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天下誰人明我心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曹操麾下群臣,多為一時才俊。似郭嘉荀彧等高才的目光,全部集中在了高遠身上。

銅臭氣,最讓有學之士反感,但禮尚往來是要有的,這禮物就難免花錢,就有了銅臭氣。他們很想知道,高遠沒有銅臭氣的禮物是什麼。

蔣幹鬍子一翹,斜視道:那麼,高公子快快拿出來讓我等一觀。

高遠觀眾人說道:我有詩一首,送與曹公。

郭嘉等人頓時來了興趣,贈詩可不是尋常人能夠贈送的。這詩不好,就達不到贈送的效果,並且傳出去笑掉大牙,從此名聲蒙塵。然而話又說回來,若是有一首好詩,立刻傳與天下,聲名鵲起。

九江名士蔣幹就露出了不屑一顧,道:無知小子,在座荀尚書郭祭酒諸人,哪一個不是滿腹經綸,就憑你一個山野粗鄙之人也敢學人贈詩

末席的高遠側立,望著屋頂雕花的橫樑不語。

曹操本身就是一位大詩人,他頗有興趣,揮退蔣幹道:孟嚴贈送本司空詩,本司空十分高興,不妨說出,我等靜聽。

高遠這才轉身,微微一禮,道:曹公領軍平定徐州,有大功與朝廷,不才有詩龜雖壽送於曹公,聊表寸心。

曹操被誇讚,終於有了笑容,他疑心頓去。

龜雖壽

似郭嘉荀彧這樣的高才,也看不透高遠的心思,他們只能靜觀。

高遠娓娓道來,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他唸詩之時目光遍觀堂中諸人,尤其在張遼身上多停留了一會。

此詩念完,滿堂靜悄悄的針落可聞,然而瞬間後就炸開了鍋。人們大聲議論了起來,並投來驚訝,驚豔,驚歎的目光。

王佐之才荀彧情不自禁擊節讚歎道:好詩,好一首龜雖壽。

郭嘉十分驚訝高遠的才華,好意境,此詩足以載入樂府詩集,於名家比肩。

曹操已經樂的合不攏嘴,頭風病竟然也好了一半,連道:好詩,好詩,頗合我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詩之意: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儘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有郭嘉等人解釋,眾人皆知道了此詩之意,更加贊同。

這詩,對於高遠來說又有另一番含義:我隨被束縛,但有雄心壯志。雖然一時衰敗,但奮發之心永不止息。我命由我不由天,調整好我心,就能夠獲得成功。

這一首詩,高遠不是送給曹操的,而是送給自己的,同時也是送給張遼的。這一層的含義,除了高遠,沒有人領悟到。他人皆從此詩的意境中,去感懷曹操的壯志人生去了。

然而有一人隨後卻是領悟到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呂布舊將張遼。他露出驚訝之色,他萬萬沒有想到,往日裡文不成武不就的高遠,竟然有如此的抱負,竟然有如此的才華

郭嘉起身對曹操一禮,道:此詩道出了吾主的大志。他又看向高遠,敬服一禮道:只有高公子這樣才華橫溢之人,才能夠做出這樣的詩來。

高遠面上微笑,心中冷笑。而曹操興奮的跟中了五百萬彩票一樣,然而這龜雖壽是曹操晚年做的,高遠拿曹操的詩忽悠了曹操,也是給他面子了。若曹孟德得知詳情,不知會作何感想,估摸著會把高遠大卸八塊吧。

然而此刻的曹操,打死也不可能知道這首詩是高遠剽竊自己多年後的版權。他心裡跟吃了蜜一樣,突然看到蔣幹的時候,頓時吃了蒼蠅一樣噁心,冷哼一聲一揮手。

蔣幹臉色刷的就白了,急忙躬身,後退出去。退到高遠身邊的時候,急忙行禮,諂笑道:高公子大才,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大人不記小人過。他灰溜溜的離開了大廳。

眾人開始重新認識高遠,對於這名家道衰敗的年輕人,流露出太多讚歎,而張遼另有所想。

飽學之士更令人尊敬,曹操是要禮賢下士的,他急忙指著近處蔣幹的席位,親自起身請高遠入席。

高遠再次入席,恰巧與張遼相對。張遼頗為尷尬,而高遠反而是更加鎮定自若。

慶功宴正式開始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漸漸進入了。眾人訴說戰事獲勝的經歷,期間不免又對高遠的龜雖壽讚歎。

席間,郭嘉多次示意曹操藉機招募高遠加入,正當曹操趁著酒興有所動作的時候,一陣冷風倒卷。高遠隨眾人一起望去,就見門口黑影一閃,疾步進來一位武將,正是值守的夏侯恩。

他拜倒在地,舉起二卷竹簡,大聲道:主公,袁本初興兵十餘萬,大軍已經進駐黎陽,先鋒顏良即將到達白馬,延津于禁,白馬劉延的告急文書已經傳到

曹操吃了一驚,急忙拿來細看。曹操看完後,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感冒和頭風病都好了。開始燥熱的他扔掉披風,便是曹操,也已經心驚,焦急道:袁紹大軍以動,汝等有何良策對敵

告急文書傳與曹操手下重要謀士之間。

袁紹有十餘萬大軍,糧草充足,而曹操雖然也有不少兵馬,但需要防守南面的劉表孫策,還有西北的馬騰,青州的袁譚部。他能夠調動的兵馬只有二萬多人,郭嘉等人皆皺眉,面色開始壓抑。

