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愚人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7月1日,天津的報紙公佈了兩條新聞,第一是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病重住院的訊息,他早就有病,從196年起,就因為心臟瓣膜炎幾度入院治療,甚至還曾經坐飛機回日本治病,但終於還是救不徹底,這一次正好遇到盧溝橋事件的影響,身體更是支應不住了。他住院之後,司令官一職由香月清司中將擔任——他在國內任職教育總監部部長,11日凌晨4點,在家中接到人事局長阿南惟幾少將代表陸相杉山元大將打來的電話,要求他即刻到陸相官邸,接受新職。

香月清司不敢怠慢,即刻行動,到陸相官邸接受上任前的指示,指示有兩條。第一,任務由參謀總長分配;第二,對盧溝橋事件,在不擴大的方針下,力求就地解決。

領受了指示,香月清司再到參謀總部,同樣接受指示,這一次是三條。第一,駐屯軍司令官負責確保從渤海灣到北平的交通,並保護我在華北各主要地區的臣民;第二,逐次給你增加部隊,並負責指揮這些部隊,執行本任務;第三,有關詳細事項,由各部長指示。

接下來是各種指示一大堆,也不必細表,香月清司在立川呆了一天,1日下午14點,抵達位於天津的中國駐屯軍司令部。到任之後不久,就下達了新官上任之後的第一道命令,這道命令對於抗戰的全面爆發,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解釋幾句——。

命令內容大約是這樣的:一,當前敵情雖無變化,但在良鄉方面,有使其地上、空中之兵力逐漸北上之徵候;第二,皇軍隨著增強的兵團到來須逐漸整備態勢,做好適應全面對華作戰的準備;第三。增加豐臺、通州的兵力;第四,關東軍的部隊主力集結於密雲,一部(兩個大隊)集結於天津;第五,航空隊六個中隊集結於天津。

這個命令對日軍戰士的士氣提升極大!在1日傳達到部隊的時候,日本兵頓時戰意勃發!原來,日本兵過去只是把一部分9軍看做敵人,對絕大多數,還是當做友軍看待,苦於這種不明敵我的辨別,臨戰時也要發生斟酌,真正感到痛苦。而現在,給旅團的命令是確定把9軍當做敵人,要求第一線轉變看法,過去的交涉已經失去作用,現在要轉移到純粹的作戰行動方面。

於是,有那激進的,甚至做出了當天夜裡進攻盧溝橋的計劃!不過在總部的命令下,不得已而中止了。

到7月16日的時候,日本國內終於達成一致意見,做出了最後判斷,提出N項條件,作為解決時局的基礎。首先是以7月19日為履行期限,最低限度的要求為——。

總綱第一款第一條,宋哲元出面道歉;第二,處罰責任人,包括罷免馮治安;第三,撤退八寶山附近的華軍;第四,在7月11日提出解決的條件上,改為由宋哲元簽字(原本是張自忠、齊燮元)。

總綱第二款,在中國方面逾期不肯履行,日方即刻停止交涉,討伐第9軍,為此,下令動員需要的部隊,並立即派往華北。

總綱第三款,期限滿了之後,即使中國方面履行我要求事項,並態度有所軟化,也要9軍退出永定河右岸地區。

總綱第四款,帝國一貫期望局面限於華北並求得就地解決的意圖要通報南京,並要求中央軍恢復舊態勢,中止對日挑釁,並不得妨礙就地解決的進行。

指示傳達到駐屯軍司令部,但不知道為什麼,始終沒有下文(查閱資料,沒有任何中日雙方就該條款討論的內容,一直到7月6日戰爭爆發,近十天的時間裡,香月清司沒有出示這樣的條款,宋哲元也始終抱著幻想,和日本人在談判桌上逐條逐條的糾纏,至於9軍10萬餘將士,只是睡大覺)。

而在這時候,日本人的部隊已經完成了集結,部隊編制、人數以及集結情況大約如下——。

獨立混成第1旅團,來自關東軍部隊,除了旅團司令部之外,還有一個步兵聯隊,兩個輕戰車中隊、一個輕裝甲車中隊、一個獨立野炮兵中隊、一個獨立工兵中隊,11日夜從公主嶺出發,1日到承德,經古北口,16日抵達密雲。

獨立混成11旅團,同樣是來自關東軍,總人數4,095。除了旅團司令部之外,還有兩個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一個野炮聯隊,一個山炮聯隊、一個工兵中隊,一個輜重兵中隊,部隊在古北口集結,14日緊急總動員,主力集結在高麗營、天津。

第0師團,來自朝鮮軍,人數9,804,馬1,741匹,其中包括兩個旅團,四個步兵聯隊,騎兵、野炮兵、工兵各一個聯隊。這一支部隊的速度較慢,15日動員,16日出發,19日主力抵達天津,一部在唐山、山海關集結(另外還有7月7日派出的輜重兵、通訊隊、衛生隊、四個野戰醫院和兵器勤務隊)。

最後還有駐屯軍旅團剩餘部隊,總數超過0,000人。

宋哲元夢夢不知,即便是在國府通知他日本人調動軍隊的情況下,兀自不肯放棄手中的這一點地盤和權利,到後來熊斌(參謀部次官)北上,親自和他面談,告訴他孫連仲部北上只是要抗擊日本的侵略舉動,絕無吞併他的意圖,他也根本不聽,他以怕刺激到日本人為藉口,讓北上的部隊駐紮在河北南部,在滄州、保定線上佈防,對於孫連仲的稟來之電也始終不做答覆。

另外就是鹿鍾麟,和宋哲元一樣,也是西北軍的老底子,甚至比他的威望更高,受老蔣委託,北上保定,邀請他到保定來,商量對策。宋對此又忌又恨又怕,在給鹿鍾麟的覆電中這樣說,“……作戰應在前線,後退者何?”之後鹿鍾麟給他打電話,他更是接也不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對於鹿鍾麟要親自到牯嶺找老蔣彙報,宋哲元則有些害怕了,連番打電報阻攔,竟硬是把這件事給拖黃了。

一言以蔽之,宋哲元在七七事變發生之後的近一個月時間裡,昏招頻出,令人扼腕!(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