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林海117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林海回到禮部, 少不了得到禮部所有人的問候。再回到內閣當值,其他閣老就問的更詳細了。誰都這麼想, 應當是林海在兩淮巡鹽的時候,得罪了鹽商。早沒有動手, 是怕被直接猜測出來。這隔了幾年了才動手,看,林海是猜不出來誰幹的了吧!那麼高功夫的刺客, 除了銀子多的鹽商, 真未必有人能出得起那大價錢。更不用說了,要不是有破家滅門的大仇恨, 誰能壯起吞天的膽子, 來刺殺當朝的閣老啊。

這幾位閣臣中,尤其是刑部尚書,抓著林海問個不休,恨不能把林海整治過的鹽商,每一個名字, 都不拉地問出來;更恨不能林海把那天的事情, 再演繹一次。

聖人也很擔心, 有這樣神出鬼沒手段的刺客, 能去刺殺閣臣,誰敢保證日後不會來刺殺自己。事發當日, 賈赦進宮請旨,當今就與內閣諸人商議,要加強僧道等方外人的管理。而且很快透過廷議, 控制度碟的發放數量。並下發了公文,要求各地主政的各級官員,安排專人立即核查各寺廟、庵堂、道觀的出家人。對沒度碟的出家人,勒令還俗。民眾不得隨意出家,各寺廟、庵堂、道觀也不得隨意化良籍子出家。

今上見林海可以上朝處理公事了,先是甚為關切地問候一番。林海趕緊對聖人派太醫院院正隔日去看診,表示謝意。君臣之間言笑晏晏,內閣氣氛十分融洽。

聯絡感情後,今上開始就內閣合議、因林海生病耽擱的事情,一件件對林海說:“林大人,內廷有兩件事得禮部派人配合:一個是冊封貴妃等,另一個是明年春天的選秀。”

“回聖人,臣定率領禮部,配合內廷做好這兩件事。臣先請欽天監測算吉日吉時,完成貴妃人等的冊封。明春選秀,聖人可有什麼章程?”

“依卿看,這選秀怎麼定章程好?”

賣糕的,是你要海選小老婆,要選啥樣的,你問我?我怎知道你喜歡哪款啊。可皇帝這樣問話了,又不能不答啊。

“選秀充實內廷,為天家開支散葉,也是大事。必得要品貌皆優秀的官宦人家出身,依聖人,定幾品以上官宦人家出身的女子?要不要區別嫡庶呢?”

“五品官吧,世襲的、恩蔭的、科舉的五品官家女子,不分嫡庶。可要是有人在選秀前,為迴避選秀,搶嫁了女兒……”聖人有點擔心選不到好的。

林海的心,跳得快了點兒。還用說嘛,肯定有人家不願意女兒進宮啊,這麼多閣臣看著,要怎麼答?說隨五品官宦人家的心意,不想送女兒參選就不勉強了。絕對不行啊。經過大皇子、二皇子的兩次選妃了,還沒把自家姑娘安排好的,做爹孃的遲鈍成這樣,也怪不得別人了,是不是。他這麼想了,就立即硬著頭皮,狠心說道:“聖人,臣建議就選秀之事,即日行文下去,請都察院、御史臺配合監督,當不會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明違聖令了。”

內閣立即對林海的提議,表示透過。誰不知道今上從登基就沒有選秀了,前幾年為大皇子選妃,正妃、側妃都是三品以上官家的嫡女。年初的時候,二皇子也是這樣選的正妃、側妃。而大規模的選秀,遲早要來一次的,不想女兒、孫女進宮的,都早早地把女兒、孫女嫁出去,不留在家裡裝矜貴了。

這一項提議,只在林海要修改參選年齡的時候,略有點爭議。林海認為改為14歲至17歲,比較合適。14歲的,可以等及笄後入宮。既往13歲參加選秀,還是小了點,不妨將13歲以下的,留到三年後的選秀,年齡也正適合。最後今上拍板,選秀年齡以後都是年滿14歲至17歲;三年一選;世襲的、恩蔭的、科舉的五品官員家的女兒需要選秀後,才可論婚嫁。這最後一條,爭議卻頗大,最後今上和內閣達成一致,先擱置下來,容後再議。明春三月初的選秀章程,卻是立即行文發了下去。

林海見這一項議定了,就對聖人說道:“聖人,明年的春闈?”

“還是三月初吧。林愛卿這次出任主考可好?”

