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番外十三)陽陽蛻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兵營如鬥獸場,體質好,有膽識,在訓練中表現優異的才能有好菜飯吃。

徵兵當然不是人人自願,可事關生存,大家都被激起了不服輸的鬥志,慢慢的便有了些模樣。

陽陽訓練刻苦,站姿筆挺,眼神堅定,又肯學習,因此率先贏得了總教頭的關注。

兵營裡時常有以大欺小、持強凌弱之事發生,更何況得長官誇讚的孩子總是更令人眼紅些,難免就有些心有不甘之人找上門來,想一較高下。

一個濃眉突眼,滿是絡腮鬍的壯漢擋了陽陽的去路,“周錦晨,別以為你入了教頭的眼便能出頭,老子命硬能克天,他日定能當將軍!”

陽陽沒有絲毫畏懼,高聲回道:“我國國土遼闊,將軍之位又不止一個,你我各憑本事!”

那壯漢是個愣頭,氣急敗壞道:“你敢跟我爭?!”

陽陽搖頭,說不通只能比一場了。

只要兩人站上對戰臺,公開比試,點到為止不傷人性命,軍營裡是不管這些的。

良性的競爭有助於激起男人之間勝負欲,這是好事。

陽陽個頭雖不比那壯漢,但勝在招式靈活,耐力十足。他咬牙堅持,耗盡對手體力,竟出乎眾人預料,險勝贏了這場比武。

自此,兵營裡的新兵便開始用比試來決定誰來當老大。

陽陽當然也不是場場都能贏,但是他善於總結,這場輸了不要緊,下一次畢定要彌補不足,找回場子。

訓練大半年後,新兵被編了隊去剿山匪。

山匪圈地封山為王,熟悉地形又有屯糧,幸得新兵中有許多山裡走出來的孩子,比如陽陽、壯漢吳大勇。

他們知時令,懂山林,為帶隊將領提供了不少攻山的有用訊息。

結果不言而喻,他們成了山匪的鬼見愁,用最小的損失贏得了勝利。

小的勝利是為了迎接更大的挑戰,眾人來不及慶賀便收到了拔營往涼州去的命令。

去往涼州,則意味著上戰場。

眾人抹著眼淚趴在石頭上寫家書,陽陽識字,被將士們結結實實圍了好幾圈,只為求他代筆。

一向不甘認輸的吳大勇首次示弱,請陽陽寫了一封信給家中母親幼妹,叫兩人等著他戰場立功,光耀門楣。

再豐富的辭藻也比不上情真意切的思念,陽陽寫到最後只覺得惘然若失,也不知他日能有幾人回到家人身旁,親口訴衷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又怕倘若真戰死沙場,更悔當初沒留下一言片語,感恩父母悉心教導。

陽陽思來想去,將信寄給了姐夫劉銳傑,叮囑他,若自己真的魂歸千里,那時再把信交給父母。

三年征戰,白骨皚皚,堆積如山。

少年們被磨去稜角,當初放話要當將軍的豪言壯志已經變得很遙遠,只有歸家的意志支撐著他們在戰場上頑強拼搏,殊死搏鬥。

第四年秋日,敵國棄旗投降。

全體將士抱頭痛哭,相擁而泣,齊齊高喊終於可以回家啦!

戰後還需要打掃戰場,清理殘骸,整頓清楚後朝廷還要重新編軍。

老弱病殘要遣散回鄉;正值壯年並且有意願的則編入三軍;剩下小部分有特殊才能的,還會有其它特殊的安排。

出乎眾人意料之外的便是“戰場勇將”周錦晨竟然要辭軍歸鄉。

韓校尉眼見勸不過,便給了他一封舉薦信,要是他日改變主意,持信去京城報到便可。

陽陽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快馬加鞭去了吳大勇的家鄉。

吳大勇自詡命硬能克天,可“命硬”兩字從來都不是老天爺給的優待,而是凡人命運崎嶇自封的統稱。

但是老天爺從來不把誰放在眼裡,畢竟天總是很無情的。

陽陽找到吳家時才知道吳大勇的母親已經在兩年前病世了,如今家中只剩下一個幼妹。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