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52.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116章

總的來說,孟秀才還是很靠譜的,就算從未養過八哥,他還是鼓搗出了一份比較正常的飯菜。其實就是拿昨個兒的冷飯熱了一下,又倒了點兒豆子和玉米,淺淺的擱了一盤子,還拿了個碗裝了半碗清水,兩樣一起擱在了廊下的大青磚上。

“開飯啦!!”

方才還要死要活的小八,在看到這一幕後,直接收了翅膀俯衝到地上,在開動之前還不忘仰著頭先嚎一嗓子。

尚在裡屋的周芸芸是早已習慣了這貨的畫風,孟秀才卻被它唬了一跳,撇開旁的不說,八哥那尖銳刺耳的聲音徒然在耳畔響起,還真有些嚇人。

苦笑著搖了搖頭,孟秀才轉身再度回了灶間,拿了個托盤盛好了飯菜,往屋裡走去。

極為簡單的三菜一湯並兩碗米飯,雖說孟秀才只會最基礎的蒸熟飯菜,可因著這些飯菜都是昨個兒特地留下來的好料,儘管隔了一夜,味道卻還是挺不錯的。

周芸芸跟孟秀才兩人,一個坐在拔步床上,一個坐在床沿上,中間擱了個小炕桌,皆吃得津津有味的。

吃了個七八分飽,孟秀才忽的道:“今個兒可能會來幾位客人,也是我的同窗好友,只是昨個兒恰巧事兒絆住了,估摸著不是今個兒就是明個兒會過來一趟。”

“可需要我做什麼?”周芸芸不大確定的回道。

“也不用刻意如何……這樣吧,倘若他們是自個兒過來的,到時候幫我沏壺茶便好。要是他們帶了女眷過來,你就陪著聊聊如何?”孟秀才用商量的口吻道,“要是不喜歡也無妨,左右也就是應酬,畢竟相識多年,我成親他們是鐵定要來湊個熱鬧的。”

“成,我記著了。”周芸芸一口答應下來,像這種太太團的交際其實不算太難,畢竟互相之間既沒有利益衝突又沒有矛盾糾葛,除非是攤上傅家那倆口子,不然就算不投緣,也都是客客氣氣的。

待用完了飯菜,周芸芸也略緩了一些,想著已經叫孟秀才做了午膳,於情於理碗筷也該由他洗才是。又想著保不準待會兒真就有客人來了,便掙扎著起身換了衣裳。不想,等她折騰好自己,孟秀才已經將碗筷洗好晾乾,連灶間都已經歸整妥當了。

見周芸芸一臉愕然的站在灶間門口,孟秀才淡笑著道:“便是我爹孃還在世時,我也常做這些。想來,你孃家的叔伯兄弟也會做活兒吧?”

那怎麼一樣呢?周芸芸剛要反駁,忽的就住了口。

其實還真沒啥不一樣的,試想想她上輩子不也唸書嗎?就算父母尚在世時,洗個碗筷曬個衣服那就是常事,除非是嬌寵得不像樣的,尋常人家不都會叫孩子幹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嗎?

再一想,周芸芸覺得她可能真是被大伯娘給誤導了。

當下便道:“我原也沒接觸過其他的讀書人,只家裡的三山哥素日裡從不幹活兒,連一日三餐都是給送到他屋裡的。”

孟秀才蹙著眉,道:“寒門出身的讀書人不能一味的追求做學問,畢竟科舉之途艱難險阻,究竟能否越過那一道道坎,誰也不清楚。”

“那要是越不過呢?”周芸芸挑眉。

“學過一技之長還是有必要的,當然最好這一技之長能跟學問融為一體。我學的是書畫,且比起繪畫更為擅長的是書法。當初考慮的就是下場考試時,除了應對答題外,一筆好字也能給考官留下好印象。再一個,若是將來沒能出仕,有一技之長起碼能養家餬口。”

其實周芸芸也就是隨口這麼一問,倒是得了孟秀才無比認真的回答。仔細一想,事實也確實如此,畢竟古時的科舉太難了,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來形容都一點兒也不誇張。

反過來說,連孟秀才這個公認的天才都生怕自己無法考中,週三山是哪裡來的自信一定能考過的?周芸芸在心底裡默默嘆息,真是叫周家阿奶給說中了,這人怕是早已給養廢了。

才這麼想著,就看到迎面一個黑影撲騰著飛了過來,還自帶環繞式音效:“好乖乖,阿奶的好乖乖,沒事兒去屋裡歇著,外頭冷得很……”

孟秀才一臉無語凝噎的望著周芸芸。

這要是沒見識過小八先前狂暴的樣子,單看這會兒的情形,聽著那溫柔得都能掐出水來的調兒,絕對會誤認為這是只好鳥。可惜,改變形象來得太晚了,起碼孟秀才是沒法立馬對它改觀的。再轉念一想,這是不是證明周家阿奶在周家就是這麼個……德行?!