“謝聖人賞識。”林海立即應了春闈主考官一事。

其它閣臣也知道,林海推辭了聖人登基後的第一次恩科,上一屆春闈實際是推讓給了程蔭,這一屆他是當仁不讓的主考了,立時也無人反對。只是副主考,當今依慣例要明年二月再定。

林海回到禮部,就派人去請來欽天監的監正,將卜算內廷封妃的事情交給他。把侍郎揚維綱和顧安找過來,他二人正領人核查今年秋闈考卷。林海把秋闈試卷的核查的事情,問的很仔細,確認核查快要完成了,沒發現大的差誤後,就把內廷要冊封、選秀的事情,還有明年春闈的事情說給二人。

三人都知道,冊封、選秀的事,禮部只要配合內廷去人宣旨就好。可春闈一旦定下來了,禮部就要忙起來了。要先趁著天沒冷,趕緊派人去去貢院勘察考場,然後再與工部派的人一起去複核,要修繕的地方。再與工部聯手,與戶部打饑荒要到銀子。這一忙起來,就得忙到明年的庶吉士考試結束後。

“林大人,這可要我們忙半年的了。怎麼把冊封、選秀、春闈都放到一起了?”

“是啊,選秀放到秋天,不是很好?”

“今年收成好。”

楊維綱和顧安都笑了,也是,多收了三五鬥,窮家想娶媳婦,富家要納妾,還不準聖人選妃啊!

三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楊維綱主動說:“我去看貢院吧。”領了難做的事情。

顧安向楊維綱作揖手禮,“大恩不言謝。”秋闈試卷的複核已經到最後了,很快能完結。然後再去配合內廷冊封,擬定選秀條例,都有章可循,唯獨和工部、戶部扯皮,他這禮部侍郎真不如楊維綱做久這事兒的。

楊維綱一笑,“客氣客氣。林閣老,明年的春闈,下官可要迴避了,次子過了秋闈,要和他長兄一道試試春闈的。”

林海對他一笑,“那我就放心進考場了。禮部的事情,考試的時候交給你了。等有時間了,讓你兒子帶著卷子,去我府裡坐坐,我也看看他們的功課,是能中狀元啊,還是能做榜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楊維綱笑著謝林海,“哪會企望狀元什麼的,能中二甲,就是燒了高香了。”

林海看著顧安說:“你二人換著迴避春闈吧,咱們禮部是必得有人做主考,也得有人領銜做個考房考官的頭。”

二人點頭應了,知道林海這樣的安排,最是考慮禮部的權益,也照顧了他倆的利益。

三人又說笑一會兒,把自家兒女的趣事,都拉出來博同僚一笑了,才分頭去忙。

從今上早早確定了林海做主考以後,林府的客人多了起來。來林府拜訪的客人,也只有寥寥可數的幾位能見到林海。戶部李尚書和林海是同年,聽說此事後,為此專程到禮部。

“如海,都說你府裡的門檻,是越來越高啦,難進的很呢。”

林海笑著請他坐,“再高,也攔不住你到這裡來找我。”

李尚書把幾份卷子給林海,“我孫子的,嫡長孫,你幫忙看看。”

林海收了卷子,“當今這麼早定主考,唉。”林海搖頭。“不要後面有變,耽誤了孩子。”

李尚書點頭,“今上這麼早,就點你做主考,說不得也是要考察你呢。”

“是啊,我吩咐管家了,以前沒登過門的,現在不給進。”

“還有以前沒往來的送禮不收,且送禮超百兩的不收,送女人不收。呵呵,你這官做的。”

“你知道我不如你,一直在朝。我外放多年,回來不得不小心啊。”

“也是,小心無大錯。咱們到了這位置了,不出錯就是大功了。”

楊維綱聽說戶部尚書來了,立即跟到林海的公房。

“李尚書,您看,這修繕貢院的費用?”

“如海,你看你們禮部,唉!我真是不敢出戶部的院子啊,到那都是找我要錢的。”李尚書雖然這麼說著,還是接過楊侍郎手裡的摺子,仔細看了起來。然後閉目沉思一會兒,在摺子上寫了幾行字,遞迴給楊侍郎。

楊侍郎很高興接了回來,“謝謝李尚書,謝謝,謝謝。”和戶部侍郎磨嘰幾次了,都沒什麼結果的,翻看了李尚書那幾行字,苦著臉又說:“李尚書,這也太少了,這麼點可只能修繕了一半的貢院啊。那另一半,可怎麼辦?”

“怎麼辦?呵呵,當老夫不知道工部造價的水份,他宋尚書拿這些銀子修繕不好貢院,到時候,我會一塊磚一塊磚地和他算賬。你告訴他,小心御史彈劾。”

林海和楊侍郎都笑,誰在李尚書那裡得到批款,最後都是這句話:小心御史彈劾。

雖然圍著林府要拜見林海的人多,可林海只要能準時回府,定是要回主院。夫妻倆帶著幾個孩子一起吃飯。飯後聽黛玉考校林晨、林暮的功課,再看著三個大孩子一起騎果下馬。林海拉著林旻和林曼站在一邊看,還要安慰他倆個,等他們和哥哥一樣高了,也可以騎馬了。

林海的日子過的緊張而快樂。而來到京城快二個月的薛進,看著已經昏迷不醒的二弟,萬分哀傷,卻束手無策。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親們看文,留言,收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