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各勢力的默契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易痛快地認錯,譚雲同也不敢多嘴,只是靜靜的呆在旁邊。

“跟著就跟著吧,現在最重要的是,先找一塊地方駐紮才行。就在這裡,估計晚上會有不少事情,所以需要一個安全的地方。”

這些人打不走罵不動,難不成還把這些人都給殺了不成。

說實話,就算是周易這樣下令,恐怕大多數士兵都下不去手。畢竟對手無寸鐵的老人下手,對於士兵來說,就是恥辱。

他們又不是膏藥國的那種牲畜,對老人孩子都能落下屠刀。

“站住!這裡是天南商會的駐地,不允許進入。”

周易想要進皇宮,但是卻被人給攔住了。周易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回家,竟然還回不去,被阻攔。

皇宮可是他的家,現如今竟然成了什麼天南商會的駐地。

可能是看周易這邊人多,這個天南商會沒過多久,也聚集了一百多人。而且一個個都拿著武器,兇相畢露。

“這是怎麼回事?”

周易皺著眉頭,沒有搞清楚情況,沒有立刻就動手,而是吩咐人打探一下訊息。

沒過多久,從後面跟隨的人群當中,有一個老人就被帶了過來。他知道一些情況,過來給周易解釋。

其實周易進城也有點大意了,他覺得沒有了朝廷之後,這裡應該是一個非法之地,沒有什麼勢力才對。

所以沒有過多的打探,大模大樣的進來了,還想進皇宮,這麼一個有利的地方駐紮。

然而有點出乎周易的意料,人類的適應能力真的很強大,即使沒有了秩序,用不了多久,也會有新的秩序產生。

新的秩序可能有點殘忍,有很多不公平的地方。但是秩序總歸會產生的,可以歸結於一種文明的形式。

無論是北方的部落,西方的蠻人,西南的夷人。不過社會程度多麼落後,終歸會有新的秩序或者文明產生。

而且中州之地,也不是那麼的貧瘠。所以在失去了一切之後,又在廢墟中,有新的秩序在產生。

這麼說雖然有點誇張了,但是只是打比方。確實是有了新的規則秩序。

“這位老大人。”

周易還有最基本的禮儀,老者也是拱了拱手,一看就是講究人。可能在京都,以前也是一個體面人。

“這位公子初來京都,所以不知道情況也可以理解。

自從京都被遺棄之後,依舊有不少的難民還在往這裡聚集。一些有本事的人,大部分都已經離開了,這裡一段時間內,確實非常的亂。

不過商人逐利,這裡雖然很亂,但是也充滿了發財的機會。而且商人的膽子大,只要有強大的武力保護,一般都能發財。

所以就有不少商隊前來經商,帶來了大量的糧食之類的,也因為這樣,所以京都才會活下來不少人。

這裡也就形成了一些新的秩序,都是不能招惹的物件。尤其是那些商隊,人家一旦不再賣糧,恐怕整個京都會再次混亂。

尤其是三股商隊最為強大,這個天南商會就是南境南陵王的人,他們是京都附近最大的糧商,佔據了皇宮的正門,成為了他們的臨時駐地。

除了天南商會以外,還有天下商會,周遊商會,這是京都最為強大的的三個商會,分別佔據著皇宮的三道門。

還有一道門被一群太監建立的勢力掌控,他們自稱是皇黨的人,是忠誠於大乾的人。所以現如今皇宮是不允許進的。”

周易有所觸動,整個人一激靈。不是別的,而是這個皇黨,讓他觸動很大。

要知道,周易離開的時候,帶走了所有的親信。而這些親信,也都是皇黨成員。按理來說,不應該有皇黨才對。

而且這個名字,也不可能真的巧合吧,還都是太監建立的勢力。

當初周易離開,算是拋棄了大家。沒有想到,竟然還真的有人念他的好,還依舊堅持自己的身份。

這些人都是太監之類的,他們是依靠什麼站穩腳跟的。

對於皇黨,觸動最大的除了周易之外,還有明祿青玉等人。他們就是皇黨成員,青玉還好,明祿沒有想到,皇黨真的到處都有啊。

他還以為就那一點人,原來在京都當中,還有著皇黨的存在。

周易雖然震驚,但是卻沒有表現出來。強壓住對皇黨的好奇,故作無意的繼續詢問道:“現如今兵荒馬亂的,糧食可是重要物資,南陵王他們竟然還在賣糧?”

這位老者還算有點見識,開口解釋道:“雖然現在兵荒馬亂的,但是終歸會統一的,到時候新秩序建立,金銀銅還是一樣值錢。

這些人當然趁著這個機會,大量囤積一些金銀銅了。這就是商人的本性,他們只在乎賺錢,投機倒把。當然,也無意中救活了不少人。

其二就是南境今年又豐收了,跟去年不同,今年還算不錯。所以就把陳糧賣出去,聚攏天下的財富,為他招兵買馬做準備。

其三是三大商會,都屬於三大勢力。他們不僅僅只是聚攏財富那麼簡單,也為了利用商隊,進行招兵買馬。

這裡很多年輕的青壯,都把自己賣給了商會,然後被送到了兵營當中。

最後一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他們希望這些沒用的累贅,最好能夠在京都自生自滅,不要再前往其他的地方了,以免造成其他勢力不堪重負。

畢竟數量太多了,各大勢力都在休養生息,哪一方都不歡迎。都是一些老弱婦孺的,沒有太大的價值。所以三大商會也會拿出來一部分糧食救濟,把這些難民留在京都附近,所以這裡依舊聚集很多的難民沒有離開。

現如今,每天都有數千人死去,又沒有地方可去。再加上寒冷,恐怕這個冬日過後,京都附近的難民,將會有一百萬挺不過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金銀的聚攏,周易沒有想到,但是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就和發國難財差不多,只要社會秩序恢復,這些依舊是財富。

對於商人的嗅覺,周易還是挺佩服的。至少他們給這些難民,帶來了一些生路,彌補了周易心中的虧欠。

畢竟大部分都是難民,難民逃難的時候,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銀兩的。

可是各大勢力的默契,卻讓周易聽得有點心寒。

就是擔心這些沒用的難民,繼續湧進他們的地盤,竟然採取這樣的手段,想要把難民留在京都的附近緩慢等死,這些人都是被拋棄了。

這可是三兩個人,而是百萬難民。而難民也沒有選擇,要麼貪便宜貪圖那一點點救濟糧,在這裡不走,要麼就是餓死在路上。

不少人已經走了很多地方,他們不願意再繼續冒險了,從而選擇繼續留下來,哪怕明知道是在等死。

就像面前這位老者,他知道處境是什麼,但是依舊沒有選擇離開。

在各大勢力看來,他們對於難民沒有責任,也沒有愧疚,一切都是朝廷的過錯。難道他們就真的一點責任都沒有嗎?也不知道是誰想出的這種對策。

開始還覺得,這些商會不錯。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是各大勢力手中的刀。

其實周易不知道的是,各大勢力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為迷信,想要破壞大乾最後一絲國運,不想讓大乾復國了。

他們認為,如果大量百姓死在了京都,那麼肯定是有傷天和。到時候就真的復國無望了,這才符合一些人的目的。

聽起來很迷信,可是確實有一些人願意相信。尤其是一些不願意揹負罵名的勢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