再看周芸芸一臉尷尬的神情,孟秀才悟了:“看來村裡人的說法真是半點兒沒錯,你阿奶確實是將你放在心尖尖上疼愛的。”

“呃……阿奶是很疼我。”周芸芸還能說什麼?其實關鍵就不在於周家阿奶對她如何,而是這無比慘痛的對比。

提起其他的兒孫不是廢物就是蠢貨,一旦說起周芸芸,那就是好乖乖長好乖乖短的,不單滿嘴的好話,連語氣都變得溫柔如水,就跟摻了蜜一般甜。

這麼一對比,愈發顯出周芸芸的受寵程度,也愈發的襯托出周家其他人悲慘的人生。

正思量中,小八已經撲騰著翅膀飛到了周芸芸跟前,且熟門熟路的落在了她的肩膀上,也沒再開口,只側著頭撥弄著自己的羽毛,一副乖巧到不得了的可愛模樣。

忽的,外頭傳來敲門聲。

不等孟秀才和周芸芸有所反應,小八徒然間一飛沖天,尖銳的聲音再度響起:“王氏你個蠢貨!人家是腦子進了水,老孃看你就是腦子進了屎!!一天到晚的窮折騰,就知曉你的寶貝兒子!老孃看他就是個廢物!廢物廢物廢物!!!!!還不快去幹活兒!!!!!!!”

孟秀才:……周家真是一個畫風清奇的人家。

周芸芸:……我選擇死亡。

再怎麼被小八驚嚇到,也仍是不能不管院子外頭的客人。

客人就是方才孟秀才提到過的昨個兒有事衝撞沒法過來的同窗好友,一共有兩人,還是堂兄弟倆,出身耕讀之家,素日裡跟孟秀才關係不錯,還在最初孟家二老出事時,幫過孟秀才不少忙。

興許是生怕周芸芸這個新進門的小媳婦兒麵皮薄,儘管他倆都娶了媳婦兒,今個兒卻不曾帶來,只倆人帶了四色糕點並兩套書籍上門拜訪。

周芸芸趕緊去沏茶,幸好方才孟秀才已經拿大銅壺裝滿了水擱在爐子上坐著,如今已經滾燙了。周芸芸又從碗櫃裡拿出了半包昨個兒用剩的茶葉,確定這是上等品後,才沏了壺茶送到了前院正堂裡。

……

……

正堂裡,來拜訪的倆兄弟之一的弟弟正一臉好奇的望著小八,偏小八完全不理會他,只停在太師椅的椅背上,側著頭撥弄羽毛。

――直到周芸芸端著茶走了進來。

“好乖乖,阿奶的好乖乖咋又在做活兒了?大山家的、二山家的……一個個都是憊懶東西,看老孃不收拾你們!!!”

小八一秒從溫柔似水轉為狂暴狠戾,才這麼說著,就立馬撲騰著翅膀飛了出去,看似真打算找那些個憊懶東西算賬去了。

周芸芸默默的望著小八從身畔飛過,半點兒想要阻止的想法都沒有,直到那貨飛到外頭去了,她才故作鎮定的將茶擱在客人和孟秀才手邊的小几上,笑著讓他們用茶。

孟秀才也有意無意的忽視了方才小八的舉動,只簡單的介紹道:“這便是我的妻子,周氏。回頭若是得了空,倒可以讓她跟兩位嫂子聚聚。”

“好說好說。”

“比起這個,謹元老弟,你家這八哥好生聰明!我家老爺子也有一隻八哥,只會兩個字兩個字的往外蹦,全然沒有你家這八哥的靈性!”

“小弟!別胡鬧。”

“本來就是!我說要不下回咱們把老爺子的八哥給偷出來比比?興許跟聰明鳥待久了,那蠢貨就開竅了呢!”

……

周芸芸一臉抽抽的看著這兩位客人,又側過頭去瞧孟秀才,卻見孟秀才向自己微微頷首,示意完全不需要理會那倆人。既如此,周芸芸自是不客氣了,行了個禮後便自行離開了。

直到她走出了正堂,還能聽到後頭倆人的過招聲,不過最終還是那位看起來成熟穩重的哥哥佔了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卻聽那人冷笑一聲:“真照你這麼說,你都跟謹元老弟認識那麼久了,怎的依舊沒有開竅呢?”

只這麼一句話下去,先前還活蹦亂跳,精神頭各種好的弟弟瞬間就蔫吧了。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連親堂弟都這麼下得去手懟,人幹事兒?!

