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9 酒桌察人不稀奇 金龜換酒有幸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上回說到,自稱劍客的李白向梁文真挑戰,紫極宮的道長告知,座中老者是當今工部尚書賀知章。李白急忙行禮,告知自己是誰,賀知章大感意外,邀請他一道飲茶。李白堅持要切磋劍術,梁文真應允,暗笑李白不自量力。許苗茵乃是專業選手,舞起劍來如仙女下凡,李白不堪一擊,大敗虧輸。見到詩仙李白,李師師慫恿梁文真露一手,梁文真表演雙截棍,眾人驚歎,甚至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武松,以自己不會使雙截棍而自嘆不如。李白一道飲茶閒談,向賀知章奉上新作的詩歌,李師師惡作劇,吟誦《蜀道難》,說有一個詩仙已作過。李白十分難堪,擔心他人說他抄襲。最終梁文真解釋,是李師師有特異功能,能看透紙張,因此得知該詩句子。賀知章大讚李白的新作,嘆有好詩卻無好酒,邀眾人一道出外飲酒。

賀知章在書童攙扶下走在前頭,引領梁文真一行和李白,出門左轉到道上十幾丈遠處,便是一間酒肆,看起來還頗乾淨整潔。此時日頭尚未落山,酒肆中不見其他客人。小二迎出來招呼眾人到樓上雅間,席開三圍。梁文真一夥人多,六七個車伕馬伕與家丁便佔去大半桌。幸好賀知章是個大官,還請得起,否則非將他老人家吃窮不可。

梁文真請賀老坐首位,李白坐次席,各個謙讓一番,方才坐定下來。賀知章交代小二,揀好菜好酒儘管上,小二看賀知章大人物氣派,自然不迭應承。“太白先生,老夫當叫你做謫仙人才好。讀罷你的新作,尤其是《蜀道難》一詩,高山流水,驚心動魄,氣勢磅礴,隱然神仙一般的手筆,佩服,佩服,實在令老夫歎為觀止。莫非太白先生乃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賀知章此時仍讚不絕口道。

“謫仙人?賀老可是第一人這般稱呼李白,謫仙人,這個名號端的意味深長,頗合李白尋仙訪道,羨慕天上神仙悠遊自在之心。好,李白往後不再自稱劍客,便稱自家為謫仙人!”李白神情激動,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尊敬地望向賀知章。“謫仙人,梁某十分喜愛你的詩歌,但此《蜀道難》一詩,於梁某來說,生僻字詞多,難以背誦下來。你的《靜夜思》字詞簡單,朗朗上口,因此十分有名,可說天下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兒皆識得吟誦。”梁文真道。

“哦,我謫仙人竟這般出名麼?”李白詫異望向梁文真,既驚且喜道。其時教育並不普及,尤其山村通訊不便,若說天下無人不知,實在是誇大了。“梁兄弟來自海外,許多中土尋常字詞,在他則算得上生僻,謫仙人不必奇怪。但說三歲小兒都能吟誦謫仙人的詩歌,似乎說得過了。”賀知章道。“賀老,你們有所不知,謫仙人的詩歌被人傳誦,到達我海外鄉下,因教育部認為謫仙人的詩歌最好,強制編入教科書,因此蒙童甫一開始學的詩句,便是這《靜夜思》。”梁文真應道。“原來如此!”眾人恍然大悟。

“教育部?六部之中並無此部,卻是甚麼名堂?”賀知章疑惑問道。“在我海外鄉下,朝廷人浮於事,一個人的活計要由幾個人做,因此六部的事務,按細目割分開來,成立名目繁多的部門,部門之下,又設定許多機構,分頭辦理公事。這教育部便是專門負責約束各地學堂,讀書人入學,老師教授,以及考試諸般事務的部門。我這般描述,你們是否聽得明白?”梁文真道。“哦,梁兄弟說得再清楚不過,所謂教育部,類似我大唐的國子監,但又不全似。”賀知章連連點頭道。“海外的教育部尚書,卻端的有眼光,懂得我謫仙人的詩中妙處。”李白滿臉笑容,面有得色道。

“李太白先生詩仙之名,過兩三百年便已天下皆知,梁郎海外鄉下的情形,卻不奇怪。”許苗茵道。“是了,謫仙人一生到處遊蕩,為何不去考取功名,也好一展平生抱負。”梁文真問道。李白因不能進入官場,人生失意,一輩子發牢騷,也因此寫下許多千古名篇。但科舉制度從隋朝便已實行,李白有時間呼朋引類,遊山玩水,卻不去參加科考,當真奇怪。

