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救災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階段安頓災民為主準備重建為輔,因天災而去世的人沒法復活,但活著的人一定要重建生活下去的信心得更好。”

“這個階段安置災民需要大量的臨時房屋,需要國家和社會捐助大量的各類生活物資。”

“第三階段重建!”

“重建的不僅僅有大家的棲息之地,還要重建他們的未來,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幾千萬人受災,如果和美麗國一樣讓災民自己管自己,這在華夏是不可能的。我的建議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幾十個省,一個省援建一個鎮,這樣各省財政不受影響,同時可以做到3年內完成所有基礎設施的重建。”

“無論是道路,還是學校,還是住宅3年內都可以全部原地重建或者異地重建,並且3年的重建時間,也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

第9個問題莫海回答得很快,不過讓很多圍觀的災民眼前一亮。

如果國家真的用3年時間來完成基礎設施重建,這意味著整個蜀北地區將成為一個大工地,建材、裝置、人員、商貿、物流等行業都會有大量的賺錢機會。

如同莫海說的,很多人因為地震走了,但更多的人還要生活下去。

“戴記者今天的採訪是在電視還是在報刊雜誌上看到呢?”莫海笑嘻嘻的問道,今天的採訪他可以說基本上沒有讓戴雯雯失望。

“看情況吧,報紙的可能性最大。”

“聽你口音,魯東那邊的?”莫海突然畫風一變。

“嗯,不過現在移民到星島了,星島獅城這個國家雖然小,但自由啊。”戴雯雯很樂意告知對方自己現在外籍人士的身份。

“哎喲,不錯啊,歡迎你來華夏,得虧華夏面積有那麼大,要是獅城是地震中心,估計得滅國了,對了戴記者記得多問和地震有關的情況,而不是拿著地震上綱上線搞小動作,我還好是文明人,你要是遇到不文明的,就剛剛的那些問題,你們怕得躺地上。”

莫海的嘴不是一般的損,眼見戴雯雯被懟得要冒火,莫海又說了一句,“哦,對了我相信戴記者你們的報道是公平的,不會斷章取義,你們有錄影,我們也有錄影。”

說完還指了指一邊保鏢手裡的“衛士記錄儀”,然後帶著人就離開了。

戴雯雯幾個人一看,心裡面已經把莫海的祖宗十八代都挫骨揚灰衝下水道。

望著這個年輕又敏感到過分的年輕人上了車,戴雯雯這才反應過來:這貨姓甚名誰?

只好讓攝影師連忙拍了“錦官飛龍裝飾”的救援車隊貼花,等著回到錦官酒店再去查一查這家公司。

在說莫老闆和蘇成芮他們8點多去指揮部備桉今天提供的救援車隊數量,等應付完戴雯雯時候已經是10點鐘,連忙帶著人往紫鋪水庫趕去,聽說那邊兒現在已經探出了一條能到震中的路,很多志願者已經往那邊趕去。

災民們口中現在通往震中的路有四條,一條是山路,一條是軍隊昨天開闢出來的水路,還有一條是軍隊正在挖開塌方的國道,另外就是直升機的空中通道。根據大家傳言莫海是這樣理解的,實際等到了山裡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

首先並沒有4條路,山路是不存在的,崇山峻嶺的地形等爬山結束黃花菜都涼了。

其次,路只有3條,一條空中通道;另外的水路和公路最後彙集到距離震中5公里的一個礦企場地。而當中水路就是在山口紫鋪水庫大壩,和震中礦企那裡設立了兩個渡口。最後5公里依舊是靠人背肩扛運送物資。

莫海他們也沒個地圖,以為一進山到處都是塌方就要翻山越嶺,結果到了這邊才發現可以走公路,只不過堵滿了各種車。

問了下徒步走出來的災民,這才知道了真相:山口徒步可以走到到礦企渡口那邊,只不過在到渡口之前的5公里位置過河橋塌了,所有的車子都堵在那裡。而山口到斷橋這段公路,中間也有幾處塌方,不過有路橋局在巡邏,注意安全就可以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就尷尬了,剛剛進山之前還說幸虧自己讓大家帶了雨靴,現在人家說最後5公里才是山路,還是運動鞋吧。

莫海他們的車隊沒有走多久就直接堵死,回程的車子說剛剛餘震前面又塌方了,差點埋了一輛車。

得,走吧!看樣子得堵到天黑。

在程澤他們幾個退伍兵的幫助下,每個人都用繩子做成簡單網兜,背了6箱自熱米飯,每箱3公斤多,6箱差不多就是20公斤。

這邊地質結構堅硬,左側因為開闢公路而形成的絕壁很高,右側是明顯感覺到寒氣的水庫,這條江的水都是雪水,山裡面的山泉溫度很低。和莫海他們一起因為堵車只能徒步進去的人說,水庫這邊還好,再往裡面走,人掉江裡5分鐘就會直接凍死,水溫太低了。

