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 118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冷千山帶著一種極為複雜的心情來到刑部。

一進涼城,他就被戴上了枷鎖和鐐銬。雖然魯崇明等極力抗議, 以為未經審訊, 他們還不是戴罪之身, 然而刑部十分堅持, 他們也別無辦法。“既然是來請罪,那就拿出請罪的樣子來吧。”冷千山安慰同伴們,“照程亦風的說法, 咱們越是像‘罪人’,疾風堂就越是拿咱們沒辦法。”

話是這樣說, 但大家心裡還很不是滋味。這樣走在涼城的大街上, 活像是在遊街示眾似的。行人之中不乏從前在他們手上吃過虧的人,紛紛叫好。另有隨聲附和的,一時嘆世風日下, 一時又說老天有眼,將他們視為過街老鼠。尤其讓人不能忍受的是遇到司馬非一黨的官員, 面上全然“出了一口惡氣”的表情。半途中還見到一個戴孝的少婦, 在丫鬟的攙扶下走到他們隊伍的近前,衝冷千山狠狠啐了一口, 道:“你也有今日,世上果然是有報應的!”冷千山莫名其妙, 後來聽到旁人的議論, 才知道原來這個少婦正是禮部尚書趙興的女兒,也是司馬勤的遺孀。

她也是個可憐人,冷千山想。忽然有一種“悔不當初”的感覺。但是再一想, 這實在都是哲霖的錯。若不利用冷千山,總還會利用其他人。若不害死司馬勤,也總要害死其他人。所以非除掉哲霖這個禍害不可!

於是又悶頭朝前走。終於來到了刑部衙門。

刑部尚書譚紹文和吏部尚書王致和在堂上並排而座。他們前一日才接到竣熙的命令要按照哲霖所上的條陳,“慢慢地”處理這案子,好把冷千山等人“晾”著,誰知一夜之間,突發鉅變,所有人犯都帶到了他們的面前,他們根本就來不及蒐集名單,核對罪證,查閱律例,量刑處罰。於是從吏部緊急調來好幾位書記官負責翻查官員名冊,請疾風堂派相關的人來負責核對罪行,又從獬豸殿找來好幾位熟悉律例的官員協助量刑——這其中也有探花劉春冉和風雷社的宇文雍。本來刑部的大堂地方並不小,尋常人犯到了這裡,都會覺得這屋子空闊可怕,說話還有回聲。如今這麼多參與會審的官員堂上一坐,已經黑壓壓佔去了大半的空間,當冷千山一行被帶到的時候,屋裡就站不下了,只能站到外面的院子裡,把守的禁軍、衙役外頭一圍,接踵磨肩,水洩不通,看來並不像是庭審,倒像是寺廟裡的法會,或者民間的社戲了。

也罷,這如何不是一齣戲呢?冷千山想,看誰唱得好!

王致和與譚紹文兩個能坐上今天的位置都審問過不少各級官吏。但是,眼下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譚紹文拿起了驚堂木也不知到底該不該拍下去。他用眼神徵詢王致和的意見,後者也同樣茫然不知。

疾風堂的人將冷千山的種種罪狀遞交了上來。譚紹文便很不自然地清清嗓子,照本宣科道,“這個……元酆十八年收受鄂州總兵賄賂一事,你可認罪麼?”

冷千山瞥了他一眼,見其手裡的那張紙寫得密密麻麻,也不曉得到底列出了多少東西,其中多少是自己過去當真造孽,又有多少是疾風堂憑空捏造,實在也無法一一計較。那是浪費時間的。判他一次死罪還是判他五十次死罪,沒什麼分別。他卻要先發制人,出奇制勝。因而頭一揚,道:“我認了,我的確做過不少愧對聖上的事,恐怕那張紙上記載的還不全呢!今日既然要請罪,我索性就都招認出來——我結黨營私,一心想要鬥垮司馬非。可惜,我一直抓不到司馬非什麼把柄,於是就把他的兒子害死了。”

此言一出,滿場譁然。譚紹文的驚堂木都摔倒了地上——司馬勤的案子也是刑部審的,如果到頭來是冤案,那他的烏紗帽可就保不住了!

“你是說,司馬勤是被你誣陷的?”王致和問道,“什麼爭地傷人案,還有以來的種種殺人滅口行徑,都是你做的?”

“這我卻不知道。”冷千山回答。

“你……你怎麼會不知道?”王致和覺得這答案前後矛盾。正這時疾風堂的人又遞上一張紙來,王致和看了看,道:“休要狡辯,我來問你——張氏來京城為丈夫喊冤,後來卻被人殺害。偎紅閣的妓女紅蓮無意中聽到你的殺手談及此事,本打算勒索你一筆,你卻將她滅口,同時還殺害了前去查探訊息的疾風堂校尉金餘慶,並且綁架了一心想要打聽真相的鳳凰兒姑娘——是不是?”

原來疾風堂編造了這樣一個故事?冷千山忍不住要冷笑。“這個我也不知道。”他說。

“這……這叫什麼話!”王致和怒道,“冷千山,你是在和本官開玩笑麼?你既然承認害死司馬勤,怎麼又一問三不知?那你到底是怎麼害死他的?”

“我……”冷千山不待回答,忽然,外頭有一個小卒跑了進來,報說“司馬元帥來了”。

“司馬非?”王致和和譚紹文都愣了愣,“他來做什麼?”

