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登基之日,決戰前昔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在北冥流君返回王府之後,便將與墨家鉅子的交談內容一式三份,在每份上新增了不同的話語之後,派遣暗衛將其交到需要的人手上。

與墨家鉅子一會,算是挽回了一點點墨家在他心裡的形象,起碼對方的手段比欲星移強,理念也比欲星移更完善。

當然,其中未免沒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因素。

畢竟欲星移身為海境貴族最上層,本身便是特權階級,就算有心改變海境狀況,但受限於自己的身份,以及自己所處的階級,根本難以實行。

沒有人會背叛自己的階級,也沒有人會背叛自己的利益。

官場,遠非是看起來那般簡單,他這邊能成功實施,除了鯤帝的身份外,白秋霜教他的內容在其中佔比很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身為鬼谷四慧,所教所學卻不止侷限於縱橫學術,讓他受益匪淺,此番與墨家鉅子交流,若他是傳統的縱橫家,面臨的結局說不定就是

「我不想殺你,但你之存在太過危險,我不得不將你除掉,海境不允許有你這樣的魚存在。」

就像白秋霜所教他的,世事如棋,不要介意以最大的惡意去揣測他人,這世間最不缺的,便是那有心之人。

他甚至去揣測過白秋霜的目的,最終...什麼都沒猜出來,總不能是他們夫妻二人閒著沒事,來海境找樂子的吧?

那也太離譜了,如果真是那樣,他只想說,歡迎先生常來。

又給他幫大忙,又不影響他做決定,他需要付出的也就一座視野開闊,同時還沒什麼魚去的山峰,留給兩人閒暇時彈琴舞劍。

所幸墨家鉅子沒把他“兼愛”了的想法,所幸他也不是傳統的縱橫家,不然他一定會送對方一份大禮,那就不是把墨學掃地出門那麼簡單了,而是動用一境之力,把墨家往死裡整。

至於雙方的默契,對方希望保下墨家傳承,同時平衡海境朝堂,而他也有相同的想法,但不能讓對方白賺便宜,畢竟主動權在他手上。

現在他需要等他之兄長搬來南海,以及王城那邊的後續訊息。

至於先王,先王已經身亡了,現在所存在的,不過是藉著先王身份,欲擾亂海境的陰謀家,雖然有些棘手就是了。

收到資訊的逍遙遊,對這位墨家鉅子也有了一定的瞭解,這是一位將“墨守成規”發揮到極致,同時還擁有大愛的人。

在黑暗中掌握權力,但掌握權力之後,誰又會甘心一直隱於幕後。

當隱於幕後之人想站到臺前,掌握權力,還是被權力掌握,不過一念之間。

在那位鉅子看來,非到必要,墨家不能接觸權力。

因為,如果墨家掌握權力,被權力腐化,當權力失去平衡時,又有誰來制衡墨家。

當明鬼與平衡出現衝突之後,在當事人北冥流君足夠優秀的前提下,這位鉅子確實做出了最優的選擇,可見其眼光與手段確實不凡。

雖然墨家未能貫徹墨學之理念,但因為這位有大愛的鉅子,逍遙遊會高看墨家一籌。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海境這一局不能算是局的死局之中,讓其暴露出了一些資訊。

逍遙遊作為旁觀之人,此行收穫頗豐,對道域的未來也有了幾分規劃,他不可能放著墨家在自己家門口放火搞事。

畢竟,鉅子是鉅子,九算是九算,欲星移此番為其所救是局勢所致,但將來墨家必定會因為理念之爭而發生內鬥,屆時形勢如何可就不好說了。

他需要未雨綢繆早作準備。

………

“這位墨家鉅子有點意思,你防他一手確實有必要。”

西海帥帳之中,槐生淇奧將手中的資訊遞給一旁的白秋霜。

此刻的兩人已經將身份換回,而互換身份的目的,主要是掩蓋白秋霜患有心疾的事實。

畢竟海境這事若是細查的話,從蛛絲馬跡之中稍微推測一下,有懷疑之後,再犧牲一些人做個簡單的驗證,該知道的就都知道了。

跟男扮女裝互換身份相比,顯然是死於心疾發作更加丟人。

“只是一手兜底的閒棋,我與他之間,永不成局。”