見這倆人又懟上了,本該上前緩和氣氛的孟秀才卻是一臉的無所謂,只端著茶杯慢悠悠的品著茶,一副看好戲的模樣。

孟秀才當然不著急了,要知道,類似的情形早幾年他就見識了無數回了。興許剛開始他還真急過,可次數一多,還有誰會在乎呢?之前還想著這倆心智尚未成熟,想來等往後年歲長了自然會好的。如今看來,別說及冠並娶妻生子了,怕只怕再過個十幾二十年,這倆仍舊是那副德行。

……

……

周芸芸可不知曉前院正堂裡有人正生無可戀呢,既然孟秀才都說了不需要她招待客人,她自是樂得輕鬆自在。

從前院走到後院,儘管身子骨還是有些乏力,可她並沒有回房歇著,而是慢悠悠的繞著彎兒。

說起來,孟家的二進院子該是最傳統的那種民居建築,從院門進來是一排倒座房,正對著垂花門。進了垂花門則是影壁,繞過影壁後便是寬敞的前院了。

前院的地盤略有些小,除了一大片鋪著大青磚的空地外,也就只兩棵上了年份的石榴樹,之外便是正堂和左右兩邊的偏廳,以及東面的灶間和糧倉,並右面的雜物間和柴房了。

至於後院,既可以從偏廳旁的小徑過去,也可以直接從正堂後頭進入。相較於前院那寬敞的空地,後院顯得略有些小。不過,那也是因著房舍佔地比較大的緣故,畢竟前院是用來招待客人的,後院才是住家。

整個後院正面是正房和左右耳房,以及各兩間的東西廂房。每一間都是方方正正的,且皆被周家阿奶佈置得格外奢華精緻。

話說回來,周芸芸還沒仔細逛過家裡,又因著今個兒家中來了客人,她便索性徑直去了西面的耳房。原因無他,那裡頭擱著她所有的嫁奩。

足足七十二抬嫁奩,雖說在昨個兒都擺在院子裡、廊下任人參觀,不過在賓客離開後,周家阿奶就打發家裡人將所有的嫁奩都抬到了西耳房裡,分門別類的擺放整齊。又因著早先就有想過將西耳房當庫房使,因而整個西耳房幾乎沒擺什麼傢俱,全堆著一個個碩大的嫁奩。

周芸芸大致上是知曉自己的嫁妝有哪些,可因著周家人多,騰不出那麼多地方擺嫁奩,所以先前那些個嫁奩都是一個個摞在一起的。因此,就算周芸芸知曉自己的嫁妝是什麼,也沒有直觀的瞧過,頂多也就是抬嫁奩的時候,伸長脖子瞄了兩眼。

那到底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不,在親眼瞧著這七十二抬嫁妝整整齊齊的擺在西耳房的地上,並且將原本空空蕩蕩的房間擠了個滿滿當當後,周芸芸莫名的就有些感傷了。

她原以為自己很堅強,萬萬沒有想到才離開家不到一天,就已經開始想念那個處處溫馨的家了。

“好乖乖,阿奶的好乖乖……”

正傷感著呢,忽聽外頭傳來小八高亢嘹亮的叫聲,周芸芸登時無語凝噎,剛培養出來的傷感氣氛瞬間就被破壞了個一乾二淨。

回身走出西耳房,周芸芸正好看到小八撲騰著衝進了正房裡,立馬止住腳步,挑眉問道:“你要不要回周家去?要的話,等三日回門那天我把你送回去。”

也是因著小八素日裡表現得太聰明了,以至於周芸芸覺得它應該能聽懂自己的話。然而事實上,小八只能根據幾個具體的關鍵詞來選擇性的回答問題。

這會兒,小八就抓住了“周家”這兩個字。

“周家!周家!我老周家真的是倒了八輩子的黴了,才攤上王氏那個糟心婆娘!!都給老孃等著,等好乖乖嫁出去了,看老孃不扒了她的皮抽了她的筋!!敢算計老孃的好乖乖!!找死呢!!!!!!!”

