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想弄一篇論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冠還是很珍惜跟著師父學實踐知識的機會,連忙湊過來,抓起一把黑色巖系的碎石,有模有樣的揉了揉。

“什麼巖性?”許紹業有意考考他。

“炭質泥岩,我估計粘土礦物含量在40%左右,還有15%左右的粉砂質,有機碳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我猜會在20%以上。”陳冠隨口一說。

前四個字是籠統的說法,後面的推測,也可以說是胡言亂語,可以理解為技近乎道。

就像有些豬肉老拿起一塊豬頭就知道幾斤幾兩一樣,熟能生巧。

許紹業一聽這話,再次詫異不已,以一種驚愕的眼神看著陳冠,“確實是炭質泥岩,但你怎麼知道粘土礦物和有機碳含量?”

岩石中的各種物質含量,都是需要化學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尤其是鎳礦這種低含量礦物,無論經驗如何豐富的老地質人,眼睛無論如何是看不出來是否含有礦物質,只有透過儀器測量和化學分析才能確認。

如果陳冠說出這些岩層鎳礦的含量準確資料,那就不是技術精尖,而是封建迷信、忽忽悠悠!

“我瞎猜的。”陳冠笑道。

“你這種瞎猜容易誤導自己。”

許紹業招了招手,“測量一下,然後到前面去,如果沒錯的話,前面不遠處,就是地層分界線,應該能看到白雲岩。”

陳冠都快忘了自己是物探人員,連忙拿下身上掛著的微量元素分析儀,對著黑色岩層開始測量。

一分鐘之後,他讀出了上面的測量資料:“鎳礦含量0.48%,含量挺高!”

“那就對了,這裡就是牛蹄塘組的底部,也是鎳礦的賦存層位。”許紹業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摘下草帽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一邊用帽子扇風,一邊提醒道:“讀一下座標,然後把測量資料和坐標記一下,量一下礦層厚度,然後一會兒取樣。”

說完,他就順著山道小路往前走,走了沒兩步就停了下來,驚喜道:“這邊已經是白雲岩了。”

陳冠抬頭看過去,果然看到那邊已經是灰白色的岩層。

炭質泥岩的黑色巖系和白雲岩的灰白顏色,形成了涇渭分明的景象。

不同的年代,會沉積形成不同的岩層,在這裡很好地呈現了出來。

取了樣,陳冠把樣品丟進了揹包,遞了一瓶水給師父,自己也拿出水瓶喝了一大口,坐在樹蔭底下,稍微喘一口氣。

許紹業正拿著一張地質圖檢視,“我們一會兒原路返回,往東北方向走,那邊也有一條小路,正好垂直岩層走向,應該能在那邊找到牛蹄塘組底部基岩的出露。”

岩層都是一層層的,出露在地表,理論上就是一條狹長的直線。

不過因為地殼運動、地質構造發育等因素,地層走向就會變得彎彎曲曲,甚至錯位斷裂。

摸清地層的走向、位置,不需要順著走向去摸排,只需要在一定距離內,找到兩個相同地層的出露點,在地圖上按照一定的方法連接起來,就能夠基本確定地層的走向,區分不同地層的位置。

如此一來,礦層在哪裡,也就在地圖上一目瞭然。

地質填圖過程中,也會測量各個地層的傾向、傾角、走向等產狀,從而就能夠預測到地下深處的礦層空間位置。

打鑽,就是驗證礦層的預測是否準確。

“你身體還承受得住嗎?”許紹業反而先關心陳冠的情況。

陳冠感覺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暢快自由過。

有些人會覺得地質工作跋山涉水,是一個艱苦的行當。

但現在陳冠卻覺得是在擁抱大自然,享受著年輕的身體帶來的充沛體力和輕盈的步伐。

“我感覺從未有過的舒服,我喜歡爬山,不喜歡坐在辦公室。”

他笑了笑,同時關心道:“師父,您累不累,要不要我背你?”

“一邊去,我還沒死,用得著你背!”

“也是。”陳冠嘿嘿一笑,“我們急需原路返回去下一個點,還是再休息一會兒?”

“出發吧,坐久了反而不想動。”

他們順著小路返回,一路上陳冠走在前面,走一段路,看到有基岩出露,就會停下來,用地質錘敲敲打打,同時用儀器隨手測量一下。

許紹業都納悶了,“含鎳礦層不可能那麼厚的,也就是牛蹄塘組底部那裡,頂部不可能有鎳礦。剛才你也看到了,厚度也就二三十公分。”

“是的。”

陳冠回頭笑了笑,“師父,你覺不覺得這麼厚層的泥岩,會是一些礦物質富集的溫床?”

“整個矩州省,大部分地區都存在牛蹄塘組的厚層泥岩、頁岩,確實在這一層為發現了很多不同種類的礦床。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會有各種礦物質富集的,這需要看當地的構造,以及幾千萬幾億年以前的地質活動。只有各種機緣巧合湊合在一起,才會幸運的形成富集的礦床。”

許紹業以一種教導的口吻,耐心的述說。

很多新手,看到各種岩層,總會胡亂猜測裡面會有什麼樣的礦物質。

這種想法沒錯,因為每一塊岩石都有多種礦物質,只是含量多寡而已。

地質、物探工作,就是尋找礦物質富集,並且達到工業開採經濟效益的礦床

陳冠當然理解師父的意思,但師父顯然沒有理解他的真實想法,於是一步步引導師父的想法:“整個矩州省,廣泛分佈著牛蹄塘組,而牛蹄塘組主要巖性就是泥岩、頁岩,更重要的是,普遍厚度比較大,很多地方厚度都超過了一百米!”

“是啊,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其實很多其他的地層,也有泥岩,滿世界都是泥岩頁岩,這並不奇怪。”許紹業確實不知道陳冠想說什麼。

只是好奇陳冠這一路上對這裡的泥岩、頁岩很感興趣的地方在哪裡。

“很不一樣的。”

陳冠嘿嘿一笑,反問道:“師父,你聽說過頁岩氣嗎?”

“聽說過一點,但沒有專門去瞭解。按我的理解,你說的頁岩氣,也不是我們有色局主攻的固體礦產資源,沒必要去深入瞭解啊。”許紹業對陳冠的想法更加迷惑了。

“頁岩氣在咱們矩州省,還沒開始投入勘探或者研究呢。其實在全國範圍內,對這一領域,也還處在起步階段。”

“也就是說,這東西,現在還是摸索階段,各項勘查技術和手段都沒有成熟?”

“是的。”陳冠點頭。

“我們不是科研單位,對這些處於研究階段的領域,沒有參與的必要啊。要讓我們六隊去找頁岩氣,那就是狗拿耗子。”許紹業不免覺得陳冠這個年輕人有些異想天開。

年輕人嘛,總是喜歡胡思亂想,總想當科學家,有新的發現,斬獲諾貝爾獎。

他年輕時候也是如此幻想過。

當然,他也是有些佩服陳冠,畢竟陳冠的說法、想法,雖然有些誇張,但也是以事實為根基的幻想,不完全是胡思亂想。

陳冠卻沒有被師父的話打擊氣餒,“師父,我當然不是說咱們開始找頁岩氣,而是咱們可以利用眼下這個專案,研究一下連溝鐵礦專案區內的頁岩氣賦存含量,哪怕是寫一篇論文,那也是對礦產資源行業的一點小小貢獻,您說是不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來說去,其實就是想弄一篇論文!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