“司馬元帥說他回京來辦事,正好聽到刑部公審,所以想來看看。”小卒回答。

來看看自己的仇人怎麼個下場?王致和和譚紹文交換了一個眼色——雖然讓司馬非進刑部聽審不合乎規矩,但是如果冷千山一派徹底垮臺,司馬非必然官復原職,何必不賣個順水人情給他呢?因讓小卒“請元帥進來”,又讓備下椅子和茶水,好生招待。

未幾,司馬非就大步走了進來,一身便裝,面無表情。

“元帥——”王致和請他坐。

“不必如此稱呼。”司馬非道,“老夫已經告老歸田,這次進京無非是要處理京城的宅院和田產。不想順便還能看到這出好戲,也算是老懷安慰!”說著,就在位子上坐了下來,冷眼掃了掃冷千山一行,似乎很是解恨。

向垂楊是站得離他最近的,很想跟司馬非說,他們都被利用了,只不過周圍不曉得有沒有疾風堂的眼線,何況,跟司馬非的仇怨也不止一天兩天,豈是輕易就能化解的呢?只有暗自嘆息。

“請王大人、譚大人繼續——”司馬非伸了伸手,“就當老夫不在這裡好了。”

這話聽在王、譚二人耳中哪裡是叫他們忽視司馬非?簡直是在提醒他們,一定要好好審,好好替他報仇。於是,王致和厲聲喝道:“冷千山,你還不快說——你到底是怎麼害死司馬勤的?”

“我是與人合謀的。”冷千山道,“我出嘴,他出力,我本以為撿了個便宜,誰知道倒了大黴。”

“不要繞彎子了!”譚紹文終於將驚堂木拍了下去,“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與何人同謀?快快交代!”

“我也不知道我與何人同謀。”冷千山道,“其實,算起來,應該那個人是主謀才是——我這裡有幾封信,就是那個人寫給我的,兩位大人可以看看。”

王、譚二人將信將疑,讓衙役到冷千山懷裡取出信來,瀏覽之下,見無非是記載司馬勤爭地傷人案的細節,和後來冷、向二人向朝廷舉報的奏摺中寫的差不多。“這算什麼?”譚紹文問。

“這是那個跟我同謀的人送到攬江來給我的。”冷千山道,“夜深人靜的時候,不知用了什麼法子偷偷放在我的桌上。我既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也不知道這裡面寫的是真是假。起初我並不想理會,但是後來接二連三又有信送來,而且內容詳細,條理清楚,越看越像是真的。那時我猜大概是哪個像我一樣討厭司馬非的人,想要巴結我,所以才送了這樣一份大禮來。雖不見得可信,卻不能浪費。於是我就把裡面的內容告訴了向垂楊,讓他寫第一封揭發信——萬一情報有錯,也只會是向垂楊倒黴。後來你們這邊把向垂楊所揭發的每一條都查明屬實。我自然就將其他的自己寫了,呈遞上京。終於把司馬勤給害死了。”

大堂上不禁響起了一陣嗡嗡的議論之聲,都覺得冷千山說的太過古怪,怎麼可能有這麼離奇的事情?除了冷千山自己那一黨的人之外,怎麼還會有人想害司馬非父子呢?說實話,司馬勤瑕不掩瑜,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況他一向勤勤懇寬厚謙虛,在軍中在地方都沒有什麼對頭。他也不曾同別人爭權奪利,唯一捲入的利害衝突,就是對鎮海水師教頭之職的爭奪,對方還是冷千山的外甥馮春巖——所以,除了冷千山之外,還有誰會害他?如今冷千山卻這樣說,實在太牽強。可是,再轉念一想,若真要推脫,何必編造如此難以叫人信服的理由?莫非這是真的?大家嘰嘰喳喳,各自都有各自的意見。

譚紹文和王致和兩個都不知要如何判斷,驚堂木懸在半空。

“果真是這樣麼?”司馬非的聲音響起,雖然低沉,卻穿透了一切的議論聲。同時,他也站起了身,死死盯住冷千山。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正面對峙過了,冷千山被這眼神刺得一顫,但旋即挺直了腰,道:“正是這樣。我冷千山今日已經到了這步田地,何必要要捏造些故事出來騙人?我因為跟你的恩怨害死了你的兒子,你只管恨我好了,不過那個跟我合謀的人,你也不要放過他。”

“沒想到你也有敢作敢當的時候!”司馬非冷笑了一聲,走到大堂正中,對王、譚二人一禮,道:“兩位大人,既然冷將軍能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老夫怎能有所隱瞞?老夫也有一事需要坦白。正好今日有這麼多精通律例的人在,就請將老夫一併處置了吧!”

“這……”譚紹文大驚,“元帥……何出此言?”

“冷千山和這些人今日之所以會站在這裡,都是老夫一手造成。”司馬非道,“冷千山害死了我勤兒 ,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所以,我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他參我勤兒,我也參他。不僅參他,還參了他一切的同夥——太子殿下得到的那本載滿冷千山等人罪行的冊子,就是老夫讓人送去的。我就是要讓太子殿下幫我報殺子之仇!”

這話出口,沒的把堂上眾人炸得跳了起來。

王致和無法控制顫抖的聲音:“元帥……這……開什麼玩笑?參奏冷千山的摺子分明是疾風堂的袁大人……”

“不是他!”司馬非打斷,“是我讓人送的——邱大俠,管大俠,你們兩個還不出來麼?莫非想做縮頭烏龜?大丈夫處世,既然當初敢做,現在就敢認。你們難道連冷千山都不如?”

