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晨間,阿翠正替我梳妝,問道:“小姐,昨日裡竟然從未見到大舅奶奶呢。”我昨日與芸舅母聊得歡,竟快忘了此次前來是為大舅母一事。

心下正納悶,這大舅母怎地一夜未歸,卻聽到傳來一陣吵鬧聲,便回過頭對阿翠道:“應是回來了,你細聽聽看,這正是他們又在鬧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阿翠回道:“小姐,正是那邊傳來的!”那大舅舅與大舅母向來不合,大舅舅在外面尋了一女子,常年在外住著,每次回來兩人都要鬧上一番,好幾次都波及我家,我都覺得那兩人每日無休止的爭吵是家常便飯了。

可洗漱完畢,來至院子時,只見院子中站了一年輕女子,我甚是驚訝,看那樣子舉止俱不像丫鬟,仔細看來,其貌若王嬙,顏如楚女,似玉生香,朱唇皓齒,真真是個少見的美人。

院子裡並無他人,見我和阿翠站在門邊看她,她便蓮步輕移,柳腰微展,嫋嫋娜娜過來。

阿翠問她:“你是哪裡來的?”

她也無半點羞澀緊張,答道:“我是你們府上大少奶奶帶回來的!”我心中想:“原來是大舅母請回來的人,便少招惹為好。”便對阿翠道:“既然是大舅母的客人,我們也沒有身份招待,回房去吧!”

阿翠與我皆欲轉身離去,卻聽得一聲“小賤人,你給我過來!”我與阿翠聽見這聲,又忍不住抬頭看,只見大舅母立在門邊,叉著腰大聲喊叫。

那女子倒也奇怪,臉上未見一絲波瀾,落落大方地就往那邊走去。阿翠也同我一樣覺得奇怪,瞪著眼睛寸步不離地看著這場好戲。

我不知是想為那女子拖延點時間,還是心中好奇所驅使,也同那女子一起走過去,道:“大舅母安!”大舅母沒有一點好臉色,也不回應我。

那女子便也站在我身側,道:“請姨母安!”我聽的她這一聲姨母,心中開始論起了親戚,她是舅母孃家的親戚,那這名天仙般的女子也與我沾親帶故了,思及此,我不禁事情有些覺得好玩起來。

那舅母聽的這女子這樣喊,卻要伸手打她,我伸出手攔住了,道:“舅母,還請念在小輩們不懂事的份上,您可得先消消氣呀!”

那大舅母聽我這樣一說,似是轉移了矛頭,道:“你如今來幹什麼?”

我回道:“當日您在我家,我招待不周,害您吃壞了些東西,而今我父母親已經責罰了我,可我亦心懷愧疚,所以特地來此只想求個原諒!”

那大舅母許是想快快打發我走,不願與我多做糾纏,便強笑道:“蓂兒,你的心意大舅母已經知道了,只需快快回家告訴你娘,讓她莫擔心我了。”

我道:“謝舅母了!”此時也不得不退下,況昨日與芸舅母說好,今日陪她去廟裡進香。

回房至芸舅母跟前,她手中拿著一封信,見我來了,她為難道:“蓂兒,今早剛收到你舅舅的信,他今日便到了,我欲去碼頭接他,這上香我便不能去了。”

我笑道:“無妨,舅母自去接舅舅就是了!”

芸舅母道:“我前幾日原與那衢山寺師父說好了的,今日去禮佛,可現如今要是不去又顯我們這些做弟子的心不誠,不如你替舅母帶上這些東西走一趟。”

我二話沒說就答應了,心裡想著:“今日天氣也不錯,自是可以出門散心,與阿翠四處逛逛。”

我與阿翠帶上那些香油,蠟燭,檀香還有幾吊子銅錢,便坐上馬車去了。

馬車一路向南,也要經過好幾條熱鬧的街道,我時不時地掀開車簾朝外看,只見車水馬龍的盛世景象,小販們多如牛毛,上街採買的人也絡繹不絕。

行至這條街上,馬車速度也放緩了許多。

積香樓也在這條街上,此刻未到飯點,進出酒樓的人並不多,但酒樓裡已請來了樂班唱曲,管絃絲翠之聲不絕於耳。

從馬車內往左看去,是積香樓的對面,有一條不寬的巷子,巷子側邊有一戲臺,平日裡總聚著許多人看些江湖雜耍的小玩意,今日不見那臺上有人,卻見臺下的一方角落裡圍滿了人,七嘴八舌地在討論些什麼。

我素來是個愛湊熱鬧的人,便喚馬伕道:“停車,停車!”我激動地拍拍阿翠,她半眯著眼坐在車上快要睡著了,被我這一叫竟給嚇醒了。

醒來出口便說:“小姐,到了嗎?那我們快下去吧!”

我指著車外那塊熱鬧的地方,道:“你瞧,那邊想必是有好玩的東西,我想下去看看!”阿翠蹙眉道:“小姐,你怎麼到哪兒都這麼貪玩啊?我不想下去!”

