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請夫子為我執筆!(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深秋。

天已漸漸轉涼。

在這一兩月間,咸陽顯得很安靜。

不過始皇的身體似出了問題,理政的時間越來越少,而交由秦落衡處理的政事也越來越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勘字署。

官署內的官吏依舊如往常,依舊是日復一日的整理歸納著字型,彷彿外界發生的事務,跟他們並無任何關係。

金烏破曉。

就在勘字署官吏準備投入工作之時,突有一道高聲傳來。

“太子殿下到!”

聞言。

勘字署的官吏先是一愣。

而後面色一變,連忙快步出門迎接去。

勘字署是一個小官署,分屬在內史下,裡面的官吏大多年歲已高,沒有太多升遷的機會,也早就熄了向上的心思,全身心都放在了整理歸納隸書上。

突聽聞殿下到來,不禁誠惶誠恐。

很快,一道身影,便踏著龍行虎步進到了官署,來人正是久未外出的秦落衡。

“臣方和領勘字署官吏參見殿下。”

秦落衡拂袖道:

“不用多禮。”

“我這次前來,一是來見見故人,二也是來看看勘字署的情況,我對隸書的歸納整理可是十分上心。”

聞言。

方和一愣。

隨即也面露喜色。

他自然知道秦落衡的故人是誰,自然是早前被安排進勘字署的程邈以及王次仲。

之前十公子上位時,他也曾動過一二心思。

但很快就打消了念頭。

程邈跟王次仲的確跟殿下有過交情,但今時不同往日,若是殿下真的念及舊情,早就把兩人給擢升上去了,豈會讓兩人繼續呆在勘字署?

而且程邈跟王次仲在勘字署數年,未曾一次提及過殿下。

他自然以為關係就那樣。

那曾想。

今日殿下竟親自前來,不禁讓他喜不自勝。

他連忙道:“來人,快去把程夫子跟王夫子請來,就說殿下正在官署外等候。”

說完。

方和也在腦海思索了一番,自己過往有曾得罪過二人否?

最終搖了搖頭。

並沒有。

他作為署長已有數年,但勘字署就是一個閒職,一般都是用來安置沒有晉升空間的官員的,他過去早已認命,因而對官署的事並不怎麼上心,得過且過,自然沒有為難過程邈。

秦落衡道:

“不用這麼麻煩。”

“我親自前去,當初是我執禮,讓程夫子整理隸書的,而今我雖為大秦殿下,但禮數卻不能廢,自當親自前去,而且程夫子也不喜為眾人旁觀,方和,你引我過去即可。”

“殿下這......”方和面露遲疑。

秦落衡道:

“無妨。”

“帶路即可。”

“諾。”聞言,方和只能應下,隨後在一眾人擁簇下,秦落衡去到了勘字署內,剛進入勘字署,就見琳琅滿目的書卷掛滿了牆壁,各種書桉連綿迴旋,堆滿了展開不一的長大竹簡。

這本是一間寬闊如大廳的書房。

眼下卻並無多少自如活動空間,內裡都堆滿了一座座卷宗小山,厚厚的紅氈地面之上,更是鋪開著種種圖表簡冊,有的尚未乾透,墨跡還隱隱泛著水管。

而在書房正中央擺著幾方大桉。

桉桉文卷如山。

身旁地面也是同樣文卷如山,而程邈的身影也是被埋沒其中,若無聲響根本就不見蹤跡。

不過。

更令秦落衡上心的是那無數竹簡上鋪面而來的滿當當大字,這些大字筆直方正,有稜有角,卻是有種一種無法臨摹的意境,甚至筆力已透過了竹簡。

“程邈。”

“程邈!”

一旁,見程邈還無蹤跡,方和卻是有些急了,生恐會惹得秦落衡不滿,連忙朝裡喊了幾句。

這時。

如山的書卷中,才慢慢走出一人。

此事的程邈,發須已全部灰白,不知戴上多久的竹冠更是歪在頭頂,一身抹布棉袍空蕩蕩皺巴巴的掛在精瘦的身家上,一身皮靴趿(ta)拉的幾乎露出踝骨,眼窩發青,臉上隱隱可見難以擦拭乾淨的斑斑墨跡。

整個人邋遢的像是一個落魄乞丐。

若非身上透著一股從書卷中汲取的書山字海氣,恐無人會相信此人是一位驚世大才。

饒是如此。

秦落衡也一絲笑不出來,心中滿是真誠的欽敬和感動,驟然間對程邈這些士人有了前所未有的認知。

秦落衡執學生禮道:“夫子。”

程邈好似還沒從書山字海中清醒過來,茫然的望了望四周,在看到秦落衡的臉頰時,這才如夢初醒,連忙道:“臣見過殿下。”

“我之一言,讓夫子辛勞如此,我心何堪矣!”秦落衡深深的一躬。

“臣不敢當。”程邈連忙扶住了秦落衡,“殿下有包吞永珍之心,又為臣指明了前路,臣焉敢不竭盡全力?”

