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第 215 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何三郎成親了, 他在村裡辦了一個私塾,一邊教孩子, 一邊自己繼續學習。他媳婦與他志趣相投, 兩人感情倒是越來越好。姜貝妮也滿意這個兒媳婦,能料理家務,還能養蠶賺錢, 而且和青川、小蝶也相處得好。

姜家的金鎖表哥也成親了,趕海鴨的名頭兩年前就打出來了, 他的養鴨園辦得越來越大, 還買下一大片灘塗, 這已經成了家裡主要的收入來源。附近也有人家學他養鴨子, 如今趕海鴨的鹹鴨蛋已經成了本地一個特產。

至於青川,他還是老樣子,讀書養貓宅居。

修完了村裡的路, 青川買下一塊山地, 請了幾個造紙的師傅, 辦了一個造紙工坊,用的是青川提供的配方, 出來的紙張比市面上好一些,價格也更貴。

之前盤下的印書局也搬遷過來, 加上一個制墨作坊,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山上提供竹子和松木,製作成紙張和墨,然後印刷成書, 放在縣城裡的書店裡賣,一條龍服務。

因為成品很不錯,還真有不少讀書人在這裡私人定製詩集和遊記。

在青川十六歲那一年,他也下場考試了,縣裡第一名,一次性過,成了秀才。也是那一年,他身邊出現了一個與他差不多大的異族少年。這少年在縣城有產業和房子,但與青川形影不離,兩人同進同出。

別人拐彎抹角打聽,結果青川並不避諱,直接說:這是我契兄弟。

對青川的夫人位置虎視眈眈的人家都驚呆了,去何家問,姜貝妮聽到就趕客。看得出來,她是不喜歡的,但也沒有辦法,孩子就喜歡這種的,能怎麼樣?連娘娘留下的孫姑姑都沒辦法呢。

過年的時候,青川領著他契兄弟來拜年。對於這個‘兒媳婦’和‘弟媳婦’,大家的心情十分復雜。這年頭好南風的有,也不耽誤人家三妻四妾,沒有這樣完全像是夫妻倆的。

這個少年他們也去打聽過,是外國來的小少爺,父親是外族,母親是本國人,老僕(貓妖前輩)帶著他還有一船的家財來這邊落腳,不知道怎麼就認識了青川,兩人一見如故,幾天就好得一個人一樣。

一開始,何家和孫姑姑都以為只是少年人好新鮮,過不了多久就得散。便是男女之間,激情退卻就只剩殘渣,男人和男人之間連點維繫感情的婚姻關系和孩子都沒有,最後還不得只剩一地雞毛?

沒想到幾個月過去了,兩人都快過上老夫老妻的日子了,一點不像是隨便玩玩的,倒像是真準備過一輩子的。

這異族少年都已經在這裡落戶,還在縣城里弄出了幾個西洋鋪子,看著就賺錢。但人家還在住在青川這,一個屋子,一天到晚面對面,也不厭煩。村民還經常看到他兩個一塊兒散步野遊,不知道多愜意。

青川身邊的親友欲言又止。

有心說些什麼吧,擔心少年意氣起了逆反心理,回頭陰差陽錯還給他們整一塊兒了。不說吧,看這兩人那種難以言說的默契和融洽,真擔心他們就死心眼認準了對方。

你說說,怎麼辦?

他們就不明白了,兩人這條件,相貌、家世、性情,隨隨便便都能娶著溫柔嬌美的女孩兒,怎麼就想不開綁一塊兒了呢?

