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周易給出的條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易誇大了佛國的威脅,但是卻沒有提青玉兩人的事情。

青玉今天上午剛剛被抓走的,現如今還沒有什麼大事,還需要等一段時間,因為寺廟的人,還沒有收集到足夠的女人,同時還有所謂的儀式。

說白了,就是邀請一些重要人,例如佛的轉世身,或者說金剛,菩薩之類的人前去,要不然怎麼說懷佛胎,他們不去的話,怎麼確定是不是佛。

大人物挑選完之後,剩下的就是其他人享用了。還別說,這些和尚真會玩,比皇帝還會玩,竟然還有這種玩法。

周易也是太著急,不過他在路上,打聽了一下這方面的訊息,這讓他多多少少松了一口氣,至少知道還有時間準備。

可是佛國的計劃,卻沒有時間準備了,畢竟他們今晚就會開始行動。周易必須要取得這些人的信任,不能讓反抗軍損失太大。

即使反抗軍的表現,對他不是太友好。但是能夠拉攏到自己陣營,那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畢竟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能夠幫他牽制住不少敵人。

“當然,朕這麼做,也不完全是為了你們著想,也是為了朕自己。因為你們的存在,多多少少牽制住了佛國的有生力量,萬一你們被殲滅了,佛國就能騰出手找朕的麻煩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朕剛剛佔據渭州和漢州沒多久,朕需要的是穩定,只有穩定,才能幫朕鞏固現在的勢力,大家算是相互合作的關係,並不是朕救了你們,就是你們的恩人之類的。”

周易這麼一說,不少人也是松了一口氣,好感度更是不短的飆升,依靠自己的外掛,周易見大家都有所提升,也是有點無語了。

說白了,就是那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型別。即想獲得好處,可是又不想付出,更不想受制於人。

雖然沒有見到這些人的首領之類的,但是從這些人的表現來看,周易已經差不多摸清楚了這些人的嘴臉。

“如果我們幫助陛下牽制住了敵人,不知道陛下取得寧守關之後,會如何對我們這些反抗軍。”

不管怎麼說,還是有人很心動的。而且現在知道了佛國接下來的目的,他們也不能繼續坐視不理了。

如果這些江湖人士,真的是用來對付他們反抗軍的,那麼確實有點麻煩。

畢竟江湖人士,多多少少會一些功夫。他們就相當於特種兵之類的,萬一摸到了他們的老巢,來一個斬首行動,把他們的首領殺死了怎麼辦,這也是大家比較擔心的。

佛國真的對付他們,他們就算是想要撇清關係也不容易,既然如此,他們也想多瞭解一下,周易會如何看待他們。

這一點,周易自然也考慮過。畢竟想要過來談判,肯定要有一些籌碼之類的,只不過當初給出的代價有點大,現在周易瞭解了這些人的態度之後,再加上自己掌握著主動權,自然不可能還按照以前的來算。

“首先朕會給你們一道聖旨,替你們洗刷現在的身份。證明你們不是賊寇,而是大乾的軍隊,寧死不降的軍隊。”

這一點沒有改變,他們現在還是賊寇,周易替他們洗刷冤屈,給了他們名義,不要小看這一點,周易能夠活到現在,這東西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這樣他的話,他們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活動了,即使跑到了其他的勢力,也有了一些身份。至少現在大乾的名義,還是值錢的。

周易也想過會不會暴露,但是能夠拿下寧守關的話,恐怕身份想要掩飾也不可能了,到時候暴露就暴露吧,讓大家知道大乾還在,也算是給了那些還在堅持的人,打了一針強心劑。

大乾朝廷的聲音,已經很久沒有在天下出現過了。百姓都是健忘的,真的讓那些人整理好了內部的事情,哪還有周易活動的空間。

既然如此,周易就給那些人找點事情,讓百姓們聽聽大乾的聲音,這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那些因為變革,很多不敢反抗的百姓,也可以找到組織了,多了一分底氣,何樂而不為呢。

“其次是對你們這些人的安排,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收編的話,朕可以讓你們加入朕的軍隊當中的,甚至可以單設一營。

首領級別的,可以得到將軍的職位。其他的往後類推。

要是不願意被收編,你們可以隨便離開了。是繼續待在佛國境內也好,還是說去其他的地方也行。

去佛國境內的話,朕可以給你們提供糧食補給,過冬的衣物,以及少量的武器之類的。以後這裡就是你們的後方,你們也不是沒有靠山的了。

朕允許你們在寧守關附近修整,繼續提供一定的藥物之類的,你們的家人,也可以在寧守關這裡安頓。”

周易一開始給的條件,是允許他們獨設一軍,依舊屬於他們自己掌控,也就是說,有一定的自治權,算是派系或者內部軍頭了。

同時給他們提供所有的補給,讓他們不再孤軍奮戰。

不過現在他改變主意了,不要說一軍了,就算是一衛也不給他們。封賞的時候比較容易,但是想要撤掉就不容易了。

就像大乾各地的貴族一樣,特權太多了,給的時候容易,也比較有效果。可是想要收回來就不容易了。

既然有這樣的案例在前,周易自然不可能繼續犯錯。

給他們一營,最多也就一萬人左右,正好夠他們現在的總人數,也就是沒有給他們擴大多少編制。

以前的自治權,現在也直接取消了。他們進來之後,周易肯定會給他們安排在忠勇衛的下面,或者說趙海清的下面,以後就要接受約束了。

而糧食方面,也從原來的全權負責,變成了聽你的補給。

當然,即使如此安排,也比他們現在的處境要好很多。要知道,他們現在可是朝不保夕,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是衣不遮體的地步。

周易自然不可能對他們不聞不問。他們加不加入周易的陣營無所謂,只要他們對抗佛國就可以了。

為此,周易也不允許這些人覆滅的,肯定會給他一些支援。

只不過,現在他消減了一些。畢竟沒有那個必要,他也覺得,可能會有人心動,但是也有人不願意受約束,或者說擔心周易把他們當炮灰,可能會離開。

離開周易也不在意,周易就沒有想過過河拆橋。畢竟信譽很重要,而且還是皇帝的信譽。

關於皇帝的名聲,他周易已經敗了很多。現如今知道了珍貴,不可能繼續敗下去。畢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想要挽回就非常困難了。

相比較聖旨給他們正名,這第二個條件,才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這些人大多都在分析其中的利弊。

這兩個條件,一個是名,另外一個是利,其實也比較容易理解。畢竟人活在這個世上,無非就是這兩樣東西。

“再有就是,朕允許你們在渭州或者漢州招兵買馬,擴充自己的勢力,並且還給一定的支援。”

思考了一下,周易還是把這個條件加了上去。不讓他們招兵買馬的話,他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恢復過來啊。

這樣做,可以讓他們儘快的恢復。不過壞處也很多,還要冒著一些風險,那就是這些人突然調轉槍頭,忘恩負義怎麼辦。

可是周易管不了那麼多了,先答應再說。允許他們招兵買馬,但是卻不允許他們強制抓壯丁,這樣一來的話,周易有信心留下那些百姓。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