周芸芸:………………

算了,她還是繼續整理她的嫁妝去吧。

一臉無奈的周芸芸索性將小八轟出了正房,叫它隨便往院子哪裡晃悠去。也虧得小八原本就不怎麼黏周芸芸,加上這會兒它吃飽喝足了,很是痛快得撇下周芸芸,胡亂撲騰得飛到前頭去了。

打發走了小麻煩精,周芸芸回頭就將所有的嫁奩都開啟,又取了個裝首飾的匣子,先費勁的將每個嫁奩裡的壓箱錢給掏了出來。

周芸芸的壓箱錢是周家阿奶特地花了大價錢叫人打的,全是五兩重的小金餅,正反兩面都是祥瑞圖案,單是這個做工怕是也要花不少錢。至於數量,每一抬嫁奩的四個角落裡都有,七十二抬嫁奩便是二百八十八塊,擱一塊兒得上百斤重呢。

好在金子這玩意兒份量雖重,體積卻小。周芸芸一塊塊的把壓箱金子都掏出來,擱在小匣子裡,裝滿一多半時,才抱著去了東耳房那頭。

別小看了這大半匣子的金餅,論份量少說也有二三十斤。費勁兒的抱去了東耳房後,周芸芸開啟了四開門的大衣櫃,格外嫻熟的開啟位於後頭的暗格,將金餅一塊塊的擺放妥當。

說來這暗格還是周芸芸跟周家阿奶說的,當然她沒說的那麼仔細,只道以往趕場子時,無意間聽人說起的,至於該在哪裡設定暗格,具體又該怎麼做……

她完全不知道。

當然,周家阿奶也不知道。

好在這卻是難不倒周家阿奶,她直接將這個麻煩丟給了傻兒子,由傻兒子將事兒辦妥當後,再叫人教會了她。之後,她再回頭一五一十的教給周芸芸。

甚至為了以防出錯,周家阿奶還特地拿了個巴掌大的四開門衣櫃叫周芸芸實地演練。好在那樣品雖小,做得卻是無比精巧,也因此即便頭一次見到實物,周芸芸用起來還是很順手的。

卻說歸整壓箱金子這個事兒,看似不難卻格外的繁瑣,愣是花了周芸芸兩刻鐘時間才妥當。之後,她又分幾次將金銀首飾都搬到了東耳房裡,式樣簡單適合日常使用的,就拿出來擱到梳妝檯裡,其餘一看就不可能佩戴出去的赤金頭面等等,自然都要歸整妥當。

別看周芸芸的嫁妝價值頗高,其實最值錢的就這兩樣。

壓箱金子估摸著能值個一萬五千兩銀子,金銀首飾則絕對不下一萬兩銀子。除了這些之外,便是周家阿奶特地給她買的二十三套門面房了,加一塊少說也要三千兩銀子。至於剩下的衣裳、料子、擺件、器皿等等,儘管也值不少錢,卻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前頭這些的。

周芸芸只歸整了最值錢的壓箱金子以及金銀首飾,至於門面房的地契和房契,則是被她塞到了首飾匣子的底層,並連同匣子一併擱在了梳妝檯的櫃子裡。

做完這些個事兒,已經是下半晌了。周芸芸直起腰板,只覺得累得慌,又吃不準來的客人是否要留下用晚飯,便打算去前院瞧瞧情況。

彼時,周芸芸尚且不知曉,客人之一幹出了多麼喪心病狂的事兒。

……

……

來孟家拜訪的兩位學子姓柳,倆人身上皆是秀才功名。他倆的天賦興許並不如孟秀才,好賴也在父母長輩的督促下,在及冠前考上了秀才,也就是孟秀才守孝錯過的那一次。

依著原本的人生軌跡,柳家兩兄弟得比孟秀才晚三年下場考舉人,且基本上沒啥透過的可能。如今,因著孟秀才意外的守孝三年,他們仨倒是湊到了一塊兒,只是對於柳家兩兄弟而言,希望仍然渺茫。

萬幸的是,柳家的情況跟孟家截然不同,哪怕離富貴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柳家也完全不愁吃穿。事實上,作為耕讀之家,柳家一門所有的男丁皆選擇了讀書這條路,女眷則負責照顧家裡人,偶爾做些女紅。至於家裡頭的生計則全倚賴田間出產。

其實,如今的周家也完全可以如此。

一般的主家和佃農的分成都是七三開。主家什麼都不用幹,只出了地就可以拿大頭;佃農累死累活的幹一年,卻只能拿小頭,便是如此也只有賃不到田地的佃農,沒有僱不到佃農的主家。也就是說,但凡擁有足夠的田產,哪怕一輩子什麼都不幹,也絕對餓不死凍不著。

柳家也不過擁有上百畝田產,比周家少多了,倒是跟三囡名下的田產差不多。不同的是,柳家已經傳承了好幾代了,早已習慣了這種生活模式。

而周家那頭,因著當家做主的人是周家阿奶,她又素來標榜廢物不用活著,倒是真沒人敢光歇著不幹活兒。

撇開周家不說,像柳家這種情況的人家並不在少數,畢竟勤勞致富可比不上一朝登朝堂,若真的毫無天賦也就算了,大不了幫著家裡收收租子算算賬目,但凡稍微有點兒出息的,那就絕對會一直走這條路。

來孟家拜訪的這兩位柳秀才便是如此,哪怕明知曉更進一步的希望渺茫,他們還是堅持要去試試看。當然,在這之前跟真正有天賦的人搞好關系是很有必要的,畢竟柳家世代走的都是這條路,即便自個兒不行,那後代子孫呢?多個朋友還多條路呢。能交到一個真正有天賦的讀書人,偷笑還來不及,這得多傻才會故意上趕著去得罪人呢?他們又不是傅家那萬年老二!

