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林海12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這一世, 當今因為兩淮的鹽政,有林海給張浩交接的徹底;又有林海原來的兩個幕僚, 出任了張浩的助手,鹽稅方面沒有減少收入, 更有鹽稅的暗帳做支撐。武有賈赦做了兵部侍郎、經營節度使,更因賈赦收了繕國公府在兵部的多年經營、王子騰報復忠順的一系列動作,使得今上提早掌控了京營。文有林海和程蔭的聯手, 三屆春闈以後, 像恩科的那一批人,已經嶄露頭角能頂上來了。今上的底氣, 足了許多, 提前了對義忠郡王,忠敬親王,忠順郡王的勢力,進行了清洗。

甄家是開端。對甄應嘉的每一項指控,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派去的官員, 都進行了嚴格的稽核。上報給今上的時候, 每一條罪狀, 每一個證據, 都是經得起辯駁的。這些不容辯駁的指正,還有賴忠順郡王的不懈努力。

忠順郡王心裡很清楚, 今上要整收朝廷大權,拿他外家開刀,既能殺雞駭猴, 又能公報私仇。可他現在卻無力護持住外家,連進宮求父皇,都進不得皇宮。除了咬牙後悔,當初沒弄死了今上,忠順郡王動員自己的殘留勢力,努力質詢對甄家的每一項指控,意圖減輕外家的罪行。還別說,在忠順郡王的努力下,一些似是而非的、或者莫須有的,都從甄家頭上摘了下去。

等臨近年關了,今上才放了他進宮,去見甄太貴妃和太上皇。

甄太貴妃養優處尊五十年,一朝得知孃家除了親孃,都被羈押來了京城,一口血就噴了出來,人也昏了過去。嚇得宮人趕緊請太醫,同時報給太上。

太上對甄太貴妃極為喜歡,聽說她嘔血病倒,急忙過來看。得知原委,一聲長嘆。心裡說,是自己對甄家的偏愛,害了最護著自己的、精奇嬤嬤的滿門了。

太上拍拍甄太貴妃的手,說道:“你放心,朕還活著呢。”

太上令人傳了今上來慈恩宮,對今上說:“甄家,你欲如何?”

今上把帶來的甄家宗卷,親手遞給太上,“父皇,您看,這每一罪、每一證據,都是反覆核查的。甄家日子奢靡,欠了戶部銀兩過百萬,伸手鹽稅,虧空織造府,賣官鬻爵,縱奴行兇,欺壓黎民等等,論罪,累計起來,非同小可的。”

“唉。那戶部的欠銀,有朕南巡建行宮的花銷,朕當初允了甄應嘉,從鹽稅和織造府那裡填補。”

“父皇,甄家幾十年並沒有補上多少,攤下來一年補了不到萬餘兩。而甄家每年從鹽稅所得不止十萬兩,甚至更多。”

太上閉閉眼睛,他知道,甄家得的銀子都去了哪裡,都幹了什麼——都添給了忠順。可這話,他又怎麼和日漸把大權,握得更多、更牢的當今說呢。

“從甄家,抄出來的財物,可夠還上欠銀?”

“將將夠了三分之二,卻無什麼現銀。甄家的財物,分送多處親密人家寄存。或許都繳集全了,能夠吧。”

太上沉吟一會兒,復開口說道:“令甄家還清欠銀,可好?”

“父皇,甄家之罪……”

“依你呢?”

“三司擬的處罰,原是十五歲以上男子砍頭,餘者同女眷一起發賣為官奴。”

“咕咚”一聲,屏風後傳來摔到的聲音,以及宮人輕輕的呼喊,“娘娘”、“娘娘”。

太上的臉色變了變,頓時看得出的心灰意冷,呈現在今上眼前。他神色沮喪,把那些案卷遞迴給當今,無精打采地說:“罷了,如今你說了算了。眼裡哪還有我這個無權的太上了。”三司那些老臣子,是半點不顧及朕啦。

“父皇,兒臣豈敢。依父皇,怎麼呢?”

“甄家還清欠銀,貶回原籍,三代不得科舉為官。如何?”太上向前傾身,雙手攥出青筋,盯著眼前的兒子。

“都依父皇。”今上知道,有太上的精奇嬤嬤活著,太上肯將甄家如此,已經是最大的讓步了。

太上松了一口氣,到底還是自己的兒子,比那些忘恩負義的臣子,更顧及自己。

被羈押在大牢的甄家人,得到這樣的處罰聖諭,都欣喜若狂。絕處逢生啊!只待交清欠銀,就可以全家出了大牢。收了甄家財物的人家,在忠順郡王帶人上門後,不僅交出先前幫著隱匿的財物,另外還多少填上一些。甄側妃拿出她出嫁前母親交給她的大部分銀票,嫁在京裡各豪門的甄家姑娘,也湊了不少。終於湊足了戶部的欠銀,在年前把一大家人接了出來。

林海讓林計把必要的流動銀子留出來,然後把能準備能籌到的最多的現銀,都帶入京城,合著薛進送來的分紅銀子,又讓林晨把庫裡的現銀也準備好。他提前與戶部尚書打了招呼,要買多一些、與甄家一案牽連的那些犯官、被沒收產業。

