做法事,另一面卻是躲著邵家人。邵老爺再怎麼不是,那也是仲哥兒的生父。雖說先前他陷害仲哥兒的事鬧得滿城皆知,仲哥兒也當著太子和幾位王爺的面和他撇清了關係,可阿碧你也曉得,這世上總有些人是不分青紅皂白的,若是邵老爺真厚著臉皮求到了仲哥兒頭上,他若不理,只怕就有人要陰陽怪氣地說些閒話。仲哥兒特意叮囑了,讓我把你接到府裡暫住,等過了七七,他就領著你去城外的莊子裡暫住。日後出了孝期,再求個外放,躲得越遠越好。”

許氏嘴裡雖這麼說,心裡頭卻還是替自己女婿不值當,那樣的人品才情,若不是攤上那麼個糊塗自私的爹,怕不是早就承了爵位,成了年輕的國公爺。而今國公府爵位被奪,他就算未曾收到牽連,但終究地位不如先前,只怕日後在京裡行走,也難免遇到些不長眼睛東西看低他。

母女倆許久不見,自然有許多話說,絮絮叨叨地說了有半宿,直到外頭雞叫,二人才相繼睡下。

第二日七娘睡到巳時才起來,頗有些不好意思,許氏卻是笑著安慰,“你而今來府裡算是做客的,不必再念著先前的規矩。再說你而今是雙身子,自然是睏乏些。”

二人一邊用早飯,一邊又嘮叨了些家常,七娘才曉得,盧熠終究沒能躲得多盧之安的懲罰,這會兒正趴在祠堂裡寫大字。倒是盧瑞還自在些,盧之安念他姐弟情深,只溫言訓了幾句便放了他出來。這孩子一出門,便奔著祠堂幫盧熠抄書去了。

早在八月裡,盧家三老爺就已經搬出了侯府,而今就在隔壁的金絲葫蘆巷住著,孟氏沒了老太太鉗制,很是上躥下跳了一陣,罷了才發現根本沒人理會她,這會兒才曉得離了侯府自己什麼也不是,在家裡反省了幾日,而今卻是“孝順”起來,見天兒地就往侯府裡跑,先前還只說些好聽的話兒哄著,到後來便時不時地試探著想要再搬回來住。胡氏又哪裡願意,只把這事兒推到老太太身上,老太太索性連見也懶得見她,每日只讓她在院子外頭請安,根本不給她說話的機會。

孟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每日都攜了一雙兒女過來請安,只想著老太太看著兩個孩子的面上總能軟和些。不想老太太這回是真死了心,竟是連孫子孫女都懶得見了,孟氏這才慌了神。

最近幾個月裡,她可是嘗到了人情冷暖。自從出了侯府,盧玉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難,京裡上下都傳著她與老太太、胡氏不和,不然如何會放著好好的侯府不住,竟舉家搬了出來。因著這些傳聞,盧玉的婚事就愈發地困難起來,眼看著盧玉都已經及笄,府裡卻無人上門提親,便是偶爾有人來試探口風的,一打聽,卻都是些低微小官,甚至還有異想天開的商戶人家,只把孟氏氣得吐血。

這不,一聽說七娘回了京,孟氏大清早就領著兩個孩子上了門,嘴裡說著特意來看侄子侄女,說罷,又笑笑地問:“聽說老太太身子總是不爽利,這會兒見了大娘子和兩個哥兒回來,怕是一高興就痊癒了吧。”

胡氏蹙眉搖頭,“昨兒歡喜得狠了,哭了一場,早上起來就有些不舒坦,將將之安才去太醫院請了白醫正過來。熠哥兒也只在門口問了兩句就回來了呢。”

孟氏臉上的笑容頓時有些僵硬,低頭喝了口茶,過了好一陣,才恢復過來,又拉著盧玉過來道:“大娘子總算回來了,聽說而今有了身孕,可真是個有福氣的。”嘴裡這麼說,心裡卻難免幸災樂禍,早先還說嫁的是國公府的公子,而今國公府連爵位都奪了,邵仲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說出去實在丟人……

“玉丫頭一向跟大娘子交好,曉得她回來,也甚是高興,昨兒晚上還說要陪著大娘子住幾日呢。”孟氏一邊說話,一邊瞧瞧掐了盧玉一把。盧玉這才緩緩抬頭看了胡氏一眼,卻沒說話,目光冷冷的,看得胡氏心裡有些慎得慌。

“大娘子在大嫂院子裡呢,”胡氏低頭端起茶杯,卻不喝,刮了刮茶沫又放回遠處,“我讓綠玉領二娘子過去。”

綠玉笑吟吟地上前來朝盧玉請安,盧玉朝胡氏行了禮,爾後才慢條斯理地起了身。

姐妹兩個有陣子沒見面,不知怎地,卻尋不到話說。盧玉與先前有了許多不同,眉目間愈發地清冷,話也愈發地少了,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背脊挺得筆直,眼睛只盯著面前的茶杯,偶爾抬頭看七娘一眼,又迅速地轉了回來,眼神裡透著一絲絲涼意。

盧玉自然沒有開口說什麼要陪著七娘暫住的話,七娘也沒開口留,姐妹倆客客氣氣地寒暄了一陣,盧玉便告了辭。等她走了,七娘這才朝許氏問道:“二妹妹怎麼像換了個人似的?”

