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大結局(禪讓)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十月份,在洛陽關外死磕的石勒連連失利,不得已,只能暫緩攻勢,等待援軍來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從各地瘋狂抽調了二十萬兵馬,說什麼,也要奪回洛陽。

石勒的動向,姚裕也猜出來了,在石勒抽調兵馬的同時,姚裕也沒有閒著。

他讓三弟姚範統帥荊南兵馬四萬北上,同時,讓姚信全衍領兵三萬西進,與自己會合在洛陽。

至於姚豹,繼續牽制關中,雍據則是繼續攻略譙郡,威脅石勒的側方。

十一月,雙方的援軍盡皆趕到,姚裕所部十四萬兵馬,與石勒二十八萬大軍激戰於函谷關外。

這一戰,姚裕親自披甲上陣,指揮作戰,勉強保住函谷關不丟。

吃了個小虧的姚裕也不是忍氣吞聲的主,這不,當天夜裡就讓二弟姚信與王玄策全衍全耀涼虎等將,襲擊了石勒的屯糧之地。

就這樣,雙方每日互有勝負,一直鏖戰足足有五個月之久。

以至於,洛陽城周邊,滿是屍山血海。

一開始還注意環境的姚裕打到了後面,也沒有心情去精心的收拾屍體了。

畢竟每天都是高強度的車輪戰下,誰還有這個多餘的精力?

雙方所有的力量,都在為擊敗對方而準備著。

又是一個月的苦戰,石勒漫說拿下洛陽城,甚至就連洛陽八關,都沒有拿下一個。

從洛陽城陷落到現在,整整七個月啊。

七個月來,石勒沒有寸功,反而損兵折將許多。

他遲疑,猶豫了。軍中存糧無幾,士卒也傷亡慘重。再堅持下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石勒有心想要撤兵,但又恐對下面人沒有交代,為此,他每日裡唉聲嘆氣不止。

還是丞相張賓看出來了石勒的顧慮,獻計表示面子都是虛的,己方剛立國,若是再打下去的話,國家都要崩潰掉了。

洛陽城什麼時候奪回來都行,但若是因為這個壞了國家根基。將得不償失。

至於己方撤兵後姚裕會不會攜大勝之威北上,完全不用擔心,姚裕之所以死磕洛陽而不派遣兵馬攻略其他州郡,必定是想要藉助收復故都的功勞,打算回去謀朝竄位呢。既如此,莫不如修書一方給姚裕,兩家罷戰。

這樣的話,己方也能好好的穩定雍涼二州,消化這些年來拿下的土地。

對張賓的話,石勒從來深信不疑。當即,就採納了他的計策,給姚裕送了一封親筆信。

信裡內容也沒有別的,就是說我打不下你,你也奈何不了我。與其讓士卒們白白傷亡,莫不如兩家罷兵停手。你回去忙你的事情,我回去忙我的事情。等你我兩家都穩定了之後,再在戰場上分出勝負。

看到這封信的姚裕忍不住笑,心說這石勒還真有意思。

再一看落款,石勒一句足下不死,朕不得安的話,更是讓姚裕爽朗大笑,幾個月來,因為咒語發作的苦悶,都消散了不少。

最終,姚裕答應了休戰。

石勒為表誠意,率領大軍撤回鄴城,只是留王陽率領一隻兵馬,鎮守河內陳留一帶,嚴防姚裕出爾反爾,趁機北上。

姚裕為了表現誠意,也是如此,他先是讓收復了譙郡的雍據停止進軍,又讓姚豹沈承高侃停止攻略關中。

最後,在留下了全衍鎮守洛陽之後,班師還朝。

這一戰,從姚裕出兵開始到現在,共計用時十個月。

雖然不如對李雄一戰時間長,但兵馬損失,糧草消耗,卻遠遠勝過對李雄一戰。

其中,光是士卒戰死者就有不下三萬,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銀錢消耗,怕是在兩百萬石以上。

石勒那邊不清楚,不過作為攻方,應該是比自己只多不少。

戰爭打成這樣,也算是姚裕出道以來,打過的最慘烈的仗了。

其實,姚裕想好了,若是石勒不撤兵的話,自己就和他一直消耗下去,誰怕誰啊。大不了,玉石俱焚就是。

拼著自己給石勒滅了,也不禍及子孫了。

洛陽攻防戰這期間,姚裕想了很多,因為紫陽真人的咒而每日吐血的他,甚至想過自己如果死在洛陽了該怎麼辦。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讓姚信姚範都趕到洛陽了,為的,就是自己有什麼不測,二人能及時維持住情況。

好在現在戰鬥結束了,一切也該結束了。

···

回到建康城的第十天,便有各地官員遵從姚裕的暗示,不斷地上表自己轄區內出現祥瑞。

什麼井中出現黃龍,林間出現麒麟之類的話層出不窮。

短短的一個月內,光是這樣的祥瑞,出現了不下一百多起。

基本上,明眼人都清楚了,這是姚裕該登基稱帝了。

蔡氏得知這個訊息,徹徹底底的松了一口氣,終於等來了這一刻,這下好了,自己娘倆,終於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於是乎,蔡氏早早的讓謝鯤謝裒兄弟準備好了禪讓詔書,就等姚裕那邊動作了。

而姚裕這邊為了避嫌,也不能表現的過於匆忙了。

在司馬懋,夏侯兄弟的帶領下,文武百官於八月初一來到姚裕的宋王府,集體勸進。

對此情形,姚裕自然裝樣子表示諸公要陷害姚裕與不義麼為由拒絕。

司馬懋等人也不當回事,三次三讓麼,這個懂得都懂。

於是乎,第二次他們帶來了司馬褒的禪讓詔書來找,姚裕依舊拒絕。

第三次,司馬褒仿效漢獻帝劉協,在東郊設立祭壇,齋戒沐浴三日,派人終於請來姚裕,當著建康城所有百姓的面,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姚裕上告皇天后土,下告百姓黎民,從司馬褒的手中,接過了自己送過去的傳國玉璽,披上了黑色龍袍,帶上了十二冕旒。祭天稱帝,望北坐南,登基坐殿。

定國號為大宋,改元開平,取開太平之意。

至此,從司馬炎二六六年創立晉朝開始,至三二一年結束,晉朝共持續五十五年。期間,歷經武帝司馬炎,惠帝司馬衷,懷帝司馬熾,廢帝司馬鄴,以及後主司馬褒,共五個皇帝。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