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本之後 七 無盡之雨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經過一段沒有方向的日子,轉眼到2014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對林束很重要的事。馬爾克斯的死,松隆子懷孕,韓寒的《後會無期》上映。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在圖書館工作,某天林束看到新聞報道說《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死了。其實他對這本書和這位作者並沒有多少情感,只是在曾經練舞的孤獨歲月裡的某個時刻他腦海裡曾浮現出過這本書的名字。藉由這個契機他決定讀讀這本書看看百年孤獨是怎樣的孤獨。

其實真正讓他銘記馬爾克斯的不是這本《百年孤獨》,而是之後他讀的那本《霍亂時期的愛情》,還有馬爾克斯的那句,“性只是人在沒有得到真愛時的一種慰藉。”

在看到《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的書名時,林束猜想這本書應該講的是霍亂時期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但讀過之後他發現作者將更多的筆墨放在了寫“生離”上。

故事講的是霍亂時期女主嫁給了治療霍亂最出名的醫生,在初戀的窮小子面前立起一道無法逾越的無形牆壁,唯有等到這堵“牆”轟然倒塌那一刻,“窮小子”才有機會再續前緣。這是一部講不同階級間愛情的小說,所以他在閱讀時很有代入感,更有代入感的是小說中對於男主禿頂以及禿頂以後內心的細緻描寫,那個時候他也有了謝頂的徵兆,並深受其苦,但書裡提到禿頂是男人的美德後,他意識到這種美德是不是叫“曾經愛過”。

剛進圖書館工作時他覺得自己如同進

入了“寶庫”,而如今的他卻為圖書館低薄的工資而開始厭倦這份工作,唯獨讓他感覺欣慰的是在電影《四月物語》裡松隆子暗戀的學長也是一家書店的管理員。

松隆子懷孕這件事他也是第一時間從新聞媒體得知的,他曾在“那段自白”裡寫道他還會繼續迷戀松隆子,但之後那個北京女孩出現了,讓他覺得那就是再好不過的結局,也給了自己一個從那種枯燥的漫無目的的奮鬥中解脫出來的藉口。畢竟那樣的奮鬥只是青春最後的激情,是不可能長久地保持下去的。

在自己不再那麼迷戀松隆子的時候知道松隆子做媽媽了,他覺得松隆子的出現如同天使一般。讓自己感動,讓自己奮鬥,讓自己有了書寫內心的習慣,然後才有了那段緣分,只是最後自己沒把握住機會。當他回過頭再看《四月物語》時發現這部只有1個小時多一點的電影其實是在講一個因愛創造奇蹟的故事。影片最後松隆子的內心獨白說了這樣的話:“連老師都說我能考中這樣的大學真是奇蹟,如果真要說奇蹟的話,我想稱它為愛的奇蹟。”

2014年還發生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那就是北京女孩一時興起又在網上賣東西了,女孩又去了英國,這次她是從英國往中國賣東西。她不是缺錢的人也許只是玩玩。雖然林束與她之間似乎發生了不愉快的事,但這個女人已然成為他不願輕易忘記的人。她說林束不是誠心買她東西的這句話讓林束深記於心。不管這是一句真話還是假話,對林束而言彌補

內心遺憾這件事是他必須做的。他費了好大勁才付款成功,這交易平臺對她來說是新玩意,對林束來說也是。這次光運費就抵到上次那枚胸針的價格,這次也是一枚胸針。

這次他倒是沒有經歷上一次的寒風但卻感受到了“走火堆”的痛苦。在付完款後還要再補上運費,他卡上錢又不夠了,充錢的前一晚,他腳氣病犯了,就胡亂蹭了一通,結果早上起來一看兩隻腳底板的腳皮都蹭破了,碰巧電動車又沒充電,就打計程車上班,下班再打計程車回家,到了銀行門口他下車去存錢,剛開始走一段還可以,但在步行回家的路上他的腳越走越痛,到最後簡直就是用腳尖和腳跟支撐著在走。如同某種特殊的舞步。

女孩除了給他發的提醒補運費的資訊,就再沒有和他聯絡過,全由她在內地的朋友和他聯絡。大概等了一個多月他收到了東西。再進入女孩的微博時發現她在微博加了一首張碧晨唱的《後會無期》,因為這首歌他去看了韓寒的《後會無期》。 他發現電影配樂請到了小林武史,松隆子曾唱過的一首《to U》就是他作的曲。電影裡也見到了賈樟柯,他似乎是在中國和北野武走得最近的導演。 他不知道女孩微博加這首歌是否與他有關,但他覺得能用一首歌,一部電影作為一段感情的結尾,也算印象深刻,這讓他想起曾在女孩部落格聽到的那首《小情歌》,自此林束這段由歌曲開始又由歌曲結束的情感故事算是結束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