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115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近日, 在南城發生了一起針對夜歸女性的惡性連環殺人案案件, 兇手已經連續殺害三人, 分別是女性受害人:李某, 張某某,王某某,罪犯手段十分殘忍。目前警方正在對兇手進行排查抓捕,請廣大市民一定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避免夜出,晚歸。根據目擊證人的證言, 警方繪製了嫌疑人的模擬畫像,也請知情的市民有線索後撥打舉報熱線:……”

第三案發生後的第二天, 這條公告就被釋出到網絡平臺, 並被南城電視臺進行了播報,隨後莊易接受了專訪,在各大電臺滾動播出。

第三案發生後的第三天, 南城市區內一棟拆遷樓旁的一間小小的快餐店裡, 電視上正在播放著這期專訪的內容。

這家快餐店名為如意飯莊, 說是飯莊, 一共只有八桌座位。

小飯店開在這裡已經是好年了,口味適中,價格公道,所以生意還算不錯,只是環境所限,老闆也沒有野心, 就用它養家餬口,沒有擴大。

在店子裡的一面有些發黃的牆面上,貼了滿滿的價格牌,旁邊的牆角處懸掛了一臺老式的電視機。

“最近幾起在本市發生的惡性連環殺人案引起了公眾的注意,在這裡,要提醒下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一定要透過警方平臺來瞭解相關的情況,不要信謠傳謠。”

身穿黑色西服的主持人說到這裡轉過身來,看向自己身側的嘉賓:“今天我們南城法治最前線節目非常有幸邀請到了本案的警方顧問莊易教授來進行訪談。莊教授你好,關於目前的調查進展,廣大市民都非常的關心。你能否為我們透露一些本案可以透露的訊息?”

坐在一旁的莊易扶了一下眼鏡,表情嚴肅,一本正經,“關於本案,相信最基本的情況和犯罪嫌疑人的畫像大家都已經透過警方平臺的公告有所瞭解。目前已知的,嫌疑人的是針對夜歸的女性……”

……

“目前網路上有一種說法,說警方根據對兇手的側寫和分析,以及對案發現場的各種線索進行梳理,有所懷疑,犯罪嫌疑人可能有兩位,是協同作案。”

“呃,是有這種假設存在,”莊易點了點頭,“不過這只是根據現場進行的一種心理模型分析。”

“那您能不能給我們詳細分析一下,如果兇手真的有兩位的話,這兩位兇手可能在案件中的角色。”

莊易道:“這兩位兇手,其中一位比較暴力,喪心病狂,他為男性,年齡在25歲左右,他透過暴力手段來攻擊遇襲女性,我個人給他取了一個代號,叫做夜梟;另外一位較為溫和,年齡稍長,可能是被脅迫的,他多在兇案發生後出現,會幫助受害人整理衣服和妝容,我認為這一位協作者還有一些良知,我給他的代號是夜蝶。”

“在這裡給觀眾朋友們解釋一下,夜梟是梟的別稱,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貓頭鷹,其實貓頭鷹是夜行的食肉動物,也是非常兇猛的,這個命名十分貼切。而夜蝶,是夜晚的蝴蝶,有一些神秘色彩。警方根據目擊者的供詞公佈了男性嫌疑人的畫像,還請電視機前的觀眾多多提供線索。”

……

“莊教授,你覺得警方還有多久能夠抓住他們?或者我換個方式來問,你覺得,警方可以在下個受害人出現之前找到兇手嗎?”

莊易又扶了一下眼鏡:“這個比較難說,警方目前在進行調查之中,我不能說具體的時間,只能說所有的人都在全力以赴。當然,大家都希望,不要有新的受害人出現。”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也許,兇手就在電視機前一起在觀看著我們的節目,那你會透過我們的節目對兇手傳遞怎樣的資訊?”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我希望本案的罪犯能夠停止殺戮,儘早歸案。”

“非常感謝莊教授能夠來我們的節目錄製,祝大家每天吃夜宵不要遇到夜梟,生命只有一次,請大家注意安全。女性朋友在夜晚時一定要千萬小心,避免獨自外出……”

小餐館裡,坐在四號桌的一對年輕情侶看著電視上的節目,男生開始吐槽:“照我說,什麼都沒有不出門安全。”

女生用筷子扒拉著面前的菜:“你這個就是直男思維,和那個八點以後女性不許做順風車一樣,難道不是男性罪犯要管好自己就能減少這種事的發生?”她側頭看了一眼電視,節目還在繼續,“不過,要不是過來吃飯放這個,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老頭老太太才看電視呢。”

男生腹誹:“還不是因為你每天只抱著手機電腦看?根本不關心時政新聞?”

