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6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68

魏朝挺貼心地打發兩個小宦官, 乘著輛不起眼的青油車,把天子準備的年禮送到英國公的府上。

英國公從宮裡返家的一路都心不在焉,想的都是天子所言的御駕親征。土木堡的慘烈還不夠教訓嗎?那一戰大明的天子成為階下囚,大明的文臣武將佼佼者損傷近百, 中間更有無數的中層將領和文臣喪生。成祖留下的三大營損失殆盡,京營一蹶不振,只剩了十來萬的老弱, 幾十年都沒有緩過勁兒來。甚至可以說從那時候起,大明的武備就在開始往下坡路走。

英國公騎在馬上神思不屬,他想了好一會兒斷然對護衛長道:“留一個陪內侍送天子所賜回府。”然後撥轉馬頭又回去宮裡求見天子。他要與天子好好分辨分辨,不可輕言御駕親征。

朱由校見沒多大的功夫英國公又轉了回來, 笑著讓魏朝請他進來。知道要費一番口舌, 就打發內侍擺茶具。

英國公進來見朱由校的架勢,就知道天子猜到了他的心思。

行禮後對朱由校開門見山地勸諫。

“陛下,薩爾滸之戰咱們大明損失慘重, 已經沒有足夠的精銳軍卒, 拱衛陛下御駕親征了。”

朱由校擺手笑道:“建奴能戰的軍卒也不多。這一冬餓死的雖然是老弱病殘,但是在瀋陽和遼陽城下的建奴兵勇,飢寒交迫的也得掉三層膘。我們要是不能趁其病要其命, 等努/爾哈赤醒過味來,不再瀋陽繼續糾纏, 而是轉回去把他已經佔領的遼東那部分土地好好耕種。

你可以試想一下, 當大明將士習慣了以瀋陽為界後, 過個十年八年的、甚至三年五年的, 他再度像侵佔撫順那樣突然用兵,瀋陽能保住嗎?”

英國公順著天子的思路不用多想,就明白天子的憂慮所在。

茶香嫋嫋在倆人的面前升起,劉時敏敬上香茶,退後一步替天子說話。

“英國公,皇爺為御駕親征準備很久了。匠作坊也已經改了很久很多。尤其是火炮。建奴的快馬、強弓利箭,非大明精銳軍卒不能掠其鋒。皇爺是想用火炮一路壓過去,徹底轟碎建奴對大明的威脅。”

英國公皺眉,“建奴狡猾,哪裡是能夠如你所想的那般站著等你火炮炸。那些火炮需要車運馬拉,而且準頭並不算好,對上建奴的大軍,不等發出第二炮,建奴的騎兵可能就要衝到大軍前面了。”

英國公這話明著是說劉時敏,實際說的是朱由校。

朱由校輕叩茶桌,示意劉時敏去取東西。

“英國公,你的火炮是原來的。你可見過匠作坊改進後的新式火炮?”

朱由校見英國公搖頭後才繼續說道:“新式火炮在目前使用的火炮發射兩發炮彈的時間,能發出五到八發,甚至十發以上。這個與炮手的熟練程度有關。經過訓練的炮手,還能夠發的更多。”

英國公不敢相信。

“新式火炮也輕了很多,並不必須要車載馬拉,軍卒可以揹著炮筒、炮彈。當然了有馬車拉火炮拉炮彈,軍卒也省力氣。”

朱由校見英國公仍然是不敢相信的模樣,在其身上壓了最後一根稻草。

“這新式火炮是刑部尚書黃克纘、還有工部侍郎徐光啟一起研製的。你若是不信,明兒你帶炮手去試試就知道了。”

“陛下,這樣的火炮,匠作坊做好了多少?”

