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和戰之間(2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廢物,你不是說能控制工人運動麼?現在的串聯和遊行示威是怎麼事?”fbi辦公室裡,臉色鐵青的胡佛在電話裡呵斥著白勞德,絲毫不留情面。

“這不是我們組織的,這是工人的自發行為,諾福克船廠遭受襲擊的損失有些大,所以”

“我不想聽這種理由,襲擊諾福克船廠是德國人的飛機和火箭,政府已竭盡全力在保護人民,為什麼要把鬥爭的矛頭指向政府?”胡佛惱怒道,“隨便遊行一下也就算了,居然3天過去了還不肯復工,非要政府作出什麼安全保證,這怎麼保證?德國人受我們控制麼?諾福克船廠是重要的軍工廠,上面全部是軍事船舶,工人一天不肯復工便一天不能為加快建設而努力,你們客觀上是在幫助德國人這是何等嚴重的叛國行為?”

白勞德被這頓指責壓得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等對面的咆哮停止,才為難地解釋道:“我已派人勸說工人們儘快復工了,不過政府也應該做出一些安撫,比如減少勞動時間,提高薪資待遇等等現在物價漲得很快。”

“這些可以談,但首先要復工,再不復工,國民警衛隊和警察就要進場了,海軍也不會無動於衷。”胡佛冷冷地說道,“如果你控制不住工人運動,我不介意我來控制。”

“這個”白勞德楞了一下,他當然知道胡佛的控制是什麼,不過他明智地沒有在這方面進行爭論,而是話鋒一轉訴起苦來,“情況有些是很特殊的,比如諾福克船廠裡有很多英國工人,他們自成一派,根本不受原工會組織的管轄,而且他們的收入比我們的人要高,鬧事的情緒也很激昂,很多人還嚷著要國,事情處理起來沒那麼容易”

胡佛知道對方說的是什麼:當初英美達成協議,美國以援助英國物資為代價,從英國換來了將近30萬熟練船廠工人、技術人員及其家屬,本來是彼此相安無事的,英國人為逃脫本土的困難、抵達安定祥和的美利堅而慶幸不已,但誰知道情況很快反過來了大不列顛結束了戰爭,恢復了和平局面,而且國內的情況正在陸續好轉;美國的情勢一天卻比一天嚴峻,很多人一方面是思鄉病發作,一方面是擔憂美國陷入戰亂,這次示威就有不少英國工人參與其中。

至於美國工人和英國工人之間的矛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國以熟練工人和技術人員為主,搶了不少美國人的上升通道,同時又在平時自成一派,雙方互相頗有不爽,而這種不爽平時也被廠方利用起來拉一批壓一批,現在情況一變,情緒和對抗就開始激化起來,隨即共同把鬥爭矛頭轉向了政府反正抗議德國對方又聽不到。

就在胡佛手忙腳亂地調集力量準備協同各方把這次事件壓下去時,白宮也在商議對策辦法。

當初還是紐約州長的杜威是在紐約被轟炸後激烈反對杜魯門的,哪曉得風水輪流轉,抗議的聲音終於到他頭上了。

“這次為什麼壓不下去?西雅圖波音工人鬧事不是很快壓下去了麼?難道是下面人陽奉陰違?”

“閣下,情況不一樣,波音工人當初雖然有些傷亡,但並未有這次諾福克這麼大;其次,現在的局勢和波音那會兒的局勢又有很大不同襲擊來得更頻繁了。”杜勒斯苦笑道,“歐洲之聲還在電臺裡煽風點火,說這是對我們當初襲擊希特勒的報復,很多人信以為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該死!”杜威咬牙切齒,“現在是戰爭時期,情緒發洩一下可以理解,但不能把這種情緒一直帶下去,現在主要工廠停產、罷工已超過了3天,各方面生產停滯,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軍事工業運轉,這對於我們長期作戰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對政府的威望也是不利的。”