“笑話!俺們怎麼會不如他?”邱震霆和管不著兩人應聲走了出來——已經脫掉了那紅彤彤的大內侍衛服,換上了他們各自的官服。王、譚等官員自然是驚訝萬分,連冷千山等人都奇怪,不知他們幾時變換了衣裝。

邱、管二人走到了司馬非的旁邊,也都向王、譚二位行了禮,道:“俺們兩個之所以會來到涼城,就是受了司馬元帥之託,將那本寫滿冷千山一黨罪行的手札交給太子殿下。而且,為了不讓人知道是司馬元帥的報仇之舉,俺們半夜潛入東宮,將這本冊子放在太子殿下的桌子上,隨後又推說這是疾風堂送來的。太子殿下一聽是出自疾風堂,立刻就對上面寫的東西深信不疑,所以下令嚴懲冷千山等人。其實這上面寫的是真是假,俺們完全不知。”

“這……這可不能亂說!”王致和道,“我記得那天……那天疾風堂的袁大人也承認這手札是他自己送去的。怎麼又變成你們偷偷放進來的?”

“這話你要去問袁哲霖了!”邱震霆道,“俺們和姓冷的一向不對眼,為了能除掉這群草包混蛋,俺和弟兄們可沒少花心思。推到袁哲霖的身上,無非是覺得這樣比較可信——他為什麼就替俺們攬了下來,俺怎麼曉得?”

這話真是漏洞百出,王、譚二人都被搞糊塗了——司馬非究竟想幹什麼?

譚紹文擦了額頭上的冷汗:“司馬元帥……既然你如此堅持名冊是你叫人放進東宮去的,那我就姑且信你——不知這裡面的內容你又是從何得來?難道是你為了報仇而捏造的不成?”

“捏造?老夫才不屑!”司馬非眼一瞪,“這是別人送給老夫的——說來也巧,就像冷千山莫名其妙得到那幾封告密信,老夫也是突然就得到了這本名冊。說不定是有什麼人看不慣冷千山,所以才把這些東西送給老夫的呢!”

譚紹文和王致和的下巴也差點兒掉到了胸口上。方才平息下去不久的議論聲又再次響了起來:司馬非和冷千山到底在玩什麼把戲,兩個冤家對頭竟然說出同樣離奇古怪的故事?他們的舉動太不合常理——除非那是真的!除非真的有人把告密信和名冊送給他們!仔細想來,難道沒有這可能性嗎?如果他們鬥得你死我活,第三方豈不是就能從中得利?採用的手段都如此相似,看來這告密的是同一個人,同一股勢力——誰會在司馬非和冷千山的爭鬥中獲利?誰有這本事蒐集大量的罪證?大家的心裡不約而同地浮現起一個名字——袁哲霖!只有他!只有把這個人放進謎團的時候,一切才變得合情合理。

“難道是……”畢竟有疾風堂的人在場,大家的聲音都輕而又輕,唯恐給自己惹上麻煩。唯有風雷社出身的宇文雍還帶著當初和同伴們大鬧吏部針砭時弊的書生意氣,將筆一丟,道:“這顯見著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奸計!除了疾風堂還有誰能做出來?諸位想一想,自從恩科大比那日開始,是誰使出種種手段把朝廷內外鬧得雞犬不寧?又是誰在這混亂之中扶搖直上?這還不一清二楚麼!”

大家不敢附和,偷眼看看疾風堂中人的表情。後者自然都憤怒不已:“怎麼如此汙衊我們袁大人?袁大人奉旨徹查朝中一切腐敗之事,若不是做了虧心事的人,怎麼會被我們疾風堂揭發出來?既然有人落馬也就有人升遷——袁大人辦事得力,得以主管疾風堂,這有何不妥?照你們這樣的說法,貪汙沒罪,反而追查貪汙的卻成了罪人,自古以來,哪裡有這樣的道理?”

“追查貪汙不會成為罪人,”宇文雍道,“但是趁著追查貪汙打擊異己,那和貪汙腐敗的先相比,豈不更加陰險?”

“這話說的好!”邱震霆咋呼道,“你這樣一說,俺也想了起來——好像袁哲霖不僅僅是掌管著疾風堂,還是什麼武林盟主吧?他娘的,老子雖然不跟江湖上那些假仁假義的匹夫來往,不過也結交了一些真英雄,都說被這位新任盟主逼得走投無路——兀那坐在上面的小子,你加入疾風堂之前是江湖中人麼?你是哪一門哪一派?你們掌門當家幫主之類的,有沒有受袁哲霖的威脅?你且回去問一問,他究竟是欺師滅祖還是殺兄娶嫂了?肯定沾上了什麼才受制於人。連帶把你們也招來給袁哲霖賣命了!”

其實疾風堂裡並不全是江湖人士,尤其這些只負責文書雜務的,大多是從別的衙門裡被調來的。他們本身固然不在乎邱震霆怎麼罵,不過,旁的官員卻並不知情,都望向這邊竊竊而笑,搞得疾風堂的幾個書記官毫不尷尬,都否認道:“我等並非江湖中人,不知道邱大人說的是什麼。”

“你不知道?那就喊幾個知道的人來嘛!”邱震霆繼續嚷嚷道,“聽說什麼東西南北各個門派都被他收服了,隨便找幾個人來就好。”

“這個……”譚紹文冷汗直流,“邱大人,今日是公審冷千山等人貪贓枉法大逆不道,請你不要牽三扯四。你雖然是三品命官,但是若擾亂刑部公堂,本官也……”

“你這話說得真奇怪!”邱震霆叉腰粗聲道,“俺這三品官雖然從來沒有升過堂審過案,不過俺可看過戲也聽過書——向來青天大老爺審案都要問問後面有沒有冤情,往往就牽扯出一個幕後黑手混帳王八來,咔嚓咔嚓給砍了。百姓大呼痛快,皇上也多加表彰,名垂青史哪!怎麼你審案卻屁也不想問?要這樣,倒不如把人屈打成招,早日了結罷了!”

