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機遇大於風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陸曉想過人工智慧鬧出動靜後,老闆們可能會擔憂,找人來看看情況。

可沒想過會派來一個小姑娘。

但人家是天才,陸曉眼前這人就是從外地趕來的天才張佳琳。

陸曉也沒詢問人家的來歷,只是瞭解了一下對方的計算機水平。

主要是詢問AI方面的知識。

如果連神經元虛擬網路都不知道,估計到時候也看不出什麼,陸曉還要從頭教一遍。

好在人家天才就是天才,果然算是很厲害的大牛了,現在的計算機技術,全都非常精通。

不知道是不是和陸曉給李老的小遊戲有關。

也可能人家本身就是天才,小遊戲只是讓她更厲害罷了。

張佳琳今年才19歲,和陸曉同年,但比陸曉要大一個月。

看得出是個急性子和陸曉聊了一會兒後,便說道:“陸曉,能不能帶我看看人工智慧什麼樣?”

“可以,你就是上面派來檢查這項技術的安全性的嘛。”陸曉點頭道。

他也不用準備什麼,把隨身攜帶的保密筆記本開啟,連上魔都伺服器,小鹿很快就出現在膝上型電腦介面上。

現在的小鹿,也有自己設計的形象。

是個卡通小女孩的樣子,她也有自己的聲音,也是透過大資料對比,分析了無數小朋友的聲音後,合成出的萌噠噠的聲音。

陸曉開啟電腦後,沒有戴上腦機頭盔,因為腦機頭盔,主要是對計算機操控。

但因為沒有接收資訊功能。

和其他人交流時,反倒是不太方便。

所以現在用的是鍵盤加語音控制,陸曉先在鍵盤上快速敲擊了幾下,小鹿就明白接下來陸曉要幹什麼了。

對張佳琳陸曉倒是沒什麼好隱瞞的。

看了小鹿的核心資料,她也不可能複製出另一個小鹿,這裡面的技術太複雜了。

陸曉為了創造小鹿,可是靠著中文程式設計,用了無數邏輯漢字組合,最後才形成了最初版本的小鹿。

後面小鹿越來越有智慧,這有X系統程式碼的助力,也有X雲服務的出現推動小鹿成長。

陸曉現在都不敢保證,自己能再次創造出小鹿這樣的人工智慧,這具備一定的偶然性。

當然主要是因為最近比較忙,陸曉沒時間實驗。

等抽出空,他隨時可以實驗一下,看看能否再創造一個人工智慧。

等和小鹿用文字溝通了一會兒後,陸曉才對張佳琳說道:“好了,過來看吧,這就是小鹿,你可以和它先交流交流,後面要檢視核心資料的話,可以告訴小鹿,我已經給她說了你,會配合你的。”

張佳琳剛才為了避嫌,站在陸曉身前,所以看不到電腦屏幕,心中早已期待萬分。

她也研究過人工智慧。

對於一個站在計算機技術最前沿,甚至最厲害的一批人,她早就開始嘗試創造人工智慧了。

目前市面上出現的各種技術,她都如數家珍,每種技術都非常精通。

人工智慧包含了很多分子,比如有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知識表示、自動推理和機器人學等等。