“在外頭莊子裡住了小半年,回來就這樣了。”許氏輕輕搖頭,聲音裡帶著些許無奈的憐惜,“攤著這麼個母親,婚事愈發地艱難,這孩子,算是被她母親給誤了。”

無論盧玉如何,七娘這個外嫁的閨女都沒有說話的份兒,最多也只是感嘆幾句罷了。

在侯府住了幾日,七娘便讓下人去把城外的莊子收拾起來,等邵仲從山上下來,便立刻動身搬走。無論侯府上下如何疼愛,她總不好久住。

好不容易等到法事結束,邵仲下了山,只進府給老太太和許氏請了安,爾後立刻領著七娘出了城,生怕被邵老爺的人給盯上了。

九十七

雖說當初邵仲與邵老爺撇清了關係,但說到底還是國公府的嫡孫,老太爺待他也還算不薄,若不是邵老爺一直攔著,怕不是早早地就把爵位傳給了邵仲。而今陡然聽聞老太爺過世的噩耗,且連死後還不得下葬,邵仲如何能不悲憤哀傷,當即便寫了摺子奏請丁憂,也不等上頭的決議,立刻收拾東西啟程回京赴喪。

七娘懷著身孕,自然不好跟著他日夜兼程受此奔波之苦,邵仲便託付梁康和田靜押後,護送七娘和兩個孩子進京,自個兒則領了幾個侍衛輕裝回京。

待到了京城,才曉得老國公爺已經下葬,後事是今上囑咐內務部辦的,根本沒讓邵家人插手,等老國公爺將將入土,太上皇與今上一齊發難,奪爵削職,把邵老爺貶為庶人。平城邵家族人也上了京,毫不客氣地把邵老爺趕出了宗祠,一時間,邵家上下可謂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只是京城上下對邵仲這個曾被生父陷害,以至斷絕關系的才子還是頗有好感的,每每提及,總難免長吁短嘆,感慨萬千,若是遇到那些慈悲心腸的,更還要掬一把同情的淚。

邵仲到了京城,先在老國公爺墳前好生哭了一場,爾後親自去了城外北山的白雲觀,請了觀裡的道士給老國公爺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場。京裡的百姓聽了,莫不稱他孝順。

七娘一行在路上走了近一月的工夫,到京城時,她的小腹已經微微隆起,面上也多了些孕意。一路上田靜對她照顧有加,兩個孩子又甚是懂事,更難得的是,先前種種懷孕的反應如孕吐、嗜睡、腰酸背痛等通通消失不見,她而今的氣色反倒比孕前還要好上許多。

因邵仲尚在白雲觀裡給老國公爺做法場,便託了許氏照應。盧家早派了下人在城門外迎接,一路將眾人迎到了侯府。胡氏和許氏早在侯府大門口迎著,倆孩子先跳下馬車,笑嘻嘻地與眾人見禮。

胡氏有大半年未曾見過自家兒子,這會兒陡然瞧見,頓時紅了眼睛,強忍住目中的淚意,拉著盧熠仔細打量了一番,連連點頭道:“像是長大了許多,高了,也瘦了。”

盧熠卻是不管不顧地紅了眼圈兒,眨巴眨巴就沁出淚來,狠狠一抹臉,巴巴地哭道:“孃親,孩兒好想你。”

“啊呸——”胡氏沒好氣地點了點他的額頭,小聲罵道:“你而今倒是會做戲了,先前偷跑出去的時候怎麼不說這話。不過是怕回頭挨你爹的打,想在我這裡討個好,回頭給你求情。這算盤打得真是精明!”