“這……”譚紹文好歹是一部堂官,品級高過邱震霆,卻被他這樣指著鼻子訓斥,氣得差點兒拍案而起,好在旁邊的王致和及時壓住了他,耳語道:“譚大人莫非沒看出來麼?今天根本不是審冷千山——冷千山自己回京來,也不是為了脅迫太子,他們是來扳倒……”手指輕劃,在桌上描了個“袁”字,譚紹文一愕:“你是說……”

王致和笑了笑,悄聲道:“兩個死對頭都聯合起來了,說不定真能扭轉乾坤。若此事能成,對咱們所有人不都大大的有好處?”

譚紹文不禁也笑了起來,點頭道:“可不是!由他們鬧去——咱們不要插手,如果事情不成,也怪不到咱們頭上!”

“譚大人高明!”王致和袖其手來。

“彼此彼此!”譚紹文也便不去拍那驚堂木了,轉而道:“邱大人,你說有冤情,就說來聽聽——你是要為自己申冤呢,還是要為冷千山申冤?”

“俺是來……”邱震霆沒料到他這樣問,一時沒想好說辭。幸虧管不著鬼主意多,在邊上插嘴道:“大人明鑑!下官兄弟二人的確是來為自己申冤的,也為冷千山申冤,為向垂楊申冤——為在座的每一位申冤!”

“這叫什麼話?”王、譚二人俱是一驚,其他在場的也都莫名其妙,“我們有什麼冤情,要你來申?”

管不著嘿嘿一笑,不答眾人,卻向邱震霆道:“大哥,你想知道武林裡的那些匹夫們各有什麼把柄抓在袁哲霖的手中?何必去問他們呢!問我就行了——那天咱們困在疾風堂的密室裡那麼長的時間,我可一刻也沒浪費。在裡頭看到的東西,我統統都印在了腦子裡。你想知道什麼人的把柄,只管問我!”

“什麼?”邱震霆怔了怔,“你那天看的是……西瑤太子……”

“嘿嘿,何止是西瑤太子那點兒風流韻事?”管不著道,“話說那個達摩門的住持慧慈和尚,可真風流了,他一共有三十八個老婆,一百零七個孩子,其中一個老婆是妙蓮庵的住持,江湖人稱‘鐵面觀音’的絕情師太,他倆的孩子更了不得,已經投入鐵劍門門下,師父就是鐵劍門的掌門大弟子,嘿嘿,慧慈說,他就用這個法子,將來自然能一統江湖,比從前的打打殺殺和現在袁哲霖的坑蒙拐騙都輕鬆得多啦!”

邱震霆只聽說過慧慈和絕情的名字,從來不曉得這兩人還有如此孽緣,驚詫地瞪著管不著,卻見後者眼神狡黠,才恍然明白他原來是在說謊。

“這還不夠鮮活?”管不著道,“我再告訴你一條——那東海派的掌門人姜廣軒,他畏妻如虎,連戴了綠帽子都不敢說出來。他的那幾個兒女,沒有一個是他親生——其中有沒有慧慈的份,那就不曉得了!我看那……”

他還沒說完,王致和已經忍不住拍案道:“管大人,你再要於公堂之上汙言穢語,休怪我不客氣!你到底有何冤情?還是一心要來攪局?快快從實道來!”

“王大人別著急!”管不著道,“我真的是來給大家申冤的——雖然那天在東宮我們說名冊是袁哲霖交給太子殿下的,這話是撒謊,不過我們之前的確是潛入了疾風堂,卻不是為了偷那本關於冷千山的名冊,而是想偷點兒別的東西。”他笑了笑:“疾風堂的那個密室啊,果然厲害,差點兒就把大哥和我困在裡面出不來了!我們在裡面呆了好長時間,把所有卷宗都看了個遍,嘿嘿,有樾國的,有西瑤的,當然還有咱們楚國的。上面說到吏部尚書……”

“放肆!”王致和怎料到他突然點自己的名,急忙厲聲喝止,“公堂之上,豈容你胡說八道!”

“怎麼是胡說八道呢?”管不著道,“我這可是從疾風堂的密室裡看來的——那上面說王大人你……”

“簡直是胡鬧!”王致和怕他當真說出自己的什麼“醜事”來,急得大聲叫道,“來人!這土匪藐視公堂!把他拖下去!”

“真是笑話!”管不著的聲音絲毫也不比王致和小,“怎地他袁哲霖揭發人就官運亨通,我管不著一個字還沒說,就要被拖出去?”

“那是因為……”王致和一時詞窮,但又不能不反駁,就說出一條最可笑的理由來,“那是因為袁大人說的都是真的,而你空口無憑,誰知道你講的是真是假?”

“大人要這樣認為,那我自可以證明給大人看——”管不著道,“雖然那些卷宗我最後急著逃命並沒有能帶出來,不過可印在腦子裡啦!不信的話,我這裡默寫一份給你,你再去請袁哲霖把疾風堂裡的那些卷宗搬來核對核對,看我說的有沒有錯!”他一邊說,一邊指揮疾風堂的書記官:“快去,把你們袁大人叫來,叫他帶上他的那些寶貝們!嘿嘿,原本他打算捏著這些寶貝敲詐勒索,如今這些東西卻不是他一個人獨有。死守著也沒有用了。”

見他這煞有介事的架勢,在座諸位官員人人自危:這殺鹿幫出身的土匪本來就是亡命之徒,他們有什麼做不出來的?萬一口沒遮攔說出什麼人的秘史來,將來還怎麼在朝廷中立身?今日是倒了什麼黴?到底是誰和誰在爭鬥,如此殃及池魚?

