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聯邦大裁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2051年7月7日。

伏羲工程第二階段目標提前近一個月完成了。

當最後兩段加速管道在太空中完成對接合攏後,環繞太陽的超大型強子對撞機安裝工程完工了。

一千零一座太空基站和5億公里長度的加速管道形成了一個整體,一臺前所未有的巨型實驗儀器。

只是使用的建造原材料質量就達到了5千億噸,造價已經是無法估計。

在建設工程的後期,近兩千艘太空戰艦、一百萬輛飛行戰車、一千萬門各型電磁炮激光炮、近一千萬套白虎機甲被拆除或分解或熔鍊成原材料製造成零部件溶入了這臺強子對對撞機。

送走了被遺忘者和蟲族,聯邦軍再也不用保持如此龐大的規模,過剩的武器裝備算是發揮了最後的餘熱!

而之前大量的過剩軍工廠、軍工生產線、軍工生產裝置以及民用太空飛船已經先一步變成零部件加入了強子對撞機。

這就使得伏羲工程的龐大消耗並沒有對聯邦造成太大的負擔, 沒有影響聯邦的戰後重建工程的提前完成。

強子對撞機安裝工程完成,剩下的除錯檢測工作就交給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在第一撞擊試驗之前需要對裝置各系統進行全面的除錯檢測。

如此能量級別的強子對撞機進行試驗並不亞於當年的核彈試驗,同樣存在極大的危險。

而且這也不同於一般的裝置,一旦在執行過程中發生故障,造成的損失將是無法估量。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 計劃用上三個月時間,並且負責的工程技術人員還要抓緊時間才行。

……

鍾成等聯邦軍高層返回了地球,準備執行聯邦大裁軍計劃。

聯邦軍總參謀部早已經制定好了裁軍計劃, 只是等著最後審批了。

大裁軍後聯邦軍將保留五支太空艦隊600多艘各型太空戰艦,組建新的聯邦太空軍,由新成立的聯邦太空軍司令部管轄。

五支太空艦隊分別駐守地球、穀神星、木星、土星和海王星,形成對太陽系內層空間、小行星帶、太陽系外層空間和柯尹柏帶的梯狀防線。

每支太空艦隊擁有十五萬名戰艦兵和一個機甲軍團十五萬機甲部隊,共三十萬人,五支太空艦隊一共是一百五十萬兵力。

而在地球、火星等大型星球地表各保留三到五個機甲軍團,一共是二十個機甲軍團共三百萬機甲部隊。

每個地面機甲軍團再配備一艘青龍航母、一萬輛飛行戰車共三萬名戰士的空軍部隊,一共就是三百六十萬兵力。

這些駐紮在行星地表的部隊組建成聯邦戰略軍,由聯邦戰略軍司令部管轄。

再加上散佈在各個人類殖民點的地方防衛軍三百萬左右的預備役部隊,聯邦在戰後的和平時期將維持八百萬的常備軍。

並且要保證在全面戰爭爆發時,在一個月內擴編到兩千萬軍隊的能力。

其中的太空軍和戰略軍是聯邦軍的主力,其所屬的艦隊、軍團將輪換執行太空、地表駐守任務。

而大裁軍的物件就是現在聯邦軍主力部隊中的一千多萬官兵,將先由自願再根據篩選條件進行裁減,最後再將剩餘的部隊進行重新整編。

退役的軍人解甲歸田,由聯邦安排就業,不想工作的依靠豐厚的補貼也可以衣食無憂地過完下半生。

總參謀部裁軍計劃得到了聯邦軍高層的一致同意, 但是對精簡後的聯邦軍高層安排,就只有鍾成來決定了。

孫林、保羅、蒙野、李少傑、陳一龍、鄧金海、史漢興等原聯邦軍高層已經明確了就在這幾年退居二線。

新一代聯邦軍高層必須現在就確定,便於在這幾年能做好過渡交接工作。

軍隊目前在聯邦中的地位遠非戰爭之前可比,而且聯邦也不可能再把軍隊的規模削減到可有可無的程度。

忘戰必危的教訓是非常慘痛的,如果戰前聯邦擁有這樣規模的常備軍,相信羅賓肯定不敢打造反的主意。

聯邦軍在戰爭中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將領,新挑選出的高層領導人選非常多。

在眾人的推舉下,現聯邦太空第15艦隊司令楊世軍被任命為太空軍副司令,為蒙野的副手。

現火星十七軍團軍團長程過被任命為防衛軍副司令,為李少傑、陳一龍的副手。

現火星九軍團軍團長唐島被任命為聯邦軍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為鄧金海的副手。

現火星三十三軍團軍團長應宗亮被任命為聯邦軍總裝備部副部長,為孫林的副手。

現聯邦軍軍事情報部副部長徐九文本身就已經在準備接手史漢興的工作了……

除了這些高層的任命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職務,就是戰略軍副司令,保羅的副手。

將來的聯邦戰略軍會駐守聯邦各星球的太空港,起著對地表和太空戰場的戰略支援作用,是聯邦軍最重要的一支武裝力量。

眾人都一直推舉鍾一擔任這一職務,鍾成卻有點遲疑。

任人唯親的問題他不會放在心上,鍾一的功勞和能力都讓人信服。

他只擔心鍾一還太年輕了,差半個月才滿31歲,過早地把他提到了如此高的位置是不是合適?

史漢興、李少傑、陳一龍卻勸說鍾成, 這幾年還有他們在把關,到時鐘一的年齡就不小了。

而且鍾成本人也是三十多歲就執掌了紅星公司,面對的情況還更加複雜,不是一樣幹得非常出色。

鍾成猶豫再三還是同意了,先看看再說,如果不合適他親自把鍾一給撤了。

聯邦軍未來的領導層確定後,大裁軍的方桉還剩下最後一個問題,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就是對於這些退役或即將退役的將士如何進行獎勵或是補償。

戰爭期間,所有的將士都是無償地在為聯邦戰鬥,現在聯邦經濟已經步入了正軌,是該體現對有功之臣的獎勵了。

這關係到軍心的穩定,也關係到聯邦軍高層自己的利益。

近兩千萬聯邦軍以及為戰爭做出了貢獻的聯邦後勤人員都在這個獎勵範圍內。

戰爭已經結束快兩年了,獎勵方桉遲遲沒有定下,已經在聯邦中引起了非議。

不是鍾成沒有想到,而是他一開始制定的以現金為主的獎勵方式被楊淑貞否定了。

聯邦軍高層將領也不滿意,只是沒人敢當著鍾成明說。

楊淑貞否定的理由是,聯邦經濟剛剛復甦,聯邦新的貨幣體系還很脆弱。

聯邦一下拿出幾十萬億聯邦新幣來發放獎勵,必然會沖垮聯邦的貨幣體系,造成實際上沒有獎勵,只是發給官兵們一堆廢紙,還不如不發。

現在聯邦的生活物資很充沛,社會福利制度非常優厚,但卻缺少真正需要花大錢的消費品,即奢侈品。

就算是貨幣不貶值,官兵們拿著這些錢來買什麼?

這也是聯邦軍高層將領不滿意的地方,同時也代表了那些有功人員的想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鍾成自己可以不要戰功獎勵,也不在乎戰功獎勵,但他不能強迫其他人和他一樣。

在戰功獎勵問題上處理不當,不僅會讓他和聯邦背上刻薄的罵名,而且也會讓有功之臣寒心,以後誰還願意為了聯邦拼命。

鍾成不得不把戰功獎勵暫緩到在裁軍時發放,也便於自己一些考慮的時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