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第一次超光速飛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鍾心解說了一下曲率場干涉儀的能量消耗主要在三個方面:

一是增加在三維空間中兩個點的距離,就是增加一次超光速飛行的實際距離,1億公里還是太短了,實際的飛行距離可能是1光年或更長;

二是縮短四維空間通道的距離;

三則是開啟這條四維空間通道的大小。

其實用空間通道來形容很不適當,因為曲率場干涉儀並不是同時將整條通道打通。

而是如同人在水中潛泳一樣,分水前進的,被壓縮的距離其實就是被壓縮的空間, 具有強大的自動癒合性。

所以,為一艘太空護衛艦提供四維空間通道消耗的能量,遠非為一艘太空戰列艦可以相比。

綜上所述,理論上超越光速沒有問題,但實際上能量提供方式卻成了最大的限制。

更高的速度以及更遠的航行距離需要更大的能量輸入功率,但更大的能量輸入功率卻需要更多的核聚變發電機組。

而更多的核聚變發電機組又需要更大的太空戰艦來裝載,更大的太空戰艦則需要更多的能量輸入功率。

所以, 在人類的能量提供方式沒有突破前, 深空航行仍然是一條需要耗時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以上的單程旅途。

不過, 葉文欣、楊希表示很快就會在反物質發電機技術上取得突破,但具體時間就說不準了。

當年核聚變商業應用技術永遠需要最多五十年突破的魔咒眾人都還歷歷在目。

鍾成表態,超光速太空戰艦樣艦的製造和試驗可先期進行,他相信反物質發電機技術一定會在一兩年內突破的。

他不只是出於對葉文欣和楊希等人的信心,也是由於自己對於反物質的瞭解。

反物質概念是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最早提出的。

他在1928年預言,每一種粒子都應該有一個與之相對的反粒子,例如反電子,其質量與電子完全相同,而攜帶的電荷正好相反。

1995年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反物質-反氫原子。

2000年9月18日,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佈他們已經成功製造出約5萬個低能狀態的反氫原子,這是人類首次在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出“大批量”的反物質。

人類對於反物質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了,只是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和基礎物理理論限制,還無法將反物質進行實際應用。

……

2054年4月15日。

鍾成再次來到火星熒惑城,這一次是為了人類世界中的第一次超光速飛行試驗而來的。

由重明鳥級太空護衛艦改造的超光號試驗艦已經建造完工,定於今日九時進行第一次試飛。

計劃從火星熒惑城空域飛往智神星的帕拉斯城上空,兩者之間的直線距離這個時候正好1億公里。

超光號中並沒有人類駕乘人員, 由一百名悟空智慧機器人負責操作,在熒惑城和帕拉斯城各設一個控制中心來監督控制試驗艦的飛行。

因為飛行器及上面的人員在四維空間通道中會遇到什麼情況沒人知道, 試驗項目組不敢派出真人進行首次飛行。

在熒惑城試驗控制中心,鍾成、葉文欣、趙唯、楊希、林偉等人只是作為觀眾,這次試驗的指揮是鍾心和劉航。

隨著鍾心的命令下達,鍾成在控制中心巨大的監控螢幕上看到超光號駛離了熒惑城星艦製造基地。

經過改造後的超光號擁有比原來更優異的飛行效能,在兩小時內就達到了每秒3000公里的超高速航行狀態,並航行到了離熒惑城100萬公裡外的指定空域。

“開啟四維通道!”

鍾心冷靜地給超光號上的智慧機器人下達了命令。

只見五秒之後,在虛空中的超光號突然就憑空消失了。

在監控螢幕上進行畫面慢放可以發現,超光號一頭鑽進了在虛空中肉眼不可見的通道,只因速度太快讓人以為是憑空消失。

而在另一個空間監測螢幕上則可以看出,在超光號消失的位置出現瞬間的空間紊亂。

超光號進入四維通道後,在其上的一切監測儀器都失去了訊號。

鍾心為眾人解釋,在四維空間中的通訊還是完全陌生的領域,現在已經證實以人類目前的通訊手段無法從四維空間中發出任何訊號。

因為在超光號上設定的自動程式,會每秒以各種方式向外傳送測試訊號,但現在控制中心卻什麼都收不到。

現在超光號是什麼情況,是不是已經在四維空間中化為了齏粉,都不得而知。

只有當超光號從1億公里外的另一端出現時,才能知道。

而這個時間按理論來講, 會非常短,只有333.4秒即5分半的時間,站在三維世界來看是正好1倍光速。

熒惑城試驗控制中心的監控螢幕的畫面已經切換到了超光號可能出現的虛空位置,即離智神星的帕拉斯城太空港150多萬公裡的一處虛空。

畫面訊號是現場的觀測衛星透過超距通訊發到熒惑城的,保證了時間上的同步性。

監控畫面中,三十二艘太空護衛艦正在這片空域四周執行警戒任務。

十分鐘前它們最後一次全面檢查了這片空域,保證沒有任何大於納米級別的物質存在。

因為當超光號從四維通道出來時,會在一瞬間發生空間重疊現象,即與所出現位置上的一切物體發生在分子層面的重合。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比如這個位置上正好有一顆直徑十米的隕石,那這顆隕石會憑空出現在超光號的艦體中,與艦體內的物體重合在一起,導致劇烈的空間爆炸。

空間重疊現象限制了超光速飛行並不能隨意地使用,對於飛行器要達到的另一端必須保證真空狀態。

如果四維通道出口開在了一顆恆星內部,那當飛行器從四維通道中出來時,就會直接化為飛灰。

人類要實現真正的星際交通,還必須先由先遣的探險隊建立星際道標,並且要有專門的導航空間站駐守人員進行值守。

……

301秒,

302秒,

303秒……

在眾人緊張的關注下,五分多鍾很快就過去了,決定這次超光速飛行試驗成敗的時刻到了,所有人都是捏了一把冷汗。

332秒,

333秒,

334秒……

監控畫面中,空曠的虛空中突然憑空出現一艘太空戰艦!

而這時一直在接受超光號超距通訊訊號的裝置也一下有了反應,超光號發出的通訊訊號再次出現了!

超光號在5分半鐘跨超了1億公里的星空,再次出現了,實際速度達到了每秒30.01萬公裡,成功突破了光速。

第一次超光速飛行試驗成功了!

雖然只超出光速很小一點,但卻打破了“光速不能被超越”的鐵律,成為了人類走向宇宙星空的里程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