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彈簧騎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觀看團隊比武是很刺激的,馬林看著幾百上千的穿著鎧甲的戰士用沒槍頭的長矛互捅,大感刺激,彷彿回到了前世觀看古惑仔幾百人對砍的大場面的時光中。

不過,說真的,古惑仔那場面,雖然激烈有了,但完全沒有章法,就是中學生鬥毆,最多激烈點。

而馬林手下老兵的群毆不同,他們更加謹慎。而且,他們使用長矛,動作也不是砍,而是刺。最多加一些撥撩的動作,主要用於格擋開敵人刺過來的長矛。

但是,論到殺傷力,刺可比砍致命多了。捅人和砍人,完全就是兩個概念。砍人很嚇人,也很熱血。但是,如果沒砍到致命部位,也就是受傷住院。可捅人不一樣,即使捅不到心臟,但捅到大動脈上,也會造成失血過多,並導致死亡。

所以,混混們用砍刀砍人,而殺手們,則用匕首刺人。因此,殺手們殺人,也叫作刺殺,而不是砍殺。

如果讓洪興的那幫古惑仔過來,就算來上一千,也打不過這一個連隊的長矛手。首先,馬林手下的老兵的長矛,那是捅殺敵人的,而不是傷人的。而且,6米的長矛,比洪興混混們的砍刀長太多了。對方還沒靠近,身上就多了幾個血窟窿了,這還怎麼打?

當然,這是在野外戰場上。長矛長,利於正面對決。可若是到了香江的城市小巷裡,那就另一個情況了。在狹小的空間裡,6米的長矛難以轉彎,面對砍刀,未必能贏。當然,換成刀盾兵,一樣可以把混混打出翔。

長矛手的對決最為刺激,而火槍手們的對決,則無趣得多。畢竟,那更像是打靶練習,而不是廝殺,毫無熱血可言。但到了真正的戰場上,這些火槍的槍管裡,可就是噴射出死亡了,鎧甲都不管用……

而在騎兵比賽場上,因為沒有決鬥,看上去更像是花式馬術比賽。比馬術比賽不同的是,騎手們需要用長矛刺中晃盪的草球……

因為馬林本人不喜歡笨重的騎槍,所以,馬林的騎兵,衝鋒的時候,基本使用長矛,有點類似東方騎兵。

不過,使用長矛的缺點是,騎兵不能衝太快。因為,騎兵衝太快的話,衝擊力過猛,反作用力也就更大。使用空心騎槍的話,還能靠騎槍折斷來施放反衝力。而使用長矛,則不容易像空心騎槍那樣折斷。所以,亞洲騎兵在使用長矛衝鋒時,有兩個解決辦法——一是降低馬速,避免太過巨大的反衝力;二是在實在無法承受的情況下,選擇撒手,丟棄長矛。

所以,東方的騎兵,雖然在衝鋒時也喜歡使用長矛。但他們身上,一般也配有彎刀等騎兵刀,以在丟棄長矛後,拔出騎兵刀繼續戰鬥。

眼下,克里米亞汗國的騎兵,也就用的這種辦法——首發用長矛衝鋒。但若是遇到反衝力太大的情況,克里米亞騎兵會撒手丟棄長矛,改為抽出彎刀繼續戰鬥。

後來拿破崙軍中的的波蘭槍騎兵,就主要使用長矛和馬刀兩種武器。長矛主要是首發衝鋒和衝擊步兵時所用,衝擊步兵時,槍騎兵完全可以放慢速度。因為,即使放慢了速度,騎兵對步兵也是很有衝擊力的。而且,放滿了速度,長矛不容易脫手。

現在,馬林手下的騎兵,暫時就是使用長矛,並放慢速度進行整體衝鋒的。

馬林現在也算想明白了,為啥牆式衝鋒會放慢速度推進。除了需要維持整齊的隊形,害怕衝太快導致反衝力過大,也是重要的原因。

不過,放慢了速度後,騎兵的衝擊力真的下降了好多哦……

面對板甲騎士的話,槍騎兵的衝擊力就不夠看了。而且,因為板甲騎士防護力太高,長矛很難捅破。更何況,板甲騎士本身衝擊力就強。互衝之後,槍騎兵的長矛難保不撒手。而若是撒了手,槍騎兵肯定就打不過騎士了……

也因此,馬林才那麼希望能去東方,找到東方的馬槊的制作方法,來彌補槍騎兵武器的弱點。馬槊因為可以靠彎曲施放能量,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不像槍騎兵的空心騎槍,一衝就容易斷,斷了就廢了,需要回去換騎槍。

而若是馬林的槍騎兵擁有不容易斷的馬槊,那就厲害了。對方的騎槍斷了要回去換武器,而馬林槍騎兵的馬槊沒斷,那麼,完全可以尾隨追殺對方的騎士嘛……

可是,馬林現在也沒有把握到了東方就能找到馬槊的製作工藝。而且,即使找到了,那些材料中,很多歐洲就沒有。另外就是,馬槊的成本非常高……

在隋唐的時候,馬槊一般是將門世家才有。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馬槊。李世民麾下最強悍的玄甲軍的統領秦瓊和程咬金,就擅長使用馬槊。而且,他們有個共同的身份——前朝官宦之後……

至於玄甲軍另一位統領尉遲恭,雖然出身普通,但人家出身於鐵匠家族,早年打鐵。馬林認為,尉遲恭早年打鐵的時候,應該接觸過馬槊,可能就是專業打造兵器的鐵匠。否則,不會精通馬戰,並成為玄甲軍的重要將領。

