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鐵血帝王4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賈代善仔細看罷大舅兄留的遺書, 起身收拾了一番,帶著倆兒子去保齡侯府。

史家三兄弟是真的按照老侯爺的遺囑簡辦喪事。不簡辦也不成, 兄弟仨要在家守孝三年,等於沒了進項。要是沒有特殊的戰事, 聖人絕不會徵召守孝的他們。

賈代善過去祭拜史家大舅兄後,把哥仨叫到一起。

“你們父親留書與我,讓我日後好好照應你們。你們這幾年就在家守孝, 然後就是傳承香火, 別想著參與北線的戰事了。”

兄弟仨齊齊點頭。

賈代善從袖袋裡掏出一個檀木匣子,往身前的茶几一放。

“這裡面是一萬兩銀票, 你們先拿著貼補家用。”

一萬兩銀票?可把這兄弟仨感動的啊, 立即齊刷刷地跪倒給賈代善這做姑父的磕頭。要是沒還朝廷的欠銀,史家也是一方富戶。如今正是捉襟見肘的時候,得到姑父這樣的援助,饒是幾人都是軍伍出身,也都感激得紅了眼圈。

賈代善把哥仨逐個拉起來, 嘆口氣說道:“你們也不用這樣。朝廷的欠銀早晚得還, 要是等朝廷追債、還不上的時候, 那才是大麻煩呢。現在無債一身輕, 有功勳田做依靠,就關起門來好好過日子, 有什麼事兒,就打發人過去榮國府。”

兄弟仨感激涕零地送了賈代善父子出門。

回府的路上,賈政看著閉目養神的父親, 小聲問賈赦。

“大哥,舅舅家欠了朝廷很多銀子嗎?”

“嗯。幾十萬吧。”

賈政嚇得半張了嘴,賈赦笑他,“老二,把嘴合上吧。咱們府也欠過八十萬呢。”

八十萬?

賈政瞬間覺得氣都上不來了。他在呂宋一年的俸祿,滿打滿算的就二百兩出頭。要是沒有家裡給的支撐,他得和身邊上那些人活的一個水準。

“大、大哥,怎麼會欠了這麼多?咱們得怎麼還吶?”

賈政快哭出來。

賈代善輕輕掀了一下眼皮掃視下次子,又看看長子,繼續閉眼假寐。

“這個不用你操心的,現在只剩了二十萬的欠賬。我和父親會安排好的。”

賈政猶還不放心,追著賈赦說:“大哥,我在呂宋的時候,王氏都是先把每月可能的開銷先寫出來,然後算計著家裡的銀子,可用可不用的就先免了。軍營裡也是每月用度都要有計劃的。咱們府,咱們府……”

“咱們府如何?”聽賈政這麼說,賈赦對一別十年的弟弟,開始感興趣了。

“大哥,雖然是大嫂管家,”賈政看看邊上閤眼打盹的老父親,鼓足了勇氣說:“大哥,咱們不妨像軍營那樣做個計劃。不該花的、可以省的,就減減,先把欠銀還了。還有孩子們一年年大起來,往後嫁娶也是一筆大開銷。”

後面這些話是王氏常與他唸叨的,唸叨最後,他的荷包裡,常年都是只有十兩銀子。只要花出去一兩,他都覺得有愧與妻子和兒女。

“行,就按你說的來。明兒咱們把孩子們都召集到一起,想想府裡哪些是可以裁剪的、不用的開銷,都減下去。”

賈赦跟在聖人身邊,沒少與聖人核算戶部的、內務府的度支。想著賈政出去一趟確是明白點兒事了,再聽父親假裝睡著的呼吸,立即決定讓二房參與到管家理事之中。

一來可用妯娌關係密切,顯示兄弟關係親密,讓父親放心;二來王氏帶著侄女分擔一些家事,也可減輕張氏和閨女勞作。

再一個嘛,男孩子早點知道府裡開支巨大,也能刺激他們上進。

賈政回去自己的院子,就把舅舅府上還了銀子、往後要過的拮据說了,然後又把賈赦說的事情和王氏一說,王氏明白自己這憨心眼的丈夫闖禍了。自己在呂宋的時候,把每月的開支算給賈政看,實在是受不了他的花錢不計數。

唉!王氏覺得心累,攤上這樣的丈夫,眼錯不見的一會兒,他就能招來“禍事”。大房掌家,他憑什麼提議要省著花呢?過幾年等長子娶親、長女出嫁了,肚子裡這個也能帶出去了,還是回呂宋去吧。

真不敢留他在京城的,以後幾個孩子還要依靠大房的那一對兒女呢。

真是愁人啊。

但願大房不認為他們要覬覦管家權才好!

