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大結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簾子被掀到了苗圃頂上,苗圃內的東西一覽無餘。

一眼看過去裡面全是苗子。

密密麻麻地全是一盆盆的苗子。

“你們看,這不就是我們金家的苗子嗎?”小元寶歪歪腦袋,扭頭看向所有的村民。

“一、二、三……”小元寶指著盆子數了起來,“我數完啦!一共是一百八十盆!二哥哥、四哥哥,是這個數嗎?”

“是這個數,一盆沒少。”金四郎對這些苗子最上心了。

“你看,一盆沒少呢,我就說嘛,龍王村的村民們都是些好人,他們是絕不會做出這些偷雞摸狗的事情來的!”小元寶高興地說道。

“這怎麼可能呢?”徐大發難以置信,“我明明看到裡面的苗子都沒了。”

“是啊,這怎麼可能呢?”小妾也湊了過來,往裡面看了一眼,納悶地說道。

“我們都看到苗子沒了呀。”徐大發的幾個下人跟著說道。

“行了行了,這就是一場誤會,一個烏龍,大家都回去吧。”年長的張大爺開口說道。

大家見這裡沒什麼熱鬧可看了,便紛紛往回走去。

大家開始三三兩兩地說起了閒話,說的不過是村裡的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氣氛又變得輕鬆了起來。

唯一不感到輕鬆的只有徐大發一人。

徐大發不高興!

徐大發很不高興!

甚至,他的內心十分憤怒!

他氣得眼睛通紅!

他年少離家出走,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

為的是什麼?為的還不是衣錦還鄉。

好不容易掙下了一萬兩銀子的家財,自以為回鄉之後可以成為龍王村的首富,沒想到還是被村裡土生土長的金家人給壓了一頭!

這讓他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

彷彿在外面十幾二十年的拼死拼活,到頭來就像是一場笑話!

他今天想讓金家在村裡受人憐憫,想讓村裡人在金家的事情上幸災樂禍,沒想到這個打算又落空了。

他都有些痴狂了。

他的內心放不下這件事!

他覺得他就算是死了,他也閉不上這雙眼睛。

就在這時候,他眼前的景象突然變了,他整個人也變得神志不清。

他突然之間停了下來。

他本來是走在最前頭的那個人,他陡然間停了下來,不免讓村裡人將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徐大發在眾目睽睽之下,雙眼變得通紅。

他的面前出現了金家的苗圃,苗圃裡不再是一盆盆小小的苗子,苗圃裡是一盆盆盛開的花。

這些花的品種全都十分稀有。

周圍漆黑一片,天上圓月高懸。

他高興極了,一盆一盆地往外面搬花:“這是十丈珠簾、這是姚黃、這是宋梅……我要發了!我要發了!我要發了!金家的苗圃裡面,名貴的花草實在是太多了!我今天早上四更天的時候,沒有偷到小苗,這沒關係,現在,這裡不是有更多的可以直接拿去賣的花嗎?我可以賣幾十萬兩銀子!我要發家了,我馬上就要發家了!”

小妾的眼前,也出現了幻覺。

她和徐大發處在了同樣的幻境之中。

“是啊,好多好多的名貴花草!大發,幾天之前,我還慫恿你去偷金家的苗子,可是苗子哪有成品的花值錢啊!咱們偷了這些花草,馬上拿去賣了,可以賣好多好多錢呢!到時候,別說一隻金鐲子了,你可以給我買好多好多金鐲子!”

“我到時候給你一千兩銀子的零花錢!不!我到時候給你五千兩銀子的零花錢!”徐大發癲狂地說道。

而兩人的行為,表現在眾人的眼中是什麼呢?

是他們在地上扯野草。

瘋狂地扯野草!

兩人扯得滿頭大汗。

眾人聽著這兩人的瘋話,哪還有不明白的?

敢情他們一開始,打算去偷金家的苗子唄。

但不知是什麼原因,最後沒有偷到手!

現在,他們發瘋了!

“還愣著幹什麼?趕緊把人扶起來啊!趕緊把他們送回去!”年長的張大爺大聲說道。

村民們趕緊上前扶人。

此時,“發瘋”的徐大發,在草叢中撿起了一把鐮刀,嘴裡胡亂地說道:“我要把這個割開!我要把這個割開!”

他拿著鐮刀在空中飛舞,上前扶他的村民,差點被他手裡的鐮刀劃傷。

村民們嚇得後退了好幾步。

可一直這樣放任他發瘋也不行啊!

終於,有一個眼疾手快的村民,從一個刁鑽的角度就抱住了他,奪下了他手裡的鐮刀,將他手裡的鐮刀狠狠地扔在了地上!

其他的村民一擁而上,制住了徐大發。

徐大發被制住之後,他身旁的小妾可就好辦了,小妾畢竟是女人,力氣沒那麼大,兩個膀大腰圓的婦女快步上前,很快就治住了她,將她按在了地上。

“回去吧,回去吧,將他們送回去吧,”張大爺嘆了口氣,“真沒想到出來一趟會遇上這種事。”

“我們來吧。”徐大發的幾個下人戰戰兢兢地說道。

經此一事,徐大發在龍王村算是徹底地聲名掃地了。

村民們很鄙視徐大發,覺得他真是心術不正。

村民們也很嫌棄徐大發,因為他得了瘋病。

等徐大發清醒之後,他這輩子怕是都不會再想回到龍王村了。

回龍王村幹嘛呢?只會遭人指指點點。

而他們離開龍王村之後也會時不時的發瘋,這種現象會持續一個月,這也算是對他們心術不正的報應了。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金家人回到家之後,照例忙碌了起來。

金大娘一邊忙一邊想,她總覺得今天的情況有些不對勁。

金家的人用完了早膳之後,金大娘把小元寶拉到了偏僻的角落,蹲下來凝視著她那雙大大的眼睛,低聲問道:“元寶啊,今天早上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我怎麼瞅著有點兒不對勁呢?就是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娘,你也不用多問啦,總之是山神爺爺幫了我們。”小元寶脆生生地說道。

金大娘點了點頭:“那我就不問了。”

“那我們準備一些貢品和香燭吧。今天,山神爺爺幫了我們這麼大的忙,我們應該去感謝一下山神爺爺。要是沒有山神爺爺出手相助,咱們的苗子早就沒啦,這可是好大一筆錢呢,四哥哥估計得傷心死了。”小元寶吐了吐舌頭。

“你說的對,我們應該去感謝山神。那你在這兒乖乖等娘一下,娘現在去廚房準備一些貢品。山神對我們家多有幫助,我們要是不多準備一些貢品,哪能對得起他對我們的額外照顧呢?”金大娘摸了摸小元寶的頭。

“我也覺得呢,”小元寶點點頭,“山神爺爺可照顧我們了,我們是該多給山神爺爺準備一些貢品,我們要讓山神爺爺多多享用!”

金大娘笑了笑。

自家閨女如此知恩圖報,她感到非常欣慰。

金大娘鑽進廚房裡忙碌了起來,一盞茶的時辰後,她提著一個籃子走出了廚房,朝小元寶伸出了一隻手。

小元寶將手放在了金大娘的手裡,由她牽著朝外走去。

母女兩人一路上了山,來到了半山腰上的山神廟。

在山神的誕辰過去之後,山神廟的香火已經沒有之前那麼旺了。

金大娘先將籃子裡的貢品全部取了出來,依次擺放在了供臺上,擺放得十分工整,一眼就能看出擺放者的誠心。

接著,她又從籃子裡面取出了一把香。

她用火摺子點燃了香,跪在蒲團上,給山神磕了三個頭。

小元寶也用火摺子點燃了三支香,跪在蒲團上,同樣給山神磕了三個頭,在心裡默默地感謝了山神爺爺今天所有的幫助。

做完這一切之後,母女倆人有說有笑地下了山。

他們兩人剛來到山腳下,就遇到了迎面而來的六個人。

其中一人是他們龍王村的王裡正,另外四個人是其他村的裡正,還有一人是他們本地的鄉長。

在大龍國,五里為一鄉。

一個鄉長下面有五個裡正。

“要不怎麼說真是湊巧呢,咱才剛進龍王村就遇到了金家人,”王裡正抬頭看了一眼小元寶和金大娘,揮手打了一個招呼,“他金家的,你們是剛拜完山神下來嗎?”