堂中諸人深知目前中原的實力與河北差距巨大,皆露出憂色。

此事高遠早就猜到了,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然而全在他掌中,那未卜先知快意,令他更加自信。心中哈哈大笑,他的機會來了。

這時荀攸說道:袁本初兵馬雖多,但不足為懼。我軍皆是精銳之士,以一當百。但利在急戰,若是拖延時日,糧草不濟。

此話頗合我意。曹操摸著鬍子說道。

高遠聽到後,心裡又是暗笑。這話他在三國演義裡面看到過,但最終怎麼樣好漢架不住人多,最終出擊的曹操戰敗,退守官渡。

他想到這裡,不免露出耐人尋味的表情。

而一旁的郭嘉忽然間,就發現高遠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難道高孟嚴已經有了更好的對策於是,這位鬼謀便說道:不知高公子有何高見

眾人的注意力立刻轉移到了高遠身上,想要看看這位能夠作出龜雖壽的年輕人,是否在謀略上也有建樹。

高遠腦筋一轉,琢磨一番,便說道:袁本初兵多將廣,初期銳氣極盛,曹公雖然兵精,但無法立刻取得優勢。若是急戰,兵員損失下對後面的戰事極其不利。

高遠上來就將荀攸的主張全盤否定了,眾人十分吃驚。

曹操不動聲色道:那麼以孟嚴之意呢

高遠微微一笑,他後世而來深知歷史走向,自然知道最好的辦法,道:可佯攻延津,急襲白馬,圍剿顏良重挫袁軍銳氣。他起身遍觀諸人娓娓而談,河北軍雖眾,但文武不和,無法全力以赴。明公可以扼守官渡要害,袁本初必定無法寸進。待得袁本初營中有變,便是用計破敵之時。

郭嘉與荀彧等人面面相窺,忍不住說道:此謀甚妙,主公若用此謀,袁本初必敗無疑

荀攸臉紅道:聽孟嚴先生一席話茅塞頓開,荀攸險些誤主,死罪,死罪。

曹操手下的謀士,十分敬佩高遠。

眾人立刻對高遠刮目相看,沒想到這位年輕人不但武勇過人,才華橫溢,在軍略方面也有過人之處。這單項的好找,三合一的天下屈指可數,眾人一時間驚為天人。原來高孟嚴如此有才,之前的他不是這樣的,眾人又感到匪夷所思。

高遠露出自信的笑容,這便是後來人的優勢。即便郭嘉荀彧這樣的當世英才比高遠知道的多,但後世來的高遠比他們知道的更多,他們也要甘拜下風。

領先千年的知識,豈容超越

好曹操拍案而起,道:孟嚴,此番對袁本初獲勝,你是首功。本司空不日起兵,孟嚴可否來帳下出力他終於忍不住丟擲了橄欖枝,這般有勇有謀有才的人,作為梟雄的曹操,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然而此刻的張遼,震驚的同時,心中十分不解,公子是絕對不會投順曹操的,此策絕不會是晉身之資,那麼他又為什麼幫助曹操出謀劃策呢張遼便發現,高遠太過高深莫測,自己徹底看不透他是如何打算的了。

高遠起身,眾人只以為他要做出決定,拭目以待。曹操露出了最和藹的笑容,心說麾下若有高孟嚴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何愁大事不成。期盼之色,頓時溢於言表。

高遠遍觀眾人,似郭嘉,荀彧,許褚徐晃等英才之士,皆在曹操手下效力。然而一股不服之氣,更加湧上高遠心頭。他最後望了一眼張遼,棄曹操不顧,轉身仰天長嘆,天下誰人明我心甩袖子就走了

張遼見到高遠並沒有投順曹操的打算,內心深處松了口氣。

手裡拿著橄欖枝搖啊搖的曹操頓時傻了眼,他本以為高遠考慮後會同意效力,沒想直接就走了。曹操的臉上掛不住,臉色陰沉起來,突有所悟,暗道:二年有餘,此子依舊心懷仇恨,不願投順我,憑此子之才,必為禍患。

曹操是什麼人,中原霸主,他放下了身價招募,然而高遠竟然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這無異於重重扇了曹操一計無形的耳光。

有道是主辱臣死,夏侯惇暴怒,起身道:主公,末將這就去將高孟嚴抓回來,任憑主公發落

張遼心頭一驚,就說求情的時候。郭嘉好似隨口的一句話傳來,昔日周公吐脯,天下歸心。

惱羞成怒的曹操聞言一愣,他很快冷靜了下來,心說此子年少,我也有的是時間降服他。於是中原霸主曹操充滿了自信,他揮退了夏侯惇,感嘆道:此次早生數年,呂布大事成矣。

眾人聽到後頗有感觸,尤其是張遼。他沒想到高遠從軟弱的碌碌無為,變的勇可擋關羽,謀略讓郭嘉荀彧這樣的大才驚歎,想到他前番重整基業之事,不免記憶起舊主之恩,心中頗動。而高遠臨走之時的話,依舊在他耳邊迴盪,那種落寞和孤獨,讓他感同身受。

此次慶功宴後,天下廣為流傳高遠的龜雖壽,一時間,大江南北,皆認為高遠乃是有不可多得的當世才俊,又為他如今寄人籬下的境況而惋惜。

感謝:李建飛福禮所言與記憶兩位兄弟的打賞。

新書求推薦票,求收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君子毅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