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大移民四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大朝會算是結束了,但大朝會還有一個規矩,就是朝會之後必有賜宴。

這種賜宴人太多,一般的大朝會也都是固定或者提前多少天準備的,這一次昨晚才定下來,但御廚們沒有一個惶恐的。

賜宴一人六道菜,一千多人就是六千多道菜,如果是之前可得抓瞎了,但現在根本不在乎。

幾十口大鍋一塊架起做紅燒肉,幾十口大鍋做炸丸子,再來一個烤串一個孜然羊肉,再來一份拌蘿蔔,一份涼拌蓮藕齊活。

他們昨天可是問了丁大全了,說什麼按照祖制得上什麼什麼菜,丁大全直接一瞪眼:“誰吃那個啊?這些一個個饞蟲們有的去天下樓一次兩次不夠,好多眼巴巴的天天去排隊,你給上天下樓的菜式沒人說你。”

還真沒有人說他們,甚至各個眉開眼笑誇他們手藝好。

號稱人類古代最大連體殿落群的麟德殿裡,各個吃的紅光滿面,一邊吃一邊還繼續談論大移民事宜。

李俏也很高興,看著情緒激昂的朝臣們,他知道,這才是真正盛唐時朝臣的心氣,而現在~

又回來了!

煌煌大唐之氣象!

皇榜!

公告!

走街串巷!

先是所謂關中大旱謠言滿天飛,隨即江南之好引發熱議,然後遷都謠言四起,半個月時間甚囂塵上,而這一切終於在這一天落地。

皇榜公佈明年關中將有大旱,但陛下有言家裡無糧也別心慌,朕有糧。內庫已經準備足夠多的糧食,這一次要做到赤地千里無人餓死。

李俏的皇榜還是有非常高的可信度的,榨菜子油、發還店鋪良田、捕魚簍做法,一項項沒有以往皇榜的難得一見,也沒有以往的高高在上,甚至皇榜上的語氣也像是樹蔭下鄉親們閒聊鄉間俚語。

但李俏也有難處,所購買的糧食大多在江南,往來運輸所消耗甚大。且為徹底祛除災情對子民生活的影響,決定移百萬戶關中子民到嶺南。那裡莊稼一年兩熟,種一年休兩年也足夠填飽肚子。

“五里一水棚,十里一粥棚,三十裡一帳篷,晚上除了鍋盔還有肉包子,朕還讓他們做了紅燒肉和大饅頭,這可是朕發明的,朕也最愛吃,天下樓裡一份八百文,朕可是虧死了。”

“到了嶺南也不要發愁,房子,朕給你們建好了。將作監的工匠們發明了一種水泥,澆上水摻點沙子硬的和石頭似的。就用它給你們蓋房子,修街道,下雨不用擔心房子漏,不用擔心門外一腳泥濘。朕把自己的床都賣了,等你們都住上房子睡上炕和床朕才能安心睡覺。”

“開啟新房的門,你們會發現桌子上有幾貫錢。朕長在深宮有好多人伺候,東西都是他們買現成的,所以朕也不知道你們缺什麼,只能你們自己去買,一人兩百文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種子,農具,還有大水牛,朕都給你們準備好了,還三年免賦稅。你們不需要做其他的,只需要帶上換洗的衣服就當來一場一路遊山玩水幾百萬人陪伴的旅遊,不花一文錢,還有新家。”

“故土難離,有些人可能不願意離家,但朕以為所謂故土是故人和土地。這一次移民一百萬戶人太多了,到了嶺南你們會發現,你的鄰居還是張三李四王二麻子,還是兩小無猜一起穿著開襠褲玩泥巴的夥伴。”

沒有文雅華麗的辭藻,只有平白直抒的話語,卻更加溫暖人心。

連日來被明年大旱訊息說的憂心忡忡夜不能寐的關中既附近的大唐子民許多人跪在皇榜前嚎啕大哭。

激動,感動,只有用哭聲來宣洩。

自古以來天有災情民不聊生。但這一次小小年歲的皇帝陛下龍床都賣了,發誓要赤地千里無人餓死,更是再次說明了之前傳出的那一句家裡有糧心裡不慌,家裡無糧也別慌,朕這裡有,這次是真的有啊!

旱災是多麼的令人恐懼,甚至恐懼到百里外有一片樹林也要掙扎著過去吃一片樹葉。但這一次什麼都不用做,因為有皇帝在!

“老天啊~皇帝你怎麼不早點登基啊,不然我家二子也不會餓死啊老天爺啊,你怎麼不讓皇帝早點登基啊啊啊~”

一名婦人撕心裂肺的哭嚎,讓嚎哭聲再次嘹亮,誰家沒有遭災而死的親人?誰家又沒有經歷過天災的恐懼?真的只想問問老天爺,為什麼不讓皇帝早些登基。

城門外念皇榜的胥吏也抹了把眼淚,自己孃親就是餓死的。想當年~等等等等~

胥吏嘴角抽搐一下扶起最近哭嚎的人:“鄉親啊,你這樣是盼著先皇早走啊,可千萬不能再說了。”

被扶起的老者也愣了一下,擦了把眼淚突然笑了,轉身大聲呼喊:“你們哭什麼哭!陛下才二十歲,咱們的好日子還長著呢。”

“我就說怎麼感覺皇榜的語氣這麼像我們家二蛋。”

撲哧一聲,周圍的人全笑了,臉上笑容綻放,眼裡還有淚花。

皇榜是嘮家常的語氣,告示則正規的多,說明了移民的緣由以及移民路線安置地點,集結地點,如何行走等等。

告示旁邊還有兩張效果圖,哭過笑過的群眾指著效果圖說這裡的地聽說特別肥沃,房子這一角自己準備放什麼東西。

除了以上之外,三省六部除了工部兵部之外都安排屬下官員下到各州縣村去講解政策,個縣衙安排登記。

三天後第一批一百戶六百三十二人出發,蕭彷親自踐行敬一碗水。

本來應該很悲壯很熱血的事情,看著歡快上路的人群,蕭彷嘴角都抽搐了一下。

“陛下小時候也玩泥巴嗎?我們家三子是用尿和泥的,陛下用什麼和的?”

“陛下長的俊不俊?”

“你歲數大可不能欺負孩子,我看你不大像好人。”

“地下走的背小包裹到洛陽給兩文錢,我們走運河的為什麼沒有包裹?你可不能騙我。”

鄉親們一個個問題讓八十多的老宰相也難以招架,不過看看鄉親們的精氣神,這還真是一場旅遊。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