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005章溫飽問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其根本原因在於幾千年遺留的、根深蒂固的、以個體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的農業體制和傳統農業文化意識,以致於幾乎所有國人將每個農民都應有一畝三分地、或一定生產資料進行自給自足的農業生產個體農戶經濟視為千年鐵打的規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事實上這是不對的,更談不上科學。這種觀念使在此基礎上推行的一系列農業改革從一開始就存在先天不足的根本性缺陷。”

高部長抬頭望了張清揚一眼,心說這小子還真敢說話啊,短短數語便將我國半個世紀的農業改革說成了問題經濟,或者直接可以說成是“無作用”的改革,這樣要在過去肯定會被扣上“左派激進”的帽子,他的政治前途可就完了!

張清揚沒有理會他的想法,接著說下去:“我國農村是典型的小農經濟,隨著改革的深入其弊端也充分暴露出來:產出有限,沒有發展後勁,僅能解決溫飽問題,抗風險能力極差,仍然幾乎是靠天吃飯。在一些自然條件差、生存環境惡劣的地方,甚至無法解決溫飽問題。我國大部分農業作為弱小產業,投入大,生產周期長,產出小,不僅受市場制約,還受大自然制約,收入極不穩定。人們為了生存,瘋狂掠奪性使用自然資源,造成自然環境惡化,反過來又進一步制約農業和農村農民的發展。現在的農業體制已經妨礙了整個經濟發展。極小規模、低產出、高消耗的小農經濟已耗費了幾代農民幾乎全部的人生和財富。”

“如果不加快農業體制改革,不從根本上改變小農經濟模式,將危及整個國家經濟和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目前我國已經有能力、有水平、有條件來解決‘三農問題’,我國農業體制改革應借鑑城鎮工商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經驗,在改革開放成功30年的大好形勢下,大膽的以一種超常規、跳躍式發展進行改革是完全可行的。”

“你之前所講的都是農業改革的必然性,現在我想聽聽你的這份建議書的核心是什麼。”高部長很有興趣地說道,又親手為兩人的茶杯敘上茶水。

張清揚看了眼時間,笑道:“恐怕這就要浪費高部長的寶貴時間嘍,我已經佔有了您一個小時!”

“張清揚,不錯!”高部長微笑著點頭,“你的意見讓我這個農業部長汗顏啊,如果你是農業出身的幹部,講出這些理論,我不覺得奇怪。可是你偏偏不是,你的業務水平甚至高過了我的農業助理!這樣吧,我可以再給你一個小時的時間!”

“呵呵,謝謝您的厚愛。”張清揚謙虛地笑了,接著說道:“我覺得農業體制改革的核心無非是消除零星、分散的自然村落,以城鄉科學統籌、資源綜合利用來對農村、城鄉、城鎮進行新規劃。從而建立新的聚集化的鄉鎮社群格局,有利於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在新的鄉鎮社群基礎上,逐步進行農業產業化、工業化、企業化、規模化的改造,使農業從小農個體經濟直接發展成農業企業、工廠、農場、集團、上市公司等等,使農民成為農業產業的工人,從而最終實現‘消滅農村、消滅農民’,只存在農業集團、農業工人。”

高部長興趣濃厚,手指敲著茶几說:“改革措施太長,檔案中都寫了,你就不要說了,我想聽聽改革後的成果。”

張清揚點點頭,喝了口茶,笑道:“我覺得在十年以後,實施改革的示範區已不再存有城鄉二元體制、沒有農村、沒有農民,農業改變成農業產業,農民改變成農業企業的農業產業工人,農村改變成有一定人口、企業集聚居住的鄉鎮社群,以農戶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不復存在,零散、無規劃、環境惡劣的自然村落消失了,失去勞動能力的老弱病殘和孤寡老人不再擔心沒有任何保障的生活。在這種示範區內已經找不到現在的農村和農民,取而代之的是數百萬計的各種農業企業和為農業產業配套服務的第二、三產業,以及從事農業生產的國民,也就是農業企業工人。示範區內將有科學規劃的農業園區和以農業為主的高新科技開發區,基本實現從事農業工作的國民人人有單位、有崗位、有工資、有基本養老醫療社會保障的目標。如改革過程速度很快,沒有受到問題的制約,那麼我想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以後,‘三農問題’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專有名詞和‘農民工’這種不雅帶有偏見諷刺的稱號,將和過去計劃經濟的特定產物‘糧票’一樣消失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

“今後,我國的發展完全取舉於農民!”張清揚又重重地補充一句。

高部長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低頭回想著他的話。過了大約幾分鐘,他才抬起頭,認真地看向張清揚,拍著手掌說:“你的構思很美妙啊,但我也相信在這個改革過程當中,你將受到很大的阻力!”