只是,馬槊製作成本太高了。不但材料昂貴難尋,而且製作手藝要求很高,耗時也非常長。根據記載,一支馬槊,不但要耗費大量珍貴的材料,而且製作周期長達三年,且成品合格率低,成本非常驚人。強大如隋朝這樣的強大封建王朝,總共不過組建了5000使用馬槊的幽州鐵騎。其指揮官,就是羅藝。而羅藝,就靠著這5000具裝甲騎,穩穩地守住了北疆,阻礙了突厥騎兵的南下。在隋文帝時期,還主動出擊,把突厥騎兵打出了翔。而唐初的玄甲騎兵,實際也只有一兩千人的規模。

可見,馬槊的製作成本太高,製作週期也太長。以後的戰爭,肯定是大集團會戰,少量使用馬槊的精銳騎兵,也許作用很大,也許作用很小,很難說清楚。所以,馬林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定下的去大明尋找馬槊制作方法並組建使用馬槊的精銳騎兵部隊的正確性了……

正當馬林陷入沉思的時候,他的身邊,頭號猛將,以典韋為模板的保鏢頭子卡恩,忽然跳起來大聲叫好。貌似,看到了某個騎兵精彩的表現……

“好!”卡恩在馬車上跳了起來,落下的時候,沉重的體重,把馬車車廂都往下壓了幾公分……

但是,馬車的四個輪子的支撐軸上都是有彈簧的。所以,儘管車廂被卡恩的蹦跳壓下去幾公分,但很快又彈了回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這種震動,還是驚醒了馬林,讓馬林嚇了一跳……

但很快,馬林的眼睛直放光……

“我好想找到代替馬槊的新式騎槍的靈感了……”

馬林有啥靈感了呢?他從剛才車廂的形變和恢復中,想到了——是否能夠在騎槍的槍桿上,安裝彈簧,在緩衝告訴衝撞時的反衝力……

告訴賓士的騎兵,衝擊力必然是驚人的。騎槍槍尖擊中目標的話,肯定帶來巨大的反衝力。

但是,若是在槍桿上安裝一個彈簧的話,就可以充分卸掉大部分反衝力,避免騎士的手臂骨折。

具體辦法,可以參考車軸上的彈簧。馬林打算,在騎槍的握手位置,安裝一根彈性很好的彈簧,套在槍桿上。彈簧的前段,設定一個關節,卡住彈簧。

然後,騎士的把手位置,則套上一個鐵管。鐵管和關節之間,則是套住槍桿的彈簧……

而騎槍的前段,則模仿東方的馬槊,使用半截寶劍的模型。這使得騎槍除了可以用來刺擊敵人,在刺不中的情況下,還可以當斬馬刀,橫掃一下,客串一下馬刀。

……

衝鋒時,騎槍的馬槊型的槍尖先接觸到敵人。因為騎兵的高速衝鋒,加上馬槊型的槍尖本身就很沉重,其動能一定非常強大。即使沒有人握著騎槍,如此沉重的馬槊頭部,光靠著高速運動帶來的慣性衝擊,就足以把槍尖接觸到的敵人打下馬或者撞飛。

但如此強大的動能,也會帶來巨大的反衝力……

若是沒有緩衝的辦法,騎士的手臂肯定會被反衝力弄報廢掉。

但是,馬林設計的這種彈簧騎槍,騎士握住的是彈簧後面的鋼鐵套管,和騎槍之間隔著一根強力彈簧。

當巨大的反衝力傳來時,先抵達關節部分,然後把反衝力傳給彈簧。再由彈簧傳導給鋼鐵套管。

但是,因為彈簧的收縮,可以卸掉大部分的反衝力。等力量傳導至騎士手臂上的時候,已經所剩無幾了,並不能廢掉騎士的胳膊……

馬林經過反覆思考,認為這種設計,是非常合理的。唯一的問題,就在於,連線鋼鐵套管和騎槍的那根彈簧,要求非常高。

至少,這個時代的工匠,是造不出來的。但馬林不同,之前,他已經讓阿達等工匠,搗鼓除了碳素彈簧鋼,完全有材料造得出這樣的高蓄能的彈簧。然後,再在彈簧外表鍍錫,就可以保證彈簧既有強大的效能,又能充分保證不生鏽了。

當然,鍍錫並非最好的選擇。因為,鍍錫層若是磨破了,彈簧一樣會生鏽。但馬林現在派人在紐芬蘭島上尋找巴肯斯鉛鋅礦了。等找到了鋅礦,開始冶煉鋅,那麼,鍍鋅的彈簧,防鏽能力將會更強大,也更耐用。

而且,因為目前世界上只有馬林擁有專業的彈簧鋼,雖然是後世工業時代最低階的碳素彈簧鋼,可別人卻搞不出來。這樣,馬林不但解決了騎槍巨大反衝力的問題,還能夠做到技術和材料上的壟斷。別人就算想山寨這種彈簧騎槍,也沒有合格的彈簧啊……

想到這裡,馬林得意地大笑不止。笑完後,找來傳令兵,讓其回國傳達馬林的命令——嚴格保密彈簧鋼的製造秘密。同時,開始研發一種用於套在長矛槍桿上的高蓄能的彈簧……

一旦研究出來,馬林手下的騎兵們,就完全可以使用帶彈簧的騎兵,在高速中發起對敵人的衝擊了。而速度低下來後,他們也可以手握彈簧系統以外的部分,把彈簧騎槍當普通長矛使用……

最重要的是,這種騎槍不是一次性的,騎兵完全可以使用這種騎槍持續作戰。而且,類似馬槊的槍尖,可以讓騎兵們把騎槍當帶長柄的馬刀使用,用槊鋒左右橫掃劈砍敵人……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