這不,聊得歡了,柳家那小的又想起了小八,一個沒忍住就建議道:“謹元老弟,我看你家這八哥聰慧得很,老弟你何不教它四書五經呢?便是三字經也好呢!”

正常人對於這麼個日狗的建議,多半都是嗤之以鼻的,偏生孟秀才他跟正常人還有那麼一小段距離,哪怕相差得不是很多,乍一聽這話,他還真就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言之有理。”

“對吧?都說有教無類,就算是只鳥兒,只要有能耐咱們也得給它機會。就跟我上回在老弟你家見到的那學生一樣,是沒天賦了點兒,考個童生估計都夠嗆,你不一樣教他了嗎?有教無類!”

……

“有教無類!有教無類!累累累累累累!!周大牛你個蠢貨!除了會叫累你還會幹啥?你砸不上天呢?!!!!!!!!”

誰也沒有想到,正當他們聊著呢,小八在圍著孟家自家並左右鄰居各一圈後,又再度撲騰著翅膀回到了前院正堂裡。這在小八看來是很正常的,老孃哪兒不能去呢?當然,這也得拜只有正堂和後院耳房有人所賜,誰不想湊個熱鬧呢?就算小八是鳥兒也不妨礙它湊熱鬧不是嗎?

饒是孟秀才這種本身就異於常人的人,也有些吃不消小八了,柳家倆兄弟直接就傻眼了。傻眼過後,卻是驚歎連連。

“確實是聰慧異常,要是謹元老弟願意割愛的話,怕是賣個百兩銀子都使得!”柳家小弟讚歎道。

不等孟秀才開口,小八就飛撲上去親自懟人:“賣!賣!賣你個頭!老孃把你提腳賣了!!”

柳家小弟被噎住了,眼瞅著小八就要撲上來啄他,趕緊側身躲閃。

恰此時,周芸芸趕到了。

“小八!你再折騰回頭我叫阿奶拔了你的毛,把你丟鍋裡燉著吃!!”周芸芸氣瘋了,別看小八個頭小小的,可它要是真的上去懟人的話,那絕對是招招見血的。關鍵是它能飛,幹一票它就飛天,保管叫你吃了虧還無處發洩,氣死了都活該。好在小八也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怕死了周家阿奶,雖沒法叫它不再鬧騰,起碼短時間鎮壓還是沒問題的。

這不,小八聽得這話後,立刻回身衝出了屋子,偏它一面飛著還一面在嘴裡叨叨著:“考個童生都夠嗆!夠嗆!!夠嗆!!!”

周芸芸愣了一下,一時間壓根就沒聽懂小八這說的是啥,只是這會兒小八已經飛走了,她總不能當著客人的面追上去詢問,又想著估計不知從哪裡聽來的閒話,也沒太在意,而是上前委婉的表示要挽留兩位客人用晚飯。

孟秀才和柳家這兩兄弟皆怔了怔,這才反應過來方才聊得太熱鬧,竟是將時間給忘了,忙起身告辭,只道家裡還有事兒,等真正閒下來了再過來拜訪。

因著孟秀才並未竭力挽留,周芸芸自然也就意思一下便鬆口了,倆人一道兒將客人送出了家門,關好院門後才返回了後院。

“柳家前些日子出了點兒事情,雖不大卻繁瑣得很,加上他們這一代能耐的人不多,多半都是死讀書腦子不開竅的,這才累得他倆忙裡忙外的。”回後院的路上,孟秀才隨口解釋著,表示柳家確是有要事,而非推辭之言。

周芸芸其實並不關心那兩位的情況,雖看著是不難相處,可很明顯兩家的差距略大。這裡的差距還不單單指的是家境,而是做派,哪怕周芸芸沒學到周家阿奶的彪悍為人,也不太能接受家人什麼事兒都不做,只一副學子做派。

事實上,周芸芸即便在孃家再怎麼受寵,該學的本事也一樣沒有落下。

煮飯做菜就不用提了,連她最不擅長的針織女紅,那也僅僅是不擅長而非不會。除此之外,無論是家務活兒還是練攤做買賣,她都能上手,唯一有問題的估計就是下地幹農活了。可農活兒這種事兒,考驗的不單是技術,還有體力,女子除非是跟葛氏那種天生神力,不然都不適合當莊稼把式,這是天生的沒辦法。

