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時珍藥房 1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周總也委屈,才去錦官那邊跑一些供應商,就接到了蔡總說今天下午談談融資的事情。結果進城不久就遇到了一群騎車老頭在機動車道上,按了下喇叭人家一下就拐到了自己車上,明眼都是老頭故意的,結果愣是說成自己按喇叭嚇倒了。

我按喇叭時候你還回頭看了一眼,等我和你平行你就倒我車上,這特麼是嚇到嘛,分明是訛詐啊。

然後周總就被一群老頭老太圍住,要求必須先道歉。

周總道歉了。然後就準備報交警,順帶給蔡總打電話說說自己遭遇。

“報警?你這撞了人你得先賠錢!”倒地老太爺同行的一個老太婆說到。

“賠錢也得交警來定責任才能賠吧,責任都沒定,怎麼賠錢!”周總試圖講道理。

“責任?你撞了人,意思是我們被撞的還要擔責任?你是欺負老年人,天啊,現在這些開車的太壞了,為富不仁啊,天道不公啊。”倒地的老頭憤怒的拉著周總褲子說到,這那是一個老頭子,分明是一個潑婦嘛。

“老人家,你這就不對了撒,旁邊有腳踏車專用道你們不走,偏偏跑機動車道,怎麼可能沒有責任!”周總也被這麼一叫喚弄得火冒。

然而卵用!一群騎車的人很快就把周總圍起來,紛紛指責開車的人為富不仁。

“我不和你們扯,讓交警來判!”說完周總就拿出電話,準備打122報警。

只見剛剛的老太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了周總的手機,往地上一砸,“都曉得警察和你們有錢人是一夥的,警察來了還不是幫你們有錢人,幫你們開車的人。賠錢、賠錢,別搞那些亂七八糟,撞了人就該賠。大家來看啊,開車的撞了人想跑,有沒有天理啊。”

大街上熙熙攘攘,一個開車的被一群老頭老太圍著高喊開車撞人想跑,大家想想那場景,周總是多麼的酸爽。特別是更多普通人還不知道有“碰瓷”一說的時候,這麼多老頭老太都在激憤的罵著車主,自然是幫“弱者”。

還好有人幫著報交警,又沒個監控,一群老頭老太叫嚷交警不公平,還有不知道真相的人群也在幫腔。交警無奈的問了周總,這是準備直接現在解決還是繼續扯皮?

周總問了交警時間,自己這還有正事呢,連忙認栽,直接私聊保險公司都不報,賠了1000塊;手機摔成了三塊,拼合起來也開不了機,這又是幾千塊損失。

一群老頭老太拿到錢之後,等周總撿起手機發現開不了機時,老頭老太們已經騎車走遠了。

當然周總給張總三人肯定沒有說這麼細,但也足夠讓三個人無語。

特別是周總剛剛複述了一句老頭老太們的話,“你沒錯的話,你幹嘛道歉?”

這特麼是人做的事情嘛,一群人強迫人道歉,道歉後就成了證據。

莫海突然想到了寧城的那個法官,“不是你撞的,你幹嘛要去扶?”

“老周,說說你公司的情況吧。”蔡總說到,剛剛聽了周總的倒黴事,權當閒聊。

“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家就是郎中,現在喊的是赤腳醫生,所以我也是醫科大學畢業的,不過醫院沒有待幾年,挺看好連鎖藥房這塊。然後開了一個時珍藥房,做了4年現在有5家店,在山北縣城有2家,然後涪市有3家。但去年下半年開始,我發現時珍藥房需要快速擴張了,因為我看到到處都在修房子,別的不說,一個小區至少配一間藥房,這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市場。”

周總的神情讓莫海想起了那些忽悠專家……

不過周總的話沒毛病,後世一個小區3家以上的藥房都活得好好的,這就說明了這個行業的利潤率和剛需。

“那你的擴張計劃是怎麼樣的?”張總問了一句,一個小區一間就是巨大的市場,也讓張總心動不已。

“第一步,先在涪市站穩腳跟,佔領涪市超過一半的市場後,再往涪市周邊市場擴張就到了第二步;第二步就是拿下蜀省市場,然後擴張到西南、然後是西部,我估計如果我們能拿下蜀省一半的市場,起碼都是700家以上店鋪。一家店一年賺10萬,不,賺5萬都是3500萬。到時候再去上市,擴大知名度,走出西南……”