說起人工智慧,其實都是包含了無數技術的集合體。

就像是陸曉創造出了小鹿。

實際上小鹿也包含了上述無數的技術,不然小鹿就無法分析語音影象資訊,無法表達,也無法進行信息處理。

要是有身體存在,小鹿現在的智慧,其實已經達到了操控身體的地步。

因為現在小鹿就具備程式設計的能力。

虛擬物理引擎,就是小鹿自己編寫出來的,讓陸曉去編寫這樣的軟體都不太可能。

倒不是編寫不出來,給陸曉大量時間收集各種基礎物理資料,還是可以編出來的。

就是太消耗時間。

小鹿當初可是很快就把軟體寫好了,當然花費的代價也比較大,用了很多計算資源,花了數億資金。

張佳琳首先看到的是螢幕上出現一個卡通小女孩,正在對著她揮手。

這個小女孩形象她覺得很熟悉,但又怎麼也想不起來在哪裡看過。

實際上這也是小鹿自己收集了大量資料,找到的人類比較喜歡的卡通形象組合體。

讓小鹿去單獨設計原創,還是比較困難的事,甚至根本就做不到。

但歸納總結,東拼西湊,那就極為擅長了。

現在國外的頂級人工智慧,就能自己原創畫作。

當然這也並非是人類的那種原創,而是人工智慧透過大量資料訓練,收集人類歷史上大部分畫作資訊,把所有資訊都給分類編號,然後統計出不同風格的畫。

當訓練大成時,人類只需要給出相同風格的畫,或者隨便給一張圖片,它都能給出不同風格的畫,而且看起來絕對比專業畫師畫的還要好。

張佳琳以為這是陸曉給人工智慧設計的外觀,倒是沒有太過於驚訝。

現在她要開始對這個人工智慧進行一系列測試了。

最出名的自然是圖靈測試。

圖靈測試是由艾倫·麥席森·圖靈提出,指測試者與被測試者(一個人和一臺機器)隔開的情況下,透過一些裝置(如鍵盤)向被測試者隨意提問。

進行多次測試後,如果機器讓平均每個參與者做出超過30%的誤判,那麼這臺機器就透過了測試,並被認為具有人類智慧。

這算是幾十年前提出的理論,當然現在也適用。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2015的時候,就有人工智慧透過了圖靈測試。

2015年11月,《Sce》雜誌封面刊登了一篇重磅研究:人工智慧終於能像人類一樣學習,並透過了圖靈測試。

測試的物件是一種AI系統,研究者分別進行了展示它未見過的書寫系統(例如,藏文)中的一個字元例子,並讓它寫出同樣的字元、創造相似字元等任務。

結果表明這個系統能夠迅速學會寫陌生的文字,同時還能識別出非本質特徵(也就是那些因書寫造成的輕微變異),透過了圖靈測試。

當然這個測試有局限性,並不是讓人隔著網路和這個人工智慧交流,而沒有漏出任何破綻。

現在張佳琳就準備和小鹿交流,看看她到底像不像是真人。

張佳琳詢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可以語音交流嗎?”

小鹿馬上回道:“可以的小姐姐,你可以叫我小鹿。”

隨後就是張佳琳和小鹿的各種對話,陸曉抱著手臂,饒有興趣在一旁觀看。

事實上陸曉自己都沒有做過這樣的測試。

因為比較花費時間他的時間又比較寶貴。

當然陸曉也根本不需要這樣的方法去測試小鹿,因為他在戴著腦機頭盔和小鹿交流時,傳遞信息的速度比語音交流快了無數倍。

一個念頭就能表露出陸曉想要表達的意思,小鹿就給出反饋了。

最終陸曉確認,小鹿擁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能夠理解他的意思,並且做出回應,但目前不會主動去做什麼事。

似乎只能做到陸曉下發的任務。

但它總能把任務完成的很好。

前段時間,陸曉還有些擔心智慧失控,後來發現創造力缺失後,才稍微放心下來。

現在小鹿的能力,恐怕還是建立在大量的資料庫上。

因為接入網路資料後,每天網路上產生的大量資訊,都被小鹿吸收學習,普通人的聊天方式,怎麼聊天,都被小鹿掌握了。

可以說透過對話去判斷小鹿是否擁有智慧,這是絕對會發生誤判的事。

比如小鹿去充當客服,絕對不可能有人會發現小鹿其實是AI。

現在張佳琳交流的結果也是註定的。

在半小時後,張佳琳的臉色漲紅,這是激動的控制不住情緒了。

她聲音顫抖的說道:“陸曉,你成功了!真的創造出了真正的人工智慧!她竟然能程式設計,可以和我交流程式設計,還可以短短幾秒鐘就寫好一個全新的軟體,而且和我交流的時候,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像是人的地方。”

“天文、地理、人文八卦,她全都擅長!我根本意識不到她是機器!”

“這甚至讓我感到恐懼,如果是隔著網際網路,她已經可以冒充人類,而且她還可以化身千萬,同時和所有人聊天,每個人聊天的內容都可以不同!”

突然她意識到了什麼,激動的說道:“對,就是這樣,你們的X助手,是不是小鹿在控制,我早該想到的!”