“裡正爺爺好。”小元寶禮貌地跟王裡正打了一個招呼。

“這孩子真乖。”王裡正笑呵呵地說道。

“王裡正,周鄉長,你們這是上哪去啊?”金大娘問道。

王裡正回答道:“往你們金家去呢。

“上次,你們家五郎不是做出了犁床嗎?

“我們在開荒的時候覺得非常好用,但是一架犁床也不夠呀,咱在開荒的時候借過來借過去,每個人能用到的時間和次數都很少。

“我這不就想著,咱上次村裡捐錢給山神辦誕辰,不是還剩了一些錢嗎?

“我打算用那些錢給村裡做五架犁床,這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

“這樣一來,咱們在開荒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夠用了。

“反正大家可以你借一下我借一下嘛,不讓一個人一直霸著的話,勉勉強強是夠了的。”

“那周鄉長是過來做什麼的呢?”金大娘好奇地問道。

“當然是過來看犁床了,”王裡正興致勃勃地說道,“咱本地老百姓都窮,都不大能夠吃得上飯,如果開荒能夠取得不錯的成效,那我覺得不如讓咱全鄉的人一起來開荒,這樣一來,大家不就都有口飯吃了嗎?”

“我們還沒說要跟著你們一起開荒的呢。”其他幾個村的裡正紛紛說道。

“哎呀,這不是遲早的事兒嗎?”王裡正擺了擺手。

“這不是遲早的事兒,開荒太辛苦了,我們不想入這個坑。”

“對啊,開荒實在是太辛苦了,我們不想入這個坑,你別把你自己的想法強加在我們的身上。就算有縣令大人鼓勵你們開荒,那他只是在鼓勵你們開荒,又沒有鼓勵我們開荒,這跟我們無關啊。”

“再說了,要不是你攛掇著周鄉長把我們都喊過來了,我們其實都不想來,我們本村的事情可多了,哪有那麼多閒工夫過來看你們搞什麼犁床啊!而且,在我看來,你這也是吹牛皮居多!所謂的犁床肯定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這麼厲害的東西,哪是這麼容易發明的?這厲害的農具又不是你們院子裡掃地的掃把!唉,啥事兒都沒那麼容易喲。”

……

其他幾個村的裡正紛紛說道。

王裡正嘆了口氣:“等你們看了,你們就知道了,你們也會跟我一樣歎服。金家這個娃娃可了不起了,以後可是會有大成就的。”

周鄉長和幾個裡正都很無語。

一時間,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什麼話了。

“哎呀,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總得讓你們見一見,你們才會相信我的話。”王裡正拍著自己的胸膛說道。

周鄉長嘆息一聲:“哼,我覺得你這次說話不靠譜。一個農具又能清除蘆葦,雜草又能深耕,這世上能有這麼好的農具嗎?”

“有啊,真的有,就是我五哥哥做出來的。”小元寶拍著自己的小胸脯,仰著小臉自豪地說道,“這個工具可好用了。最開始,村裡人也不相信我們的農具會很好用,可當他們見識過一次之後,他們都搶著來借我們的農具用呢。現在在荒地上,人人都誇它。”

“他的話不太可信,你這個小娃娃的話就更不可信了,”周鄉長聽了之後直搖頭,“做人啊,要實事求是;講話呀,千萬不能誇大。”

“我們真的沒有誇大。”小元寶很鄭重地說道。

可週鄉長會相信嗎?

周鄉長根本不會相信!

“哎呀,都已經來到這龍王村了,那就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嘛。”王裡正連忙開始打圓場。

周鄉長和幾個裡正對視一眼,紛紛搖頭,心想今天大抵是要白跑一趟了。

直到這時候,他們也不肯相信王裡正的話。

周裡正帶著幾人,在金大娘的帶領之下來到了金家。

此時,金家的人都已經準備好了,他們正要出發去荒地上呢。

王裡正一看到金五郎,就高興地大喊起來:“金五郎,好小子,你看看我帶誰過來了。這位是咱們鄉的周鄉長,這位是咱隔壁村的劉裡正、這位是咱另一個隔壁村的趙裡正,這位是跟咱隔了一條河的郭裡正、這位是後面山徐家村的徐裡正。”

“鄉長好,各位裡正好。”金五郎連忙給大家見禮。

這孩子客客氣氣,冷冷淡淡。

有本事的人都有底氣,表現得很疏離。

“你好,”周鄉長打量了他幾眼,皺了皺眉問道,“你才十一二歲左右吧?你學木工幾年了?”

“我從三五歲開始就跟著我師父做木工了。”金五郎回答道。

“那到現在總共也沒幾年啊。你師父是不是之前住在白石山上的那個木匠?咱十裡八鄉要是有誰要打木器的話,都是找他打的吧?”周鄉長又問道。

“對,那就是我師父,不過我師父不久之前過世了。”提起這一茬,金五郎到現在還很傷心。

“嗯,我知道,你節哀順變,”周鄉長拍了拍金五郎的肩膀,“唉,可惜了,這麼好的一個木匠人就這麼沒了。那你師父的本事你學到了多少呀?”

“該學的都學完了。”

周鄉長一聽這話頓時有些不高興了,他覺得金五郎同王裡正一樣,也是在說大話。

他才幾歲?他才學了幾年?他怎麼就敢說自己該學的都學完了呢?

他心想,怎麼這一家都有說大話的毛病?

又或者,整個龍王村的人都有說大話的毛病?不然的話,怎麼連這王裡正也有點給人嘴上沒長毛、辦事不牢靠的感覺呢?

唉,看來這個犁床,不看也罷呀。

“我突然想起今天還有事……”周鄉長扭頭說道。

“那我們就趕緊出發去荒地,咱趕緊看完犁床,也就不耽誤周鄉長辦事情了。”王裡正馬上打斷了他的話,可謂是十分機智。

周鄉長一口氣提不上來,咽不下去,只好就此作罷。

行,去看看就去看看吧。

省得這個王裡正三番兩次地跑來他家,不停地唸叨這件事。

等他看過了這所謂的犁床,確定這犁床並沒有他說的那麼神奇,這王裡正以後就無話可說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就走吧,那就趕緊去吧。”周鄉長無奈地點了點頭。

其他幾個裡正在看到做木工活的是一個小孩之後,原本不想去,都想找藉口離開,因為他們覺得這事兒簡直離譜到家了!