正沒擺佈,忽然管不著又笑了,道:“王大人別急——你們也不要著急去搬什麼卷宗來核對了。要我說,疾風堂那些卷宗裡記的根本就是狗屁胡話!十句有九句都是假的!你們想想,疾風堂裡就算人人都是三頭六臂千里眼順風耳,也不可能把全天下所有人的私隱都打聽清楚吧?你問問你自己,你老婆有多少私房錢,你曉得麼?你外頭金屋藏嬌了幾個美人兒,你老婆又知道麼?你兒子幾歲開始偷看春宮,你女兒心裡看上了哪家的書生,我現在問你,你說得出來麼?”

大家聽他言語粗鄙,不禁都皺眉。

管不著還接著說下去:“既然身邊最親近的人都不知道的事,疾風堂怎麼就能知道呢?所以依我看,全都是胡編亂造的。他是冤枉你們大家呢!”

眾人面面相覷,實在不知道他這話又什麼用意,如此挑戰哲霖和疾風堂,他又有什麼後招?打算如何收場呢?有人忍不住問出了口:“你怎知道就是亂編?疾風堂之前已經揭發了不少違紀官員,一切罪證都是查明屬實的。”

“嘿嘿!”管不著乾笑了兩聲,“諸位中間有沒有誰是牌九高手?呵呵,怕被告一條聚賭的罪名所以不敢承認麼?也罷——你要是喜歡沒事賭兩把,一定知道賭桌上其實運氣不重要,最重要就是攻心——分明你抓的是一手臭牌,怎樣嚇退敵手?那就要靠虛張聲勢!而如何虛張聲勢也是一門學問——若你單單在那裡吹牛說自己手上的牌如何好,對手未必相信。所以,你得至少先打出及張大牌來,嚇他一嚇。摧毀了他對你的懷疑之後,你大可以讓他認輸。他垂頭喪氣付錢給你的時候,怎麼還有心思去翻看那些來不及大出來的牌是大是小?”管不著環視驚愕的官員們,笑著繼續道:“袁哲霖把大家逼到這步田地,正是用的這法子呢!你們現在都怕了他,都擔心自己有把柄抓在他的手裡,連他提到你的名字或者看你一眼,你都嚇得要死,豈不正中這小子的下懷?”

竟然還有這種說法?大家又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方才王致和的舉動不就是明證麼?管不著不過隨便點到他的名字,他就立刻跳了起來。也許管不著根本什麼都不知道呢!但他偏偏這樣激動了起來,還說了傻話,真真“此地無銀三百兩”。說不定哲霖正是依靠大家慌了神、亂了陣腳的機會,探聽到了真的秘密?這小子的攻心計實在太陰險了!

“咳咳!”譚紹文小心謹慎。他知道管不著說著話就是為了要煽動大家。他可不想給別人利用——即便管不著說的“虛張聲勢”是真的,那麼疾風堂的一幅牌究竟是怎麼樣的?剩下來的還有大牌麼?誰現在表了態,萬一正好撞在那張“大牌”上,可就給別人當炮灰了。他因故做正經,板下面空,道:“管大人這樣說,有什麼證據?袁大人文才武學世所公認,疾風堂查處貪汙迅速準確,迄今為止還沒有冤案,這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太子殿下才對袁大人和疾風堂信任有加。管大人今日這番話,莫非說太子殿下是睜眼瞎麼?”

“大人這話實在好笑至極!”管不著道,“世上的騙子多得狠,受騙的人就更多了。我們不去說騙子可惡,卻怪受騙的人愚蠢,這就是騙子為什麼總能逍遙法外的原因吧?‘鐵證如山’這是大家都會說的。不過鐵還不煉出來的?所以,偽造鐵證又有何難?就拿‘捉奸在床’來說吧,地痞流氓常常找個女同夥兒扮演寂寞少婦,專勾引單身商賈,等到冤大頭上了鉤,地痞立刻就扮演丈夫、大伯、小叔、兄弟之流跑來捉姦,末了,少不得一頓敲詐勒索。姜廣軒的那些私生子,不曉得其中有多少是冒認的呢!再說‘鬥毆殺人’,也是地痞們常用的伎倆,往往先找一具死屍,或者殺死一個乞丐,接著到有錢人家去尋釁,故意引起紛爭。打完一場之後,半夜就抬了屍體上門鬧事,也可敲詐一筆。誰知道司馬勤那案子是不是這樣鬧出來的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刑部的官員多少都聽說過地方上的這些案件,的確是潑皮惡霸的生財之道。要拆穿這些也著實不易——大部分最後都“私了”算數,鬧上公堂的,還有“訟棍”從中作梗,讓官員難以判斷。只有少數碰巧破了的案子,才被記載下來。然這些記錄相比潑皮的奸邪手段,實在是“管窺蠡測”了!

“諸位大人想一想吧!”管不著道,“袁哲霖使用這些卑劣手段迷惑了太子殿下,還冤枉諸位大人,難道要任他胡作非為下去麼?大家就算不是為了楚國的千秋基業打算,為了自己的烏紗帽,為了自己的腦袋,也得趕緊聯合起來把這個大禍害除掉吧?所以我說堂上坐著的各位大人,你們正經的快去把袁哲霖抓來才是!”