“目前還沒有多少,總要有個三、五百門的才算基本夠用。炮彈之外朕還給建奴的騎兵預備了這個。”

朱由校從劉時敏遞過來的木盒裡拿出一個黑魆魆的巴掌大小的四稜錐。他把那四稜錐在桌面擺動,不論怎麼扒拉都是有三尖穩立、一個尖頭朝上。

“朕會在建奴的的箭矢射程的臨界處,大量放置這些小東西,那怕有建奴的騎兵能夠衝出火炮的打擊,這個小玩意一定會使得他們跌下馬。

沒了戰馬的建奴,就少了一半的戰力。摔下馬的建奴騎兵,就是火炮再一輪的轟擊物件。”

英國公好像被朱由校描繪的前景打動,但他沒有失去理智。

“陛下,火炮發射幾發炮彈後就會發熱,有的甚至還會炸膛。這個萬一在己方炸膛引起混亂了,可就給建奴清掃這個小玩意的時機了。”

朱由校不由地一樂,“英國公,要是新式火炮連發十發炮彈也不發熱,你肯跟隨朕御駕親征嗎?”

英國公想想說道:“臣要眼見為實。而且必須要有五百門以上的火炮。不,最好要一千門以上才可以。”

劉時敏在一邊聽得咧嘴,英國公啊,你是沒見到匠作坊做火炮的速度,你這樣說豈不是陛下親征又過了一關了?!

唉,皇爺這般如小兒的狡詐,騙了一個又一個的忠心耿耿的臣子。

“一千門需要等的時間就太多了。朕怕沈陽城和遼陽城堅持不住的。有五百咱們就出發,後面源源不斷還會做好新的繼續往大軍裡補充的。你說是不是?”

英國公堅持不肯讓步。

朱由校討價還價道:“那麼就六百吧。大軍行進的速度慢,後面送火炮的可以騎馬,等大軍能到沈陽城的時候,可能就已經送上來八百了。這樣總行了吧?”

英國公狐疑地問:“陛下,那火炮一天可做好幾門?”

朱由校略帶著些得意地告訴他:“一天可以做好幾門的。接下去會做得更快呢。”

英國公立即站起來說:“陛下,臣這就去匠作坊看看。”

“莫急莫急。朕才從那裡回來,你現在過去看,也看不出什麼名堂來。明兒你先從禁軍中挑選出一些炮手預備著,再叫上工部侍郎徐光啟一道,連試炮一起做了。也看看軍中的火炮熟手可以做到多快,也看看那火炮射程、還有沒有需要更改的。”

英國公一聽天子說的也有道理,就拱手一揖。

“陛下,臣聽得新式火炮的好處,是恨不能現在就試炮,然後早日領大軍北上蕩平建奴的。陛下,臣請命為帥北上討虜,陛下在京師待臣的捷報可好?”

朱由校不眨眼地看著英國公,直把英國公看得尷尬了,吶吶而言。

“陛下還是不要御駕親征為好。”

朱由校嘆道:“咱們君臣已經講好了條件,你若是這樣就改了,朕先前所講的也作罷。”

英國公不知道匠作坊那邊已經做好了多少火炮,只好退讓。

“臣不敢擅自更改,只是為陛下擔心。”

英國公對上天子臉上瞭然的笑意,有些說不下去了,但只遲疑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陛下,就是臣應了,可那六部七卿未必肯應啊。”

“只剩四部尚書了。刑部尚書早應了,工部尚書上了致仕的摺子,等他們明日與你一起看了新式火炮的威力,就沒人會反對了。”

英國公有些後悔了,覺得自己不該回來養心殿,更不該對新式火炮興趣這麼大,更不該應了天子提的什麼試炮。

英國公思緒繁蕪地回到國公府,立即把長子和女兒叫到書房,把火炮一事兒與兒女細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明兒各部尚書和侍郎都會去看火炮試射,要是新式火炮真的可行,天子御駕親征就不可阻擋了。”

世子笑著說:“父親,依兒子所知的天子,其登基以來所做之事,都像出於老於心計之人的手筆,可不像一般少年。就是兒子這樣的穩妥性格,與天子相較也顯得毛糙太多了。要是新式火炮果然有那樣的威力,為何不促成天子北征呢?一戰定下天子之威,也省得再出現被御史圍攻的亂象。”

