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國際商業欺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鈦沒有磁性,用鈦建造的核潛艇不必擔心磁性水雷的攻擊。.org

一九四七年,人們才開始在工廠裡冶煉鈦,當年的產量只有兩噸,到了一九五五年產量激增到兩萬噸,一九七二年產量達到了二十萬噸。

鈦的硬度與鋼鐵差不多,而它的重量幾乎只有同體積的鋼鐵的一半。雖然稍稍比鋁重一點,但是它的硬度卻比鋁大兩倍。

現在,在火箭和導彈中,就大量用鈦代替鋼鐵。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每年用於宇宙航行的鈦,已達一千噸以上。極細的鈦粉,還是火箭的好燃料。所以鈦被譽為宇宙金屬,空間金屬。鈦的耐熱性很好,熔點高達一千七百二十五度。在常溫下,鈦可以安然無恙的躺在各種強酸強鹼的溶液中,就連最兇猛的王水,也不能腐蝕它。鈦不怕海水,有人曾把一塊鈦沉到海底,五年以後取上來一看,上面粘了許多小動物與海底植物,卻一點也沒有生鏽,依舊亮閃閃的。

專家給大家講了一通鈦金屬的相關知識,然後才說道:“現在開始用鈦來製造潛艇,由於鈦非常結實,能承受很高的壓力,這種潛艇可以在深達四千五百米的深海中航行。你們說,現在發現這麼優質的鈦鐵混生礦,有什麼意義呢?”

這麼一說,大家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對方要建造的加工廠,實際上就是要把礦石中的氧化鈦分離出去,剩下的就是鐵,他們建造的不是鐵礦石的加工廠,而是一個鈦的分離廠。這樣他們所需要的投資是國內鐵礦石加工廠投資的一百倍以上就很好理解了。

鈦在國際上的價格是十幾美元一公斤,鐵礦石如果刨除運費,在這裡的價值最多也就十美元一噸,價值相差上千倍,即使是按照含量十噸原礦出一噸氧化鈦來計算,價值也有一百倍以上的差距。

而現在他們把分離出來的鈦全部佔有,給江氏財團說是按照垃圾處理了,還要分享江氏財團在鐵礦石上的利潤,也就是說江氏財團投入全部的資金,承擔全部的運營選礦成本和風險,而利潤方面,他們則得到超過百分之九十九,江氏財團得到的還不到百分之一!

他們隱瞞了所分離出的鈦礦石的巨大利益,這種協議在一般的情況下即使是簽署了,不是欺詐也是明顯有失公平的協議,是無效或者可以撤銷的協議,這就是他們的欺詐的地方。信用證倒不是最擔心的,因為他們也是有身份的人,那樣在國際上也是犯罪的事情他們也絕對不會幹,所以他們選擇的訴訕地一定要在當地!

“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商業欺詐事件!”法律專家在旁邊說道。

江風翻了個白眼,心道現在情況都如此明顯了,難道大家都沒有這樣的判斷能力啊?還用你專門強調一遍?

不過很明顯,專家下了結論以後,大家的心裡面跟踏實一些,就算是要找對方算賬打官司,底氣也更足一些。

“這些樣品,我們應該存留下來作為證物。”專家立刻做出了比較務實的建議。

不過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顧慮。

“目前我們身處異國,對這邊的法律並不是很熟悉,而且這邊的情況也不穩定,萬一對方再整出什麼么蛾子來,情況對我們很不利呀!”

按照這些人的建議,是應該先確保了自身安全問題之後,再回過頭來跟他們打官司。

畢竟這一次事情,讓江氏財團的上上下下參與者們都感到非常惱火,居然有人把歪腦筋動到了自己身上,這簡直是不可饒恕的。

江風考慮了一下,對方這麼做確實很令人生氣,在之前他們就已經知道自己是什麼來路了,又有歐洲那邊的中間人作為引見,按說不該玩弄什麼花招,可是這些人利令智昏,居然還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是可忍孰不可忍?!