太上這幾日也在和聖人數銀子算賬。自從聖人那日說了出去走走,太上就動了心了。他想去江南看看,想去遼東看看,要是再往北走走更好。還有扶桑、呂宋、暹羅、安南。

聖人一邊聽太上的計劃,一邊拿紙筆記錄。等太上都說完了,聖人點頭稱讚。

“父皇,安南往最後排排好。前面這些地方,遼東眼看著越來越冷了,您不妨先去暹羅再去呂宋、然後去馬六甲海峽那邊。父皇就當是巡視大景的海疆了。明年秋天上凍之前,回到京就好。到時候您也好盯著內務府那些人,看著他們籌備長泰後年的婚事,別讓他們委屈了長泰。讓老榮國公陪您一道走走可好?兒子看他萎靡了許多的。”

太上也是這意思,有賈代善陪著,也有個人說話。

算來算去,銀子就有點緊張。

聖人有些不好意思,“父皇,都怪兒子,前陣子給科學院那邊撥的銀兩太多了。兒子看看在哪兒塊,能再緊緊。”

太上瞥了兒子一眼,“算啦,餘額從朕自己的私庫走吧。科學院那邊你就不用緊他們啦。等他們的蒸汽機車做出來,朕往遼東可以坐火車去。”

聖人連連點頭,“父皇的安排甚好,蒸汽機車已經在試驗了,三年內是應該往遼東鋪設軌道了。”

太子看看興致勃勃計劃行程的皇祖父,想想自己最近在跟著父皇學習處理朝政。非常想去又有些捨不得,那糾結的小表情變來變去,逗得太上忍俊不止。

“長泰啊,跟著你父皇好好學習。等你六十歲以後,把帝位禪讓給你兒子了,有機會四處走的。”

要六十歲以後啊?太子的臉色像吃了苦瓜。

太上轉頭吩咐聖人,“明允,你要好好教導長泰,朕明年回來,要考問長泰的。”

“好,好,父皇,您放心,兒子就用您當初教導兒子的法子。”

太上同意了行程,聖人就開始籌備太上出行隨扈的隊伍。御林軍要帶夠人,隨行的太醫,御膳房的御廚、四司八局也得抽人隨扈聖駕。至於聖人西六宮以及慈寧宮裡的那些女人,帶誰不帶誰,就得聖人自己來定了。

太上看著兒子一邊擬單子一邊和太子講解,心滿意足之餘就說道:“慈寧宮就帶王嬪和牛貴人,四司八局都不帶。擺那麼大的排場,花費太多了。”

聖人就說:“父皇,要是您只帶她們倆伺奉您,不要四司八局的內侍宮人隨扈,就不用動用您的私庫填補了。”

太上堅持只帶必要的隨駕人員,把聖人理好的單子,刪刪減減的只剩了一小半。他可沒忘了夢裡第三次去江南,結果因為沒銀子差點沒法回京的事情。

皇家父子確定了所有隨行人員後,在家沒窩了多久的賈代善,就被聖人召到了文淵閣。

“老國公啊,太上要去呂宋那面逛逛看看,您隨扈太上皇一起巡視南洋,可好?”

好,當然好啦!

聖人能記得榮國府,明年兒子出孝後就好起復。賈代善趕緊站起來,要跪下謝聖恩。

聖人一掃旺財,旺財動作極其迅速地架住賈代善。

“老國公,聖人免了您行禮呢。”

賈代善出了文淵閣,就去太上的慈寧宮。

太上看著明顯萎靡的老伴讀、難忍傷感的模樣,就對賈代善說:“陪朕四處走走散散心吧,明允也擔心你呢。”

一句話說的賈代善好懸當場就掉了眼淚。

“你看看你,你看看你,哪裡還像個將軍了。男子漢大丈夫,難免妻不賢子不孝的。朕要像你這樣,那年二皇子往東宮投天花,朕早就氣死、窩囊死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賈代善就回道:“所以你是老聖人,臣是老國公啊。中間差著那麼許多呢。”

太上聽了賈代善的話不僅不惱,反而笑起來,“老賈啊,你這是看能出門放風了,就精神了吧。”

“太上也和老臣是一樣嘛。天天拘在這京城裡,那裡有塞外跑馬舒暢啊。”

“是啊,悶久了,骨頭都生鏽了呢。”

君臣說笑一番,彼此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說快也快、說慢也慢,畢竟聖人一聲令下,各部都會調動有大量的官員聽令行事。在欽天監選擇的適宜出行的日子裡,太上選了最近的一個。

時隔多年,太上再度離京,去巡視南洋的領域。聖人帶著太子、文武百官送到離京十里的地方。太上攔住送行的所有人,自帶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往天津衛去了。太上要在天津衛乘海船出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