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要學習太多知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李存孝並不怕吳用接受不了這麼多的知識,有人做過統計,人對理論知識的接受程度是可怕的。

儘管當時你覺得只是在腦子過了一下,或許大腦皮層“嗡”的響一下就OK了。

但是,等突然有一天,曾經沒有注意的知識,需要用到的時候,它一下子出現在你的腦海中。

因此,有人說過,知識學得越多,忘的越多,不要太在意,這是個正常的過程。

只要我們不斷地學習,總有一天,忘的速度回越來越慢,記憶持續時間也會越來越久。

人就如同海綿一樣,需要不斷的擠壓,不要以為看著沒有水,就覺得真的空了。

有時候,使勁捏一捏,才知道看待事物,不能留於表面,本質甚至是核心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要瞭解的恰恰正是這一部分,面子是重要的,但與裡子相比,它只能屈居第二。

孔子在《論語》中曰,溫故而知新,這個觀點很精闢,只有不斷學習舊的知識,才能快速掌握新的知識。

或許有人覺得此說法有問題,舊知識與新知識應該分開,怎麼能夠簡單籠統的放到一起,這不是混淆是非嗎?

還有學習舊知識佔據了大量的時間,耗費精力太多,新知識的學習又剩下多少時間,這樣拆東牆補西牆的學習方法,真的有效果嗎?

因此,許多人對溫故而知新這個觀點產生異議,這很正常,世間萬物,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如果所有人對一個觀點保持相同的看法,那就是真理,只有它,才讓絕大多數人相信。

為什麼說溫故可以知新呢?透過對舊知識的不斷學習,我們瞭解的越深,知道的道理也越來越重要,事情也漸漸接近真相。

那時,脫胎於舊知識,我們從中得到新的看法和理論,這些就是在舊知識基礎上產生的正是新知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牛頓說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成功的,為什麼他要這樣說呢?

因為物理產生的時候,牛頓還沒出生呢,所以是先有物理,而不是先有牛頓。

牛頓之前也出現過許多優秀的物理學家,他們或許不如牛頓那樣偉大,但在物理學的歷史上,同樣離不開他們。

他們對物理發展程序,有很大的影響,

牛頓沒有被“蘋果“”砸之前,也是在認真學習他們留下來的物理知識,才知道物理是什麼樣子的,世上又有那些物理理論。

牛頓不是一生下來,腦子裡就有物理,他也是被“蘋果”親密接觸以後後,才變得茅塞頓開,整個人一下子就像開了掛一樣,聰明的不得了。

可是,人家牛頓並承認自己偉大,他謙遜的說自己的一切,都建立在物理知識早已產生的基礎之上。

這句話是對的,所有人也都這麼認為,也只能這麼認為,難道會有人說是牛頓創造了物理嗎?

錯,牛頓是厲害,但沒牛逼到,沒有出生前,就讓這個世界上產生了物理。

他可不是上帝的兒女,沒有神的庇佑,要知道童年的牛頓,在別人眼中,可是一個笨的跟白痴一樣的傻瓜。

那時候的他,恐怕沒人會想得到這個為了弄懂雞是如何產生的,自己把一個雞蛋放在懷裡親自孵化,以便親眼見證雞產生的過程的男孩兒,未來會有如此之大的成就。

這種想法聽上去多麼的幼稚,恐怕這個社會百分之九十的小孩,都知道雞蛋的孵化需要的是雞,而不是人。

可是,牛頓卻不知道,就是這樣一個智商看似底下的人,卻改變了物理學界,創造了偉大的歷史,成為世界公認的天才。

這件事情,才真的叫奇蹟,應了華國那句詩,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來以為不可能的事,突然變得可能,甚至成功了以後,對於人的“三觀”是有很大的改變的。

畢竟,人生下來接受了知識,腦海早就有了所謂的“先見之明”,因而,對於顛覆傳統的知識的創造理論,他們發自內心的抗拒和反駁。

可當一切塵埃落定,不得不讓人相信舊知識是錯誤的,新知識才是對的。

這會讓那些對舊知識根深蒂固的人,三觀盡毀,難以接受。

牛頓的成長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雖然得益於一個“蘋果”砸頭,但他本身的努力更重要。

牛頓尚且說自己的成功是建立在前人栽樹的前提之下,沒有許多物理學家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他們貢獻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識。