盧熠吸了吸鼻子,飛快地把眼淚收回去,扁了扁嘴,回頭朝盧瑞招手,哼道:“瑞哥兒,咱們去給祖母請安去。”說罷,拉了他的手飛快地溜走了。眾人都曉得他存的是什麼心思,俱是忍俊不禁。

七娘的身子不如先前靈便,由著採藍和茗娟扶著下馬車,才要給許氏和胡氏請安,還未彎腰就被胡氏給攔了。胡氏喜出望外地拉著她仔細端詳,罷了又扭頭朝許氏笑道:“碧丫頭這肚子長得尖,十有□是個男娃兒呢。”

許氏面上雖淡淡的,眼睛裡卻是一片溫和喜悅,柔聲回道:“她還小呢,不管是兒是女都是福氣。”一邊說著話,一邊過來牽了七娘的手引著她回屋,“瞧著氣色倒是不錯,這臉上倒比出嫁前還要圓潤些。”

胡氏笑道:“可真是難得,我早先懷熠哥兒的時候,臉上一片浮腫,還長了幾顆斑,可把我給急壞了。偏偏太醫還不肯用藥,可把我急得不成,私底下還偷偷哭了一場,哪裡像碧丫頭有這樣的福氣,竟是越來越好看。”她言語坦蕩又詼諧,立刻就把許氏和七娘逗笑了。

既然到了侯府,自然要先去給老太太請安。

才到了院子門口,就聽得裡頭傳出來的歡聲笑語,盧熠那孩子慣會哄人,這會兒又存著討好的心思,自然把老太太哄得眉開眼笑。可等到七娘一行進了屋,卻又瞧見老太太正紅著眼圈兒正抹淚呢。

胡氏自然曉得是盧熠在給老太太訴苦,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老太太卻視而不見,一邊抹眼淚一邊朝七娘招手道:“快過來讓奶奶看看,我可憐的孩子可受了大罪了。早曉得去南邊要遭這樣的罪,當初就該把你留在京裡。”

未免家裡人擔心,他們被追殺一事並未寫信告知,不過照老太太的反應來看,怕是盧熠為了博得老太太同情一回府就把此事給交待了。

許氏和胡氏卻是不清楚的,聽了老太太說這話,還笑笑著回道:“路上是難走了些,不過聽說山陽縣氣候好,尤其是冬天,我們這邊凍得出不得門,那裡還是單衣單褲,倒比京城裡還要舒坦些呢。”

老太太卻彷彿沒聽到似的,一把把七娘拉過來,握著黃色,還未說話倒先掉了幾滴淚,罷了又哽咽道:“所幸你們幾個都是有福氣的,要不,真落在那些不要命的東西手裡,我也活不下去了。”

胡氏和許氏這才聽出些異樣來,對視一眼後,沉聲問起到底出了何事。待盧熠扁著嘴,可憐兮兮地把被人追殺的經過添油加醋地說給她們聽,繞是這兩個妯娌素來波瀾不驚的,這會兒也嚇得魂飛魄散,若不是他們幾個好端端地坐在跟前,怕不是立刻就要大哭一場。

胡氏這會兒再也不擺什麼嚴母的架子了,抱著盧熠哥兒長哥兒短地哭了一場,罷了又拍著胸脯保證,“你放心,有孃親在,你爹動不了你分毫。”

老太太年歲長了,精神難免不濟,哭了一場,不多時便有些睏乏。眾人見狀,知趣地告退。盧熠被胡氏拉著回了自己院子,盧瑞也回了客居,七娘則陪著許氏慢悠悠地一邊回院子一邊小聲地說著話。

“……仲哥兒而今在觀裡,一面是為了給老國公爺做法事,另一面卻是躲著邵家人。邵老爺再怎麼不是,那也是仲哥兒的生父。雖說先前他陷害仲哥兒的事鬧得滿城皆知,仲哥兒也當著太子和幾位王爺的面和他撇清了關係,可阿碧你也曉得,這世上總有些人是不分青紅皂白的,若是邵老爺真厚著臉皮求到了仲哥兒頭上,他若不理,只怕就有人要陰陽怪氣地說些閒話。仲哥兒特意叮囑了,讓我把你接到府裡暫住,等過了七七,他就領著你去城外的莊子裡暫住。日後出了孝期,再求個外放,躲得越遠越好。”

許氏嘴裡雖這麼說,心裡頭卻還是替自己女婿不值當,那樣的人品才情,若不是攤上那麼個糊塗自私的爹,怕不是早就承了爵位,成了年輕的國公爺。而今國公府爵位被奪,他就算未曾收到牽連,但終究地位不如先前,只怕日後在京裡行走,也難免遇到些不長眼睛東西看低他。

母女倆許久不見,自然有許多話說,絮絮叨叨地說了有半宿,直到外頭雞叫,二人才相繼睡下。

第二日七娘睡到巳時才起來,頗有些不好意思,許氏卻是笑著安慰,“你而今來府裡算是做客的,不必再念著先前的規矩。再說你而今是雙身子,自然是睏乏些。”