但現在周鄉長都發話了,他們也只好點了點頭。

那就去吧。

如果這犁床確實沒有王裡正說的那麼神奇,那就別怪他們在事後對王裡正冷嘲熱諷了。

沒錯,他們事後絕對會冷嘲熱諷的,誰讓王裡正在事前把這犁床說得這麼天上有地下無呢。

還平白耽誤了他們一堆的事兒。

“那就走吧。”王裡正興致勃勃地說道。

一行人就這麼上山了。

王裡正腳步輕快,非常高興地帶著他們來到了荒地。

在荒地最顯眼的地方,放著一架犁床,看起來平平無奇的樣子。

“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周鄉長見這東西平平無奇,瞬間便不高興了。

“是啊,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其他幾個村的裡正也變得很不高興了。

“哎,你們不要以貌取物啊。這個東西看著是平平無奇,可實際上它可好用了。我們當時也是覺得他平平無奇,所以不屑一顧,等我們用過之後,我們那是……嗯,用讀書人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愛不釋手。我們恨不得天天都用,時時刻刻都不離手,你們都不知道這犁床在咱們這塊荒地上到底有多搶手。多少人想借都借不到呢,多少人想多用一會兒,別人都不答應呢。”王裡正馬上大夸特誇了起來。

“真的有你說的這麼神奇嗎?”周鄉長懷疑地看向他。

而這時候,村民們的反應給了他答案。

“王裡正,你終於來了,咱們都等著用犁床呢,你看看今天怎麼分配。”有一個村民站在樹下大聲說道。

“還是老規矩,先讓金家的人用犁床吧,等金家的人用完了之後呢,你們之前沒有用過犁床的村民們便再行抽籤。我之前不是準備了很多籤嗎?有長有短,你們要是抽中了長的籤,今天就可以用犁床,你們要是抽中了短的籤,你們就只能等下次了。”王裡正高聲說道。

“沒事沒事,今天先讓他們用吧。”金老頭站在一旁說道。

然後,村民們全部都擠到了犁床旁邊。

王裡正馬上過去主持大局了。

王裡正別的不行,就是記性特別的好,他清楚地記得有哪些村民之前用過犁床,有哪些村民之前沒用過犁床。

他將沒有用過犁床的村民聚集了起來,手裡抓著一把籤,讓他們抽籤。

這些籤被他握在手中,有些是長籤,有些是短籤,只是最上面露出來的那一層是齊平的,讓人看不出最底下到底是長是短。

大家只能憑運氣去抽籤。

不一會兒,抽籤儀式結束了,有人抽中了長籤,有人抽中了轉籤,抽中了長籤的人仰天大笑,抽中了短籤的人則垂手頓足。

周鄉長和幾個裡正對視了一眼,心中暗想,這不會是他們在演戲吧?

如果他們真的是在演戲的話,專門喊他們過來看這一場戲,這也屬實是沒必要啊!

所以這犁床是真的很有用嗎?

王裡正主持完抽籤儀式之後,帶著村民們朝周鄉長這邊走了過來,他對抽中了長籤的第一個村民說道:“吳老二家的,你們家是第一個抽中了長籤的人,一會兒你們就給其他幾個村的裡正,還有咱們鄉的鄉長示範一下,看看咱們是怎麼使用犁床的。”

“不是吧,裡正,這兒只有一架犁床,咱們自己都不夠用的,難道咱們還要把犁床借去給別的村用嗎?那咱們村的人還開什麼荒啊?都喝西北風去吧。”吳老二很不高興地說道。

王裡正語重心長地說道:“不是說要把咱們的犁床借給其他幾個村的人用,我只是讓你們給其他村的裡正和咱們鄉的鄉長示範一下罷了,你不要想得太多了。

“我是覺得呢,這年頭家家戶戶都吃的不是很飽,要是開荒能開出很多地來,那就是造福所有百姓的事!

“那開荒又很辛苦,怎麼辦呢?有好東西當然是要一起分享了。

“所以我把他們都喊了過來,讓他們看看這犁床的效力。

“等他們知道這犁床有多好用了,他們就會跟我一樣,找金五郎多做幾架犁床!”

“原來是這樣!”村民們紛紛點頭,他們都覺得王裡正很是高風亮節。

“那就開始吧。”周鄉長懶得聽他們講一堆的廢話了。

吳老二點了點頭,和家裡人一起將犁床推到了自家地裡。

周鄉長和幾個裡正站在一旁圍觀。

片刻後,他們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他們萬萬沒想到,一個小孩子做出來的犁床居然這麼好用!

“讓我也用一用!”徐裡正上前一步說道。

“讓我來!”周鄉長將他的手撥到了一邊。

他親自上陣,試了試這犁床。

試完之後,他愛不釋手。

“好用,真好用!我還是第一次用到這麼好用的農具!這玩意兒果然可以有效的去除蘆葦雜草,還可以對土地進行深耕!這東西真是太有用了!非常值得推廣!”周鄉長連連點頭。

“讓我們也試試吧!”其他幾個村的裡正迫不及待,躍躍欲試。

“再讓我用一會兒!”周鄉長擺了擺手。

其他幾個村的裡正都等不及了。

一盞茶的時辰後,周鄉長見他們全是一副眼巴巴的樣子,這才依依不捨的放了手,招呼他們都過來。

其他幾個村的裡正依次試用了犁床,每個人都表示非常滿意。

“是個好東西!”

“果然是個好東西!”

“非常適合開荒,看來這金家的人沒有說大話,這龍王村的裡正也沒有說大話!”

……

大家紛紛表示讚賞,完全忘了之前的不屑一顧。

“鄉長,這東西值得推廣吧?”王裡正得意地說道。

“值得值得,非常值得!”周鄉長點了點頭,“哎,你們是打算做幾架犁床呀?”

“我們村裡還有點錢,我打算把那些錢都拿出來,給村裡做五架犁床!這樣一來,大家在開荒的時候,差不多也就夠用了!”王裡正斟酌著說道。

“那你們想做多少呢?”周鄉長看了看其他的四個裡正。

“我們村裡沒錢,不過,我回去之後可以號召一下他們,讓全村人一起湊錢,到時候也做五架犁床吧!”劉裡正說道。

“我回去之後也號召一下他們,我們也做五架犁床!”趙裡正也有些躍躍欲試。

“既然這樣,那我們村也要五架犁床!”郭裡正說道。

“我們村也是一樣!”徐裡正跟著點了點頭。

“那敢情好!”周鄉長點了點頭,“那咱們鄉里就有了二十五架犁床!如果各村都有意向開荒,趁著冬天正是農閒的時候,大家就可以把地開起來了!”

“對了,冒昧地問一下,做一架犁床要多少錢呀?”郭裡正忍不住問道。

“不要錢,”小元寶脆生生地說道,“推廣犁床是為了造福廣大的鄉民,我們願意為此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這一批的二十五架犁床,就當是我們金家捐贈給鄉里的!”

“對對對!”金大娘點了點頭。

外人不知道情況,他們自家人難道還不知道情況嗎?

這農具是怎麼做出來的?

那是根據農神給的圖紙做出來的。

農神需要功德。

那功德怎麼來?

當然是透過推廣農具而來。

要是這農具賣的很貴,很多鄉民肯定會望而卻步,想著省一筆錢是一筆錢,以前的農具也不是不能用,這就很不利於犁床的推廣。

所以,由金家捐贈第一批犁床,就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推廣作用。

當然,金大娘想著,自己的五兒子會很辛苦,她決定,到時候從公中出錢貼給兒子,不讓兒子白費力氣。

其實小元寶也是這樣打算的,她也打算事後央求金大娘,從她未來的零花錢裡預支,把這些錢都給金五郎,絕不讓他白做事。

畢竟,這可是自己的五哥哥呀。

她怎麼能委屈了自己的五哥哥呢?

“那就太好了!”周鄉長接受了金家的好意,“謝謝你們!謝謝你們造福鄉民!”

