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孟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著橋神重新跳入了忘川河中,我很是不解,心中更加的疑惑了,橋神不是要我跳入河中換取他的重生嗎?怎麼他卻沒有重生,反而還跳回了河中做他的落水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難道這所謂的千年之約都是假的?難道我剛才沒有跳入河中?難道這一切都是我的幻想?

我一頭霧水,完全不知道之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是若說這一切都是幻境的話,那麼先前忘川河中那成千上萬的陰魂又怎麼會消失不見了呢。

就在我緊皺著眉頭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這時背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小夥子,快來喝碗孟婆湯吧,喝了孟婆湯一切都不用再去想了。”

我回頭一看,在身後幾步開外的路邊坐著一個人,一個老婆婆。這我還婆婆看上去八九十歲的年紀,滿頭發白的頭髮,亂蓬蓬的,一身粗布衣服十分的古舊,看上去倒像是一個老叫花子似的。

在老婆婆的身旁放著一個木桶,手中拿著一個小木勺及一個水碗,剛才在背後對我喊話的就是她!

一看到這個老婆婆,我腦海中就冒出了一個名字:孟婆!

民間有句老話是這麼說的,黃泉路上忘川河,忘川河上奈何橋,奈何橋過望鄉臺,望鄉臺邊孟婆坐。這說的就是陰曹地府,入口之處的情景。人死後要先過鬼門關,再經黃泉路,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由忘川河劃之為分界。忘川河上有奈何橋,過了橋就是望鄉臺,望鄉臺是人死之後,喝孟婆湯前,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有詩記“望鄉臺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說的就是望鄉臺。而孟婆就在望鄉臺下,給要去投胎的陰陰魂熬孟婆湯。

在中國的古代傳說裡,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出現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

一說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一個散官。後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無數,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一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陰魂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個輪迴。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裡,頗有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死如雲散”,“一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之類的意味。

二說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製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迴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製孟婆湯,讓參與輪迴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一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一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

三是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唸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一心一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一直到她八十一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洩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並為她造築驅忘臺。

但不管是哪一種傳說,孟婆都是地府中替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常年守在奈何橋頭。要去投胎轉世的陰魂,就要喝孟婆湯,不喝孟婆湯,就不得投生轉世。凡是喝過孟婆湯的人就會忘卻今生今世所有的牽絆,了無牽掛地進入輪迴道開始了下一世的輪迴。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一喝便忘前世今生。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乾乾淨淨。今生牽掛之人,今生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

有人說,孟婆湯是用忘川河中的河水熬成的湯,也有的人說,孟婆湯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

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因喜,因悲,因痛,因恨,因愁,因愛。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輪迴之道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的。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孟婆會告訴他:你為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喝下湯,眼裡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

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你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你或許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見她,她看不見你。千年之中,你看見她走過一遍又一遍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你盼她不喝孟婆湯,又怕她受不得忘川河中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後若心念不滅,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去尋前生最愛的人。但是,就算你真的能在忘川河裡等待千年,但是當你帶著記憶重回人間尋找你曾經的愛人時,或許對方卻已經不再愛你了,因為他並不會記得你。如此這般,倒還不如喝下那碗孟婆湯,放下一切來得輕鬆自在。

此時,我自然知道眼下這位一定就是孟婆了,而他手中那個水碗之中裝的,顯然就是能夠讓人忘掉一切的孟婆湯。

孟婆見我回頭看她,於是就對我們招手道:“小夥子,過來吧,喝下這碗孟婆湯,就不會再有苦惱與悲傷了。”

我一聽,急忙搖頭表示不願意喝,同時問道:“您老就是孟婆對吧?”

“是的,老身就是孟婆,在此為你們準備輪迴之湯,喝過這湯,你們就可以安心上路嘍!”孟婆說道。

我說:“孟婆,我並不是去投胎的,我是送這位朋友去投胎的。”

孟婆很好奇的打量著我,說:“投胎也好,送人也罷,喝下這碗孟婆湯,你也就不會有苦惱了。人世間有太多的苦惱與憂愁,倒不如忘掉一切,無欲無求。”

我說:“人活在世上,若無欲無求,無喜無悲,這又與行屍走肉有何區別呢?所以,您老還是將這湯留給要投胎的生魂吧,我倒是免了吧!”

孟婆倒並沒有逼我喝她的孟婆湯,只是笑了笑,隨後便招呼其它經過她面前的陰魂。

在孟婆的身後,有一座高臺,有十幾米多高,看上去看是一座閣樓,當然,其實它是一棟石亭。高高一個石臺,發出陣陣陰光,坐臥路轉之勢,上可回頭瞻望,石臺上寫三個赤紅大字:望鄉臺。

是的,這便是輪迴路上的望鄉臺。老話說,一到望鄉臺,遠望家鄉回不來。走到了望鄉臺,幾乎就沒有還魂的可能了。這望鄉臺是南無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體恤眾生不願死亡、惦念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讓亡故的靈魂,站在望鄉臺上最後的看一眼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

據說站上了望鄉臺,能看到陽世的家宅,看到親朋好友,看到了自己已經死亡的肉身躺在那裡。

此時的望鄉臺上站滿了鬼魂,個個淚流滿面,傷心欲絕。

有些陰魂直接喝完孟婆湯就繼續前行了,這些陰魂多是在陰間等待了數十年乃到數百年之久的,所以他們已經看不到自己陽世的家了。而更多的陰魂則都會先登上望鄉臺,看在這一世最後一眼自己的家人朋友,然後才會放下一切,甘心喝下孟婆湯。

這時,李善人也登上了望鄉臺,見他上了望鄉臺,於是我也跟了上去。(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