“對了,胡佛在幹什麼?他不是向我保證能控制輿論麼,為什麼還有這麼多報紙刊登這些訊息?你看看這些報紙怎麼說?”杜威火冒三丈地拍著桌子,“政府束手無策兩洋戰略破產軍方粉飾太平美利堅處於危難中我們的政府居然錢向敵人‘贖買’平民和俘虜,簡直就是在資敵你看看,這都是什麼話。”

“我說句話您不要生氣。”

“好,你說,我頂得住。”

“是我同意讓他這麼幹的,因為前兩天您在醫院裡,他來請示的時候是我表的態。當然,您應該清楚,我沒有反對您或者拆政府臺的意思。”

杜威疑惑地看了看杜勒斯,皺著眉頭道:“這也是您的權力之一,雖然行使得有些古怪,能讓我知道具體原因麼?”

“橡樹嶺襲擊後,我們完美地控制住了輿論風潮,除少數媒體外,主流報紙、廣播都沒有把這件事捅出去,但這並不等於他們不知道;如果再把諾福克的事也瞞下來,我認為施加的壓力過大,這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政府的聲望會進一步下挫”杜魯門推了推自己的金絲眼鏡,“現在民眾需要一個出氣口,政府需要透過媒體告訴一些不利的局勢,這對於下一步策略指引有很好的減壓作用,您想,夏威夷群島贖買的訊息已混在罷工訊息裡廣泛傳播了,雖然少數國會議員糾纏不休,但大多數人還是理解的,這就排除了一顆定時炸彈。”

杜威點點頭:“贖買”政策是杜勒斯一手推動的,他不過予以了不置可否的態度,現在民意對此沒有反彈,反而是認為政府做得比較務實的工作,這就讓他感覺松了口氣。

“那現在怎麼儘快結束罷工呢?”杜威痛苦地抓著頭髮,“現在戰場上舉步維艱,國內可不能再這麼亂了。”

“參聯會討論的結果是,把夏威夷失守和東西海岸線遭遇重大威脅的訊息放出去對沖。”

“什麼?他們瘋了!”

“不,他們沒瘋,這是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杜威馬上沉吟起來,作為一個平民政治家,他的腦子並不笨,想法和思路也很開闊,之所以一時間亂了陣腳完全是沒想到有如此聲勢浩大的反對政府的呼聲,等他真正靜下心來思考就知道杜勒斯說得沒錯:現在夏威夷淪陷在即,東西海岸線遭遇重大威脅,繼續罷工不但不能達成目標,反而會降低、破壞美國的國防力量,這對於全體美國人都是不利的,只要讓媒體宣揚這個觀點,相信罷工就會結束,而且某種程度上還能團結民眾。

“其實我一直反對有關戰績吹噓和不恰當的盲目樂觀,我們給美國人民傳遞的大都是‘好消息’,在這個氛圍下要想達成和平條件是很困難的,如果把壞消息多放一點,恐怕要和平就不會這麼難。”杜勒斯用低沉地聲音說道,“雖然參聯會還在部署6月份反擊,但我堅持認為您有必要和國會、政治領袖、華爾街和其他重要人士接洽起來,探討有關和平前景,戰爭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必須儘快停止。”

杜威在前幾天還是偏重於繼續戰爭的,但諾福克被襲擊的事讓他清醒過來:德國人有辦法打到諾福克,就有辦法打到紐約、華盛頓、費城這條城市鏈,如果是後者,美國政府將會直接被民眾群起而炮轟,之所以不打是因為德國人還在等待自己的和平誠意,一旦對手失去耐心就會毫不猶豫地痛下殺手,雖然襲擊東海岸不見得能導致美國癱瘓,但政府肯定就要完蛋了必須在這種可怕前景出現前迅速與各方形成一致。

“我明白您的想法,明天我去一趟諾福克來安撫這些騷動的工人們,然後再想其他辦法。”

完美破,請用搜索引擎搜尋關鍵詞(uu小說),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