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倆人在地球模擬艙裡開始選擇:010年5月1號,海南島的瓊海熱,不爽。到了海口還是熱。從海口渡瓊州海峽來到廣西北海,還是熱。又到了防城港。倆人一商量,既然熱度剛剛開始,那就到越南感受一下。鄒林和英子趕緊到南寧簽證,便從東興入關進入到越南芒街,然後一站站的走下龍、海防、河內、清化、榮市、峴港、牙莊、胡志明市,倆人是越體驗越熱,還好,牙莊那碧藍的海水,靜靜的海面叫他倆高興了幾天。儘管越南人民禮貌友善,最後倆人還是趕快返回到防城港,便從南寧經百色進入到了雲貴高原。到了貴州興義,小雨綿綿,氣候溫和,倆個人這才有興趣接著讀第二十四節:

下午,多裡接到小松電話,她要先租縣裡的一套好的公寓,說出的房價和省會市區的房價一樣,單間每月400元。多里很不高興,他在電話中很強硬的讓她去比價選一個便宜的房子,或等兩天自己去幫著租一間價效比都合適的,這樣自己的錢才能週轉開。小松在電話裡堅決不幹,就是要租,而她自己還沒錢,她向一個好同學借,還借不來錢。多裡只好放下電話聽之任之。心想:"這是一個做事沒有頭腦,只知道任自己性的女人。"結果,她還是沒有租成。

晚上,小松她二姨攢說她:"我們農村女人什麼都不要顧慮,向男人要錢是最重要的。我們所缺的就是錢。拐彎抹角的要錢,直截了當的要錢,在男人防不勝防的情況下,還是要錢。"小松認為對,錢最能試探出一個人的心。她給多裡發了一則簡訊:我隨了兩份禮,一個同學過生日給拿00元,一個同學買房子吃席又拿了00元。多裡心想:"農村都是這樣,死要面子活受罪;也可能等到為她兒子辦事情再往回收禮。這些人,沒有飯錢,借錢也要隨禮。"多裡簡單的想樂想,也沒有更多考慮,就按自己的理解,立刻回了簡訊:"弱國無外交。"

小松接到簡訊哭了半宿,她在村裡和她姐姐、姑姑們合計過,開始向多里要錢的計劃破滅了。七大姑八大姨的聽到短信內容又乘機奚落了她一頓,她決定不跟多里處了。第二天,她的同學以買房子名義還真的舉行了宴請。在酒桌上,她與男同學廣泛接觸。這些男子得知她已離婚,像蒼蠅似的向有縫的雞蛋飛來。這時的小松就如同《西廂記》裡的崔鶯鶯,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嫣娜,萬般旖旎,似垂柳在晚風前。你看她柳腰款擺,花心輕折,露滴牡丹開。雲發花顏一圈嬌,纖指細腰嫣嫣。

小松的胴體形如葫蘆,兩頭凸出,中間彎入,凸自豐滿出的胸部,向細腰緩緩的彎入,到臀部又開始膨大,高胸,細腰,豐臀,形成女性所特有的富於魅力的雙曲線。有個男同學,在縣電業局下屬企業工作,一勁的勾小松。小松也是眉飛色舞。倆人晚上又喝了一頓。在包房裡雲雨過後,小松感到他每月薪金只有一千多元,頂多每月拿出百八的倆人吃吃飯,沒有多大油水。還是要另外選擇。世面上有句俗語說:要想搞破鞋,就找老同學。可小松找的不是同學而是錢。

這頭的多里在為自己和小松晚年的幸福生活積極的籌劃著。人間之至美,莫時於花月美人,人間之至情,莫過於兒女私事。可他在簡訊中感到小松情緒不對,說變就變。由昨天還在床上叫老公,在今日的簡訊裡,冷淡的視為路人。看來經濟社會、經濟動物、女人的臉說變就變。孔夫子在《論語》中說的對,女人和小人難養啊!