“謝謝你們啊!”龍王村的村民們也很真心地向金家人表達了感謝。

“不用客氣!都是鄉裡鄉親的!嗯,我們家小元寶經常說一句讀書人的話,好像叫什麼……”金大娘認真地想了想,“窮……窮……”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小元寶回答道。

“對對對,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說自己家有能力了,那就要好好地幫助鄉民!”金大娘點點頭。

“你們金家有這樣的覺悟,真是我們的榜樣啊!”周鄉長欣慰地說道。

“哪裡哪裡,也就是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罷了。”金大娘不好意思地說道。

於是,犁床的事情就這麼落下帷幕了。

當天傍晚,小元寶接到了一封信。

這是張家人送來的一封信,張夫人在信中說,她今天一早就去秦府探望了秦夫人。

秦夫人的氣色更差了。

她看著一副命不久矣的樣子。

她勸了勸秦夫人,希望秦夫人能夠讓小元寶的師父過來給她看病,她說小元寶的師父真的非常厲害,當時整個滄州的名醫都拿張老婦人的病束手無策,就連衢州來的那個有名的大夫,也沒辦法治好張老夫人的病。

可那孫老大夫就是有能耐。

孫老大夫一來,那就藥到病除了。

秦夫人考慮了片刻後就同意了。

畢竟,她眼下也算是病入膏肓,藥石無效了。

既然請來的那些有名的大夫都治不好她的病,那她又何妨死馬當成活馬醫呢?

說不定,請來了這個孫大夫,就有了一線生機呢。

秦夫人同意了之後,張夫人高興了起來,馬上就給金家去了一封信。

小元寶看完信之後,跟醫仙說明了原委。

醫仙點了點頭,表示願意去秦府給秦夫人看病。

窮人的病是病,富人的病也是病。

醫仙對所有病人一視同仁。

他並不會因為對方是窮人就格外憐憫,也不會因為對方是富人就沒那麼仁善。

次日。

辰時。

秦府門口。

張夫人讓一旁的侍女上前敲了敲門。

片刻後,門開了,門後面站著一個小家丁。

“張千戶的夫人前來拜訪,昨天已經約好了,說今天請一個厲害的大夫過來,給秦夫人看病。”張夫人的侍女對門後的小家丁說道。

“對,我聽管家吩咐過了,是有這麼一回事兒!”小家丁點了點頭,“你們請進!”

“多謝了。”侍女點點頭。

張夫人領著醫仙和小元寶走了進去。

秦夫人的丈夫名叫秦淮山,他是滄州府的通判,在整個滄州府有很大的實權。

通判看起來比知府的官職要低一等,實際上,通判由皇帝親自任命,在處理州府政務上面,知府在很多事情的決策上都必須要得到通判的同意。

如果通判不同意,這件事情就無法落實下去。

可以說,雖然通判的官職低了一等,但是在實際權利上卻有些不相上下。

滄州府的知府夫人就是跟澹臺夫人不對付的林詩情。

小元寶本來想著,知府那邊是結交不上了。

沒想到東邊不亮西邊亮。

知府那邊沒能結交上,通判這邊倒能結交上。

這也算是柳暗花明了。

小元寶心中暗想,要是四哥哥知道這個訊息,他一定會非常高興的!

畢竟,四哥哥可喜歡做生意啦!

如果要做大生意,那就很需要人脈網呀。

結交的人層次越高越好!

張夫人走在前頭,一路穿花拂柳,路過水榭涼亭。

秦府的風景非常好,一草一木皆可入畫,一山一石自成一景。

她一邊朝前走,一邊轉頭對小元寶說道:“你這孩子,還真是有心了。你今天張府找我的時候,還真送了我一盒名貴的補藥,說是給老夫人養身體的,老夫人沒有白疼你。”

“應該的啦,畢竟,張奶奶送了我一隻金麒麟呢,這金麒麟真的好漂亮!”小元寶舉起金麒麟,放在陽光底下照了照,“所以,我就很用心地選了一份補藥,送給了張奶奶。送給張奶奶的這份補藥呢,重點不是名貴噢,是它正好適合張奶奶調養身體。”

那麼,補藥是哪來的呢?

醫仙給她變出來的。

醫仙在凡間行走,自己採藥、買藥,不會動用仙術為自己謀福利,他覺得在凡間行走,如凡人一般過日子才是一種修行。

但是小元寶不一樣。

她不需要這種修行。

所以,當他聽說,她要去藥堂買藥後,手一揮,就給她變出了一份名貴的補藥。

小元寶以前也見過他變出過各種各樣的藥,教她認藥。

對此,她不驚訝。

但是,當醫仙表示,要把這份補藥送給她的時候,她還是很感謝他。

謝謝醫仙爺爺對她這麼好。

醫仙爺爺真的很照顧她!

不遠處,小湖。

此時,正是秋天,園子裡是一片的金紅色,清晨的秋風吹過,紅色的葉子落了一地。

秦夫人坐在涼亭裡,倚靠在欄杆上,望著小湖中的落葉。

落葉飄蕩在水面上,起了一層淡淡的漣漪。

秦夫人身旁的侍女春桃說道:“夫人,此時正是秋天,不宜賞景,容易觸景傷情。更何況這湖面也不好看,鋪滿了一層落葉,瞧著沒有一點生氣,我馬上安排婆子坐著小舟,把湖裡的落葉全都打撈上來。”

“不用了,這枯枝腐葉也有滋潤萬物的作用,正所謂化作春泥更護花。”秦夫人搖了搖頭。

“那把這滿湖的荷葉拔了吧!這些荷葉都枯萎了,看著也不好看,容易影響夫人的心情!”春桃好心地說道。

“也不用了,正所謂留得殘荷聽雨聲,倒也別有一番韻味,”秦夫人依舊搖頭,“春桃,我知道你是為我著想,未免我觸景生情,可我總共也沒幾天好活的了,別為了我一個將死之人,去這般麻煩大家。”

“什麼麻煩不麻煩的,那都是下人的本分!”春桃說道,“夫人你就是心好,什麼都見不得麻煩別人,有時候沒必要的,府裡的丫鬟婆子小廝們,全都拿著府裡的月銀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讓他們省省心。”秦夫人還是搖搖頭。

就在這時,一道悠揚的聲音傳了過來:“秦夫人,你看我將誰帶來了?”

秦夫人從欄杆邊抬起頭來,看到張夫人帶著小元寶和孫大夫走了過來。

那位孫大夫年紀挺大的,穿著一身粗布麻衣,看著像是一個日子過得比較清貧的人。

秦夫人的眼裡閃過了一抹好奇之色。

“這便是你推薦的孫大夫?”她繼續打量著醫仙。

“沒錯,這便是我推薦的孫大夫,他的醫術可高明了!”張夫人與有榮焉,“快讓他來給你看看!”

秦夫人點了點頭,認真地對醫仙說道:“孫大夫,不知我的病,張夫人有沒有在信中與你提過?”

“提過一些,我大概有些瞭解。”醫仙點了點頭。

“那你有把握治好嗎?”秦夫人拿下了一直蓋在嘴唇上的手帕,那被堵住的傷口馬上又流出了鮮血。

那鮮血流的有點急,順著她的嘴唇流到了下巴,又順著她的下巴流到了前面的衣襟上,看著十分嚇人。

“秦夫人,還是趕緊堵上吧。”醫仙馬上說道。

秦夫人也自知這樣有些不雅,便將帕子重新蓋回了嘴唇上,堵住了那潺潺流血的傷口。

“夫人這樣有多久了?”醫仙認真地問道。

“大概有一個月了。”

“此時有些晚了。”醫仙搖了搖頭。

“我也知道,”秦夫人臉色蒼白,說幾句話就覺得很累,“我現在失血過多,每一頓飯都要吃補血的食物,可我補的血卻遠遠追不上我失的血!我自知我命不久矣,大抵是命中註定!”

