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行醫資格證考核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而方有志發現考官提問的重點則主要在毒性的問題上,諸如產生毒性的劑量、忌諱的配伍、用藥的忌諱……等問題。

方有志瞥了眼房間裡的攝像頭,不無惡意地猜想:

‘難道是醫患關系緊張的緣故嗎,考核的重點怕不是優先保證無過。

也是,有些醫生為了患者或是依了患者的懇求,冒著巨大的風險嘗試了難以成功的手術、治療,大多只為博得患者的那一線生機。

然而“醫治不死病,佛度有緣人”,有生就有死,這是目前的科技技術沒有重大突破前的現狀、鐵一般的現實。

醫生哪可能能夠把每一個病患都救治好的?技術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危難急症、疑難雜症的治療,自然會有風險。’

當然,人生百態,方有志雖然會同情大部分的醫生,卻也不會有“醫生就全都是好人”這一天真的想法。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芸芸眾生,不可能人人都是聖賢。

各行各業、千行百業、天南地北的,出一些醜聞、爆一些猛料也不應因此把所有人都一視同仁。

起碼方有志堅信醫生裡面,高素質人群定然是佔據絕大多數的,就憑他們受到的教育、需要終生學習等等因素。

在一陣問與答之後,方有志的第二場考試就完成了。

方有志陳述和回答的速度不算快,但絕對算的上是平穩和流利。

兩位考官都是儘量保持著面無表情的面孔,默默地在各自所持的表格上填寫著。

“很好,你從另一扇們出去吧,那邊是第三考場,順著指示標識走就可以了。”

其中一位考官給方有志指了路,終究是沒完全隱藏著面上的一絲滿意,說完就連忙低頭整理表格。

“好的,謝謝考官!”

方有志禮貌地離開,身後是教官“下一位考生!……”的傳喚聲。

第三個考場,考官會讓考生自己敘述自己的學醫經歷、學術淵源、自己的專長,最關鍵的是最後專家提問考核。

專家根據考生報考的疾病提出相關問題,而且每個專家詢問的角度不一樣。

有可能是中醫理論知識,有可能是提出一個病例讓你回答如何辨證和治療用藥,專家會從你的回答中發現問題並要求進一步解答。

第四個考場則是實際演練,根據考生報考的疾病,事先安排好相關的病患,讓考生從診斷、治療等方面進行實際的“實戰”操作。

‘要針對我的話,就該在這後面兩場了,那人雖然是有所預謀,卻也該有些臨場的針對改變。’

在進入第三考場之後,方有志果然在考官們之中發現了熟人——琴醫生。

之前澹臺慶生重病的時候,這琴醫生正好跟著澹臺慶生的主治醫生秦醫生在一起,便“心血來潮”地順便一起去了澹臺家。

方有志那時一時技癢,想要嘗試新學的“靈診術”、“速愈術”和“強愈術”,提出了為澹臺慶生做個“推拿”。

當時方有志不知道這琴醫生發的什麼瘋,居然在他提出為澹臺慶生推拿時,跳出來反對,並且言辭不善。

方有志雖然不願自找麻煩,卻也不怕麻煩,當時就把這琴醫生懟了回去。

後來在他的“推拿”下,澹臺慶生還立時有了喜人的好轉。

雖然當時琴醫生一口咬定方有志是“運氣好,正好碰到澹臺慶生病情好轉。”,其他人也覺得琴醫生的說辭很有道理,並沒有重視方有志的“推拿”。

那次衝突似乎只是與這琴醫生起了次口角而已,但是方有志事後從這琴醫生的夢境裡面,還是知道他已經深深把自己和秦醫生都給嫉恨上了。

從這琴醫生的夢境裡面,方有志知道他其實是王新覺(澹臺家的親家王家的人,淮海仁泰醫療集團持股者)的人。

王家是澹臺家的親密合作夥伴,梗是聯姻的關係,當年與澹臺家一起發家,在淮海仁泰醫療集團中出力甚多。

然而因為利益的關係,部分王家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已經漸漸與澹臺家貌合神離,甚至有了許多別樣的心思。

而這琴醫生正是與王新覺關係匪淺,受王新覺所託,一直有意接近澹臺慶生的主治醫師秦醫生,為的就是找個機會取得與澹臺曉禮一家的聯絡。

琴醫生是一個善妒的人,他一直就隱隱地嫉妒著年輕有為、且天賦在他之上的秦醫生。

那天也是控制不住負面情緒,找了方有志這個小輩做宣洩口,誰知道卻是撞上了硬釘子——被方有志這個不知道“尊老愛幼”的家火硬懟了回來,最終落了個灰頭土臉的下場。

尤其是澹臺慶生經過方有志“推拿”後好轉的情況下,雖然琴醫生嘴裡依舊不服,且其他人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他仍然感覺自己的臉被打的生疼。

自那一天起,琴醫生每每回想那一天受到的恥辱,心底的怒火就升騰不止。

琴醫生就這樣,每天在心中嫉妒比他年輕有為的秦醫生,埋怨那天不幫他說話的秦醫生,怨恨年輕氣盛不知退讓的方有志,痛恨那天“走了狗屎運”的方有志。

琴醫生越想越是鬱怒,越是鬱怒越是忍不住去想,負面的情緒每日積壓在心中,得不到有效的宣洩,讓他愈發的感覺每日都充滿陰暗的色彩。

直到幾天前,琴醫生從王新覺那得到了訊息,他的仇人即將參加“中醫(專長)行醫資格證”的考試,而他正好被選為了考官之一。

原本琴醫生一直覺得考官的工作是吃力不討的活計,往日他都會極力推脫,或是推脫不掉的時候,心底也滿是不爽。

但是這一次琴醫生卻是充滿了“幹勁”,感覺到了久違的期待感。

在知道這一訊息之後,琴醫生只覺得每天都充滿了期待感,越是臨近“中醫(專長)行醫資格證”考試的日子,他越是感覺興奮。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