構建了物理學的框架和理論結構,讓物理學由建立漸漸豐富起來。

而牛頓就是在學習這樣基礎之下的物理知識,才脫穎而出。

透過對舊知識的學習,讓他先對於物理產生了興趣,然後才在傳統物理上面,提出疑問,尋求改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正是這樣一個小心求證,大膽假設的過程,讓牛頓提出了三大力學,能量守恆定律等許多改變物理學的理論。

然後,在接下來的很長時間,又有一些物理學家的驗證,世人才知道牛頓創造了多麼偉大的歷史。

牛頓在溫故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知識,孔子有“至聖”之稱,他老人家提出這個觀點,沒有錯,很正確。

沒有對舊知識的理解,就不可能知道舊知識有怎樣的痼疾和侷限,新知識也不會因此而出現。

因此,牛頓用實踐證明溫故而知新的理論是正確的。

愛因斯坦同樣如此,他提出的相對論,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那是怎樣一個奇妙而有大膽的理論。

當速度達到極致的的時候,成為光速或超過光速身邊的一切都將處於靜止狀態。

大家應該都知道牛頓物理學中,物理告訴大家,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是可以掌握的。

世界不可能靜止,只有運動是事物的根本常態。

但是,愛因斯坦打破了牛頓力學,他提出大膽的假設,這是怎樣的一種瘋狂呢?

要知道牛頓可是物理學界偉大的創造者,他沒有創造物理,但以一己之力改變了物理。

世人提到物理學,首先想到的正是牛頓,可見他對物理,對世界的影響到了多麼可怕的地步。

但是,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愛因斯坦提出違背牛頓力學的物理理論,這無異是與全世界人類對物理的理解對抗。

絕對驚天地、泣鬼神,可是,後來的事實又證明,愛因斯坦是正確的。

他的理論也被錄入了物理學範疇,而且本人也被列為與牛頓平級的物理大家。

牛頓的物理是平面上的,愛因斯坦的物理是立體的,一個注重微觀世界,一個嚮往宏觀。

但不管怎麼樣,他們都沒有錯,未來的物理學,或許仍舊會有顛覆,大家只要學著適應就行了,相信舊知識是會被新知識取代的。

這個事再一次證明了溫故而知新的重要性,愛因斯坦正是對牛頓力學的深刻研究和學習,才提出了自己的相對論,速度讓一切皆有可能。

李存孝正是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他才不厭其煩的給吳用灌輸這些知識。

他說的這些無論是網際網路,還是大資料,未來必將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絕對是任何行業的支柱。

吳用雖然很聰明,但他沒有李存孝這一份來自重生的黃金記憶,不可能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的,。

至少2018年以前的日子,對於他來說,還是未知的。

但李存孝不一樣,他相當於那個未卜先知的預言師,正在透過自己對未來的理解,培養吳用的大局觀。

網際網路自從產生以來,就無時無刻不再影響人類生活,這一點認識越來越清晰。

比如現代社會的許多“低頭族”,正是網路造就的,沒有手機,手機上不聯網,人們誰會天天低著頭,玩手機。

網路讓一切皆有可能,購物消費、吃喝玩樂,都在網路上面可以輕鬆實現,也因此促進一系列行業出現。

比如淘寶網、美團外賣、海外代購、趕集網、58同城、陌陌、微信等等。

學習,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古人學而仕擇優,透過學習,去做官,就是一條通天大道。

這個在現代人看來愚不可及的觀點,可在封建社會,卻是最正確不過的名言警句,它成為無數讀書人的座右銘。

知識不可能一下子掌握,需要不斷的記憶和學習。

如果有人真的過目不忘,把所有的東西,記一遍就永遠不會忘記,那麼還要機器幹什麼。

忘記也是記憶的一部分,就像犁地,一遍又一遍的翻耕,不斷地施肥播種,土地由貧瘠,變得肥沃。

知識也一樣,需要不停地積累,攢的越多,你未來掌握的知識也就越多,將來的成就也會越大。

吳用是一塊璞玉,需要打磨,李存孝知道自己能成功,靠的是重生的記憶,但是這個老本是有限的,總有一天會用完的。

為了以防萬一,吳用必須要儘快成長起來,他已經想好了,將來等自己的重生記憶用完以後,他就打算藏在幕後,過自己的逍遙日子。

至於公司,就交給吳用,畢竟無論從年齡、資歷、經驗等各個方面看,他都是最適合的人選。

因此,他對吳用不斷地壓榨,就是為了讓他瞭解更多,知道許多足以改變未來的大事。

從一顆小樹苗,徹底成長為一顆大樹,為青龍遮風擋雨,所以學習更多更全面的知識,這對吳用將來的發展是很有必要的。(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