大致翻閱了一下手中的資訊,白秋霜毫不在意的說道。

除非這位戰五渣的墨家鉅子,願意跟他這個只能出三招的殘疾人,去競爭天下第一劍。

不然兩人之間永遠不會真正對局,就算偶有交集也是如海境這般的死局,因為死局不成局。

“懶就直說,更何況你與他之間,與其說永不成局,不如說早已定局。”

若是站在他鬼谷四慧的身份上,兩人自然是永不成局,但站在創世之神的角度,兩者之間早已定局。

力求將犧牲減到最小,甚至不需要犧牲便達到目的,本就是偽命題,尤其是當某位創世之神的目的,便是讓此間生靈廝殺的前提下。

十數年的時間,她也徹底明白,昔年那永恆的誓言,其中到底代表了什麼。

以一方世界為棋盤,以其中生靈為棋子,廣邀棋手入局,只是為了一點的樂趣。

只能說,把神明拉下凡塵還是她賺了。

而在海境來戰的這不到三個月,讓她在武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畢竟大部分時間都在戰場之上廝殺磨練,想不進步都難。

“哈~”

墨鬼千年之爭從海境開始正式揭開,哪怕死局不成局,墨家在這一局之中依然能說是一敗塗地。

當然,海境的鬼谷一脈也沒贏就是了,未珊瑚會因為鉅子的後續動作直接輸到虧本,覆秋霜那條老魚的話,北冥宣應該快對其動手了。

畢竟當年的事他知道的太多了,再加上此回海境內亂,北冥宣亦用的與昔年相同的手段。

只要他察覺到,墨家鉅子察覺到了他之存在,他便會直接將雨相滅口,隨後對北海那邊動手。

不過,真不愧是墨家鉅子啊,在察覺到一些變化之後,已經順手給未來佈局了。

致力於九界和平的墨家,在海境之事上本就該出大力,對方透過手段周旋,在保下墨學傳承的同時還爭取到了一些其他東西,為可能發生的將來,佈下一手閒棋。

那麼對方所展現出來的,固然有一些真實的資訊,但每個人從其中看到的都會不同,真正想要瞭解的都會去深入分析。

誰若是看著表面全相信了,以後一定會死的很安詳。

“不過你整出來這麼一個怪物,應當有準備除掉他的後手吧?”

槐生淇奧擔心的是,北冥宣現在這個配置,可能會有一些麻煩。

畢竟以某人的習慣,再加上沒交過手,甚至沒見過面,稍微高估一下對手也沒什麼問題。

雖然說這種想法,可能有跟空氣鬥智鬥勇的嫌疑,但稍微穩一些她覺得是有必要的。

“又不需要與他死戰。”

北冥宣自有他的作用,而其身亡之後,海境的遊戲便結束了。

就這樣,在邊境戰況持續拉鋸之中,又過去了三日。

第四日,先有雨相覆秋霜失蹤,後有王城所屬放棄抵抗,不戰而降,以及最後的重頭戲,欲星移根據傳統繼任相位,隨後帶北冥封宇親筆書信,前往南海的北冥流君府邸

【儲君,乃國家之職位,若是太平時節,自是以嫡長子為先。

然,父王意外薨逝,驕雄、無痕兩位皇弟掀起戰禍,致使海境民不聊生。

幸有流君援手,免海境子民生靈塗炭之苦。

我自知能力不足,無法改變海境當下制度,亦無法為海境子民帶來更好的生活。

皇弟之功,海境子民共睹,天地人神共鑑,值此國難之時,儲君之位理應由皇弟擔任。

此事於海境,於海境子民,於眾人而言,都是幸事。

臣已下令麾下所屬盡數歸順,誠心懇求,為海境萬世基業計,請儲君擇日前來王城,於紫金殿登基。】

北冥流君閱完手中的信,又望向了下方站在的欲星移。

信中言辭近乎懇求,與他而言有利有弊。

利自然是北冥封宇相讓儲君之位,讓他能夠名正言順繼位登基。

而弊端嘛,無非是北海那邊需要他全權處理,這個倒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主要的弊端還是頑固派那邊,他得換些手段。

再加上覆秋霜失蹤,很大機率是北冥宣發現自己可能暴露,直接動的手。

既然如此的話,對方下一站應當是北海,或者說,被局勢所迫,對方下一站只能是北海。

北海的戰況,一定會比預想之中慘烈,因為那裡將是決戰之地。

而他現在的頭等大事,便是整軍前往王城,承接大統,正式登基。

“丞相,大皇兄沒有說具體的時間嗎?”