二人一邊用早飯,一邊又嘮叨了些家常,七娘才曉得,盧熠終究沒能躲得多盧之安的懲罰,這會兒正趴在祠堂裡寫大字。倒是盧瑞還自在些,盧之安念他姐弟情深,只溫言訓了幾句便放了他出來。這孩子一出門,便奔著祠堂幫盧熠抄書去了。

早在八月裡,盧家三老爺就已經搬出了侯府,而今就在隔壁的金絲葫蘆巷住著,孟氏沒了老太太鉗制,很是上躥下跳了一陣,罷了才發現根本沒人理會她,這會兒才曉得離了侯府自己什麼也不是,在家裡反省了幾日,而今卻是“孝順”起來,見天兒地就往侯府裡跑,先前還只說些好聽的話兒哄著,到後來便時不時地試探著想要再搬回來住。胡氏又哪裡願意,只把這事兒推到老太太身上,老太太索性連見也懶得見她,每日只讓她在院子外頭請安,根本不給她說話的機會。

孟氏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每日都攜了一雙兒女過來請安,只想著老太太看著兩個孩子的面上總能軟和些。不想老太太這回是真死了心,竟是連孫子孫女都懶得見了,孟氏這才慌了神。

最近幾個月裡,她可是嘗到了人情冷暖。自從出了侯府,盧玉的婚事便成了老大難,京裡上下都傳著她與老太太、胡氏不和,不然如何會放著好好的侯府不住,竟舉家搬了出來。因著這些傳聞,盧玉的婚事就愈發地困難起來,眼看著盧玉都已經及笄,府裡卻無人上門提親,便是偶爾有人來試探口風的,一打聽,卻都是些低微小官,甚至還有異想天開的商戶人家,只把孟氏氣得吐血。

這不,一聽說七娘回了京,孟氏大清早就領著兩個孩子上了門,嘴裡說著特意來看侄子侄女,說罷,又笑笑地問:“聽說老太太身子總是不爽利,這會兒見了大娘子和兩個哥兒回來,怕是一高興就痊癒了吧。”

胡氏蹙眉搖頭,“昨兒歡喜得狠了,哭了一場,早上起來就有些不舒坦,將將之安才去太醫院請了白醫正過來。熠哥兒也只在門口問了兩句就回來了呢。”

孟氏臉上的笑容頓時有些僵硬,低頭喝了口茶,過了好一陣,才恢復過來,又拉著盧玉過來道:“大娘子總算回來了,聽說而今有了身孕,可真是個有福氣的。”嘴裡這麼說,心裡卻難免幸災樂禍,早先還說嫁的是國公府的公子,而今國公府連爵位都奪了,邵仲不過是個小小的縣令,說出去實在丟人……

“玉丫頭一向跟大娘子交好,曉得她回來,也甚是高興,昨兒晚上還說要陪著大娘子住幾日呢。”孟氏一邊說話,一邊瞧瞧掐了盧玉一把。盧玉這才緩緩抬頭看了胡氏一眼,卻沒說話,目光冷冷的,看得胡氏心裡有些慎得慌。

“大娘子在大嫂院子裡呢,”胡氏低頭端起茶杯,卻不喝,刮了刮茶沫又放回遠處,“我讓綠玉領二娘子過去。”

綠玉笑吟吟地上前來朝盧玉請安,盧玉朝胡氏行了禮,爾後才慢條斯理地起了身。

姐妹兩個有陣子沒見面,不知怎地,卻尋不到話說。盧玉與先前有了許多不同,眉目間愈發地清冷,話也愈發地少了,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背脊挺得筆直,眼睛只盯著面前的茶杯,偶爾抬頭看七娘一眼,又迅速地轉了回來,眼神裡透著一絲絲涼意。

盧玉自然沒有開口說什麼要陪著七娘暫住的話,七娘也沒開口留,姐妹倆客客氣氣地寒暄了一陣,盧玉便告了辭。等她走了,七娘這才朝許氏問道:“二妹妹怎麼像換了個人似的?”

“在外頭莊子裡住了小半年,回來就這樣了。”許氏輕輕搖頭,聲音裡帶著些許無奈的憐惜,“攤著這麼個母親,婚事愈發地艱難,這孩子,算是被她母親給誤了。”

無論盧玉如何,七娘這個外嫁的閨女都沒有說話的份兒,最多也只是感嘆幾句罷了。

在侯府住了幾日,七娘便讓下人去把城外的莊子收拾起來,等邵仲從山上下來,便立刻動身搬走。無論侯府上下如何疼愛,她總不好久住。

好不容易等到法事結束,邵仲下了山,只進府給老太太和許氏請了安,爾後立刻領著七娘出了城,生怕被邵老爺的人給盯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繡錦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