這特麼不是自己當年搞益海電腦倉儲超市的忽悠詞嘛。

不過似乎搞連鎖都能套用啊,最開始這套忽悠的是老媽開超市,後來忽悠高中同學張新成家開火鍋店,後來才是益海電腦,然後是飛龍裝飾,最後還有百姓手機超市。

如今別人忽悠到我頭上來了。

莫海一陣無語。

“你準備搞加盟模式,還是直營模式?”莫海問了一個關鍵的東西,加盟和直營,完全是兩種管理方式,而且加盟的話管理難度更大。醫藥這東西涉及人命,管理還沒有後世那麼嚴格。莫海生性還是比較謹慎是偏向於直營,至少可控性強。

“看情況,前期走直營,畢竟品牌不強、供應鏈不強,搞加盟人家也不認;等規模大些之後,存在著搶市場的情況下,直營也好,加盟也罷,先把市場搶下來在說。”

“人才儲備這塊,你怎麼解決。”張總又問了一個老大難問題,這是他和莫海一直沒法解決的。

“這個簡單,其實做直營就是培養人才最好的方式,現在醫學生很多。光是我涪市的3家店其實已經儲備了5家店的人才,同理當時珍藥堂擴張到10家的時候,同步儲備的人才就會更多。”

周總得意洋洋的說到,很明顯三個投資人還是很想投資連鎖藥房,但對藥房這塊瞭解不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就是跨行的難度,你是醫學生,那麼你去招募醫學生就容易;而莫海和張總一直為店長發愁,就是因為覺得醫學生難招,哪知道人家口中,醫學生就和大白菜似的。因為他們不知道醫學生不是讀5年書出來就能萬事大吉,醫院大把的職位等著他們,而是不停的學習和考才有用才有機會。

“現在5家店一年盈利有多少?”蔡總問句,盈利多寡才是一個老闆能力的體現。

“目前涪市3家店一年能賺25萬左右,山北縣那邊2家店一點能賺13萬左右。”說到賺錢能力,周總雖然有些傲嬌,但一年5家店才40萬的利潤,來談融資,這個有點搞笑了。

“不過,主要是時珍藥房規模太小了,一旦規模大了,形成品牌效應,採購成本和消費者認可度也能有效的提高利潤。”周總連忙補充了一句。

“周總,你融資的需求是怎樣的?說實話,咱們都是生意人,也不用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你就直接說你分好多股份融資多少錢?”莫海直接話鋒一轉,問了核心需求。

融資這事,並不是所有的融資都要談判N次,雙方談攏找律師籤個投資合約,錢按合同一付就是是融資成功。

今天遇到賠錢那事,周總就覺得今天大機率是要黃,出師不利嘛,所以說話的方式也誇張了很多,結果,驚喜就是從天而降……

“按照盈利,我覺得估值300萬沒問題,出讓35%股份融100萬華元。這是我眼下的融資需求。”周老闆也光棍,直接說出了想法,成與不成、是死是活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他那裡知道自己遇到的是真有錢人,100萬這是太小心過度了。

“這樣,周總你先坐會兒,我們三個人商量一下,你這是午飯都沒有吃,先叫點吃的。”張總直白的說到,不是商量100萬的事情,而是問問莫大爺是啥想法,這大爺大機率是看不上這百八十萬的。

“可以、可以,我先去外面吃個面,直接從錦官趕回來,確實餓慌了。”周總也是真乾脆,直接起身就下樓找吃的。

“這個人咋樣?”等到周總下樓了,張總才問到。

“4年靠自己開5家店,還儲備了5家店的人才,這個人還是有想法的。就第一眼緣來說,不像是奸詐之輩,總體而言,我覺得還是不錯。”莫海接了一句話,根本沒有提融資這事。

“那你咋想的?”

“昨天我以為是哪個公司的高管,結果坐了半天才發現是自己創業的。具體的想法,我覺得在咱們直接收購時珍藥房這個牌子,說實話這個牌子名字我還挺喜歡的。收購之後,給他留個15%的股份,然後給他搞個股權激勵,最高他可以拿30%股份回去,要讓人家拼命做事,這股份少了也不行。另外還要留一部分分紅股給管理層。”

莫海簡單的把之前想的方桉改了一下,說出了現在的方桉。說來說去就是把益海電腦那邊的股權激勵拿了過來。不過益海電腦是職業經理人股權激勵不同,時珍藥房這邊是反手把創始人公司直接收購後,給創始人股份,給創始人股權激勵來擴大企業規模。

至於莫海、張景明張總、蔡新明蔡總,這三人自然是組建一家公司,然後收購時珍藥房,三人透過公司成為時珍藥房的股東。

這樣莫海的一些騷操作想法(張岳父說的)就可以搞起來。

求各種票,求收藏追讀,在下拜謝啦!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