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超規格接待凱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六月初一。

這是一個好日子,周易也是特意選擇這一天,召回了幾位大將軍,給他們擺慶功宴。

現在各大勢力都在保持著某種默契,大的戰爭沒有,小規模衝突不斷,大乾經過不斷的征戰,也難得的獲得了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

畢竟戰爭太頻繁,對於國家也非常的不利。

國雖大,好戰必亡!

這可是老祖宗的智慧結晶,可不能輕易的否定。更何況大乾現在還不大,更沒有四處征戰的能力。

別的勢力需要時間,平復國內的各種動亂以及矛盾。周易又何嘗不是需要時間,來穩定自己的政權。

可是從去年定都在這裡開始,戰爭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而且他自己也不想,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

佛國胡人這些威脅,哪一個不讓人頭疼萬分。

現在有了空閒,有了安定一點的條件,周易把這些人召喚回來,也為這些人宣傳一下,該給的榮譽一樣不能少,不僅不能少,還要按照最高的規格來。

至於升官,他們的職位已經升的太高了,一個是防守佛國的反撲,一個是進攻柳州梁州兩地,相比較他們現在的地位,都不足以再繼續升遷了。

雖然這些仗對於大乾來說非常的重要,但是就算是殺敵十萬八萬,也不足以繼續升遷,就像是張瓊,他再升職,就要成為鎮國大將軍了。

鎮國大將軍,哪能是那麼容易就可以獲得的,必須要天大的功勞,以及相應的出身背景。雖然周易不怎麼看中出身,但是功勞還是非常的看中的。

司徒家不用說,太祖皇帝起事的時候,所有大軍的糧草供應,都是司徒家出的。可以說負責太祖皇帝所有的後勤事物,這可不是小數目。

有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麼多的糧草,司徒家獲得如今的鎮國大將軍,簡直是名副其實。

只不過鎮國大將軍不僅僅代表著實力,還代表著繼承。這個職位是給他們家族的,不是給某個人的,所以可以世襲罔替,

陳家不用說,同樣是功勞天大。而且陳家歷代都是武將不斷,尤其是到了陳虎,更是一個世家鎮壓一個種族西蠻,就問你怕不怕。

雖然有大乾全國支援的原因,但是鎮壓一個種族,可是實實在在的。

西域那麼多國家,都沒能對大乾造成影響,甚至過不了西境,就可以看出陳家多麼的輝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吳尚雲不用說了,畢竟說的太多了。

可能林家稍微有點水分,但是林家畢竟棄暗投明,可是投降派的人物之一,當初了為了樹立形象。

再加上林家幫助太祖,拿下了整個東境區域。而且還幫著牽制胡人,在太祖皇帝和胡人打的時候,林家可沒有說保存實力之類的,那個時候也是盡職盡責,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所以最後撈到了一個鎮國大將軍的頭銜,即是一種表彰,又是對投降派的標杆形象,所以才有了鎮國大將軍的地位。

張瓊抵抗了佛國的反撲雖然重要,但是和四方相比,好像差的不是一點兩點。

如果他能夠拿下整個佛國的話,可能還有機會成為新的鎮國大將軍,但是現在肯定是不可能的,張瓊自己也明白這個道理。

而趙海清同樣如此,他只是拿下了孱弱的兩州之地,更不可能繼續升遷。

傅天常資歷太淺,張廣勝是將功補過。所以幾位最高的將領,都不會有升遷,他們手下的人,倒是有一部分人升遷了。

雖然不能升遷,但是周易把榮譽給他們安排的明明白白,規格可沒有任何縮水,就是為了讓他們風光無限,選擇同一天過來。

同時也做好了所有輿論攻勢,確保這一天能夠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至少渭城有十五萬到二十萬的百姓會參與到迎接當中。

為此,周易在渭城南門外十里處建造了長亭,周易需要趕往十里外迎接他們的到來,這種規格也是有原因的,可以顯示出皇帝迫不及待的想要迎接功臣,體現了皇帝那種迫切的心情,以及對人才的渴望。

就跟禮賢下士,三顧茅廬的意思差不多。

畢竟能夠讓皇帝親自迎接,而不是你去見皇帝,這面子有多大啊。

皇家最重禮儀,畢竟也閒著沒事,各種禮儀非常的多。不管是面子工程還是別的,能夠存在,肯定是有原因的。

說是皇帝步行走十里地,其實也都是坐馬車走到九里半,然後整理朝服,開始進入長亭等待大軍的到來。

這就是凱旋而歸的意思,幾千人而已。你帶著所有的大軍來到皇城,別說皇帝去迎接你了,估計不把城門封死,就已經很對得起你了。

周易站在長亭當中,文武百官站立左右。這裡沒有凳子,必須要站著。

人家在外面打仗,又是流血流汗的,你在這裡坐等著,翹著二郎腿像話嘛,就連一直不問世事的老大人,也要拖著年弱的身體過來,站在那裡死等。

從渭城到長亭,近二十萬人,把通道堵的水塞不通。

其實周易也沒有要強迫的意思,只是宣傳的力度有點大,很多人都過來看熱鬧,看看那些大將軍多麼的威風,光宗耀祖都不在話下。

更多的,還是妻子等待著丈夫,父母等待著兒子,兒子等待著父親。所以周易沒有強迫,他們都是自願過來的。

“怎麼還沒到,這都快中午了。”

“著急什麼,沒看到陛下也在那裡等待嘛,陛下龍體珍貴,都不覺得著急,你們著急做什麼。”

“看這陣勢,文武百官都來了吧,想想就覺得威風八面。如果哪天我要是也能這樣,就算是戰死沙場也無憾。”

“老朽我要是再年輕十年八年,肯定也能和他們一樣,可惜現在老了,連鋤頭都拿不起來了。”

“快看快看,那個最中間的就是皇上。”

“皇上看起來年紀也不大啊!”

“婦人之見,那是皇上,真龍天子,能是用歲數可以衡量的嗎?

皇上天生就懂事,而且還能感應蒼天,說多了你也不懂,好好看著就行了。”

“我夫君也要回來了,可能就在隊伍當中。你們說我今天這打扮可以嗎?會不會覺得很醜,很土之類的。”

“雖然我大兒戰死了,但是等我小兒子長大了,我還要把他送去當兵。當兵可以保家衛國,戰死了我也光榮。”

……

人實在是太多了,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說什麼的都有。

不過毫無意外的是,這場迎接典禮,註定要增加了很多人的愛國情懷,也要增強大乾民眾的民族自信心。

周易費了那麼大的勁,可不僅僅只是為了面子工程而已。

這種規格的榮譽接待,很多年都未曾出現過了。上一次出現,好像還是吳尚雲成為鎮國大將軍的時候。

不過那時間太久了,而且這裡的民眾,也沒有親自參與過。現在不一樣,現在是現場感受,剛下馬車的時候,周易就感受到了大家的那種熱情。

而且這種規格的接待,雖然沒有給那些人升職之類的,但是對他們的名聲來說,恐怕不比給他們升職要差。

畢竟升職也只是榮譽,權利沒有多大的增加,只不過在軍中的地位更高了而已。

可是周易今天準備的接待凱旋而歸的將士規格,不僅可以讓他們提高在軍隊中的聲望,同時也可以提高他們在民間的聲望。

聲望越高的人,就被逼無奈越注重影響,這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站的越高,那就摔得越很,需要花大精力去維護,這對周易來說,是絕對有力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