雖然心情各種複雜,該給的過年紅包還是要給。

何二夫妻是真心把青川當自己孩子疼,就算不那麼喜歡衛戈,還是得在青川面前表現得和睦。這就像是一些人家,長輩其實不喜歡兒媳婦,但是為了讓兒子高興,不喜歡也忍了,裝也得裝出喜歡的樣子,是一樣的道理。

衛戈態度自然的接下紅包,“謝謝伯母。”

姜貝妮對著他異於常人的相貌乾笑了一聲,“不客氣。”

何小蝶悄悄靠近了青川,“哥,我這幾個月勸說還是頗見成效吧?你看,娘都給嫂子包紅包了。”她這是邀功來了。

其實和她那失敗的安利沒有太大關係,青川還是點點頭,塞給她一本食譜,“給,你自己拿著學。過兩日去我那兒,需要的食材都有。”

何小蝶收下食譜,笑得特別甜,“謝謝哥,祝你和嫂子白頭偕老。”然後拿著食譜一溜煙就跑了。這小姑娘最近吃得有點兒胖了,姜貝妮嚴禁她碰任何點心和肉,飯也只許吃半碗,連她最愛的鍛鍊廚藝(順便試吃)的權力都剝奪了。

到黃昏時,兩人就回去了。

外頭有點冷,他們各自披上厚實的斗篷,青川看到衛戈斗篷帽有點歪,伸手整理了,衛戈順手把一個紫金小手爐放到青川手裡。他們身後的何家人看著這一系列動作,緩緩吐出一口白霧。

兩人走在田間小路上,路上沒什麼人,這會兒不是在家裡過年,就是拜訪其他親戚,天那麼冷,誰沒事兒在外頭閒逛呢?

衛戈比青川略高一點,有些混血的樣子,頭髮烏黑,皮膚雪白,沒化形的時候是一雙鴛鴦眼,化形之後倒成了一雙灰藍色的眼睛。如今的身份也是真的,只不過那一家全部都死在海上,並無人生還。

衛戈想要堂堂正正站在青川的身邊,而不是以一隻貓的身份。

青川也想要堂堂正正和喜歡的人在一起,而不必因為各種世俗的不得已委屈對方。

風裹挾著寒氣撲打在身上,讓人忍不住打了個哆嗦,衛戈卻悄悄伸出手,小指頭勾住了青川的小指頭。青川一愣,側頭看到衛戈一本正經的臉,眯著眼睛一笑,其他的手指也慢慢伸過去。

他們還是並排走在荒蕪的田野間,臉上帶著含蓄的微笑,十指相扣。

時間從不為人停留,明明才吃過了白白胖胖的元宵,紅紙糊的燈籠還掛在院外的棗樹上,春的腳步卻一下近了。

萬物開始復甦,溪水裡有了魚的影子,院裡院外的小樹發了新芽,嫩嫩的綠如一個個稚嫩的生命一樣的可愛,青川頓時有了一種採風的衝動,他拿上了一籃子的點心,要去山上踏青,還帶上了衛戈。

他們總是整整齊齊的上山,七零八落的下山,兩人卻樂此不疲,有時還帶回來一些新鮮的蘑菇、嫩嫩的野菜、半開的鮮花,還有不斷被劃破的衣服。

那之後,青川開始創作第一本準備出書的小說《海棠花開》,是一個初戀的故事,因為見了一面便生了情愫的少男少女,在無數個眼神不經意的交錯間體會著心情的起落和忐忑。美好懵懂的愛情伴隨他們度過自己最美好的年紀。

但是,沒有在一起,男婚女嫁各不相干,也就是偶爾想起曾經有過這麼一段往事,忍不住會追憶,也會感覺到遺憾。

全篇只有懵懵懂懂的愛戀,青澀又純粹的情感,和最後一點悵然若失。

青川是個高產作家,一個月就把這個故事寫好了。他拿給身邊的女性朋友看,身邊識字的女性朋友不多,也就是孫姑姑、小蝶和大嫂。不知道她們看完之後是聯想到了什麼,看青川和衛戈的眼神都是怪怪的。

那種話在心,口難開……

“哥,你和嫂子要幸福啊。”小蝶擦著眼淚走了。

青川:……

不管怎麼說,身邊三位不同年齡段和身份的女性都表示了認可,這本書就在一個月後出現在了書攤上。第一天就賣出零本,第二天一本,第三天五本……一個月不到,這本書就被買光了(第一版就印了兩百本),第二版開始加急印。