“秦夫人,倒也不必如此悲觀,病人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態,才能更好、更快的痊癒!”醫仙鄭重地寬慰道。

小元寶開啟醫藥箱,從醫藥箱裡拿出一個小藥枕,放在了涼亭裡的石桌上。

“來,我先給你把脈。”醫仙對秦夫人說道。

春桃扶著秦夫人起身,讓秦夫人坐在了石凳上。

秦夫人伸出一隻手放在了小藥枕上。

醫仙給她診了診脈,片刻後,又讓她換了另一只手,給她另一只手也診了診賣。

然後,醫仙又看了看她的舌苔,還問了一下她的身體狀況。

“行了,我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醫仙點了點頭,面上無波也無瀾。

“大夫,那你有把握治好嗎?”秦夫人連忙追問道。

“可以治好,”醫仙點了點頭,“有個方子很管用,你得聽我的!”

“只要你能讓我痊癒,但憑大夫吩咐。”秦夫人點了點頭,輕聲細語道。

“取一枚板栗,連殼燒灰,同硫黃等分研末和敷,自愈。”醫仙正色道。

“這樣就行了?”秦夫人很震驚。

這聽著很像是偏方啊。

這民間的偏方真的管用嗎?

不會是不入流的方子嗎?

聽說有好些人吃錯了民間偏方,輕則加重病情,重則殞命。

秦夫人的臉上閃過了一抹猶豫之色。

但是片刻後,她又想通了。

自己得了這樣的病,反正也是治不好了,多活一天算一天罷了。

倒不如死馬當成活馬醫,說不定這位孫大夫給她開的偏方,會為她帶來奇蹟呢?

“我會在府上住一晚,隨時觀察夫人的病情,夫人請勿擔心,明天就能看到效果了。”醫仙很平靜地說道。

醫仙表現出來的態度,好像這確實就是個很尋常的病症一樣,不值得人過於憂心。

秦夫人見他這般鎮定自如,心下倒是安定了不少。

她馬上轉過頭對春桃說道:“春桃,快去準備板栗,然後按照大夫說的製成藥粉。”

“我這就讓人去弄,我會親自盯著他們的。”春桃點了點頭,神色鄭重地說道。

秋冬天正是板栗豐收的季節,這個時節的板栗很好找。

而硫黃也是尋常藥物,每個藥堂都有這一味藥。

春桃很快盯著下面的人製作好了藥粉,將一小罐藥粉呈了上來。

秦夫人蘸了一點藥粉,敷在了自己的傷口上。

不一會兒,原本血流不止的傷口處果然結痂了。

她的嘴唇不再血流不止。

秦夫人大喜過望。

沒想到這個方子真的很有效!

“隔幾個時辰再塗抹一點藥粉。”醫仙囑咐道。

秦夫人點了點頭,期待的問道:“明天就能徹底痊癒嗎?”

“對,明天就能徹底痊癒。”醫仙給出了準確的答覆。

“那太好了,要是真的能夠救回我這一條命,孫大夫,我到時候必有重謝。”秦夫人激動地說道。

“治病救人乃是醫者本分,不敢收下夫人的重謝,夫人若是有心,可以捐贈一些善款給窮人治病,如此也算是給自己積累福報了。”醫仙神色如常,面上並無半點貪婪之色。

“這位孫大夫懸壺濟世,經常出門給窮人義診,那些富貴人家給他的診金,都被他用來給沒錢的窮人抓藥了,”張夫人在一旁解釋道,“上次孫大夫治好了我們家老夫人的病,我們家給了五百兩銀子的重謝,可是你看,孫大夫今日依然穿著樸素,可見他高風亮節。孫大夫醫術這般高明,如果他真的有心享受這人世繁華,早就穿金戴玉了。”

“原來如此。孫大夫救了我一命,我一定拿出一千兩銀子作為重謝,讓孫大夫可以幫到很多沒錢治病的老百姓。”秦夫人連忙說道。

“秦夫人有心了,我替那些窮苦老百姓謝謝你。”醫仙朝她抬手作揖。

“應該的,你救了我一命嘛。”秦夫人笑道。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小元寶好奇地問道:“秦夫人,我們天香閣作為伴手禮送出去的茶葉蛋,你吃了嗎?”

“我吃了兩枚,非常好吃。”秦夫人點了點頭,有些鬱悶地說道,“就是不知道該上哪兒買。”

“以後你就知道該上哪買了,”張夫人笑著說道,“這天下第一美味的茶葉蛋是金家做出來的,現在,金家有意想和我們張家一起做生意,我們張家在城南有個鋪子,原本生意不好,都已經打算關張了,我現在決定,把那個鋪子挪出來,作為專門賣茶葉蛋的鋪子。”

“這倒是個好主意,那茶葉蛋這般美味,你們一定會生意興隆,”說著,秦夫人也有些饞了,“到時候,你們每天可要給我留個一份啊,要不然的話,我可不依。”

“自然自然,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自然會給你留個一份,就怕你吃多了,也就吃膩了呢。”張夫人笑盈盈地說道。

“不會的,”秦夫人咽了口口水,“我真心覺得這茶葉蛋是我吃過的全天下最好吃的東西了,過去吃過的那些山珍海味,在這茶葉蛋面前彷彿變得索然無味了。”

“倒也不是我自誇,我第一次吃到的時候也是這個感覺。”張夫人點了點頭。

“秦夫人,如果你那時候已經養好了身體,你可以來參加我們的剪綵嗎?”小元寶眼巴巴地問道。

“為什麼要我來呢?”秦夫人不解的問道。

“因為秦夫人有身份、地位、名望!”小元寶脆生生地說道,“我們當然要請名人過來剪綵啦,這樣一來,別人才會覺得我們的鋪子很厲害!”

說著,小元寶又看向張夫人,仰著小臉問道:“張夫人,請問在我們開業剪綵的當天,你可以再請一些很有身份的夫人過來嗎?”

“當然可以了,我覺得你的提議非常好。”張夫人點了點頭。

“真的嗎?謝謝張夫人的認可。”小元寶好高興。

張夫人親暱地摸了摸小元寶的頭。

次日。

秦夫人的瘡口終於徹底結痂了。

由於她失血過多,醫仙在離開的時候,給她開了一張補血的方子。

秦夫人依照之前所言,送上了一千兩銀子,作為酬謝。

此行,可謂圓滿。

小元寶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除了金五郎之外,全家人在桌前坐好了。

一樣一樣的菜被端了上來,琳琅滿目。

小元寶坐在座位上,扭來扭曲,左右看了看。

“咦,五哥哥呢?”小元寶不解地問道。

“你五哥哥在山上做犁床呢。二十五架犁床,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他得累上好一段時日了,”金大娘一邊端菜一邊說道,“他早上出門的時候說了,中午在山上用膳。我剛剛已經給他分好菜了,一會兒讓二郎給他提上去。”

“我也要去!我要看看五哥哥做得怎麼樣了!”小元寶舉著小手手說道,“還有還有,我想五哥哥了!”

“你個小沒良心的,一晚上不見,就想你五哥哥,不想我們嗎?”金四郎摸了一下小元寶的腦袋。

“想啊想啊,也想四哥哥,也想爹孃和其他的哥哥們,”小元寶跑下去,給爹孃和哥哥們盛飯,“元寶最愛你們啦!”