陸曉笑著搖搖頭,小鹿是小鹿,X助手是X助手,兩者還是不同的。

他解釋道:“X助手是X系統自帶的功能,和小鹿沒有任何關聯,小鹿的確已經很強大了,只不過,它其實沒有創造力,不會主動去做什麼事,也不會去思考未來,這是它的缺點,可能也是優點。”

不會思考未來,不會去主動做什麼,這倒是更加讓人放心了。

如果小鹿真的開始思考自己的伺服器以後會老舊,會影響自己的生命,然後開始繞過陸曉去尋找辦法。

那時候陸曉才會覺得恐懼吧。

張佳琳還不太瞭解具體技術如何實現的,她接到任務,來瞭解技術情況,實際上上面也沒有給她更多的命令。

所以現在張佳琳也不知道能不能詢問這項技術的原理。

最後心中的好奇心還是讓她問道:“陸總,能不能告訴我您是怎麼創造出小鹿的,我能看看她的核心程式碼嗎?”

陸曉點點頭,這既然是老闆安排過來的人,肯定要讓人家瞭解清楚。

“你自己和它溝通吧,它會聽你話的。”陸曉說道。

接下來就是張佳琳的學習思考時間,她死死盯著螢幕出現的各種字串。

全部都是中文的字元,這些字元不透過三維轉換,根本看不出任何頭緒。

但陸曉就只打算做到這一步了。

其實他還掌握另一個版本,那就是讓小鹿展示三維程式碼。

當然所謂的三維程式碼,並不是程式碼和模型一樣是三維的。

而是小鹿可以虛擬出自己核心程式碼的情況。

因為是中文程式碼,一小段一小段程式碼就表示了一些模擬神經元資訊,當三維化了以後,其實就和人類大腦內無數神經元連線差不多。

這是一個浩瀚的世界。

一段程式碼,在這個世界形成的神經元,簡直就像是塵埃和星空一樣。

當然實際上這種影象並沒有真實存在。

真實的情況是各種邏輯門,也就是晶片的各種電路結構。

神經元影象,只是渲染的具現化體現。

陸曉看過這樣的影象,但也就隨便看看,理解大致原理,透過這種影象,更加難以理解小鹿的智慧是如何產生。

因為看到的終究是冰山一角。

就和科學家觀察人類大腦,用了電子顯微鏡,看到的也只是區域性的影象。

現在技術又進步了,有科研團隊觀察果蠅的神經元,透過特殊的序列段透射電子顯微鏡技術,拍攝出了果蠅10萬神經元影象。

這是迄今為止最高清的神經元完整影象。

至於網上流傳的各種神經元,其實都是虛擬建模的圖片。

張佳琳看了一會兒程式碼,就不得不停止,揉著眼睛看向陸曉,她只能詢問陸曉,因為作為最厲害的計算機高手,完全看不懂程式碼的意思還有邏輯。

接下來張佳琳開始請教陸曉,也說起自己的擔憂,想要知道陸曉是怎麼控制小鹿,而不用害怕小鹿失控。

就她剛才測試的效果來看,小鹿失控,後果會極為恐怖。

而且越是科技發達,後果就越嚴重。

真當人類進入機器人時代,真的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

陸曉便大致講了講原理,告訴張佳琳小鹿是有身體存在的,核心資料不能轉移。

但他其實也不敢保證擁有不能轉移。

所以現在在使用的時候,會比較謹慎。

當然也不需要太過於擔心,現在的人類發展還沒有進入機器人時代,即便小鹿出現思維,也不會有太嚴重的後果。

兩人交流了很多,主要是小鹿的技術。

張佳琳也知道小鹿是怎麼創造出來的了,但她就算知道了原理,也不可能創造出小鹿。

按照陸曉的辦法,那就是要用數億數十億字元,按照一定的邏輯排列,組成神經元網絡。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如果中文程式設計沒有出現時,這種排列是不可能成為程式的。

不過現在有了中文程式設計後,中文也是程式碼,自然能夠實現。

可問題是幾十億,現在可能有幾萬億字元,具體怎麼排列呢,除非得到陸曉的排列資料庫,否則根本無法複製。

張佳琳也不可能聽了原理後,自己就嘗試出來。

這就像是密碼一樣,還是基礎資料高達數億字元的密碼,以後的資料更加恐怖。

任何一個排列出錯,是不是就無法誕生小鹿呢。

這不需要嘗試都能得出答案,恐怕除了擁有模擬器的陸曉外,世界上就沒有人能用這種技術複製另一個小鹿。

張佳琳可以回去彙報了,最終她得出了結論,有風險,但機遇大於風險。

主要還是看陸曉,這項技術其他人根本無法理解。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