這種相互暗戀,卻因為誰也不敢先踏出一步而錯過的事情,就像是三月的雨一樣,帶著說不出的憂鬱和惆悵。

無論男人女人,少年人中年人,大都曾經有過隱秘的暗戀,而這種暗戀被時間美化過就成了心裡一縷白月光,這本書就是這麼精準的戳中了這個點。

多少人為這個故事紅了眼睛,多少人被這個故事勾起暗藏的心傷,而那個賺取了他們銀子又賺取他們眼淚的男人,青川,卻和自己的愛人甜甜蜜蜜散步呢。

今天是清明,掃了墓,點了蠟燭和香,吃了糯米粉做的清明餅,就迎接來了三月梅雨。

青川沒有墓可以掃,他只是供奉了兩個牌位,是生父生母的牌位。做娘娘的姐姐因為出嫁了,所以沒有設牌位。但孫姑姑私下有個小佛堂,那邊有個牌位。

宮裡頭的事他沒有刻意去打聽,但孫姑姑在京城還有相熟的姐妹,也會隱晦的透露一些事。

失去了美顏和多子的光環,穿越者沒有得到什麼特別的優待,只是後宮普通一員,只是普通宮女出身,也沒有立下什麼功績,所以連嬪都不是,就被喜好顏色的皇帝丟到了後腦勺。

倒是聽說最近皇帝常常追思去世的娘娘,大概救過他一命,又全心全意愛他(別的妃嬪多少會分一些關注給孃家和子女),還死在了最美好的年紀,沒有年老色衰,所以還是不同。

若是底下娘娘得知,是高興,還是悲哀?

他二人在外走著,不知道何時下起了雨。

三月的雨,輕緩緩的,曼妙的,仙女的紗裙一樣飄過來,繞過,留下溼潤而清爽的氣息。

這樣的天氣裡完全不需要撐傘,它不能打溼衣服,也不會讓人感覺不適。甚至不知道是不是該稱它為雨,或者應該叫霧,比晨霧要重,比細雨要輕,就這麼曖昧的繞在你身上,非要你感受到一絲絲涼意才微笑離開。

它也不是時時都有,大多數時候出現在早晨,或者傍晚,細得看不見,更聽不見落下的聲音,只有伸出手去,皮膚接觸到一陣陣的微涼,才有所感覺。

浪漫的詩人和多情的美人喜歡這樣的雨,三月梅雨總被寄予各種它也許不能承擔的感情和寄託。莊稼漢也喜歡這一場場的細雨,春雨貴如油,對剛剛插下的秧苗來說,這就是自然所能給予的最營養的乳汁。

要趕在梅雨之前春耕,那是緊張而忙碌的一段時間,是莊稼漢一年之初最重要的使命,每一個小小的幼苗都寄託著對豐收的期盼。

村裡最懶的懶漢也不敢在這個時候偷懶,他們珍惜三月之前的每一分鐘每一秒,珍惜可以播種的每一寸土地,乾枯的雙手準確地測量著土地的溼度和松度,每一次的彎腰和揮鋤都是經過千萬次演練之後的標準動作。

於是青川一路就看到村裡人站在田埂上,欣慰地看著細雨灑在自家的田上。

上好的水田都種了水稻,青川家已經有了百多畝田,水田和旱田都有,租給了十幾戶人家,水田今年依舊種上水稻。其他田裡種了一片油菜,如今正是油菜花開放的時候,一片一片的油菜花田連在一起,是春天最亮的色彩。

兩人散步回來準備回家,卻被金色的油菜花田迷花了眼睛。

青川呆呆站立在那裡,看著那一望無際的油菜花,微風吹過,猶如金色的大海掀起輕微的金色波浪。他在很久很久以前也曾看過這樣一片的金色花海,這金色浪花從遠古的時候一直傳到今日,又從今日傳到更加遙遠的未來。