欲星移繼任丞相倒是沒什麼,在墨家鉅子提出墨鬼制衡之時,他便有這方面的猜測。

不過也無所謂了,丞相與統帥的制度等他將海境統一之後,便會著手處理,如今的海境辦事效率太慢了。

“大皇子的意思是,全看殿下這邊如何安排。

但在下建議,儘快。”

這一局到現在,留給欲星移的選擇只有寥寥數個,而且在選之前,他還要做出另一個選擇,他之責任究竟是北冥封宇,還是北冥王室,亦或者海境。

以失敗者的身份,帶領殘部離開海境,下下之策,因為其他人可以選擇投降。

借鑑南海的政策負隅頑抗,下策,王城那邊很難實行這種政策,若是以強硬手段去實行,那些頑固派大可直接投向南海。

以北冥封宇之項上人頭作為投名狀,中策,也是鉅子留給他的選項之一,但他下不去手。

那便只能選上策了,勸北冥封宇相讓儲君之位,讓北冥流君能夠真正攜大勢登基,一來保全了眾人,二來也保全了墨學在海境的傳承,三來保全了王城最後一點顏面,四來把頑固派那個大麻煩交給了北冥流君。

“既然如此,海馬縱橫,遣人去通知皇兄,擂鼓聚將,隨本王前往王城。”

…………

儲位相讓之儀式與登基儀式一同舉行,因為海境戰亂未平,故而一切從儉,前後流程不過短短三日。

先往祭天壇,再往英靈殿,最後回到鱗王宮,於紫金殿拔起海皇戟,在眾人見證之下,通告海境,便算登基了。

“恭迎聖皇!”

紫金殿上,登基儀式來到最後階段,破傳統,復舊制,群臣屈膝俯首,共迎海境聖皇。

鯤鱗縱橫,欲復海境雄威;

帝心一念,吞龍涅槃向天。

改變太虛海境的第一步,他已經完成;第二步,也即將完成。

黑底金紋的冕服如淵難測,北冥流君越過眾人,行至王座之前。

在過往的歷史之中,數次得氣的太虛海境,竟只能用民生凋敝來形容,未免有些太過好笑。

功體催動,運掌一攝,象徵海境皇權之戟,鯤帝傳承之兵,掙脫王座束縛,落入其手中。

“吾,北冥流君,今日登基,為海境之主,鱗族之皇。”

轉身端坐於紫金皇座之上,象徵海境新皇登基,鯤帝皇權延續。

同一時間,原本湛藍色的海皇戟應時起了變化,湛藍為底,金紋為飾,墜以晶柱。

波臣、寶軀、鮫人、龍脈、鯤帝,海境五脈之特徵共同出現於其上。

相較於莊嚴的皇城,北海之境卻是另一副景象。

海境聖皇登基之日,北海之境卻是哀鴻遍野,在發現有人察覺他之存在後,北冥宣當機立斷,選擇率先對北海動手。

此舉看似是局勢所迫之下的無智之舉,實則為其對自身實力的自信,無數生靈的血祭,再加上一個兒子的盡孝,他能將自身的實力推入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封宇讓位,流君登基嗎?這背後的推手不少啊,不過無所謂了,一切都會在這北海王城了結,屆時寡人還是海境之主。”

聽著鰉影彙報的資訊,北冥宣不甚在意。

察覺到幕後之人有意將他逼入北海,他索性遂了對方之意,在將覆秋霜滅口之後,以北海為牧場,完成那最後一步。

“還是差了一些,波臣還是太卑賤了,影,通知下去,開始血祭寶軀與鮫人。”

讓北冥無痕盡孝之後,他之病症又減輕了幾分,波臣之流的氣血與生機為他帶來的提升也逐漸減小,不過海境又不是只有波臣。

他連子嗣都能捨棄,又豈會在意犧牲的是波臣還是鮫人。

在長生不死之前,不管捨棄多少,不管犧牲多少,只要能達到最終的目的,他都不在意。

哪怕遂了某些人的意願,他亦不在意,在絕對的實力之下,民意也好,謀略也罷,不過土雞瓦狗,一擊即潰。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