“哎喲,真是娘的貼心小棉襖。”金大娘連忙抱住了她,在她臉上親了一下。

小元寶嘻嘻一笑。

全家人有說有笑地用完了午膳,小元寶跳下長條凳,踮著腳尖去拿灶臺上的食盒。

金二郎伸手將食盒取了下來,朝她伸出了另一只手。

小元寶從善如流,將自己的小手手,放在了金二郎的大手裡。

兩人心情愉悅地出了門,交握的兩手前後甩動,小元寶咯咯笑出了聲。

一路上,不少村民跟他們打起了招呼。

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很友好。

前後不過兩三個月,村民們對他們的態度已是天差地別。

金二郎笑著跟他們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一旁的小元寶。

能有今天的一切,還是多虧了小元寶啊。

她是他們家的小福星。

她是全天下最好的妹妹。

兩人一路上了白石山,來到了白石山的半山腰。

白石山上長著一片楓樹,秋風染紅了楓葉。

無數楓葉深深淺淺、層層疊疊地垂了下來,蓋在了老屋的小院落上。

金五郎蹲在院子裡,聚精會神地做木工。

他的鼻子上,冒著一層細密的汗珠。

他顧不上擦汗,手下動作不停。

認真做活的他,退去了幾分少年的稚氣,顯出了幾分成熟。

是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哪怕金五郎只有十一二歲,他也會比同齡的孩子更加早熟。

小元寶躡手躡腳地踏進了院落,在他面前蹲了下來。

足足過了一盞茶的時辰,金五郎才注意到了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兒。

小元寶舉著一根狗尾巴草,在他的鼻端撓了撓,嘻嘻一笑。

“五哥哥,我和二哥哥來給你送飯啦!”小元寶脆生生地說道。

“謝謝你們。”金五郎真心地說道。

“應該噠,應該噠,五哥哥辛苦啦,你先吃飯,我去給你倒水!”小元寶說完這話,便噠噠噠地跑了,像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

不一會兒,她端著一碗水,深一腳淺一腳地走了過來,將碗送到了金五郎面前。

金五郎做了一上午,著實是有些累了。

他端著碗狼吞虎嚥,然後,又狠狠地喝了一大口水,含糊不清地對小元寶說道:“謝謝妹妹。”

“不客氣噠。”小元寶甜甜一笑。

“你這次做得挺快的呀,”金二郎在院子裡轉了轉,看了看半成品,“應該一天就能做好一架犁床吧?”

“熟練了之後,以後會更快。”金五郎回答道。

“把犁床推廣到了全鄉,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小元寶自豪地說道,“希望下一步,我們能把犁床推廣到全縣!”

“這可有點難度了。”金二郎摸了摸鼻子。

小元寶歪頭打量著他:“對了,二哥哥,你是方小姐約好的日子,是不是就是明天呀?明天就是方小姐及笄的日子吧?”

“沒錯,明天是方小姐及笄的日子。”金二郎想到方小姐,不知怎地,臉就紅了。

他趕緊扭過了身體,裝模作樣地打量著做了一半的犁床,渾身都覺得不自在。

“我想到了!”小元寶高興地說道,“我們可以帶一架犁床去縣衙!我們把它獻給縣令大人!如果縣令大人知道,這東西如此好用,一定會在全國推廣,甚至,還會將它獻到更上面、更上面的地方呢!這樣一來,全國推廣,指日可待!”

小元寶超有自信。

“啊,去見方小姐,還要帶犁床?”金二郎看向小元寶。

“肯定要帶啊!”小元寶跑過去,拍了拍金二郎的手,“二哥哥,你想想,方小姐也是一個喜歡種地的人,對吧?她那麼喜歡種地,肯定也會喜歡犁床,這是你給她的驚喜!”

“你覺得她會喜歡?”金二郎來了興致。

“她會很喜歡噠!”小元寶信誓旦旦。

“那我試試。”金二郎的心底,開始有了期待。

“明天我也要去!我要見小蜻蜓!”小元寶想念自己的小夥伴了。

“好好好,肯定帶你去!”金二郎點了點頭。

“哇唔!”小元寶高興地歡呼起來,“我下午回去,要給小蜻蜓準備禮物!”

“你這孩子。”金二郎摸了摸她的頭。

金二郎和小元寶等金五郎吃完飯之後,就收拾好了碗筷,提著食盒下山了。

他們在路上討論了一下,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去荒地上,把那一架縣城的犁床拖到牛車上,坐著犁床去縣城。

他們回家之後,將這個主意告訴了家裡人,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贊同。

金二郎想了想,覺得等不及到第二天了。

他當天下午,在荒地上幹完了活,就把犁床扛回了家。

第二天。

天色還沒大亮,只能聽到村裡幾聲雞叫。

牽牛花探進了窗,舒展著藍紫色的裙襬,悄悄叫醒了金二郎。

金二郎昨夜睡得不太好,只要一想到今天要去見方小姐,他就覺得心裡很緊張。

夜裡很冷,可他渾身滾燙,心臟狂跳,手心也冒出了一層汗,他盯著窗外的圓月,也不知換了多少個姿勢、看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今天天還沒亮,他又醒了。

彷彿睡了,又彷彿沒睡。

他一點兒也不困。

他甚至覺得有些興奮。

他從衣櫃裡,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衣服,一件一件地看了過去。

他拿不定主意。

然後,他又一件一件地試衣服。

每試一件衣服,他都要跑到水缸邊,對著水缸照一照自己的樣子。

他很緊張,他生怕不能以最好的樣貌,去見方小姐。

方小姐會怎樣呢?

她會很高興自己的到來嗎?

她會多跟自己說幾句話嗎?

金二郎把所有的衣服都試穿了一遍之後,終於定下了一件青色的衣服。

這衣服的料子很好,顏色既不顯老氣,也不顯輕浮。

他想,她應該會高興吧!

他洗漱好了之後,端端正正地坐在了堂屋裡。

金大郎從房裡出來,打算做早飯了。

他們金家最近已經不去打柴了,都是找村民買柴。

現在,每天早上,金大郎氣得最早,因為他做菜的手藝最好,家裡的三餐,都是金大郎一個人負責的。

當金大郎經過堂屋的時候,不經意間,看到了金二郎。

他驚訝極了,打哈欠的手都僵在了半空。

“二弟,你怎麼這麼早就起來了?”金大郎不解地問道。

“今天不是要去縣城嗎?有些睡不著……哦,不,是昨晚睡太早了,今天醒得早。”金二郎有些侷促地伸手,在自己的膝蓋上搓了搓。

“哦,”金大郎點點頭,“我去廚房生個火,給你搞點柴火過來。”

早上還冷著呢。

“不用了不用了,”金二郎擺了擺手,“不用那麼麻煩。”

“你不冷嗎?”金大郎很不解。

“不冷。”他又在膝蓋上搓了搓手。

他真的一點兒也不覺得冷。

他太緊張、太幸福、太激動了,即便寒風颼颼,他也絲毫不覺得冷。

金大郎覺得有些納悶,但還是走了。

金二郎望著外面灰濛濛的天空,覺得等待的時光格外漫長。

漸漸地,村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狗叫,狗叫聲中慢慢地有了牛鈴聲。

嫋嫋炊煙從灰黑色的草屋頂上冒了出來,剛升到半空,便和清冷的薄霧融在了一起。

太陽漸漸地升起來了。

村裡傳來了孩童們的嬉笑。

金家也在這時候,慢慢變得熱鬧了起來。

小元寶在家裡跑進跑出,像是一隻可愛的小兔子。

她考金七郎學問,她和金四郎一起算賬,她去問醫仙有關醫術的一些問題。

然後,熱氣騰騰的早飯便被端了上來。

全家人熱熱鬧鬧地用完了一頓早飯,大家吃得其樂融融,唯有金二郎吃得心不在焉、食不知味。

終於到了出發的時候,金二郎低下了頭,悄悄地紅了臉。

為了見她一面,好像再漫長的等待,都變得值得了。

牛車裝著金大娘、小元寶和金二郎出發了。

牛車的前端裝人,牛車的後端裝犁床。

牛車走過崎嶇的山路,走過坎坷的小路,走過平坦的大路,一路停在了縣衙後。

小元寶跳下了牛車,高高興興地走到了縣衙後門前,踮起腳尖扣了扣門上的銅環。

“叩叩叩……”清脆的撞擊聲,擊碎了寂靜的清晨。

一個小廝開啟後門,探出了一個腦袋。

小廝的臉上,馬上露出了笑容:“金大娘、金二郎,小元姑娘,你們來了啊!快進來,快進來了,方小姐,哦不,是大小姐和二小姐唸叨你們好久了,從幾天前就開始唸叨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咦,不是方小姐嗎?怎麼變成了大小姐呢?”小元寶歪歪頭,很不解。