“倏忽兩年,夫子老了......”

程邈灑然一笑,說道:“老則老矣,臣精神也!”

“夫子還是要多注意身體。”秦落衡道。

程邈點了點頭。

問道:“不知殿下來勘字署所為何事?”

秦落衡笑道:“並無什麼要緊之事,只是前來探望一下夫子,順便詢問一下隸書的整理情況,文字乃華夏之根,事關華夏文明長存,故不敢有絲毫大意。”

程邈微微額首。

說道:

“讓殿下費心了。”

“隸書的整理已差不多了。”

“應該只需最後數月,就能全部登入入冊。”

“不過還需要校正,等真正弄完,估計至少要一年有餘,文字之事容不得半點馬虎,也容不得半天推搪,故殿下若想我等加快速度,恐實難以勝任。”

秦落衡道:

“夫子言重了。”

“文字之重要,我心知肚明,豈敢揠苗助長?”

“只是近來我批閱奏疏時,發現了一些問題,或許對編纂字書有一定幫助,故才前來想告知夫子。”

聞言。

程邈面露異色。

問道:“敢請公子敬講。”

秦落衡道:“隸書相對於秦篆的確減少了書寫難度,但字數太多,比劃依舊繁瑣,對於初學者,依舊有不小的難度,我在想,可不可以再次進行一定的簡化。”

“試著將一些字合併!”

“而且新出一種認字方法,例如認字認半邊?如此可大幅減少認字識字的難度。”

“此外我在朝歌時,遇到了一件事,便是賬目造價,我也在想,可不可以弄出一些簡單的符號,用以替代數字,然後再設計幾個複雜的數字,再用以區分,兩者兼有,一定程度上可減少造假的程度。”

“《字書》中,除了用同音來查詢,可否用想通部首偏旁來查詢,這種查詢方式,或許比同音更為便捷迅速。”

“文字是文化的載體。”

“想讓天下真正一統,萬民凝一,首要是培養萬民對華夏文明的認同感,而文字無疑是最合適的方式。”

“秦篆也好,隸書也罷。”

“終其出現的因由,都是民眾在簡化字型,這是識字群體自發性的運動,因而大秦一統天下之後,可否主動進一步簡化?讓學習文字的門檻進一步下降。”

“春秋戰國時,官學失學,流落民間。”

“故有了百家爭鳴。”

“若是今後大秦人人能識字,那又將是何等一個盛世?又能創造出比百家爭鳴更加輝煌的盛景?而人人識字之後,大秦又將爆發出怎樣的潛力,這恐是所有人無法預料的。”

“但我卻願意做出嘗試!”

“至少。”

“我認為大秦能做到。”

“雖結果不一定真的會好,但我相信,在普及中,對天下一定會大有裨益,也能極大避免知識人為壟斷,以至失傳,大秦所創立之文明也定會隨之名垂千古。”

“懇請夫子為我執筆!”

秦落衡朝著程邈端正的行了一禮。

程邈臉色微變。

在神色不斷變化之後,最終只能點頭道:“臣只能盡力而為,但此項工程耗費時間只怕會更巨,臣也無法言明何時能完成。”

聞言。

秦落衡面色一喜。

開口道:“夫子儘管去做,有什麼需求,也可直接開口,我定傾力供應,時間的問題,夫子不用擔心,我知道事情輕重,絕對不會有任何催促,只願夫子能潛心研究,為華夏為大秦留下份文字瑰寶。”

見狀。

程邈也是點了點頭。

秦落衡暗鬆口氣,他也有些於心不忍,程邈為整理隸書已耗費太多心力了,但文字之事事關重大,他不得不重視,至於教化天下,眼下只是泛泛而談,並不會真的實施。

理想和現實他還是分得清的。

就算要教化,也只會按大秦的需要進行教化,而非是任由民眾,任由百家在民間傳學。

他雖有一定私心,但也是為了天下穩定。

傳學必須要掌控在朝廷手中,不然很容易引來大患,這他不得不察,也不得不謹慎。

這時。

程邈似想起了什麼,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不住道:“殿下,在半月前,曾有一人來找過我,他想見見殿下,還想問殿下一些事情,我本不欲摻和,只是想到此人的確才學出眾,這才代為傳話。”

“此人也曾參加士人盛會!”

聞言。

秦落衡目光微沉。

問道:“此人叫什麼?”

程邈道:“他是黃石公,殿下可願一見?”

“黃石公?”秦落衡雙眼微闔,眼中露出一抹深邃神色。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