多裡輾轉反側,那為兒女私情所展示出來的純真、誠摯和熱情,使他徹夜難眠。

在多里的情緒動盪之際,小松匿名給他發了凌叔華《酒後》小說一則:一位少婦,在丈夫的朋友吃醉酒之後,產生了想去吻他的強烈願望,要求丈夫答應她,只要一秒鐘就可以了。丈夫說:"夫妻的愛和朋友的愛是不同的呀!"但最後還是允許她去吻醉中的朋友。當她走到這位朋友身邊時,她卻失卻了勇氣。

多裡思量,這篇小說,當然不能說它有多麼重大的社會意義,但它的技巧熟練,心理描寫細膩,堪稱是凌叔華藝術風格的代表。其中語言之精美也令人折服。如"這腮上的酒暈,什麼花比得上這可愛的顏色呢?如果比作桃花?我嫌她太俗。牡丹?太豔。菊花?太冷。梅花?太瘦。都比不上。...不用說別的!就拿這兩道眉來說罷,什麼東西比得上呢?拿遠山比——我嫌她太淡;蛾眉,太彎;柳葉,太直;新月,太寒。都不對。眉的美真不亞於眼的美,為什麼平時人總是說不到眉呢?"思量來思量去,多裡分辨不出對小松的情感是愛還是恨!在這愛恨交加之際,親一口和睡一宿上秤稱都是一樣的吧!

多裡不時的邊看簡訊邊愣愣的想:在認知上,我本來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顛覆性的思想,可在對小松的情感理解上,又不得不回到儒家的思維上來,從中尋找出依據。孔子在對待男女關系,子女問題上,仍然要講中庸,"不遠不近"就是中庸,這就是適當。就像是對待其它任何一個問題一樣,不左不右,是最好的。按這樣的道理套,老婆是最親近的人,與她的距離在這個特定的範疇內才最不好把握中庸二字。可用現代社會觀點看女人。她是最公正的,最懂感情的,女人是一杆稱,在稱著男人的感情和行為。而我多里是在男人的世界裡,用男人的視野衡量女人。

多里的骨髓裡有著儒學的衣缽。儘管他也懂得感情,也理解女人的思緒。可中國男人的先聖是孔子,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從事教育,修《詩》、《書》,定《禮》、《樂》,序《周易》,作《春秋》。相傳所收弟子多達三千人,賢人七十二人,教出不少有知識有才能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那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對華夏民族的性格、氣質產生最大影響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千古聖人",被後世尊為至聖、萬世師表。他正直、樂觀向上、積極進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會。他的成功與失敗,無不與他的品格相關。他品格中的優點與缺點,幾千年來影響著中國人,特別是影響著中國的知識份子。

小松還發一則簡訊:走在我自己的國土,亂紛紛都是自己人;補了又補,連了又連的,補丁的雲彩的人民...,"男人是一片空虛的不想真正找著落的心,把戀愛看作高爾夫與威士忌中間的調劑。女人整日擔心著最後的一些資本:三十歲左右的青春——物質生活的迫切需求,無暇顧到心靈。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多里想了想,她是在隱喻張愛鈴寫的《傾城之戀》。一個破落戶之家的離婚女兒白流蘇,住在孃家被兄嫂無情地趕出家門後,與一位世故的老留學生範柳原戀愛的故事。流蘇唯一的生路是要找個人——生命的靠山。她結識了範柳原。之前白流蘇在"情婦"的泥淖裡滾了幾個滾,最後由於香港的陷落,才使她擺脫了靠不住的命運,奇跡般地出現一個平凡的大團圓——她和範柳原真的結婚了。"在這動盪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她突然移到柳原身邊,隔著他的棉被擁抱著他。他從被窩裡伸出手來握住她的手。他們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十年八年。命運把他們驅趕到同一個方舟上,也只能如此地共患難了。

傅雷評論說:"《傾城之戀》給人印象,彷彿是一座雕刻精工的翡翠寶塔,而非莪特式大寺的一角。沒有悲劇的嚴肅、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對照也不強烈。因為是傳奇,情慾沒有驚心動魄的表現。幾乎佔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調情,盡是些玩世不恭的享樂主義的精神遊戲;儘管那麼機巧文雅,風趣,終究是精煉到近乎病態的社會的產物。好似六朝驕體,雖然珠光寶氣,內裡卻空空洞洞,既沒有真正的歡暢,也沒有刻骨的悲哀。"

多里也有同感,他回了一條簡訊:小民的社會心態是每個時代歷史大樹上一枝動人的風景。我倆的風景線在哪裡?我所最求的落日是否能讓我觸及?我們倆能不能牽著手走進落日的餘暉裡?

芳芳偷看了多里的手機資訊,她為多里流下了眼淚。(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