其實孟秀才的想法跟周芸芸類似,只是比起周芸芸,他更不愛多管閒事兒,因而別說是柳家那頭了,他甚至有想過自家也僱人,畢竟在他看來,周芸芸不像是個能幹活兒的。

正好說到了這事兒,孟秀才便道:“我方才隨口問了問,前頭街面上正好有一家牙行,不如咱們過兩日也去瞧瞧,哪怕只僱個灑掃煮飯的婆子也好。”

周芸芸卻是一臉的詫異:“費那事兒做什麼?”

雖說早先孟秀才也提過這茬,可那會兒周芸芸是真沒在意,她還倒是僱個短工幹一些類似於修繕房屋的事兒,至於日常的家務活兒,她是真沒想過交由旁人來做。

又見孟秀才一臉的認真,周芸芸想了想,便道:“要不先緩緩,明個兒再歇一日,後天咱們要回門,等這些事兒都妥了,我再跟街坊鄰居打聽打聽。我看灶間裡的水缸都是滿的,想來這兒附近就有水井,估計也有賣柴禾、木炭的,要是這倆解決了,旁的事兒真不難。”

孟秀才到底是在縣城裡生活過的人,聽了這話便道:“自是有的。我記得每日早晚都有水車來賣水,賣柴禾、木炭的更不少。對了,夜香只要送到後門旁放著,在天亮之前,就會有人來收的。”

確實挺方便的。

周芸芸點頭表示記下了,若非身子骨疲乏,她還真想立刻出去打聽打聽。好在這些事兒並不急於一時,倆人便略吃了點兒飯菜,早早的歇下了。

歇下了……

下了……

了……

永遠不要相信男人說的早點兒歇下這種話,哪怕孟秀才長得一臉正直,說這話那叫一個正義凜然,然而便是如此也無法掩蓋他是個男人這個事實。

虧得周芸芸這般信任他,在他提出昨個兒晚間太累了,左右今個兒也沒啥要緊事兒,不如早早歇下好生休息時,居然還頗為感動。誰知道等真的洗漱完畢上了拔步床,再把床幔一放下……

呵呵噠!

再信這話,她就是傻子!!

一夜酣戰之後,周芸芸再度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也不知過了多久,小八淒厲無比的慘叫聲再度響起時,她才慢悠悠的醒轉過來。

昨個兒小八是被安置在了後院正房裡,也就是離小倆口所在的臥房只隔了一道房門並一道簾子,又因著房門是純木質的,只糊了一層紙,完全沒有起到任何的膈應效果。因此,小八那幾乎能叫人崩潰的叫聲直接穿過房門和簾子,徑直傳到了耳房裡。

“好乖乖!!!!!!”

與昨個兒不同的是,這一回小八並不曾一開口就喚周大牛,而是破天荒的先叫起了好乖乖。這興許就是小八的聰明之處了,保不準它就是明白了周大牛壓根不在這兒,叫了也沒用,索性從善如流的改換了人選。

“好乖乖,阿奶的好乖乖呀!…………老孃要餓死了!!!”

頭一句是如此的溫柔,後一句卻是歇斯底里的慘叫。這要是前後一致的話,頂多就是覺得腦仁兒生疼,擱在如今卻只給人一種“這傻鳥終於瘋了”的感覺。

太蛋疼了。

有了昨個兒的經驗,孟秀才都沒問周芸芸,只立馬起身穿衣穿鞋,先去灶間尋摸了點兒吃食給鳥祖宗擺上,這才回過頭來收拾自己。

周芸芸特別羞愧,簡直就是羞愧到無地自容。

有啥法子呢?

誰叫這傻鳥是阿奶給她的陪嫁呢?誰叫這傻鳥是她作死撿回來的呢?誰叫……

自己作的孽,跪著也要作完。

萬幸的是,也許是習慣了某種夜間運動,儘管周芸芸依舊覺得身子骨乏力,卻不至於像昨個兒那般完全提不起勁兒來。這不,才半上午,周芸芸就已經起身收拾妥當,還去灶間和隔壁的糧倉瞧了瞧,發覺東西竟還挺齊全的,於是心情不錯的下廚做了一頓午飯。

喜宴那日剩下的東西其實並不是很多,昨個兒吃了兩頓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兩大塊沒煮過的臘肉以及兩大籃子的各色禽蛋。至於大部分的剩飯剩菜,想來應該是被周家阿奶給收走了,畢竟孟家就他們小倆口,哪怕如今天氣並不熱,留的多了也一樣吃不完。