他恍惚回到了過去,一個片段在大腦裡閃過。一個女孩拿著塑膠的燕子風箏和一群小夥伴追逐在油菜花田裡,他們歡笑,他們摔倒,他們一遍遍的讓燕子飛舞在空中,然後墜落。

有一個呆呆的小男孩站在邊上,他不懂他們的快樂,只是看著風箏從一個人的手裡傳到另一人的手裡,纏線的轉輪飛快轉動,時間飛快轉動。

油菜花田的邊上,一個恰好租了他家田地的老漢就蹲坐在那,頭上戴著一個竹編的斗笠,披著蓑衣,時不時要下去巡視一番。莊稼漢對待土地和糧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青川過去時受到了熱情歡迎,老漢話不多,眼神卻是很熱切的。青川是個不錯的地主,從來不干涉種田的事物,春耕時還能借來牛使喚,年成不好的時候還要減租。

年前甚至會給佃戶準備點年禮,不多,一點肉,一點糖,秋收時那田裡養的魚還會分他們一部分。

青川擦了擦臉上細細的雨滴,對著水光中直挺挺立著的稚嫩的稻苗看了一會兒,忽然問老漢,“喬老爹,你的腿好些沒有?”

“好了,都好了,謝謝東家。”喬老漢回家的時候不慎摔倒扭到腳脖子,鄉下人不當回事,還是青川堅持叫了專治筋骨扭傷的大夫。本來都腫得和饅頭一樣了,結果不到一個星期就好了。

甚至請大夫的費用也不要喬家給。

“回去慢慢走,注意安全。”青川提醒他。

“欸。”喬老漢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就是點頭。他忽然想到什麼,從身後一個竹筐裡捧出兩個剛摘的芥菜,是嫩芥菜,非要塞給青川,“雖說這會兒已經不是吃芥菜的時候,您就當添個菜吧。”

青川推不過,一手抱著一個芥菜,轉頭看向衛戈,“你說我們今天吃芥菜飯怎麼樣?”

衛戈伸手把青川手上兩個芥菜抱過來,他不太愛吃芥菜,不過……“你做的,我都可以。”

“那就我做。”青川笑著應道。

兩人回到家,卻看到小蝶在那裡就著奶茶吃小點心,嘰嘰喳喳不知道和孫姑姑說什麼。說來奇怪,很多人都怕孫姑姑,偏小蝶一點不怕,來了就往她身邊蹭。

日子久了,孫姑姑還真把小蝶當半個閨女養。

“哥,衛哥,你們回來啦?”何小蝶都不需要他們問,小嘴叭叭就把今天為什麼過來說了,“今兒嫂子孃家送四月,娘嫌我在邊上礙手礙腳,我就來了。”

“四月?”青川兩人不明所以。

“你們不知道?”何小蝶就解釋了一遍,什麼叫做‘四月’,連帶的把其他‘孕婦孃家需知’都說一遍。

三郎媳婦兒童氏過年前後懷上的,她前頭已經有了一個女兒,這是二胎。上個月滿三個月坐胎穩了才把這件事說出來。懷孕的事很快傳到她的孃家,她娘家人送來了一對雞,三十個蛋,一袋大紅棗,一鍋燒豬肉和兩百枚錢。

孕婦懷孕四個月左右孃家送滋補品,這是俗話說的送‘四月’。這些東西都是娘家人送來給孕婦補充營養的,婆家人一般是不能吃的。但偶爾有貪嘴的小姑子吃了,只要別做得太過,也沒人說什麼。

等到了‘八月’,娘家人還會再送一次,不但有各種補品,還特意送一段豬大腸,取‘產’的意思,另外娘家人還要準備新生兒的衣服若干,鞋子褲襪帽子被子,以及嬰兒搖籃、包被子、枕頭等東西。

孩子一出生,娘家人就要送上許多補血用品讓閨女好好坐月子。等孩子滿月和週歲,娘家人還要送三年分量的衣物,銀手鐲和大紅包。從懷孕開始到三歲,這一份賬單,普通人家要花個三四兩,中等人家七八兩,富貴人家數十兩也是有的。

當地的習俗如此,娘家人要養外孫子外孫女到三歲,這三年內除了吃的,其他生活物品娘家人要全部備齊。以後孩子求學結婚,娘家人也要貼補。

聽起來有些不公平?其實這是另一種平衡,因為按照當地的習俗,沒有親孫子的情況下,外孫子也是要給外祖父外祖母養老的。如果外孫子不給沒有依靠的外祖父外祖母養老,宗族裡也會斥之為不孝,並且進行懲罰。