紀氏去張家,參加張家嫁女的婚宴,與戶部尚書的妻子坐在一處,也就知道了林海的打算。手有餘銀的官員,都盯上了這些產業。紀氏回府後,打發丫鬟請林海來。清場後,把一個紫檀盒子交給林海。

“夫君,妾身嫁與您,嫁妝都是您給的聘禮。日常所用,夫君又給與的富足,妾身也沒有拋費之處。這幾萬兩,也都是夫君這幾年給妾身的,夫君且拿去,看有什麼適宜的產業,也看著添置了。”

林海每年給紀氏一萬兩,又陸續給了她兩個小莊子、幾個小鋪子。從黛玉跟著紀氏出門走動,紀氏每月都會領了黛玉,去添些新鮮式樣的穿戴;或叫了商家拿著新鮮東西進來,讓周先生和富嬤嬤幫著黛玉挑選。這些開銷,不需要動用林海給紀氏的銀子,林海早交代了,由府裡的帳房結賬。所以,紀氏這匣子裡裝的,是她嫁給林海後、這幾年的所有。

“這些銀子,你留著傍身好了。為夫已經準備了許多,差不多夠了。”

“夫君,妾身是說,以後孩子過繼出去,總不好沒一點兒基業的。”

林海笑笑,接過盒子,把盒子裡的銀票點數出來。想想,還是留了一萬兩放回去。“這些,你留著,什麼時候有個急用的,也方便。”林海揚揚手裡的銀票,“這些,我會看著添置些生息好的產業,以後給那孩子。婉容,你實不用擔心這些。就是過繼出去,也是我林海的骨血。到時候,我會在家譜上,添上那麼一筆,紀氏一族的血脈是林家的分支的。林紀兩家的後代,要守望相助。我斷不會讓那分出去的孩子,孤零零地少了依靠、過得不如本家這幾個。”

紀氏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她衝林海深深地福身,泣不成聲地說:“謝謝夫君。謝謝夫君。紀家的列祖列宗,也都會感謝夫君的。妾身來世就是當牛做馬,也要報答夫君的。”

林海趕緊放下手裡的銀票,扶起紀氏。

“婉容,你我是夫妻,這些都是為夫該做的。不必說什麼來世做牛做馬報答的。”

紀氏俯在林海懷裡,好好地哭了一場。哭完了,捂著臉,非常不好意思。

“夫君,妾身就是太感動了。”

林海喊丫鬟打水進來,服伺紀氏梳洗。等紀氏情緒平穩了,又寬慰了紀氏幾句,才帶了銀票回前面。林海邊走邊想,要是紀氏知道,自己為了林家的孩子,以後能多得些程家、賈家的關照,林家的嫡長房,將由黛玉的次子,那個計劃過繼給賈氏生的長子名下的嗣子承繼,不知道紀氏會不會因今天、他對紀家香火承繼的長遠打算,讓事情好辦一點。

還有三子七孫壓在頭頂呢,給出去一個,必須要收回來一個,呵呵……

至於紀氏再生一個的事兒,隨緣吧!

這幾年,李老夫人沒少開導紀氏。學學其他人家做嫡母的,待庶子大面上過得去就好。不用特意去管,也不用刻意去針對。為一個庶子,傷了夫妻感情,太划不來。

李老夫人還勸她,林海把那姨娘弄去書房的院子,是好事。那姨娘必是不好隨意走動,才一年不得見那庶子幾次。總好過放在後院,讓那庶子日日能與姨娘見面。等以後,那庶子長大了,也不會為不得見他姨娘,怨恨她。她若是能待庶子好些,說不定還能養轉了庶子的心思。起碼那庶子大了以後,說出去,都是她這個做嫡母照管大的,為著孝道的名聲,庶子面上也得敬她。

與林海在觀念上的衝突,紀氏自覺受傷頗深。但在李老夫人的開導下,她也慢慢地琢磨明白了,把嫡子和庶子,分出明顯的高低貴賤,在丈夫這裡行不通。在林家,她必須要拋開自己孃家的方式,按著丈夫的心意去做事。她試著不區分嫡子、庶子公平地行事,她很快發現,多做一件、多做一個月,丈夫對她就能近一分,好一點兒。

所以,她待林晨、林暮、林旻,除了吃的、用的,是一式仨份,就是態度,也努力做到一樣。最近幾個月,早晨,帶幾個孩子一起打拳,糾正每個人的動作,都是一樣地用心;晚上下學了,孩子們又按照林海的安排,回到主院,由紀氏看著,黛玉領著,一起做功課、玩耍、吃晚飯,晚飯後才各自散去。

這幾個月,林海在晚飯後,都帶了林晨、林旻去教內功心法。隨著倆兒子與丈夫在一起的時間增多,紀氏發現長子越來越有哥哥樣,而幼子也不再調皮搗蛋。

眼看著丈夫在主院與自己相處的漸漸好起來,倆兒子也越來越省心,紀氏的心情也越來越歡愉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作者有話要說:  增加一個收藏是100分,增加一個專欄收藏是1500分

積分高,排名靠前,也能使得更多的人看到此文

請各位親收藏啦

謝謝,謝謝

q群580102702,歡迎各位親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