我臉皮一向厚慣了,她想說什麼便任由她說,我只拉著她的手,便下了馬車。走至人群周圍,我便使出自己的“九牛二虎之力”一路擠進了最中心的位置。

沒想到被此事一耽擱,時間卻已經過了大半,阿翠催促車伕快快趕路,我們還想著在太陽下山前能回家。我們加快了速度朝衢山寺去了。

一路上馬車顛簸,我甚是覺得疲累,腦中卻止不住地在想今天遇到的事情,阿翠開口說話道:“小姐,不知今日那是哪家的公子?”

“我也並不知道,想必也不是尋常人家的,連虞老爺都不放在眼裡的!”

阿翠笑道:“今日他教訓起那兩個惡霸,看起來可真過癮!”

我心中想道:“少年英雄,又生的風流倜儻,的確惹人親近,可不知為何,我卻心中塗添幾分煩躁,道不清又說不明的哀愁。”

但我並未與阿翠提起,不然她又該覺得我想多了,那溫柔的眉眼我似乎在哪裡見過?可似乎又未見過?想到此處,我又覺心中多了幾層迷霧籠著一般。

這去寺廟的路上兩旁都被群山佔領,一路上花草蔥蘢,聽得到蟲鳴鳥叫,聞得到陣陣花香,阿翠從懷中掏出一物,方是我最愛的那管洞簫。

我從阿翠手中接過來,吹的是我最喜歡的那首曲子,配的仍是易安的那首詞:《鳳凰臺上憶吹簫》,阿翠隨我的韻律而唱: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

任寶奩閒掩,日上簾鉤。

生怕閒愁暗恨,多少事、欲說還休。

今年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

明朝,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即難留。

念武陵春晚,雲鎖重樓,記取樓前綠水,應念我、終日凝眸。

凝眸處,從今更數,幾段新愁。

雖有些許悲傷,但我向來是易安的詞迷,她的每首詞都是我極喜歡的,就連她的愁,我也喜歡,也愁的讓人心疼,愁的讓人動容,愁的有些別出心裁。

阿翠的歌聲與這簫聲一路伴著這山路,即使這曲子愁了點,但我的心情卻不再愁苦,有一點不襯這曲,頗有點“曲誤”了!

我想道:“昔日《聽箏》中寫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也不知最終那位誤拂弦的女子是誤了曲子,還是曲子誤了人。”

轉眼到了衢山寺,見那山上幾座殿宇巍峨華麗,幾座主殿中供奉著大小佛像金身,我與阿翠拿了些貢品上去,留下車伕守著車子。

今天來的人不多,我進大殿時也不過寥寥幾個香客而已,住持是個慈眉善目,鬍鬚盡白的老者,見我是個小丫頭,親自教了我如何禮拜佛祖,磕頭須得磕三下,手須自上而下地合上在張開,在佛祖面前求得心願須得誠心為上,若心願達成,必要來還願的。

我在蒲團上緩緩跪下,心裡默道:“一願父母親人康健平安,二願我能遇上命中有緣之人,三願國泰民安,天下太平。”不過是些尋常的願望,大家也都會許的。

我起來要往前奉上些香火錢,才想起所有的銀子都在路上花光了,便向住持說道:“師父,實在愧疚,今日未能佈施,他日我定來補上。”

那住持道:“施主只要心中有佛祖,佛祖自會佑護施主的,無妨!我看施主面相,實是個有福之人,多行善事罷!”

我合上雙掌多謝師父,沒成想此時在這兒遇上了熟人,正是之前那位華服公子,他對著住持道:“師父,我與這位小姐識得,她的銀錢慷慨救了人,而今佛祖面前,小生願替她捐上一份求個平安!”

這份好意,我也只得收下,此時他替我捐了銀錢,所謂拿人手軟,我本來意欲離開,現下不能不與他打個招呼,道:“公子,小女子先行一步了!”

他卻道:“我與小姐一同上山,聽聞小姐吹簫,一路踏簫聲同行,而今我也想下山也有個耳福呢!”我聽他說竟聽到我的簫聲,不禁有些害羞,我的簫聲不過只是皮毛,吹得並不好,被他聽了去,只恐被取笑。

他身旁那個名叫小淞的人及其嚴肅,我與他一起站著等待,卻感覺他的目光如一把鋒利的小刀似要將人吃了一般。

下山的路不比上山,馬車可以徑直把人送到主殿,我與那華服公子一同走著,心中卻緊張的很,手心不住地冒著冷汗,我也不知他名字,他亦不認得我,此刻同行,不免尷尬。

我眼神不住地遊移,忽地看到青石臺階側邊有一小攤,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說道:“阿翠,我們去那邊看看有些什麼能帶回去給舅母的玩意兒吧!”

腦中卻全然忘記了自己身上沒有錢,只是想找個託詞藉口離開罷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