女孩叫冤:“微博上我也沒看到啊。歸根結底,這事還是離生活太遠。”

“都上熱搜了,還沒看到?你就每天忙著追星了吧。”男生說到這裡,兩個人的飯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叫了一聲:“老闆買單。”

唉,那老闆指了一下:“38塊錢,支付碼貼在桌子上。”

這一對小情侶出去以後,小餐館一下安靜了不少。

法治節目終於播放完成,開始響起了熟悉的結束音樂,坐在飯店一角2號桌的一位年輕男人站了起來,從口袋裡掏出幾張皺皺巴巴的紙幣,小聲說:“老闆,錢放在桌子上了。”他的聲音十分沙啞,聽起來就像是在摩擦著砂紙。

老闆正在櫃檯裡忙著核算餓了麼訂單,“唉”了一聲。

這位客人他認識,是小飯店的常客,經常坐在那個位置,進來就點一份蛋炒飯,也不說話,一直低著頭,上來了就埋頭吃,吃完就給錢走人。

不知道是不是有病,這位客人的喉嚨不好,說話的聲音沙啞,呼吸的聲音也很重,看上去是個年輕人,聽聲音卻像是位七老八十的老年人。

年輕男人買了單,帶上了帽子,壓低了帽簷,雙手插著衣袋從門口走了出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從飯店門口走進來兩位穿著警服的協警,和那位年輕人幾乎是擦肩而過。他們來到櫃檯前:“老闆,最近的案子聽說了嗎?”

自案情被通報後,各個分局派出所就接到了市局協同排查的命令,案發區域的所有警察和協警都被調動起來,對轄區內的飯店,商店,公司,小區居委進行拉網式的詳細盤查,晚上更是有巡邏車定點巡邏。

“唉,聽說了,聽說了,可變態了。”老闆急忙搓著手迎了出來,“抓住了嗎?”

“還沒,哪裡有這麼快,這不是每天加班呢嗎。”一位協警說著話,拿出一張通緝的海報,上面是宋文畫的畫像,“你這裡遇到過長這樣的人嗎?”

老闆皺眉看向了畫像,覺得有些眼熟,可是一時又想不起哪裡見過。

“沒,沒見過。”最後他還是搖搖頭,自我催眠似的回答道,“放心吧,我這裡絕對沒來過什麼變態殺人魔,要不生意怎麼做啊。”

“那小心點。”另外一位協警遞了一張海報過去,“你這裡,櫃檯前面貼一張吧。萬一有人認識呢。”

“好,好。”老闆點著頭,把海報用雙面膠貼在了櫃檯前。

那協警道:“回頭見到的話,記得有線索打舉報熱線,好像還有獎金呢。”

“好嘞,你們辛苦了。”老闆把那兩名協警送出去,回身走到2號桌前拿起放在上面的紙幣,小聲嘀咕了一句,“這年頭竟然還有年輕人每天用現金呢。”

此時的南城市局裡,顧局特別讓人把局長辦公室旁邊的空房間收拾出來,作為這一案的專用辦公室,牆面上貼上了各種的線索板,所有的資料摞成一摞,放在一旁方便檢視。為了查這個案子,南城市局的幾位精英可以說是拼盡了全力。

節目的播出效果很不錯,很快,就接到了諸多的舉報熱線,只不過其中有價值的資訊暫時並不多。

剛吃過午飯,田鳴面前的舉報熱線又是鈴地一響,他第一時間就把話筒拿了起來:“喂,你好,這裡是南城市局,請問你有近期案件的相關的線索嗎?”

