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宴會(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僅其他人來了精神,張瓊同樣很是認真,看了一圈之後,開口說道:“末將覺得譚雲同將軍比較合適。”

雖然沒有挑選到其他人,可能會得罪其他的人,但是張瓊依舊有力的說道。

他很清楚,如果在周易心中的信任程度,譚雲同比他還要高出很多。這從周易平時的選擇就可以看出。

這次去寧守關不說,因為他確實需要在後方指揮。但是上次去京都,周易挑選的也是譚雲同,而且他也能後看出來,他對譚雲同的信任,遠遠高於自己。

換個角度說,是因為譚雲同沒什麼腦子,不適合排兵佈陣。但是從其他的一這角度分析,譚雲同比較忠誠,而且比較受寵。

所以他果斷的推薦了譚雲同。

其他人都在爭取機會的時候,譚雲同其實也沒有爭,他現在其實很忙的,整天訓練新兵之類的,他也沒有想到,張瓊會突然把他推了出來。

他在愣過之後,很快就站出來,想要推託掉。其他人也都把目光,放在了譚雲同的身上。

周易沒有接譚雲同的話,而是繼續看向張瓊,開口說道:“譚將軍勇武可以肯定,但是邊鎮情況複雜,恐怕譚將軍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吧。”

譚雲同適合做事,但是卻不適合謀劃,周易就差點沒說他沒有腦子了。

不過譚雲同的忠誠,周易說什麼,他估計就算是知道,也不會有埋怨的,要不然周易也不敢那麼信任他。

張瓊思考了一會兒,開口繼續說道:“譚將軍身份地位足夠,而且深得陛下器重,可以擔得此重任。

雖然對於邊鎮不太瞭解,但是可以讓傅將軍以及張廣勝將軍輔佐。

傅將軍在邊鎮待了那麼長時間,經驗肯定十分的豐富。而且還深得當地士兵的愛戴。

而張廣勝將軍跟北鎮王學習過兵法,北鎮王對戰胡人有經驗,不知道張廣勝將軍學會了幾層,可以去發揮一下自己的所學。

如果可以,以後也可重用。

如此安排,放了萬無一失,陛下盡可放心。”

張廣勝可是皇后的父親,這一個誰敢反對。而譚雲同確實地位很高,雖然在軍中聲望不高,但是地位數第三。

這麼一來,大家即使有點遺憾,但是卻沒有人說反對之類的,甚至有人覺得,張瓊這麼做,是不是有點拍馬屁的行為。

周易這次思考的時間,稍微長了一點點。譚雲同過去,他不是不能接受,但是張廣勝過去,能不能幫到譚雲同,還是說張廣勝過去,老大人可以幫助到什麼。

對於張廣勝的能力,現如今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說好聽了,叫做得到吳尚雲真傳,算是關門弟子。說難聽點,其實他就看了吳尚雲幾本兵法,吳尚雲那樣,哪還有心情教徒弟,張廣勝完全是自學的好不好。

但是張瓊分寸拿的很好,現如今軍方,隱隱約約有兩大陣營,分別是他自己和趙海清。即使他不願意承認拉幫結派,但是那些手下,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這趨勢的,這一點改變不了,也無法改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沒有推薦自己人,也沒有推薦趙海清的人。譚雲同相對來說,算是皇帝的人,不算他張瓊的人。

張廣勝不用說,一點根基也沒有,再加上身份,也算是皇帝的人。為了更有說服力,把傅天常也算上,就成了推薦人選名單。

大概有再出現第三個派系的意思,畢竟皇上都講究平衡之術之類的。

周易好像明白張瓊的心思,但是又好像不太明白。

思考了一下,同意了張瓊的意見,讓譚雲同去坐鎮邊軍,張廣勝和三位偏將輔佐,這件事才算定下來。

雖然傅天常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依舊不能肯定胡人進攻。而且佛國的威脅就在眼前,憑藉著一州之力去和佛國拼消耗,那有點不太現實。

因此周易現如今需要縱深,需要更大的地盤,來養活自己的這個團隊。

軍事方面,差不多就這些安排了。那些練兵,招兵的事情,還在穩步的推進。周易聽著大家的彙報,也是時不時的點頭。

接著就是政事方面的事情了,相比較軍事方面,政事現在要平穩的多,而且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波瀾,有王勝堰在處理,其實問題也不大。

現如今,主要處理難民的事情,自己安撫渭州的百姓。

這雖然不是大事,但是卻十分的瑣碎。因為底層官員稀缺,現在王勝堰和戴毅,還要時不時的到處走訪,這也是一件麻煩事。

接著老大人提出了他的那件事,就是現如今能夠分配的土地,已經分配完了。但是依舊有很大一部分缺口,希望他周易今早的解決。

一聽說能夠分配的土地沒有了,那些將領們也沒有心情繼續吃飯了,畢竟這是一件大事。現如今的士氣如此高昂,完全依靠土地之類的鼓舞,如果沒有了的話,那麼士兵下次立功之類的應該怎麼辦。

而且現在的很多俘虜兵,也在指望著分田地呢。

“對渭州境內,開始重新查田。所有私田一律充公,然後再按照人頭分配,有多少人分配多少地,每人十畝。

同時展開人口調查,禁止一切形式的黑戶奴隸私兵之類的,把他們從貴族手中解救出來,分配田地,給他們入戶。

核查貴族手中的田契,私下田地買賣也一律充公。在戰時有人逃跑者,以及棄守百姓的,房產田地一律充公。

如果土地合法的貴族,按照現在正常價格進行回收,如果他們願意把土地全部賣給朝廷,朝廷會給他們正常的價格,並且貴族也會和普通人一樣,得到土地分配。

也就是說,他們把土地賣給我們,我們還會給他們免費發放土地,他們這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而且積極的人,在田地方面,也多給獎勵。例如每人二十畝的標準來算。

漢州和陰州,都按照這個標準來,以後收復的所有地方,也都按照這個標準。”

周易想出來了這麼一個折中的手段,如果人家也沒有逃跑,土地也都是正常的,強行拿走貴族的土地,會大大降低朝廷的信譽。

人家辛辛苦苦幾代人打拼出來的土地,人家先祖拼死才得到的榮譽保證,說回收就回收,是不是意味著天下百姓不能發展了,誰發展的好就對付誰,哪有這樣的道理。

這樣的朝廷,大家不反你反誰啊。

所以周易就想出來了一個回收的辦法,雖然前期對於朝廷來說,壓力會很大。但是儘量分期給他們,如果不能按時給,他們的田地還會還給他們。

這樣一來的話,差不多解決了大部分的問題。

“那些小貴族之類的估計會心動,但是對於大貴族來說,土地比金錢重要,不一定會束手就擒。

那就查他們的稅收,看看他們有沒有偷稅漏稅的嫌疑。

太祖皇帝雖然給了他們一定的免稅額度,但是這個免稅在朝廷的接受範圍之內。如果他們私下裡為了避稅之類的,進行了隱瞞不報,少報,少稅之類的,這可是犯法的。

給他們兩個選擇,十倍補齊欠稅,並且保證以後按時上稅,以及退還所有的田地,讓朝廷進行回收。

第二個選擇是按照國法來辦,犯人直接進行審判,打入天牢當中,財產充公,也算是給他們先祖一個面子了。

如果還有人能夠躲避過去,那就放過他們好了。沒有私田,沒有少稅漏稅,也沒有逃跑。這樣的貴族實在是太少了,不僅要放過他們,同時也可以重用,例如擔任刺史之類的。

能夠一直堅持底線,守護先祖榮光的貴族,又能夠有幾家。”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