事實上,江風很佩服這些人的勇氣和膽量的,要是換了一般人,在知道自己的身份之後,哪敢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他們的這種行為,確確實實已經構成了國際商業欺詐。

所謂的商業欺詐,就是指在市場交易、投資、服務過程中,透過虛構隱瞞事實、釋出虛假資訊、簽訂虛假合同以及誇大宣傳等手段,誤導、欺騙單位和個人,騙取錢財和各種物質利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行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商業欺詐是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牟取利益為目的,以欺騙為手段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從法律上講,商業欺詐是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故意隱瞞真實情況,用虛假的情況yin*對方做出錯誤的判斷。

商業欺詐產生的原因是多元的,有經濟、政治、文化、教育、道德、法律等社會內在的原因,也有違法者貪利的個體原因,還有執法資源的缺乏與執法能力的不足、社會大眾匿乏對商業欺詐防範商業知識與辨別能力,以及抵制商業欺詐的自覺性等原因。

在任何市場經濟中,都存在商業欺詐。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致使一些惟利是圖的不法分子必然會利用經濟體制的漏洞,實施商業欺詐,這是商業欺詐產生的經濟原因。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經濟體制的漏洞會逐漸得到彌補與修復,商業欺詐滋生的空間必然會大大縮大部分商業欺詐者必然無計可施。

如今的社會不斷向前發展,舊的法律已經不能勝任懲治商業欺詐行為,急需對這些涉及商業欺詐的規定予以修改甚至廢除,制定新的規範。

商業欺詐本身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是處於變化當中的。法律的僵化性與滯後性導致了對一些花樣不斷翻新的商業欺詐無法規範。法律規範的模糊性導致適用上的模糊,也必然導致對商業欺詐難以規範。

就國際貿易而言,各國之間法律規範的衝突性導致了適用上的扯皮或無所適從,懲罰的強度不夠,也不能從根本上遏止住那些精於計算的不法分子的貪利**,因為他們堅信從違法當中所得到的利益要比受到懲罰所招致的損失要划算,有些國家法律體制的自身原因也是商業欺詐產生的重要原因。

誠信經營道德情感缺失,是商業欺詐產生的內在原因。

受良好道德規範約束的人,即使機會擺在面前,他也能抵制住利益的誘惑。而那些缺乏正直和道德情感的人,則會費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尋找能夠為自己帶來不法利益的途徑。

像是非洲這邊,比較混亂無序的社會環境為國際商業欺詐行為提供了空間與機會,必然會被這些不法分子利用。另外,可以避免法律處罰的僥幸心理也是促使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實施商業欺詐的重要原因。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執法資源,非洲這邊社會治安非常差勁,打架鬥毆那是家常便飯,殺人放火也是視若等閒,警察基本是擺設,軍隊或者還有一點發言權。

在執法資源缺乏與執法能力不高的前提下,打擊商業欺詐的人力、物力等執法資源的配置還不足以為有效打擊商業欺詐創造條件,這必然導致一些商業欺詐行為因執法資源的缺乏而不能得到懲治。

執法人員偵破與處理商業欺詐能力的不足也會導致一些智能性與隱蔽性高的案件得不到及時的偵破,或者致使一些疑難的商業欺詐的案件的不到很好的處理。

一些執法人員打擊商業欺詐的責任心不強,導致對商業欺詐的監管不力,更有甚者收受商業欺詐者賄賠,為商業欺詐提供保護傘,利用職權為商業欺詐大開綠燈。

江風即便是用腳丫子來考慮問題,也清楚這邊是一種什麼樣的環境。

雖然說這裡確實有相當優質的鈦鐵混生礦值得大規模投資,可是如果不能夠把這些問題都給擺平,那也是很難處理的,即便是沒有被人矇騙,又順利建成了礦山,後續的各種麻煩依然會繼續存在。

這一次最讓江風感到惱火的,就是歐洲的合作伙伴居然給自己介紹了這麼一個合作物件,這讓他想起了宰熟和托兒的說法,他非常懷疑歐洲的合作伙伴在這一次的事件中充當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

就好比是一個人想要去買膝上型電腦,尤其是對筆記本不熟悉的消費者在購買時,通常要找一些懂行的人一同前往,比如朋友、同學、親戚等等。

這裡就要當心遇人不淑,並不是懷疑朋友、同學、親戚的品格,而是要小心他們和奸商串通一氣,成了托兒。

奸商和這些托兒串通起來,托兒負責把消費者帶進商家,向消費者推銷一些價格比其他商家高的機型,而奸商則在一旁慫恿。在托兒和商家的雙簧下,消費者自然難以抵擋,買下這款比其他地方高出不少的筆記本,而高出的錢自然進了商家和托兒的腰包。(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雪戀1988其他書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