金二郎揹著犁床,走進了縣衙,也有些好奇地看向小廝。

“誒,你們這是幹什麼?”小廝很不解。

“這是犁床,這是我們新做出來的農具,對於去除蘆葦雜草和土地深耕很有作用,我們想著方小姐喜歡種地,她一定會對這個很感興趣,而縣令大人關心民生,可能也會對這個很感興趣,所以,我們就把犁床帶過來啦!小哥哥,你看看,這些農具放哪裡合適呢?”小元寶很乖巧禮貌地問道。

“就放在後院吧,”小廝領著金二郎去了後院的一處空地,指著靠牆的地方說道,“放這裡就可以了。”

“多謝了。”金二郎有些靦腆地說道。

“對了對了,你還沒有說,方小姐為什麼會變成大小姐呢。”小元寶追了上去,扯了扯小廝的袖子,追問道。

“這就說來話長啦,不過,咱們可以邊走邊說,”小廝笑呵呵地說道,“原本啊,這些都是不能說的事,但是過了今天,一切都可以說出來啦。”

“為什麼是過了今天呢?”小元寶不解。

“因為今天是小姐及笄的日子啊,也是小姐的生日,”小廝說道,“及笄呢,一般選在花朝節或者生日舉辦,意味著一個女子成年了。要說,我們這個大小姐的故事,那可真不一般。”

“願聞其詳,願聞其詳。”小元寶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

金二郎也支起了耳朵。

“我們小姐剛出生的時候,不叫這個名字,三天後,差點夭折,請了很多大夫,都不管用,”小廝一邊說一邊往前走,“後來,府門口來了一個道士。道士說,小姐命裡缺土,得給她改個帶土的名字。大人和夫人就給她改了名,叫做含墨,‘墨’字底下,不是正好有個‘土’字嗎?‘含墨’、‘含墨’,就是命裡帶土的意思。”

“那後來吶?怎麼又改姓了方?成了大人家的表小姐?”小元寶繼續問道。

小廝道:“後來啊,小姐不藥而癒,平平安安地活到了五歲。

“然而,在她五歲的一天,她突然又染了急症,危在旦夕。

“大人和夫人急得團團轉,也給小姐請了很多大夫,但就是不管用!

“就在這時候,當年提議給小姐改名的那個道士,又經過了白家門口。道士對大人、夫人搖頭嘆氣,說小姐命裡還是太缺土了,光是改個名字還不行。

“大人就問,那該怎麼辦啊?

“那個道士就說,大人、夫人的屬相,不利於小姐的成長。他們建議,大人、夫人找一個命裡土旺的親戚,將小姐改了姓,寄養在他們名下,沾一沾他們身上的土。

“夫人想到自己的妹妹和妹夫,五行都旺土,就決定將女兒寄養在妹妹、妹夫的名下。

“道士又說,給小姐找好寄養之後,對外一定要說,小姐是寄養那戶人家的孩子,不能說她是白家的孩子,一直等到小姐十五歲及笄,她才能重新被白家認回來,改回白家的姓氏,從那之後,便無礙了。

“道士還說,小姐命裡缺土,最好讓她多接觸跟土有關的東西,比如說,讓她沒事去種種地啊。

“說來也是奇了。

“五歲的小姐,被放到菜園子裡之後,歡喜得不得了,她竟然愛上了種菜!

“她再一次不藥而癒,身體也越來越好了。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最重要的啊,是那個道士在臨走之前,說了一句話。”

“什麼話?”小元寶滿臉好奇。

“他說,小姐這輩子缺土,養父母最好命裡旺土,她最好多接觸跟土有關的東西,以後嫁的夫婿啊,最好也是個種地的人,她這一輩子才能平平安安,福澤綿長。”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金二郎聽到這裡,心下微微一動。

嫁、嫁一個種地的嗎?

他的心跳微微有些快。

他強迫自己冷靜了下來。

他只是個泥腿子,哪裡配得上縣令家的小姐。

她該嫁個門當戶對的人,自己還是別瞎想了。

不知為何,這麼一想,他便覺得悶悶地有些透不過氣。

小元寶悄悄看了金二郎一眼,微微歪頭,不知道二哥哥為什麼突然間情緒低落了。

她伸出了自己的小手手,牽住了金二郎的手,微微地搖了搖。

這是在安慰金二郎呢。

金二郎感受到妹妹的好意,馬上搖了搖頭,告訴妹妹自己沒事。

小廝帶著三人一路來到了觀禮處。

女子的及笄禮,主要的觀禮人為女性,只有少數男性。

方含墨今天很漂亮,她穿著一身深青色的長裙,罩著淺青色的罩衫,頭髮被高高地綰了起來,像是層層烏雲斜堆在頭頂,襯得她的小臉愈發白嫩了。

她一眼就看到了金二郎,唇邊漾起了一絲笑意。

她的眼睛,彷彿瞬間就被點亮了一樣。

兩人四目相對,心裡只剩欣喜。

不過,及笄禮馬上就要開始了,她現在也不方便過去打招呼,只能作罷,朝金二郎微微癟嘴。

金二郎看懂了她的意思,回了一個笑。

於是,方含墨又笑靨如花。

金大娘牽著小元寶,過去和縣令大人、縣令夫人行了個禮。

金二郎也過來給他們行了個禮。

縣令大人照例抓了一把糖,遞給了小元寶。

小元寶回了另一種糖,縣令大人頓時哈哈大笑。

然後,她又拿出了一個禮盒,遞給了小蜻蜓,兩個小姑娘對視一眼,笑作一團。

縣令夫人揮了揮手,讓她們去園子裡玩了。

不一會兒,方含墨的及笄禮開始了。

如縣令大人這樣有身份地位的家庭,及笄禮也比較復雜,足足過了一炷香的時辰,及笄之禮才結束。

方含墨如墨的髮髻上,被插上了一根精緻的髮簪。

縣令夫人挽著方含墨的手,走到人前,對在場觀禮的所有人說,從今往後方含墨,改名叫白含墨。

她以後也不再是白家的表小姐了,她以後是縣令大人和縣令夫人的大女兒。

圍觀的賓客們多不知內情,感到十分詫異。

縣令夫人便將白含墨的身世說了出來。

眾人聽後十分唏噓。

沒想到,作為表小姐被養了十幾年的小姑娘,背後竟然有這麼複雜的故事。

不過,那個道士也算厲害,每一次都在關鍵的時刻救回了白大小姐的性命。

及笄之禮結束之後,很多賓客離開了。

白含墨回房間換了一身清爽的衣服,快步走到了院子裡,笑盈盈地看向了金二郎。

“你來了!”白含墨腳步輕快。

“是,我來了。”金二郎一看到她就有些緊張,心跳也不由自主地有些加快。

“你上次回去之後,我時常會想起你。一想起你我就會覺得自慚形穢,然後我就讓人給我尋了一些農書過來,你我二人去涼亭坐下,好好討論討論,如何?”白含墨主動相邀。

“好。”金二郎緊張地握緊了袖子,點了點頭。

“為什麼你這次看到我,整個人繃得像是一張拉滿的弓?難道我看起來很可怕嗎?”白含墨輕笑了一聲。

“沒有沒有,只是有些緊張。”金二郎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如實回答道。

“為什麼要緊張呀?我又不是你的老師,我可不會考你的學問!你放心,我們就是正常討論,互相學習!都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也許,我看了這麼多的農書,都還不一定有你厲害呢!”

