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北斗導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本來這一片領土就算是爭議,也是中國與南海各國,像越南、菲律賓、南華、馬來西亞、汶萊等國的領土爭端。00ksw.org可是,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南海各處已被發現諸多石油天然氣資源。

誰都知道油氣資源的珍貴,誰都想佔有大量的油氣資源,而南海的其它國家,憑著自己的實力,是沒辦法與中國這個大國競爭的,所以,他們都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警察美國,希望世界警察為他們撐腰。而美國為了實現他的霸主地位,抑制中國的崛起,對於南海諸國拋來的橄欖枝,自然是感到欣喜若狂,欣然接受,成為保護它們的大哥。

於是,我們就看見了像是菲律賓、越南這樣的小國,也敢肆無忌憚的捋中國的虎鬚,不斷的在南海發起挑釁事件。

當然,在這一系列事件當中,新生的南華共和國一直沒有表露心聲,這主要與他現在的地位有些尷尬有關。事實上,包括美國在內,世界上不少國家都沒有承認南華作為一個**的國家而存在的,像是在歐美的大多數國家,南華共和國都是被稱為安波那地區,或者是納土納地區。

而靈犀三號在江風的指示下,也沒有採取太多比較激進的措施,譬如加入聯合國啊什麼的,而是在悶頭發展。

事實上,憑藉著突出的地理優勢,在經過南華一千萬華人華僑三年的努力建設後,南華已經發展成為東南亞乃至是全世界的貨物轉運中心,在世界經濟中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而在暗地裡,南華建立的軍工廠,已經生產出領先當今世界科技水平的武器,相信隨著南華的終極大殺器——超級航母的下水。包括美國佬在內,會驚訝的發現,這個自從成立後就一直悶聲不吭的小家夥會有多麼的可怕。

話題扯得有些遠了,言歸正傳。

在南海會產生如此複雜的爭端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海洋法長期對劃界定義模糊不清。於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也就給了部分國家可乘之機。

國際情況本就錯綜複雜,大家看到的很多新聞,其實並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像這一個南海問題,他就複雜的很。更何況。美國又插手其中更讓南海局面變得復雜得多。中國如今正在快速發展經濟時期,運用偉人的話,很多時候,都只是為了發展經濟,將其他問題暫先擱置。可是。你會擱置,人家可不會。

你的經濟發展這麼快,別人又學不來,那麼,如今看到南海這麼多的資源,是個國家,他們都眼紅。看看吧。那阿拉伯國家,自己國內啥資源都沒有,就有石油,就憑著這麼一點。他們的人均收入水平一直處於世界前列。反觀南海各國,要經濟沒經濟,要資源沒資源,個個都是不入流的國家。如今抓住一個救命資源。哪可能放過?甚至,有一些國家還會聯合美國。公然出賣自己的權益。就差直接喊:老美,如果你幫我們爭南海,我們願意與你共享南海利益。比如共同開發油田之類。

這些都是很明白的事情,雖然讓人很氣憤,可是,現實就是這樣,弱肉強食,誰的拳頭大,他就能夠制定遊戲的規則。譬如,美國攻打伊拉克,他本身沒有得到聯合國授權,那麼,這一場戰爭就是一場非法入侵戰爭。但,人家老美就是耍流氓,糾結一幫小弟狠狠地把伊拉克給揍了,還把傻大木同學給送上了絞刑架,你又能怎麼辦?

這次聯合軍演,軍方本來是為了向美國佬證明自己的實力的,卻沒想到被當面給扇了一巴掌。而在事後的分析中,大家發現,並不是自己的東西不好,而是自己在一個東西上被美國佬給完全限制了,這東西就是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也就是咱們平常所說的GPS。

GPS是英文(全球定位系統)的簡稱。GPS起始於1958年美**方的一個專案,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紀70年代,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了新一代衛星定位系統GPS。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佈設完成。

而到了2006年的11月,GPS系統已經完善了,實現了全球全天候定位,並且精度非常高。應用實踐已經證明,GPS相對定位精度在50km以內可達10-6m,100-500km可達10-7m,1000km可達10-9m。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時以上觀測時解其平面位置誤差小於1mm,與ME-5000電磁波測距儀測定的邊長比較,其邊長較差最大為,校差中誤差為。

針對美國的GPS系統,中國雖然搞出了一個北大導航系統,但是,相對已經成年的GPS,北大導航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初生的嬰兒,因為我們才發射了三顆試驗衛星,正式的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卻是一顆都還沒發射的。這樣的一個試驗衛星定位系統連最基本的定位功能都還不能完成。在這一次導彈的較量中,美國人相當於是那種望遠鏡在觀察,而我們呢,基本上是相當於瞎子。

從這次軍演失敗之後,軍方就加快了北斗導航系統的建設程序,希望能夠迎頭趕上。

在另一方面,江氏財團在這之前使用的很多全球定位服務都是購買的美國全球定位系統的,這在江風看來是非常危險的。

雖然,全球定位系統的服務的確不錯,這從他們的市場業績就可以看出。隨著冷戰結束和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美國政府宣佈2000年至2006年期間,在保證美國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GPS民用訊號精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改善,利用C/A碼進行單點定位的精度由100米提高到10米,這將進一步推動GPS技術的應用,提高生產力、作業效率、科學水平以及人們的生活質量,刺激GPS市場的增長。據有關專家預測,在美國,單單是汽車GPS導航系統,2000年後的市場將達到30億美元,而在中國,汽車導航的市場也將達到50億元人民幣。

在江風看來,使用美國的GPS,那就是相當於把自己的一雙眼睛讓美國人掌控了,這可不是一個好事。所以,江風覺得有必要建設屬於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統,尤其是隨著江氏智能手機在全球的暢銷,以及江氏其它的一系列業務的發展,這個需要越來越迫切了。

最終,江氏財團在今年三月底的時候提出了建設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的計劃。而當時正為北大導航系統的發展頭痛的軍方,卻是有了其它的想法。

因為江風的江州重工集團生產的軍用產品在各方面的優越性,軍方覺得和江風合作是一個非常好的設想。

江風找江風合作的主要原因,除了技術上對江風的信任之外,就是在資金上的欠缺。

建設這種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可是一個極其燒錢的行為,就像是美國建立他的GPS系統吧,消耗的各種各樣的資金可是幾百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幾千億了。雖然,中國政府在近兩年加大了軍費的開支,但是,相當於近乎無底洞一般的衛星定位系統來說,軍方能夠用在這上面的錢卻是太少了。要只是軍方來搞這個事情,沒有三五十年,想要實現衛星定位系統覆蓋全球範圍,那是想都不要想。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江風的記憶中,直到他重生的時候,中國也才發射了十三顆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而覆蓋的範圍也不過是亞太地區。

2012年4月30日凌晨4時50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中國第十二、第十三顆北斗導航系統組網衛星順利送入太空預定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這是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採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導航衛星,也是中國首次採用“一箭雙星”方式發射兩顆地球中高軌道衛星。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160次航天飛行。

這是江風對北斗導航系統的最後記憶,因為在那之後不幾天,他就因為在崑崙山的一次野外考察中遭遇雪崩,然後重生回了2001年。至於後面北大導航系統飛發展情況怎麼樣,江風卻是不得而知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江風也能夠想象,這個發展肯定不會太快。

事實上也是如此,直到2013年,北斗導航覆蓋的範圍依然只是在亞太地區。8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雪戀1988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