張嫣與世子的關係最親密,跟著世子的話點頭。

“大哥說的對。要是明日試炮沒天子所說的那麼好,六部七卿都在,想必他們不會同意天子御駕親征的。”

一兒一女的話絲毫沒安慰到英國公。

他苦笑著說:“大軍出征哪像你們說的那麼容易。不僅僅是火炮可以了就行,點兵點將哪裡是一個月半個月能夠完成的。可是我看天子的意思,好像是出了正月就要北上的。唉,最重要的是糧草,土木堡就擺在士卒缺糧少誰上。

唉。諸多的事宜,差了哪一項都會導致失敗的啊。”

張嫣想想轉著眼睛道:“不如咱們先把大軍出征要準備的事情列出來,父親逐項說與天子和尚書們,差了哪一項沒準備完善,天子也不要想御駕親之事。父親看這樣可行嗎?”

世子立即攔住妹妹的話:“你是想幫天子達成出征的願望吧?父親,才內侍送來的年禮,可說是給妹妹的還是給咱們府上的?”

英國公一愣,“好像沒說。”

世子沉下臉,“內侍送來的年禮差不多都是妹妹喜歡的。咱們府裡和妹妹身邊……”

英國公擺手,“隨他去吧。錦衣衛這勾當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了。天子有心,對嫣兒也不是什麼壞事。咱們府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怕天子知道。不然張家憑何能掌握幾十萬的禁軍這麼多年?!”

張嫣的耳際染上羞紅。

“還是父親所見深遠。要是天子北征勢不可擋,父親或是大哥定要跟隨天子出征一個吧?就是為了咱們自家,也還是先列出來必須完備的那些事情好。”

世子看著羞紅了臉、沒比自己兒子大多少、自己看著長大的妹妹,沒再繼續說天子送來的年禮,也權當作沒有妹妹要進宮之事,轉而對英國公說道:“父親,兒子看妹妹的提議不錯。”

英國公也點頭讚道:“既然這次出征不可免,咱們是該先做好準備。嫣兒過來研墨,我和你大哥把該準備的事情都列出來。”

父子三人的晚膳是在書房裡匆匆對付的,一直忙到起更了,英國公父子才算把應該準備的事情都落到了紙上。

“好了,今兒就到這兒吧。明兒還要去京郊試炮的。”

張嫣走到書房門口又轉身回來,對著英國公央求:“父親,我也想看新式火炮,明兒女兒扮成小廝跟著你可好?”

英國公立即瞪眼,待要說出不許,卻見長子點頭道:“那你明兒可要早早到母親房裡,換個模樣才好出門。”

張嫣連連點頭,笑著與英國公父子蹲了一個福禮,輕巧巧地轉身回去內院。

“之極,你不該答應她胡鬧的。”英國公不悅。

“父親,妹妹若不是要進宮,兒子斷然不會應允她。看天子拔擢兒子去兵部的架勢,妹妹她進宮已是不可避免。讓她多知道一些外面的事情,對她只有好處。再說了,在母親房裡改變了裝束,與父親一道出門,躲過家裡的眼睛,父親身邊的親衛還都是可信的。”

“若是給那些老大人識破可就是大麻煩了。”

“他們明天的心神都在火炮上呢,哪裡會顧及到父親身邊的一個小廝。妹妹也是聰明人,她不開口說話就無事的。”

英國公搖頭,自己的長子從小就是穩妥性子,偏偏遇到自己這老來女就無限地縱容。他搖搖頭,“以後你少摻和你妹妹的事情。你不出聲就是最好的。否則就會引起皇家的猜忌。張家闔族幾百口人,多做一點兒都會引來滅門之禍的。”

“父親教訓的是,兒子記住了。”世子站起來束手聽訓。

“你要記到心裡才好。你看看成國公府,唉。”