而且外孫成家後每年過年都要給外祖父外祖母包紅包送賀禮,用以報答年幼時他們的厚待。像是三郎,他就每年都要給外祖母孝敬錢,一次也就是幾百文,再另外送些吃的用的。

青川就明白了,其實這應該算是一種保險。用以保障那些沒有孫子的老人的晚年吃用。而且對娘家人來說也沒什麼損失,因為他們的孫子也可以享受兒媳婦孃家的贈送。

這種方法還加強了出嫁的姑娘和娘家人的聯絡,也保證了出嫁姑娘在懷孕和生子初期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

總而言之,這大概是感情和利益相互妥協的結果。

“不說這個了,哥,你們兩怎麼抱著個菜就回來了?”何小蝶看著綠油油的芥菜,完全不感興趣。芥菜有苦澀味,在蔬菜裡是何小蝶不喜歡的一種,不過醃製的芥菜杆她能接受。

“準備做個芥菜飯,我下廚,你要吃麼?”青川笑著問。

孫姑姑淡定在旁不說話,這麼些年相處,她已經看出來青川骨子裡就是個肆無忌憚的人,優雅守禮都只是拿來迷惑人的表象。所以今天他神來一筆說要下廚做芥菜飯,孫姑姑也是完全無動於衷。

做吧,要是燒了廚房那就再修個新的。

“這個點吃飯?”何小蝶看看天色。

“……你的重點不應該是我親自下廚嗎?”

“誰下廚不要緊的,反正我也不吃。芥菜又糙又苦,窮人家沒法子才做芥菜飯吃,哥,你好好的怎麼想起吃這個?”吃芥菜?拒絕,不可能的,別想了。

青川:……

知道嗎妹子,你錯過了一次夢想成真的機會。

做芥菜飯當然不是馬上就能做的,需要一系列複雜的準備工作,比如把芥菜剁碎,壓出水,然後蒸一鍋的米飯,其他材料準備好。

青川剛進廚房的時候,廚娘都嚇傻了,以為自己哪裡做得不好,府裡主人親自下來檢查。青川安慰她,“我只是來試試做芥菜飯。”

結果廚娘更加惶恐了,“是我最近做菜不好吃了嗎?”

“不,你做得很好,只是我想試試。”青川見她真的擔心自己丟了工作,再次安慰她,“你幫我準備些東西。先煮飯,煮得幹一點。再幫我把芥菜剁了。”什麼洗米洗菜泡發蘑菇等等,全都交給廚娘,才讓這個在這裡工作了幾年的老人安心下來。

廚娘洗了米開始蒸飯,外頭鑽進來一個何小蝶,“哥,你真的親自下廚啊?”

衛戈緊隨其後,“需要幫忙嗎?”

何小蝶經常來這邊做菜,和廚娘,和廚房,都混熟了。她一下擠到案板前,瞧瞧都擺放著什麼。就看到洗乾淨的芥菜葉幾片,五花肉一條,泡開的香菇五朵,蝦皮,豆腐乾一碟,三顆雞蛋,蔥幾根。

這是做芥菜飯?

芥菜飯不都是用一點點的油,把飯和芥菜拌一拌、炒一炒麼?

廚房裡站了兩個平日不會出現的人,廚娘更不自在了。

青川找個藉口讓廚娘先去外面幹別的,然後拿起兩把菜刀,舞得虎虎生威,沒幾下就把芥菜、香菇、豆腐乾、胡蘿蔔剁得細碎。

之後他在放芥菜的盆子裡撒了點鹽,一會兒芥菜脫了水嘗起來就沒那麼苦澀了。

說起來就兩句話,其實這個過程大概花費了兩刻鐘的時間。之後就是等,等飯蒸熟了,等芥菜脫水了。

小蝶一看時間還早著,從口袋裡摸出一把五香南瓜子磕了一會兒,一邊蹲在灶臺前抽著風箱的把手控制火焰的大小,瓜子皮她直接丟進了灶臺。這一套動作實在太熟練了,一看就沒少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和娘說在這邊跟著姑姑學禮儀,你可別告訴她呀。”她對青川道。