“哈哈哈哈——”眾人皆大笑起來。“梁郎,你海外鄉下甚麼人都可參加科舉麼?”另一桌的許苗茵聽得臉紅,轉頭望向梁文真問道。“《大唐律》已規定,我謫仙人沒有資格參考。”李白面色不虞道。“《大宋律例》也是這般規定,李詩仙因出身商賈之家,不可參加科舉考試。”與許苗茵同一桌的李師師道。“正是,我謫仙人行出蜀道,四處遊歷,便是因為自小生在商賈之家,無緣功名,希圖能夠為世人所識,遇到名家耆宿推薦一下,庶幾能被朝廷所用,為朝廷效命。”李白不再隱瞞自己的難處和理想,神色凝重道。

“《大宋律例》是哪個朝代所制?”賀知章問道。“我家師師之意,說的是春秋時的宋國罷。是了,賀老是當朝的工部尚書,由他向皇上說一聲,李大詩人進入廟堂,為皇上賞識,豈不是輕而易舉之事?!”梁文真道。他記得李白在他人推薦下,為唐玄宗所識,召入宮中。“哈哈哈哈,梁兄弟不必激將老夫,老夫其實正有此意。謫仙人哪,你是幾歲開始讀書?”賀知章大笑,繼而又問。

“回稟賀老,李白之父,一生為賈,頗有家資,曾延請名師與李白啟蒙,又曾入塾館。非某自誇,李白五歲能誦六甲,十歲已觀百家。只是不能科考,實為李白畢生之憾。”李白應道。“怪不得謫仙人才高八斗,原來有自。如今聖上西遊狩獵,歸來不久,諸事繁多,多等幾日,老夫必在聖上面前為你美言幾句。大丈夫若有大才,何愁不能為國效命。”賀知章道。

“勞煩賀老,李白敬賀老一杯。”李白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即刻起身,向賀知章敬酒。可能因心情激盪,端杯不穩,灑出半杯酒。梁文真一見,趕緊為他滿上。“謫仙人客氣,老夫是為朝廷舉薦賢才,朝廷應感謝謫仙人才是。”賀知章站起,二人碰杯,隨即一飲而盡。“聖上狩獵之事,李白也已耳聞,奈何無緣得見聖上。”李白道。

自己剛剛從西邊來到,碰上皇帝出巡狩獵,自己如何不知。李白心中暗忖。之前聽聞皇上李隆基西巡狩獵,便心思機會來臨,連夜作得《大獵賦》,辛苦行路,去到皇上行營門前。徘徊兩日,都不能覓得機會,獻上《大獵賦》。可恨,我李白是甚麼人,一貫便瞧不起蠅營狗苟之輩,當時卻不得不向護衛與閹人奉上銀兩,才得以將自家嘔心瀝血的得意之作,送達御前。這般行狀,自己思來都難為情,如何能夠令外人得知。李白因賀知章的知遇之恩,心中快意,過往心酸一閃而過,拋諸腦後。

“不須著急,謫仙人高才,名動京師,聖上豈會不用。是了,謫仙人遠來長安,家中妻兒可好?”賀知章關切問道。“回稟賀老,李白早年安家於安陸,拙荊乃是前朝宰相許圉師之孫女。家中妻兒皆好,衣食無虞,是以李白方能放心離家。多承賀老掛懷。”李白回道。古語云,父母在,不遠遊。其時,一個漢子東遊西蕩,有家不顧,勢必讓人鄙視,賀知章如此相問,實有深意,是為考察李白的人品。

古語又說,七不出,八不歸。現代人胡亂解釋,解讀為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其實,七不出之意,是出門前,有七件事沒辦好不要出門。即柴,米,油,鹽,醬,醋,茶,也即現代人平常所說的開門七件事。古時出門之人,往往是一家之主,因此須安排好家中生活,方能出門。八不歸之意,則是出門後,若八件事尚未做好,則不可回家。這八件乃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即是古人所嚴守的八條為人準則,違犯其中一條,即愧對祖宗,無臉面對家人。李白到處遊蕩,文名傳播天下,如何顧得了家。賀知章長年為官,年已七十有五,歷經滄桑,可謂老辣,為解心中疑慮,自然要詢問一番。

梁文真賀知章李白等人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痛飲一場。梁文真文武雙全,李白才高八斗,都是難得的人才。賀知章有心要將他二人隆重舉薦給明皇,在酒桌上繼續考察二人,再好不過。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中,有專事人力資源的總監之流,說得有鼻子有眼,向人傳播招聘秘訣,便是邀請應聘之人一道酒宴,酒後吐真言,酒後顯原形,從而察其人品云云。他們自以為高妙,實則古之人早已施行。