世子拿起才寫好的條陳湊近碳盆,試圖早點烘乾墨跡,嘴裡卻回話給英國公:“父親,讓兒子說成國公府是一點兒也不冤的。禁邊令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薩爾滸敗的那麼慘,他們還不收手,可不是等著天子收拾他們。”

“家大業大,用銀子的地方也多。你以後接了這國公府就知道厲害了。今年交了這秋稅,府裡就少了一成的入息。你母親抱怨了很多次了。”

張之極笑笑,“父親,正好族人那邊可以少填補一些了。要兒子說,我們父子還起早貪黑地讀書練武,為國事費心費力。就是世澤他們兄弟,這三九天也還是不敢偷懶,該早起練武不敢晚到片刻的。偏那些族人既不想花心力讀書、又不想挨辛苦從軍,難道父親就一直養著他們?最後不是全成了宗室裡那些人一般模樣。”

“不養著又如何?老祖宗在世的時候,沒少了抱怨,可也還是就這麼養了一代又一代的。”

“養出代代都只會吃不想做事兒的懶漢。父親,你要是捨得,兒子就想利用這回天子收勳貴賦稅的事兒,好好收攏、調/教那些懶漢一次。不想改的就分宗吧。反正當初分家的時候,他們哪一代都得了足夠的家產。坐吃山空以後,就來國公府要銀子要鹽米。由著他們這麼不長進下去,以後拖累了妹妹,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到女兒,英國公尚有的幾分堅持變得猶豫了。他試探著問道:“你準備怎麼做?”

“看父親緊張的。今年給都給了。明年就不能這樣了。等三十祭祖的時候,兒子想把府裡少了一成的事情說給他們。要是還想保有和以前一樣的生活,十五歲沒進學就去軍營。不管是能做軍卒還是能夠憑武藝做個校尉,也是自家能夠立起來。六十歲以上的孤寡,府裡還照舊給銀米,其它好手好腳的,就不要想白得鹽糧了。”

“行,你試試吧。”

英國公知道今年的祭祖是難消停了。可是繼續養著那幾百號人,婚喪嫁娶得出銀子,日常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有點兒藉口就過來哭窮……成國公府為何在薩爾滸戰敗後,還在張家口繼續與建奴做生意,還不就是那些族人拖累的。

他也是早就有力不從心之感了。

不然就以國公府的勳貴分得的那些田地,自家會比現在過得好的。想到以後要讓二、三兒子分家另過,英國公就愁得皺緊了眉頭。

“老大,京郊的莊子,你看有誰家出手的,能買就都買了吧。你妹妹到時候得陪送,你弟弟分府也得預備了。”

世子點頭道:“兒子會看著辦。不過現在買田未必能買到的。那些隱田都收為皇家的了,零星小塊的田地,十畝八畝的不值得出手。”

“十畝八畝的也買吧,分給那些族人去種。”

“讓他們種田?要是今兒把田契給他們了,明兒就能拿去換酒喝。”張之極把手裡的條陳收好,勸英國公道:“父親,那些人就不管父子都趕進軍營。不能拿刀拿槍的,就去喂馬。再不濟就去做伙伕。”

“你以為他們到軍營就不打國公府的旗號了?壞了事兒更麻煩。”

“直接跟那些百戶說清,跟領兵的什長道明。不上進的族人扔進軍營調教,他們知道怎麼做的。”

英國公想想那些老兵油子的手段,心裡為那些族人先掬一把同情淚。

“隨你了。反正這國公府以後也要交給你的。”

第二日英國公一大早帶著人就去了匠作坊。徐光啟、劉時敏卻已經在那裡等著他了。

“英國公。”徐光啟和劉時敏先施禮問好,然後領著他往倉庫走。

英國公還禮後問道:“這火炮是用你們指定的拿來試炮嗎?”

徐光啟趕緊回答:“隨國公爺的心願到幾個倉庫任意抽取六門。炮彈也是如此。”

英國公裝作不在意地問道:“新式火炮得了多少門了?”