倒是隔壁糧倉的各色糧食儲備格外的豐富,光是大米就有七八種,最普通的大米、口感上佳的糯米、專用來煮粥的黑米等。至於麵粉那就更不用提了,十幾種那是最少的。還有各色豆子、玉米、紅薯、土豆等等……

但凡是能放得住的食材,周家阿奶都拉了不少過來,估摸著若是只他們倆口子,怕是吃上一年都沒問題。

――周芸芸還敢肯定,等到了秋收時分,周家阿奶一定還會再送來的。

吃著自己親手做的飯菜,周芸芸隨口將這事兒說給了孟秀才聽。只是話一出口,又擔心孟秀才會不會多想,周芸芸正打算解釋兩句,孟秀才卻忽的開了口。

“我在年前趕了幾幅字畫賣給了張兄,除卻置辦小院的錢,還餘下不少。後來我又寫了幾幅,待會兒就給張兄送去,回頭將銀子一併都予了你,想買什麼就去買,沒的叫你在孃家享福,跟了我卻吃苦受罪的。”

聽得這話,說不感動是假的,哪怕周芸芸並不在意孟秀才給的家用銀子,可在不在意是她的事兒,給不給卻代表了孟秀才的態度。

飯後,周芸芸執意自個兒收拾碗筷,孟秀才也不爭搶,只道去街面上尋張掌櫃,又叮囑周芸芸若是沒事兒的話,大可以去屋裡躺會兒,左右柳家兩兄弟昨個兒就來過了,今個兒應該是無人拜訪的。

周芸芸想著這法子不錯,等做完家務活兒後,便又回屋歇了個午覺。為了能讓自己睡個安穩覺,周芸芸還特地炒了點兒米給小八,這是小八最愛的食物,有了它,絕對能安靜小半天。

一切妥當後,周芸芸回屋美美的歇了一覺,這一覺直接給睡到了下半晌。

……

待周芸芸從午後小憩醒來,孟秀才早已從街面上回來了,他本人在由廂房改建的書房裡寫著字。周芸芸過去時,他指了指擱在書房小圓桌上的包裹道:“我把銀子都擱那兒了,你先收著。回頭用得差不多了,記得要提前支會我一聲,我好再去尋張兄。”

乍一聽這話,就好像張掌櫃是他的錢莊似的。周芸芸好笑之餘是滿滿的感動,一個男人願意將全部身家都交付出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哪怕不是愛,至少也有敬重。

當下,周芸芸便上前瞧了瞧那包裹,看著是不大,入手的份量卻是著實不輕。

開啟一看,周芸芸才知曉孟秀才方才那句“把銀子都擱那兒了”完全不是空話,因為包裹裡頭俱是銀錠子。

仔細一數,足足有一百五十兩整。

周芸芸正待開口,又聽孟秀才帶了點兒懊惱的道:“我忘了日常其實是用不到銀子的。改明兒我拿去兌點兒銅錢,省得你多跑地兒。”

“倒是不用著急,我那兒還有點兒碎銀子,一般的鋪子都是找得開的。”周芸芸笑著安慰道。

其實不單是一般的鋪子找得開,像賣豬肉羊肉的攤位也都是找得開,畢竟碎銀子多半都是半兩二錢之類的份量,哪怕是二兩的小銀錠,那也是能直接當貨幣流通的。除非是不開眼的直接拿十兩二十兩的官銀去買東西,那就不是買東西而是存心找茬了。

幸虧周芸芸前兩年有跟著周家阿奶賣蛋包飯、鵝蛋仔之類的,對於外頭的情況還算瞭解。再一個,她以往在周家時,也沒少找村裡的半大小子幫忙做活計,多半都是用銅板結算的,對於這些細枝末節不說有多瞭解,起碼適應得很快。

孟秀才原先是真沒少聽說周家有多疼寵這姑娘,心下已經做好了娶回來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大小姐,沒曾想事情遠沒有他想象的那般誇張,當即便徹底放下了心來。

又想起了明個兒回門一事,便又道:“我先前去張兄處時,特地詢問過了,回門之日最好帶四樣禮物。其一燒豬,其二糕點,其三好酒,其四布料。你仔細想想可還有什麼遺漏的不成?”

