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依舊是陽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陳鏞只有一個心思,移民快點來吧,你們也快點過去,老夫求你們了!

但移民根本快不了。

第一天是一百戶,是良辰吉日。

第二天是兩千三百戶,倆千戶走水路,三百戶走陸路。

第三天是三千五百戶,三千陸路五百水路。

第四天六千戶,都是陸路。

隨著上路的移民越來越多,各種問題也凸顯出來。比如,帳篷不夠。

但經過數月運籌,並且有過一次預演,這種問題早就在朝堂預料之中。

陝虢節度使陳鏞一封奏疏直達朝堂,隨即兵部立即派員疾馳天下各節度使。任務只有一個,要帳篷。

也不說要帳篷,就是明年要徹底清查各道軍資。現在拿出帳篷來,過往一切既往不咎。但如果明年清查軍資再發現那可就得好好說道說道。

氣的各道節度使摔杯子也只能無可奈何,沿途節度使的老底都漏出來了,你們不漏出來可能嗎?再說,現在的兵部侍郎是李鈞,他老爹生前就是節度使,這裡面的東西門清。

最讓節度使們窩火的是這一次兵部派人來,原本可以在事先就整備帳篷,事先不準備不通知,但突然來這麼一下子。傻子才會認為朝堂考慮不周呢。

這特麼依舊是攜萬民意志的壓迫。

你們晚上沒有帳篷睡,不是朝堂的事情,而是節度使不遵從朝堂意志。等於一下子把仇恨轉移到萬民和節度使了。

依舊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門下省一日三報,但李俏還是出現在了望日朝參上,朝參地點在宣政殿。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小葉子雙手疊在腹部看著大殿外的天空拖著長音,雖然心頭激動萬分,但卻非常沉穩。

他是御前聽用,不是御前太監,御前太監丁大全沒來,是心疼。上次參加一次大朝會,十萬貫就賞出去了。心疼的厲害。

“陛下,老臣有本奏。”蕭彷站起身微微欠身。

除了元日和冬至的大朝會是吏部或者是鴻臚寺先開口,無論是朔望日朝參和逢單日的常朝,都是宰相先說話,這是規矩。

“百萬戶移民嶺南昨日已經推行十三天,共移民八萬一千兩百戶,四十九萬五千三百五十一人,而昨日移民數量是一萬三千兩百戶,七萬九千三百零二人,移民數量已經達到正常數量,按時間推算不會影響移民在嶺南的耕種。”

“沿途五里一水棚,十里一粥棚,三十裡一帳篷,在住宿地點有醫者,有裁縫,有商鋪,晚上還有肉包子,以及紅燒肉。至今只有九人死於路途,是舊疾復發。”

“沿途諸府州縣紛紛響應,各地甚至在移民未到來前開始清理山匪流寇,移民沿途有重兵把守。”

大殿上眾朝臣臉上都露出笑意。

話說之前各藩鎮陽奉陰違他們也憋火,這下好了吧,皇帝一出手憋死你也得爬起來照著做。

可以說李俏那後續的手段是真正的給他們出了一口惡氣。

“嶺南西道節度使鄭從讜已經再上奏摺,言稱希望繼續**,待完成這一史詩壯舉再請辭。”

“鄭節度使有此心是朕的幸事,也是移民之幸事。準了!”

一般朝臣上一個摺子想要調走,即使後來情況有變也不會再上摺子說我上一個摺子是放屁,那樣顯得不穩重。而鄭從讜單獨再上摺子,可見留下的心到底有多迫切。

史詩壯舉!

青史留名!

即使是貪官也想,更何況是一心想恢復往昔盛唐景象的朝臣。

蕭彷退回,剩下誰發言規矩就沒那麼大了。

戶部侍郎盧攜彙報的是水泥制作方法招商的準備工作,此人好拍馬匹,但無論是投其所好也好,還是有真本事也好,畢竟事情辦的不錯。

招商入股首先是李俏搞出來的,後來命令他招商,自然也是學著李俏的方法方式,而且還是在長安、洛陽、嶺南等十個地方紛紛開始招商,現在訊息已經放出,長安洛陽準備在長安按照拍賣的方式舉行,其他地方將由戶部派人主持或者拍賣或是直接定數看長安的成敗效果。而且盧攜還詳細草擬了一些細節。

比如內庫佔五成一,完全是所謂的智慧財產權。

戶部代表朝廷佔據一成,算是監管。

商人佔據三成九,同時負責交稅。水泥的價格也做了確定,最低價三年時間,這基本上是不虧本支援國家建設,三年後再調價。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工部南方水利設施還沒有返回,但已經派人前去查勘。

朝參結束,朝臣散去,李俏用了午膳後躺在躺椅裡晃盪,腦海裡的東西好像也被晃盪出來,輕鬆了不少。

已是九月中,按照公曆應該是十月底十一月初,天氣陰沉沉的,西北風冷颼颼的,第一場雪降臨關中大地,卻更加讓所有人肯定了明年將大旱的猜測。

一場雪,只是浸溼了地面,第二天陽光一照就化了,道路甚至都沒怎麼泥濘,而一條移民的長龍依舊走在關中大路上。

“這破天氣。”一名五十左右老者身手矯健的跳下老牛車,甩了甩腳底的泥,有些心疼。

鞋是知道要大移民後新買的,用草編織填充了蘆葦花裹了一層麻布。

“五叔~”一名二十歲左右青壯跑過來,揮手指指前後,“我剛才來回串了串,前後五里共十里地有三千二百五十六人,沿途還會越來越多。我覺得應該組織起一兩百人來幫著維持一下秩序,也防止一下意外。”

“孩子他五爺,您別聽他的。”牛車上裹著被子抱著一名虎頭虎腦孩子的婦人掖了掖被子,“他是昨天聽您老說陛下的難處,一晚上就沒睡好。”

車上坐著七八個人,都是老人或者是帶著幼兒的婦人。

村子窮只有一頭老牛一套車,需要帶走掙路費的包裹只能自己扛,不像是富裕的村子將包裹都放在馬車上。

村正前後望一眼,嗯了一聲:“去吧,多找一些人,記得我教過你的巡邏安排吧?”

“記得。五叔你放心吧。”年輕人興沖沖的跑了。

村正看一眼有些不情願的婦人:“三小子一身本事肯定的要有用武之地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