劉時敏輕咳一聲,英國公就回頭問道:“劉內相可是不舒服?”

“沒有沒有,不敢老國公爺動問。”

徐光啟不答一共有了多少,英國公也不好再追問。倉庫的管事開了庫房,劉時敏站在門口,拉了徐光啟一把,徐光啟停下來不動,看著英國公帶著一個小廝,後面跟著倉庫管事進去了。

幾個倉庫都走完,英國公對庫存的火炮心裡有了一個大概數目、也從管事的嘴裡掏出來為什麼每天都能做成幾門了。算算日子,不用出正月大軍就得開拔,頓時把眉頭皺的能夾死蚊子了。

但他什麼也不說,自己去倉庫裡隨機點搬炮彈箱子,讓護衛搬到馬車上。

“徐侍郎,這一把炮彈要多少銀子?”

“有兩種炮彈,最便宜的也要八兩、貴的上十兩了。”

“有什麼不同嗎?”

“差異也不算太大。詳細的回頭寫給你。”

快午時了,內閣的閣臣、各部的尚書、侍郎等人都到了禁軍試炮的地方。除了黃克纘和徐光啟,誰都覺得莫名其妙的。天子之前雖說了要造新式火炮,難道這麼快就有結果了?

黃克纘摩拳擦掌想要自己佔一門試驗的火炮,英國公攔住他說:“一發炮彈最便宜要五兩銀子的。今兒是用軍中的炮手試驗效能,看看軍中能不能用,該怎麼用的。”

黃克纘被噎住,瞪著眼睛想分辨幾句,劉時敏拉住他。

“黃尚書,你老都試過多少次了。陛下那邊還等大人們的觀看結論呢。”

黃克纘只好把炮位讓了出來,百般不願地走去一邊的觀看位置。

匠作坊派了專人給軍中的那些火炮手講怎麼用新式火炮。英國公也跟在邊上聽著。當講解結束後,跟在英國公身邊的小廝插嘴問道:“要是第一發是啞炮了,結果填裝了兩枚炮彈會怎樣?”

那講解的立即說:“會把炮手及周邊的人都炸死的。不過我們這裡有這個小東西,第一發沒打出去,第二發炮彈是裝不進去的。啞炮的時候,用專門的的提籠把炮彈提出來。”

那是一個類似“母子炮”的“子巢”模樣,這個東西軍中的火炮手都很熟悉。英國公待他們熟悉了一會兒後,令三人一組,六門火炮分成兩組試驗。一組看發射速度,一組看火炮的準頭、最大發射距離。

轟隆隆地響了小半個時辰,兩組的試驗結束了。

在場的尚書們都被試驗結果震呆了。

新式火炮沒有紅夷大炮打的距離遠,但是架不住它發射的速度快。紅夷大炮打兩發炮彈,這新炮至少能打出去二十發了。這樣的速度對付群聚進攻的騎兵效果最好了。

那一發炮彈雖然小,但是就炸出來的彈坑看,炸死兩匹馬是綽綽有餘的了。至於準頭嘛,與紅夷大炮也沒差什麼。

英國公手摸發燙的炮管,回頭對黃克纘和徐光啟說:“若是這一戰能蕩平建奴,你們二位是首功。”

葉向高激動地拉住英國公,李汝華與他同時開口問道:“這一發炮彈要多少銀子?”

英國公看向徐光啟。

徐光啟開口答道:“八兩到十兩銀子。”

周嘉謨對李汝華道:“好,衝這效果,你們戶部也得籌出這銀子來。”

英國公看在場的大臣們都很激動,就忍不住給他們當頭潑了一盆冰水。

“天子要攜這樣的火炮御駕親征,你們覺得如何?”

如何?所有人立即想到的是土木堡之變。不用任何人提醒,立即紛紛爬上自己來時的車輛,要趕回城去勸諫天子。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