因著這四樣東西裡頭有三樣都是需要明個兒再買的,而唯一一樣的布料還是孟秀才最不擅長挑選的,因此他索性一樣都沒買,只想著明個兒一早跟周芸芸一道兒去街面上採買齊整。

通常情況下,回門禮是不該由新人自個兒拿主意的,而是應當由夫家的長輩事先準備好的。也就是說,回門禮其實是代表著夫家對孃家的態度,跟新人本身的關係並不大。

可誰叫孟秀才孑然一身呢?別說父母和直系長輩了,事實上他連一個親眷都沒有,只能跟關係較為親近的張掌櫃打聽了行情,回來同周芸芸商量。

問題是,周芸芸也不知道。

關於嫁娶習俗,哪怕只是零星的那點兒知識,都還是臨出閣前,周家阿奶硬塞進周芸芸腦子裡的。至於回門禮,周家阿奶沒說,周芸芸本人更沒問,就這麼直接給忽略過去了。

這會兒聽� �秀才問了起來,周芸芸微微一愣,緊接著苦思冥想起來,好半晌才道:“回門禮……我記得,孃家嫂子們回門時,多半是帶了粗糧和禽蛋,並不知曉有四樣禮的事兒。”

確實沒有,事實上有粗糧和禽蛋就已經很好了,多半人家都是空人過去的,甚至還有直接把回門這事兒給省卻了的。像當年周大囡嫁人後,就直接沒回門,且類似的情況起碼在楊樹村並不少見。

只是聽周芸芸這麼一說,孟秀才登時笑了。

“是了,四樣回門禮是縣城裡的規矩,村子裡並沒有這麼講究。”頓了頓,孟秀才又道,“再者,回門禮原就是因人而異的,你孃家嫂子們哪個也沒你這般多的嫁妝,只怕還有將聘禮扣下的吧?能拿點兒粗糧和禽蛋當回門禮,已經算是你孃家厚道了。”

事實上,就算周家阿奶的彪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在多半人心目中,老周家上下都是厚道人。

這對自家兒孫好也就算了,哪家會對外來媳婦兒都那麼上心的?若非如此,楊樹村一帶也不至於爭著搶著非要把自家的姑娘嫁到周家去了。

可惜的是,週三山給養廢了,不單自個兒廢,關鍵是心還比天高,說什麼也不願意娶村姑為妻。撇開他不算,如今整個周家也就只剩下大金尚未娶妻了。不過,大金年歲並不大,又一心撲在買賣上頭,恐怕在最近兩三年內是不會成親的,顯然註定要叫那些滿懷希望的人家失望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就依著謹元你的意思,送四樣回門禮好了。”周芸芸想著左右自個兒也不知曉行情,聽張掌櫃的話應該不會錯才是。

孟秀才原也是隨口一問,見周芸芸沒什麼意見,又明白以周家的情況是絕不缺這點兒東西的,當下便決定依著原先的打算行事。畢竟,周家缺不缺那些東西是周家的事兒,身為女婿,該有的禮節卻是萬萬不能少的。

考慮到明個兒是回門日,周芸芸瞅著如今天色也不早了,索性提前生火做飯,也沒弄太複雜的,只做了個素炒麵並一盆胡辣湯,熱辣暖乎的吃了下去,只覺得通體爽快。之後,小倆口一道兒收拾了碗筷歸整了灶間,又在院子裡簡單的轉了轉,便回房歇下了。

這回是真的歇下了,因為縣城離楊樹村還是有一段不算短的路程,哪怕孟秀才提前去車馬行打了招呼,那也得天不亮就動身,尤其他們還得去街面上採買四樣回門禮。

說真的,就算少了某項夜間運動,周芸芸還是覺得自己大概會起不來,最起碼是肯定沒法自然醒的。畢竟人要勤快難,一旦懶散起來,卻是分分鐘的事兒。結果卻是,她小看了孟秀才的能耐。

也不是有多能耐,而是孟秀才略動了點兒小聰明,頭天晚上故意減少了小八的晚飯份量。哪怕小八再聰明,它也只是一隻鳥,當時是吃飽了沒再叫喚,可還不等天明,它就被餓醒了,當下扯著它那破鑼嗓子,哇啦哇啦的叫嚷開了。

“好乖乖啊!……老孃要餓死了!!”

“謹元啊!……老孃餓死了餓死了餓死了!!!”

這下,不單是周芸芸被嚇得一咕嚕起身,連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的孟秀才也險些被這話給活活噎死。

足足過了半晌,孟秀才這才勉強緩過來,素日裡平靜淡然的面上也出現了一絲崩潰的神情:“小八……確實很聰明。”

能不聰明嗎?

這簡直就要成精了!!

倆口子各自帶著不同的感慨起了身,當然也沒忘記給小八添食物,要不然就它那德行,絕對能吵得附近幾條街都不得安寧。

之後,小倆口並一隻傻鳥,帶了幾兩銀子就出門了,先在街面上採買齊了四樣回門禮後,這才轉道去了車馬行,上了提前僱好的青布騾車,一路往楊樹村駛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