話說得如此直白,陪審的官員一時全都愣住——他們的心裡無不想“擺脫疾風堂的魔掌”,但是害怕一旦響應了,就沒有回頭之路。而在座疾風堂的手下雖有心反駁,卻怕眾怒難犯,不敢輕易出頭。唯獨冷千山黨人如今已經破釜沉舟,非扳倒疾風堂沒有活路,就紛紛咋呼道:“沒錯,先要除掉這個大奸大惡之徒,否則國家永無寧日!”

“啪——啪——”譚紹文拍著驚堂木,“不得擾亂公堂!管大人,你口口聲聲說疾風堂的證據都是假的,又說袁大人是禍害,要拿他來審問,請問,你有什麼證據證明你所說的都是實情呢?朝廷命官可不能隨便逮捕。”

“別的證據我到沒有,”管不著道,“不過袁哲霖科考舞弊,這件事情太子殿下也是知道的——聽說還是袁哲霖他親口承認的。自古以來,凡是科考舞弊的,首先要革去功名,接著視情節輕重,或者枷號示眾,或者杖刑伺候,至於臉上刺字,流配邊疆的,也大有人在。為什麼偏偏這個袁哲霖只是閉門思過了一個月,接著還繼續做官,耀武揚威?他搞什麼徹查官員違紀,難道第一個該被徹查的不是他自己嗎?”

“舞弊?”官員們先是一愣,接著炸開了鍋。恩科考題被偷的風波當時在朝中引起了多少波瀾?雖然當日在貢院之中哲霖的確是說出了真相,但是朝廷在這件事上幾乎是被人玩弄於鼓掌之間,如果傳到民間,威信何存?況且,竣熙是真的欣賞哲霖的才華,也不想恩科的成績作廢。因此,舞弊事件被當成“家醜不可外揚”,除了當日身在貢院的人以外,都不知道全部經過。現在管不著突然嚷嚷了出來,怎不引起紛紛議論?

譚紹文和王致和都是曉得舞弊內情的。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管不著從何處聽到其中的奧妙。看眾官員交頭接耳,有的驚詫,有的激憤,而冷千山一黨還煽風點火,唯恐不能讓在座的都加入他們的“倒袁”大軍。

本來這群人的目的是要“倒袁”,二王、譚二人是想觀望,現在看來,正該順水推舟了。於是,譚紹文“啪”地拍下了驚堂木去:“管大人,不得信口開河!你並沒有證據,本官怎能隨便鎖拿袁大人來審問。但是科考舞弊並非小事,有必要請袁大人說個清楚——”因吩咐疾風堂的派來的書記官:“你立刻去告訴袁大人這裡的事情,看他想要如何處理。”又對王致和道:“事關重大,我看今日的案子也審不成了,先稟報太子殿下如何?”

“正該如此!”王致和道,“不過,這案子還能不能繼續審下去,也須太子殿下定奪才是。”

譚紹文一點就通,曉得自己所做的決定越少,將來追究起來的麻煩也就越少,所為“無為而治”簡直就是至理名言!他當下也就不退堂,讓人給司馬非端了茶來,大家一起做等竣熙的旨意。

過了不久,疾風堂那邊就來了訊息,說,哲霖不在衙門,出門去尋找鳳凰兒的下落了。

這算什麼?冷千山等人心中有覺得蹊蹺,哲霖不是汙衊他們把鳳凰兒綁架到了芙蓉廟麼?如今又玩什麼把戲?

去東宮的人則是過了一個時辰才回來。那時,大家喝茶喝到肚子都發脹了。譚紹文正著急要往茅廁去,但也先問道:“見到殿下了麼?怎麼說?”

“殿下不在宮裡。”那人道。原來他在東宮門口等了許久,太監卻一直說竣熙正在休息,不能通傳,終於,當坤寧宮傳來皇后懿旨,詢問太子為何遲遲未去請安,太監才不得不招供,竣熙也微服出宮去尋找鳳凰兒了。

又去找鳳凰兒?王、譚二人互望了一眼,莫非是和哲霖在一處麼?太子與哲霖如此親密,或者連冷千山和司馬非聯合起來也扭轉不了局勢吧?該如何是好?

“到底還審不審?”管不著伸了個懶腰,道:“再等下去,兩位大人要請咱們吃晚飯才行了。不知道刑部有些什麼飯菜可吃?是不是打點的銀兩多,飯菜就好些?啊呀,我們還不是囚犯,卻在刑部叨擾,會不會也被參一個‘腐敗’的罪名?”

本已心煩意亂,還要被他調侃,王、譚二人恨不得將這土匪打三十大板。不過,管不著說的也有道理,這麼大一批“人犯”總不能一直耗在這裡。還是先把他們帶到大牢裡去,案子壓後再審吧。

方要如此命令的時候,突然外頭傳來一陣“轟隆隆”的巨響,像是晴天霹靂一般,嚇得譚紹文殭屍般從椅子上直挺挺跳起,片刻才反應過來是� ��人擂響了鳴冤的大鼓——雖說楚國從縣衙到巡撫衙門到刑部都可以“擊鼓鳴冤”,但是真正到刑部來告狀的實在少而又少,自譚紹文上任以來總共也不過十來件,但這半年來就已經有了兩回,一次是張氏狀告司馬勤謀害她丈夫,一次是張氏的公婆狀告司馬勤謀害張氏,此後種種風波,不須贅述。如今已經鬧得不可收拾了,誰又來忙裡添亂?