浩浩蕩蕩的救援隊伍宛如長蛇一般朝震中進發,路上逃難的災民很多,有人沮喪落寞,有人興奮於逃過一劫,有的人悲傷失去了親人,有的人行走全靠一股求生的勇氣。

每當餘震來的時候,所有人都下意識往左邊抬頭,生怕自己遇到塌方。遇到塌方處大家就等著休息一下順帶把午飯吃了。

不得不說,這餘震追趕下,大家走路的速度都快了很多,就是20公斤負重非同一般的重。所有人都是咬著牙關,堅持走完了山口水庫到斷橋的10多公裡路。此時已經是下午兩點,揹著東西被餘震趕著小跑,估計所有人都不想體驗第二次。

老橋被震塌,新的橋是部隊架的便橋,兩邊連護欄都沒有。

過了斷橋的公路就是另外一番場景:盤山公路!

也有不少塌方,就是爬山累人。斷橋到礦廠渡口這邊又走了一個半小時,時間已經到了4點半。

“早就說了讓你不來,你非要逞強。”看到累得有些脫力的蘇成芮,莫海的抱怨式關心讓蘇成芮哭笑不得。

“你大老闆都親自來了,我不來怎麼行?以後這些員工怎麼看我?”蘇成芮邊吃飯邊說。

莫海掃了一圈正在休息的幾十個員工,大家看著從山上不斷運送一些傷員、災民下來,很快就有人提議繼續前行,最後5公里到震中的小鎮。

得虧莫老闆沒有輕易說繼續前行而是問了下前面路況:距離震中還有5公里,有很多是山路,地震後下了雨的山路雖然不長但絕對難走。

這已經5點多說實話天要開始黑了,莫海發現了一個問題:今晚怎麼住?住哪裡?

山裡面和灌縣最大的區別就是,沒有太陽曬到的地方很冷,山外穿短袖體恤,山裡面的本地災民們還穿著毛衣……

莫海他們這群穿單衣穿短袖的,晚上不被冷死也得凍感冒。

莫海撓了撓頭,“原本還說就在山裡住,看來得回去了。大家收拾一下,我們去碼頭那邊和指揮部的說一說情況。”

說實話要不是怕這幾十號人凍出問題,莫海真沒臉去找指揮部搶災民出山的位置;要知道這些災民不僅僅是震中這個鎮的,還有很多山民、其它縣鄉鎮路過震中準備到灌縣那邊的。

簡單說震中所在的鎮,其實是一個交通匯聚點,隨著山裡面扯出來的災民越來越多,這邊的運輸壓力越來越大。

不過莫海耍了一個小心機,他帶著人幫著搬運物資,讓蘇成芮帶著程澤這個退伍兵去找這邊總負責人,商量一下能不能安排幾十個人晚上住宿,或者讓莫海他們護送災民到臨時安置點,他們在山外有20輛9座麵包車運輸隊……

其實水路不短好歹10多公裡,但前面說了,水裡面雜物太多,晚上雖然也在運送東西,但安全沒法保證。總的來說整個災區,山裡的晚上除了心驚膽戰等待餘震之外,所有的對外交通基本上中斷。

也不知道蘇成芮和程澤怎麼談的,反正最後蘇成芮和程澤很古怪的看著莫海:指揮部讓我們護送災民在安置點。

這放水般的待遇……

震中這邊莫海他們在為晚上發愁,山外面的電視觀眾們卻在看電視臺的直播。

下午3點鐘左右,另一個極重災區百川縣城那邊發現了一位姓陳倖存者,26歲的男子,被壓了73個小時才被發現,由於其樂觀的心態讓所有人都為之動容。

“我不想我的小孩生下來就沒有父親。”

“我三天三夜沒吃過一顆糧食,只喝了點水。但是我覺得我命還大,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說實話,頭天晚上我真的差點堅持不過去了,我很想放棄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頭又想一下,我不能失去他們。我確實不想放棄我家裡的任何一個人,所以說我要堅強。”

“我必須要堅強,為了每一個深愛我的人,一定要頑頑強強地活下去。”

“這輩子我沒抱太大希望,只想我老婆小風兩個和和睦睦地過一輩子就行了。”

男子每一句話都讓所有人感動,樸實簡單,對未來充滿信心。然而由於男子下半身被預制板、鋼筋、釘子等好多東西壓著,根本不能被直接拉出來。

雖然是下午3點多發現,但等調來更專業的工具救出來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多,而且更加可惜的是,救出來僅15分鐘該男子就疑似因為“擠壓綜合症”而去世。

求各種票,求收藏追讀,在下拜謝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