“不會的,我妹妹常跟我說書上什麼都有,我相信你這段時間看了這麼多農書,肯定比我厲害多了。”金二郎垂著頭說道。

“真的嗎?你妹妹真有學問!她看起來讀書好像讀得很好,比起我們家小蜻蜓,來應該是好多了!以後呀,也不能讓她每次過來都跟小蜻蜓玩兒,也讓她帶著小蜻蜓一起讀書!”

“我回去跟妹妹說說。”金二郎連忙說道。

“我跟你開玩笑的呢,你還當真了呀?”白含墨噗嗤一笑,“小孩子正是好玩的年齡,我要是讓她們每次見面都讀書,別說你妹妹了,小蜻蜓都要恨死我了呢!”

“不會的,不會的,你是她的大姐,你也是為了她好呀!”

“不說這些了,來,你我相對而坐,”白含墨走進了涼亭,“上次我們說完了種蘿蔔,這次我們來說種菘菜吧!我看到農書上說,要種植菘菜,得要……”

兩人認真地討論了起來。

時間便過得很快。

眨眼間,一個時辰過去了。

金二郎趁著白含墨倒茶喝的間隙,小心的問道:“白小姐,你對農具有瞭解嗎?”

“沒有太多瞭解。怎麼了?你很瞭解農具嗎?那你也可以跟我說一說呀!我對種地的事情都很感興趣!”白含墨興致勃勃的問道。

“是這樣的,這次來參加白小姐的及笄禮,我還帶了一樣農具過來,想給白小姐和縣令大人看一看,是個新東西,也不知道白小姐會不會喜歡!”金二郎的手放在膝蓋上搓了搓,有些侷促地說道。

“真的嗎?是個新東西啊!那我肯定很感興趣啊!快帶我去看看!”白含墨馬上站了起來,迫不及待地說道。

“就放在靠近後門的院子裡,我這就帶你過去!”金二郎高興了起來。

他一路帶著她來到了靠近後門的院子裡,給她介紹了他們金家做出來的犁床。

白含墨認真地聽著,十分感興趣。

“既然這麼好用,那我們理應推廣到全縣,走,我這就帶你去找我爹!我也要讓他來看看!他一定會很感興趣的!他也會誇獎你們金家的!”白含墨興奮地說道。

“如此,就多謝白小姐了。”

“不客氣,能造福老百姓,我心裡也很高興啊!”白含墨笑盈盈地說道。

金二郎定定地看著她,一時間有些看痴了,他覺得她笑起來真美。

白含墨不經意間接觸到他的目光,臉也有些紅。

她伸手撫住了自己的胸口,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了。

怎麼上次一別,就總是想念他?

覺得相見恨晚。

恨不得早一天及笄!

如今見到了他,又這般的歡喜。

這真是奇怪,自己活了這麼多年,還從未對一個人有過這樣的情緒。

搞不懂呀。

白含墨壓下了心裡異樣的想法,招呼著金二郎,找到了自己的父親。

縣令大人一聽說有這樣的好農具,馬上來了興趣,跟著他們去看了犁床。

當然,光看看不出個所以然,光聽也不能讓人徹底信服,縣令大人想著城郊就有土地,於是就吩咐人搬著犁床去了城郊。

他讓人在城郊實踐了一下,發現這犁床果然非常好用。

縣令大人大喜,過往決定在全縣推廣犁床。

他還想著,這麼好用的東西,要是往上獻給朝廷,如果朝廷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廣,那對他而言就是一樁大功績!

到時候,他的政績簿會非常漂亮!

金家可真是出人才啊!

金家真是幫了他大忙了!

他的心裡瞬間就有了一個計劃!

……

八年時間,一晃而過。

澹臺鏡十五歲了。

小元寶也十三歲了。

老皇帝這些年,天天想著修道煉丹,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強健,以後好讓後宮嬪妃生出孩子。

然而,一晃八年過去,他不知吃了多少丹藥,還是沒讓後宮嬪妃生出一兒半女。

他漸漸絕望了。

他又想起了義王的兒子。

他越想越覺得當年的事情很蹊蹺,於是派人重查了當年的造反案,結果,查出義王在造反案中,跟造反者完全沒有任何牽扯,這是一樁大冤案。

於是,他歸還了義王的家產,恢復了義王的王爺之位,還將他提為義親王,往上面升了一級。

接著,皇帝又把澹臺鏡(宋明徽)接進了宮,對文武百官宣佈說,當年的過繼儀式依然作數,以後他就是當朝太子,這一年,澹臺鏡(宋明徽)十五歲。

三年後,皇帝吃丹藥暴斃,澹臺鏡(宋明徽)繼位。

而小元寶呢?

小元寶認祖歸宗了。

沒錯,小元寶不是父親元厚德和母親花想容的孩子。

花想容原來在一品國公府裡做事。

先國公四十幾歲就因病去世了,現在的國公很年輕,國公夫人也很年輕。

花想容讀書識字、才敢過人,很得國公夫人的器重,是國公夫人的左右手。

後來,因為國公府中的一些秘事,她被迫帶走了國公夫人的女兒小元寶,和國公府的幕僚元厚德逃離了國公府,回到了元厚德的家鄉普陀縣觀音鎮龍王村,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小宅子,定居了下來。

但是在那些變故之中,國公夫人並不知道自己唯一的女兒並沒有死,澹臺夫人覺得小元寶和國公夫人長得很像,後來又帶他們相見了。

後來小元寶又跟他們聊起了自己的父母,小元寶的身世才水落石出。

於是,她便一躍成為了國公府的小姐。

金家這八年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金大郎透過小元寶在食神的幫助下,一步一步靠著賣醬菜、賣路菜、開腳店、開酒樓……聞名天下。

他的酒樓名叫金樽樓,被稱為天下第一樓,裡面所有的菜都是天底下最好吃的菜。

他最後還成了皇宮御膳房的掛名大總管。

金二郎透過小元寶在農神的幫助下,改良糧種、推廣新的農作物、推廣新的種植方法,最後入職朝廷,成為朝廷的官員。

金三郎透過小元寶在戰神的幫助下,一步步建功立業,成為了名流清史的大將軍。

金四郎透過小元寶在財神的幫助下,一路財源滾滾,成為全國首富。

金五郎透過小元寶在農神的幫助下,發明了很多農具,極大的提高了大龍國的生產力。

金六郎透過小元寶在嫦娥仙子的幫助下,把美容養顏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金七郎透過小元寶在文曲星的幫助下,一路連中三元,最後官拜尚書。

小元寶精通醫術,還以女子身份考了狀元,後來也在其他領域,為大龍國做了很多貢獻。

……

百年之後。

小元寶功德加身,重返天庭。

她又恢復了天寶神尊的身份,只是這一回她身上的金光更加閃亮了。

這一趟人間,她並不遺憾。

(全文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