不及吩咐人去看個究竟,外頭鳴冤的人已經扛著鼓槌大步闖到堂上來了——可不就是“越獄”而去的董鵬梟麼!眾人不禁訝然,譚紹文像見了鬼似的,道:“你……你怎麼來了?”而王致和則喝道:“來人!還不把重犯董鵬梟拿下?”

“不必!”董鵬梟分開人群走到了前頭,竟“撲通”一下直挺挺跪倒,“我是來喊冤的,有人圖謀不軌,要謀害於我,我不得已之下,才逃出刑部大牢。聽說刑部獄卒死傷慘重,想來也是出自此人的手筆。請兩位大人明察。”

看來又是狀告疾風堂和哲霖的!不用他開口,王、譚二人都能猜得到,但還是要例行地詢問一句:“你……你如此說,有何證據?”

“當然有!”董鵬梟頭一揚,“我有人證物證!”他說著,高聲呼道:“還不快把證人請上來?”

大家都充滿了好奇,向門口望去,只見應聲跑上來一隊士卒,卻不是刑部的兵丁,而是涼城府的捕快。他們又簇擁著一個人,正是程亦風。

好嘛!這一定是串通的了!王、譚二人交換了一個眼色:朝廷之中誰和哲霖鬧得最兇的?還不就是這書呆子程亦風麼!連在東宮率領大家長跪不起這樣大逆不道的事他都敢做,今日會跟這支“倒袁”大軍走到一起,也不是稀奇的事!哲霖對頭這邊的籌碼似乎又加重了一枚。

“程大人——”大學士就是一國之相,因此所有在場的官員都起身向程亦風行禮。而程亦風也一一還禮。經過了一天一夜的折騰,他現在衣衫襤褸猶如乞丐,走動之時不斷有布片枯葉飄落下來,到得王、譚兩位主審面前的時候,竟然鞋子也掉了一隻。眾官員不免有的吃驚有的竊笑——這書生哪兒有半點朝廷命官的模樣?但轉念細想來,他自從落雁谷立功得以進入兵部,大部分時候都是萎靡困頓或者狼狽萬狀的吧!他的行為如此不符合官場的規則,有時甚至愚蠢至極——愚蠢到別人都沒法想象他的用意。眼下他這副打扮,難道是別有用心的嗎?

王致和不得不開口問:“程大人,你這樣——莫非是遭了盜匪?”

而譚紹文則問:“程大人,莫非你是被董鵬梟綁架了去做人質的?”

“兩位大人不必亂猜。”程亦風道,“程某既沒有遇見盜匪,也沒有沒人綁票,只不過是遭刺客暗殺而已。”

暗殺?暗殺還能這樣面不改色地說出來,顯見著是事先串通好了的說辭。王、譚二人俱想,既是有備而來,就看他們這戲怎麼唱下去吧。只要繼續袖手旁觀,就不至於殃及池魚。因問:“殺朝廷命官,乃是大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些刺客大約原本的目標也不是本官。”程亦風道,“而是董將軍才對——我不過今天早晨在城外碰巧遇到董將軍,接著就被人襲擊,差點兒送了性命——”他舉起手來,給大家看袖子上的箭孔:“如果不是正好遇到這隊涼城府的捕快們,董將軍和程某恐怕早已遭人毒手。”

眾人探頭細看,其實程亦風的衣服汙糟破爛,哪裡還能看出什麼是箭射出來的什麼是樹枝刮壞的?“程大人昨天好像奉了太子殿下的旨意去草擬反貪養廉的新法,”王致和道,“為何會出城去了呢?”

“其實我是……”程亦風早就已經打定主意,任何時候,實情總是比謊言更容易站住腳。唯有說出實情的真相,證據才會自然而然地站在你這一邊,才能經得住別人無數次的懷疑與調查,相反,若是選擇了謊言,就需要次又一次編造新的謊言去隱瞞掩飾。所謂人算不如天算,總有一處考慮不到,就要露出破綻——就好像這次哲霖向他們射出的箭一樣,非得自掘墳墓不可。他因而從頭到尾,將自己如何去芙蓉廟求冷千山回京請罪,如何遭到大內高手的襲擊,如何與崔抱月一起將俘虜押回涼城,又如何在茶亭遇到董鵬梟,更遭遇刺客,等等等等,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除了白羽音一節隱去不提。這位金枝玉葉還是顧及身份,所以一進城就已經和他們分手,溜回康王府去了。

他的這一番話,簡直比西瑤所遭的藩邦火炮還要厲害,差點兒就把整個刑部大堂炸上了天。官員們驚得甚至連議論都忘了,怔怔地盯著堂下站著的冷千山一黨和程亦風。冷千山到了這節骨眼兒上也豁出去了,再不隱瞞什麼,大聲道:“程大人說的沒錯,我本來也是存著歹念,想要威脅太子殿下。幸虧程大人曉以大義,我等才懸崖勒馬。當時邱大俠、管大俠仗義出手收服疾風堂的刺客,他們也都可以作證。”

“沒錯!”邱震霆道,“本來那五個疾風堂的雜種正可以帶來做認證,可惜竟被他們的同夥救走了!”

“這個……”譚紹文道,“你們一口咬定這都是疾風堂的所為,不知可有人證物證?也許不過是普通山賊土匪所為呢?”

“自然有!”董鵬梟道,“程大人是人證,至於物證,就要請諸位大人親自到我們遇襲的茶亭去取來。”

花樣還真多!王致和和譚紹文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兩邊都不想得罪,因問:“究竟是什麼物證?不要賣關子了,還要我們親自去茶亭取?你們為何不帶來?莫非是那座亭子不成?”