姜貝妮倒不是不同意小蝶學廚藝,主要是她現在真的有點超重了。這年頭的審美本來就是清瘦,她呢,小肉肉臉,伸出手,手背上幾個肉窩窩。難怪娘嚴防死守不讓她碰吃的。

“姑娘家家的,吃飯也沒個節制。有點肉可以,太多肉不好看。”青川在旁點評。他兩雖然沒有血緣關係,但不管是青川還是小蝶,都把對方當是兄妹。

也曾有人惡意猜測,何家不避諱小蝶和青川來往,是不是打著把人嫁入宋府的主意?後來衛戈出來了,這個謠言又變了變,說留著小蝶給青川生娃的,這種‘法不責眾’的惡意傳播差點沒把人噁心死。

青川就讓夢妖鏡妖出來玩了好長一段時間。據說那段時間,附近幾個村子長口腔潰瘍的和得了痔瘡的人特別多,最嚴重的都影響到日常生活了。

“誰說的?胖一點健康,女孩子還是健康最重要,不然前兩年官府也不會下令不許女孩子裹腳了。”何小蝶死鴨子嘴硬的爭辯了幾句,然後嘆了口氣,“要是有那種能讓人幹吃不胖的神丹妙藥就好了。”

幹吃不胖?

有啊,那就是吃青川的飯,夢想成真。穿越女倒是有個金手指,可以美顏的泉水,不過這東西和保養品是一樣的,只能保一時,天天喝才有效。

過了不知道多久,飯也煮好,芥菜的苦水也倒了,他加大火熱鍋,然後把切成塊的五花肉倒進燒紅的鐵鍋裡,呲呲作響,很快就散開濃郁的油香味兒。

青川一看火候差不多了,將鐵鍋輕輕轉了一圈讓熱油均勻的分佈在底部,然後倒入打碎的雞蛋,稍一凝固就倒進一旁碗裡,鍋裡迅速的倒入方才剁碎的材料和芥菜,炒勻了,最後倒入一大鍋的米飯,再倒入炒好的雞蛋碎。

等米飯染上了芥菜的綠,他撒了點蔥和蝦皮,起鍋,這鍋芥菜飯就算是做好了。

“真香。”小蝶坐在板凳上,抱著碗,美滋滋的吃著。

作者有話要說:  何小蝶:芥菜飯?不吃!

…………真香!

感謝在2020-03-29 13:58:01~2020-03-30 20:42:1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軟體獸 5個;一水清平 2個;~小腸子~、夏風華、懵懵噠、涵夕、細雨微風岸、月娩、半生輕狂客、風飄隨雲、嵐風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間歇性躊躇滿志 100瓶;一橋輕雨一傘開 72瓶;星辰 64瓶;然月 60瓶;wesley233、紅蓮、板子、您的外星人不線上、逗米米米 50瓶;瀟瀟夜雨紅塵中 38瓶;柒鳶泠 30瓶;陸夏、巳巳、白岸星、書寒、23370580、奺嬅、一隻糖酥酥呀、慢慢、寶寶、玉笛清音、糖果子、2333、無藥可救 20瓶;黛月兒 19瓶;那時花開 15瓶;落葉,喬木 14瓶;他日我若為青帝、筆上春秋、沐風、小瓶蓋兒、沐熙、玖月、簫簫沐雨、細雨濛濛、一朵奇葩、月隕、細雨微風岸、金炸雞:d、雨與魚、32103871、擱淺潯煙、小甜餅收割機、睡毛睡起來嗨、雲逸靈、36875614、羲和、子不語、小浣熊乾脆面 10瓶;月羽昕華 8瓶;小凱老婆 5瓶;雪狐、葉疏樓 3瓶;月娩、yy、yay的小樓 2瓶;寇斯特、璺璺、半夏半夏、12681141、爪哇國、腐竹筍、朕的腦洞很大、香草雪糕、半生輕狂客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