“……你懷疑你群租的隔壁像是那個殺人狂?他偷窺你洗澡?”田鳴皺眉重複了一下,“呃,那個……兇手好像暫時對男性沒有興趣。”

對方又說了幾句,田鳴點了點頭:“嗯,身高185可能和那個兇手不符……不過我們會聯絡附近的派出所同事,過去看一看。請留給我們你的地址和聯繫方式?”

“什麼?不用過去了?”田鳴還想說些什麼,電話變成了斷線音,“唉,掛了。”

宋文看了一眼垂頭喪氣的田鳴,不出所料,這個電話又是誤報的。關鍵是這樣的電話已經接到過很多個了。

田隊憤憤地開啟記錄冊,在上面劃了幾筆:“第十七個舉報熱線了,又不是……”

“比前幾個好,沒讓你跑一趟,至少不是過去了才發現完全是不相關的。”一旁的傅臨江道,“我們總不能這麼坐等著。除了這些還能做些什麼?”

案發已經三天,除了時不時打來的舉報電話,他們再沒得到什麼新的線索,整個城市平靜如水。對於刑警隊的精英們而言,現在太過被動了。而且,時間每過一天,他們就覺得懸在頭上的劍下落了一分。

陸司語坐在一旁,仔細檢視著第三案的現場勘察報告,這已經是翻來覆去的第四次了,他從資料堆裡抬起頭來,看了看宋文。

宋文感覺越等下去,這個屋子裡的人越是慌,嘆了口氣站出來做主:“那位莊教授呢?最近怎麼沒看到他?”

田鳴道:“莊教授那個大忙人,最近錄製節目呢,不過他說了,稍後會來我們這邊,如果有了進展和遇到困難,也可以聯絡他。”

張子齊道:“唉,我之前聽他說不願意去上節目談這個案子,不方便透露偵破細節,還以為是真的呢,可是等領導審批了,上了節目,也沒有少說。”

宋文抬頭又問:“確保畫像已經發下去了對嗎?”

傅臨江攤手道:“是啊,各個分局派出所的警察都在挨著街道巡查,關於本案的畫像散發到各種居委會還有公司,就連小攤位都沒放過,可是到現在沒有一條有效的線索。這兇手總不是活在真空裡,沒有親戚朋友,遇不到路人,只有晚上出來作案吧?”

宋文想了想道:“我們只有一位目擊證人,又沒有照片和攝像頭等影像,可能特徵還不夠明顯。”他對自己的畫功是絕對有信心的,但是條件所限,一張好的嫌疑人頭像,並不一定可以幫他們抓到兇手。

陸司語在一旁輕聲道:“人們對偶然見過的人沒有印象,而常見的人,又會有一種誤性思維,覺得自己認識的人,不可能是罪犯。”

那個兇手,可能正好在人們的觀察盲區裡。

大家的身邊就是有一些人,總是讓人最後想起,班級角落裡成績不好的同學,辦公室場所難以提及的同事,他們就像是透明人一般,每天都在人們的身邊,可是關鍵的時候,連名字都想不起來。

傅臨江點頭表示贊同:“這個兇手平時一定足夠安靜,不惹人注意。”

張子齊想了想問:“我們可不可以對整個區域內的適齡男性進行指紋篩查?”

田鳴首先就否掉了:“你知道這個城區住了多少適齡的男人嗎?而且城市裡流動性這麼大,我們這點警力,投下去幾個月也不一定有結果……”

宋文想了想提議道:“不過我們的確不能再這麼等著,要不設餌吧。安排一些女警在夜晚附近走動,配合巡查,總比坐以待斃好。”

田鳴聽到這話來了興趣:“唉,這個行動我喜歡,守株待兔。可是我們設防在哪裡才能夠撞到兇手?”

宋文看了看牆上掛著的南城分割槽地圖:“根據圓周假設理論,我們已知了兇手的活動範圍,每次再次犯案,他會避開自己曾經的犯罪地點,剩下的,除開各種繁華的地點,我們把地圖細分,分成陣列,設一些埋伏。然後讓女警察帶著通訊器在各處走過。”

“兇手會上鉤嗎?”傅臨江有點憂心忡忡。

宋文道:“不一定,但是現在沒有更好的法子了。試試才知道有沒有效果。總之加強夜間巡邏,能夠讓我們離兇手更進一點。”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