“是啊,任何改革都需要慢慢的摸索!”張清揚有感而發道。

正好這時候高部長的秘書敲門進來,見到兩人還在談,什麼也沒說,又悄悄地退了出去。張清揚會意,馬上起身道:“部長,不打擾您了,建議書就擺在您這裡,我希望您和農業部的相關領導、專家能夠重視我的建議,考慮考慮……”

高部長點點頭,也沒有怎麼表態。必竟他也張清揚不同,對這種存有風險的改革建議,不可能馬上就表示支援。

從威嚴的農業部走出來,張清揚感覺心頭的一塊石頭落了地,無論高部長將來對這個建議是什麼樣的態度,這對張清揚都不是很重要了。他已經以一個地方大員的身份表明了對國計民生的觀注,而且是在沒有派系出場,沒有利用家族關係的前提下,在這個問題上,張清揚充分成為了一位領導幹部,而不是一位與對手博弈的政客。

接下來,張清揚又與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等部門的負責幹部會面,算是以自己的能量,為自己的建議書造勢吧。這一次與以往不同的是,張清揚並沒有只與劉系或者親近劉系幹部碰面,像其它派系的幹部,大員,他都進行了接觸。他們的態度都並不相同,雖然表面上對這位劉系的第三代人物恭敬有加,但是在心裡有不少人都在覺得他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或者是想搞一搞政績工程。

這天,張清揚一家三口來到了總參大院,坐在岳父的書房裡,看著沉悶的張清揚,陳新剛也知道這幾天他在忙什麼,笑呵呵地問道:“受打擊了吧?”

張清揚望著書房裡的翠竹,笑道:“打擊是有,但是我不會放棄,這種事急不得啊!”

“嗯,事情是要一步步來搞的,不能急啊。”

張清揚點頭道:“也許有不少人都在以為我要出風頭吧,必竟馬上就黨代會了。”

“是啊,有些人自己不做事,又不想讓別人做事,說三道四,唯恐天下不亂,居心叵測!”陳新剛重重地說道,然後話峰一轉,說:“你的建議,我聽到了一些,總的來說是不錯的。”

“我沒想到您會支援,”張清揚笑了。

“清揚啊,多跑跑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在這個時候……”陳新剛意味深長地說道。

張清揚明白陳新剛的意思,他看出了自己想在黨代會之前鑽空子的意圖。雖然說張清揚並不想依靠派系的力量完成農業改革的示點,但是在那些不同政見、不同派系的人物看來,沒準是張清揚想在黨代會的接骨眼上,在劉系的預設下,和其它派系採取一些合作。這樣一來,就有可能促使這份建議透過。

不過從會面的結果來看,這些老狐狸都沒怎麼表示支援。

“無論怎麼樣,多接觸是有好處的。”陳新剛當然比張清揚更瞭解那些政壇人物。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哎,我們國家啊……鬥爭太多了,做事太少了!”張清揚苦笑道。

“清揚啊,有點阻力是有好處的,必竟在這個時間,大家都需要穩一穩。”

張清揚突然想到了什麼,笑著問道:“爸,這次您的位置不會動吧?”

“呵呵,不好說啊……”陳新剛微微笑道,望著張清揚一臉的和藹,“軍中有人提出國防部應該體現其價值,不能只是一個擺設,只是一個外交場合下的對外部門。”

張清揚暗暗思索著陳新剛的話,似乎聽懂了什麼。由於我國軍權主要是由軍委、總參來掌控,所以國防部是沒有軍事指揮權的,他只是在外交中起到一點作用,也就是與外國國防部門相對應的作用。聽陳新剛這話,似乎軍委想要增加國防部的話語權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