“梁兄弟文武雙全,初次來到長安,可願意在長安久居?”賀知章問道。“賀老,我在海外鄉下,原也是一個商賈,若實在無路可走,也唯有在此長住。只怕我是外地之人,落地生根不易。”梁文真回道。若不是已在大宋的東京有偌大產業,來此快活二十年,待到無可避免的安史之亂到來,再走不遲,也是好的。何況,不將話說死,多條後路,豈不是更好。

“梁兄弟多慮了。先前朝廷中還有番邦漢子為官哩,我大唐海納百川,萬國來朝,四海歸心,落地生根,為朝廷效命,又有何難。”賀知章道。“我這位幾位兄弟,還有一位娘子,十分願意在長安定居。等安頓下來,還須為他們的生計籌謀一番。”梁文真伸手指了指魯智深林沖潘金蓮等人道。

“是了,老夫先前聽梁兄弟說過,祖上乃是嶺南之人。”賀知章又問道。“確實如此,我還曾到嶺南尋根問祖。”梁文真答道。“嶺南之人,來到長安為官之人甚少,其中卻有一位賢人,老夫甚為欣賞於他。他便是金紫光祿大夫,始興縣伯張曲江張九齡。”賀知章道。“張九齡?千古名相張九齡?”梁文真大吃一驚,問道。想不到今日經由蟲洞穿越,來到開元二十三年的長安,張九齡也正是這個時代之人。“千古名相?”賀知章疑惑問道。

“哦,賀老有所不知。我在尋根問祖途中,曾到嶺南韶州,拜訪過張公家人。閒談中,因得知梁某曾跟隨得道高人學道,懂得卜算之法,便以張公的生辰八字請我算命。當時卜算得知,張公未來將成為千古名相,是以適才我這般說。”梁文真為免告知他人,自己一夥來自三百年後,尤其自己來自千年之後,只好厚起臉皮,編造一段。

“梁兄弟還識的卜算?”賀知章問道。“我們這位梁兄弟,能夠未卜先知,屢試不爽。”林沖道。“不是不爽,而是十分不爽。灑家親眼所見,還能有假!”魯智深與武松自顧大飲,此時開口道。“如此說來,梁兄弟卜算出張曲江乃是千古名相,此事事關重大。事不宜遲,老夫明日一早,便進宮面見聖上,商討此事。”賀知章正色道。既然張九齡是賢才,堪為賢相,為何不早加起用,為朝廷運籌帷幄。賀知章老成謀國,如此思量道。

“我既然來到長安,難得同鄉一場,也想面見一下張公。”梁文真道。據史書記載,自張九齡被李林甫等奸人排擠走後,唐玄宗時時掛念,每當有司推薦人才,向他彙報時,他總要問,“風度得如九齡乎?”可見,張九齡的風度神采,該是何等的超凡脫俗。如今的韶關城中,尚有叫作風采樓的門樓,乃是後人構建以紀念張九齡。梁文真思慮至此,有意要賀知章引見,故此道。

“老夫還道梁兄弟認識張曲江,不過你曾到過他老家,也算得有緣。改日老夫必定帶你去與他相見,梁兄弟休要心急。”賀知章道。賀老自號四明狂客,生性豪爽,但能官至尚書,自然明察秋毫,梁文真的意思,豈能逃過他的眼睛。此時,眾人酒足飯飽,談興已然稍退,已到散席之時。

賀知章伸手到袖中一摸,心中暗吃一驚。糟糕,今日出門,竟忘記往錢袋中放足銀兩,往時都記得的,今日被瑣事打斷,一時失察。“小二,結賬!”賀知章摸出一塊金色之物,放在桌上,向門口的小二呼道。“金龜呢。”趙民探頭一看,忍不住好奇,伸手一摸。“小兄弟,這個金龜,是幾年前聖上所賜,今日出門,忘記帶銀兩,唯有將它用掉。”賀知章笑道。

“使不得,使不得,賀老,此時皇上御賜,萬萬不可,由李白結賬。”李白一聽,站起摸錢袋道。等李白將錢袋摸出,倒出來卻只兩塊碎銀,幾個銅板,遠遠不足結賬。“李詩仙且坐,且由梁某結賬罷!”梁文真一邊說,一邊示意許凡拿出銀兩。“坐好坐好,今日是老夫作東,你等不可胡來。謫仙人,你不是有一句詩道,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老夫今日以金龜結賬,也是佳話一樁。”賀知章道。梁文真見賀知章意思堅決,不好再搶,只得作罷。

梁文真與李白不打不相識,賀知章身為尚書,又年長許多,自然不讓他們買單,因此便有了金龜換美酒的佳話。梁文真與李白同時被推薦給唐玄宗,李白被否決,其中卻另有隱情。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