“也可以這樣說。”董鵬梟道,“刺客們唯恐殺我們不死,想把我們都射成刺蝟,茶亭內外都插滿了刺客所射的羽箭。連無辜被牽連的茶亭老闆一家的屍身上也都插著羽箭。這箭就是最好的明證了——”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支箭來:“兩位大人或許沒見過,但我卻認得這箭,正是根據西瑤《鑄造秘要》所制,上面還有兵部軍械司的記號。如果不是兵部之內的人,怎麼可能開啟倉庫取得此箭?”

這不啻又在“反袁”的一邊加重了籌碼。大家都伸長了脖子:“當真?”

“絕無半句虛言!”董鵬梟道,“其餘的箭都在城外茶亭裡插著——這些涼城府的捕快也可以作證,絕對不是我和程亦風兩個人吃飽了撐著沒事幹自己插上去的。現在陳國夫人和民兵正把守在現場,以防袁哲霖這狗賊發現自己露出破綻,就回去毀屍滅跡。算來,民兵們也已經堅守很久了,如果兩位大人現在不帶著官兵去接應他們,如若姓袁的當真率領疾風堂的殺手打了過去,我可不擔保區區民兵能守得住!”

“那還等什麼!”宇文雍早就忍不住了,“還不趕緊派刑部的衙役去查清楚?若程大人和幾位將軍所言非虛,袁哲霖在朝廷挑撥離間興風作浪便是證據確鑿,我等身為臣子,怎能讓太子殿下繼續被此等小人所矇蔽?”

如此看來——譚紹文與王致和對視一眼,就派人去查一查,也不會有何損失,倘若這些箭真是出自兵部的庫房,順藤摸瓜總會有所發現。到時候無論發現的是什麼,他們作為負責查案的案的人,無非是例行公事。一切都等到竣熙回來再行定奪。現在使個“拖”字訣,是再好不過的了!當下甩出令牌來:“來人,立刻請涼城府捕快帶路,到茶亭去守住現場,查清羽箭是否出自兵部。”

“是!”衙役們才應聲出去,外面忽然又一陣騷亂,跑進一個太監來:“譚大人,王大人,皇上傳您二位速速入宮去!”

“什麼?”譚紹文和王致和都是一驚,“現在進宮?太子殿下回來了麼?”

“不是太子殿下。”那太監道,“是萬歲爺,正在御書房等著二位。”一轉頭又看到程亦風:“程大人也在這裡,那就省得奴才多跑一趟了,皇上也請程大人立刻進宮去。”

“皇上?”眾官員們震驚無比。元酆帝醉心丹藥,已經長久不理國事,怎麼會突然召見大臣?

“皇上召見臣等,不知有何要事?”

“具體是何事,奴才也不曉得。”太監道,“不過好像是和疾風堂有關的,皇上龍顏大怒,讓奴才急詔六部尚書兩殿大學士和獬豸殿全體御史立刻去御書房見駕。各位大人請立刻進宮吧,奴才還有好幾位大人要去請呢!”說著,拱手告辭。

“這……”王、譚二人面面相覷:元酆帝出面干涉疾風堂的事,究竟是站在哪一邊?而疾風堂的種種風波又是如何傳到這位道士天子的耳朵裡?

“哎!皇上難得叫大家去他一面,諸位大人還猶豫什麼呢?”管不著道,“要是皇上召見我,我早就飛撲過去了——”他推推程亦風:“程大人,快走,快走!這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好機會!”

程亦風有點莫名其妙,卻見旁邊邱震霆也在朝自己眨眼。“大人,你就快去吧。”他道,“俺和二弟在這裡拖延時間,胡天胡地,什麼都編了出來,就快要沒招了,你再不去,萬一出了什麼變故,俺們也不知怎麼應對。”說時,又對管不著抱怨:“老四也真是的,道現在也不來跟會合,搞得俺們兩個趕鴨子上架要來吹牛騙人。好在二弟你比哥哥精靈些,要事只有俺一個,真是老早就穿幫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你們——”程亦風驚道,“你們早知道皇上會介入?是什麼時候知道的?莫非昨晚已經曉得?到底為什麼?”

“大人你這麼多問題,一時之間,我們怎麼回答得過來?”管不著道,“大人還是趕緊進宮去,該說什麼說什麼,該做什麼做什麼,等到事成慶功之時,我兄弟二人自然會把前因後果都跟大人解釋清楚的。”

“到時候豈用得著俺們來解釋?”邱震霆道,“公孫先生和符小姐把握全域性,人家說起來才清楚明白呢。”

“公孫先生?這是他的計策?”程亦風訝異,“怎麼連符小姐也……”

這時候王、譚二人已經吩咐將今日的案子壓後再審,冷千山等人暫時押入刑部大牢候審。其餘各部來聽審的官員也都各自離去。王、譚二人來找程亦風一同入宮,趁他們還沒走到跟前的時候,司馬非迅速地湊到程亦風耳邊,道:“書呆子,你先前已經破壞了符小姐的大好計策,這是好不容易才挽救回來的。你要好自為之,如果再顛三倒四壞了大事,我老大耳刮子抽你!”說完,一推程亦風:“快進宮去吧——”

“這……”程亦風如墜雲霧之中。但譚紹文和王致和已經到了近前,他也不能多問,暗想:好吧,無論是計策也好,什麼也罷,自己只要堅持著那為國為民的原則,俯仰無愧,旁人怎麼做,由著他們去吧!

想著,就和王、譚二人謙讓一番,一同走出了刑部大堂去。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就算是春節的福利吧……開學之後就忙得要死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