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6章 三分什一稅?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馬丁.路德對“加爾文教授”這個計謀佩服萬分,決定按照加爾文的想法,先搞臭贖罪券的信譽,再張貼他的論綱。

但是,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皺眉想了好一會兒後,卻建議道:

“我覺得, 你還是先張貼論綱比較好。這樣,等贖罪券名聲受損後,才能顯得你眼光朝前。這樣,更有利於你聲望的提升……”

詹姆士.邦德立即反對:

“可是,選帝侯大人,這樣會不會太危險了?”

提前硬剛贖罪券,在其如日中天的時候, 很容易被“槍打出頭鳥”。而在贖罪券被大眾質疑後再硬剛, 則不起眼多了,算是渾水摸魚,不容易被集火。

腓特烈三世擺擺手道:

“我不是讓他張貼現在那《九十五條論綱》,這確實有些自尋死路。我的意思,是讓他先按照你的說法,採用最溫和的說法,先質疑贖罪券的作用,質疑贖罪券是否只是一種斂財手段。等到贖罪券被人質疑的時候,我再暗中發力,宣傳馬丁當初的‘睿智’,就能大大提高他的聲望。”

熱血青年馬丁.路德舉手反對:

“可是腓特烈大人,我並不在乎名聲,我只追求真理……”

腓特烈三世打斷他道:

“不,馬丁,你需要名聲。這樣,等你下次張貼《九十五條論綱》的時候, 才會有人信你。要不然, 你沒啥名氣,別人憑啥信你說的?”

馬丁.路德沉默了,顯然認可了腓特烈三世的說法。

隨後,腓特烈三世又說道:

“另外,馬丁,你的《九十五條論綱》要改一改,就像加爾文說的那樣,你必須支援貴族來主導什一稅的徵收。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到大部分領主們的支援。有眾多諸侯和領主們支援你、庇佑你,即使教廷也不能隨意殺害你。群情洶湧之下,加上貴族們有軍隊保護你,即使是教皇,也最多絕罰你,而不能把你逮捕去羅馬,綁在柱子上燒死。”

腓特烈三世是個老政客,很清楚教會也欺軟怕硬。而且,教皇只是精神領袖,不是世俗統治者,無法對某人採取暴力措施。除非, 那人毫無背景, 任人宰割。單純的學者是鬥不過教廷的,但背後站著大貴族, 而且是一群大貴族,教會也不能動粗。

腓特烈三世說的沒錯,原本歷史上,除了利奧十世剛上臺忙著抓權外,腓特烈三世這個大選帝侯對馬丁.路德的庇護,也是馬丁.路德避免被害的重要原因。

而另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布魯諾,則因為無人庇護,慘被燒死。但同樣支援日心說的的另一位超級科學大老加利略,卻沒有被燒死,只是被囚禁。為啥?因為教皇烏爾班八世曾是加利略的朋友和仰慕者。儘管後來兩人因為立場問題分道揚鑣,但作為曾經的朋友和粉絲,烏爾班八世還是給了加利略活路,沒有燒死他。

很幸運,馬丁.路德有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的庇佑。所以,他不會死,最多被開除教籍。而如果他鮮明地支援由君主、諸侯和領主代替教會來徵收什一稅,恐怕大部分貴族都會對他友好。最不濟,不會反對他。因為,事關切身利益。特別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這個窮鬼皇帝,肯定期盼能接手教會的什一稅的徵收。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太缺錢了……

……

不過,腓特烈三世想了幾天後,又改變了主意——他覺得,加爾文有關讓君主、諸侯和領主們取代教會徵收什一稅的想法太過激進,可能引起教會的劇烈反彈。眼下教會還沒經過宗教戰爭,影響力還很強。直接和教會爭奪什一稅,後果怕是比反對兜售贖罪券還嚴重。因為,什一稅是教會的主要收入來源,比贖罪券重要多了。

“這樣吧,你以後宣傳時,就說讓貴族、地方教會和教廷三三三均分什一稅。理由嘛,就抨擊地方教會貪腐嚴重,無法給教廷上交足夠的什一稅。如果貴族們參與進來,就能幫助監督地方教會。即使上交三分之一的什一稅給教廷,也遠比現在多多了。”腓特烈三世提議道。

“給貴族三分之一?他們會不會嫌少?”加爾文皺眉道。

腓特烈三世擺擺手,道:

“不少啦,我薩克森選侯領,一年的什一稅高達幾十萬金幣。三分之一,也有二三十萬金幣了。而且,我們不能急啊。只要有了開頭,貴族們能插手什一稅了,以後就能慢慢地架空教會,最終拿到全部的什一稅。現在最困難的,就是把手伸進什一稅裡面去。只要開了口子,後面都好辦。”

腓特烈三世不愧是老狐狸,他知道,一下子想要爭奪全部的什一稅,肯定會引發教會的劇烈反彈。所以,他沒一下全要。而且,他還熟悉教廷和地方教會的矛盾。那就是,什一稅上交給教廷的比例很少。

因為,腓特烈三世曾經也當過教士,後來因為弟弟無能,才回家繼承選帝侯的位子。他知道,教會現在很腐敗。很多地方教會,截留了大部分的什一稅。然後,賄賂羅馬教廷負責本教區的樞機主教。這樣,就能免除很多什一稅。理由很好找——自然災害唄……教廷又不是FBI,不會派人去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樞機主教們,也只顧自己撈錢,不在乎教廷能收到多少稅收。本來該給教廷上交10萬金幣的,只要送給負責的樞機主教一萬金幣,他就能收錢辦事,幫忙找藉口,免掉大部分什一稅,甚至全部,只要送得夠多……

腓特烈三世提出貴族、教廷和地方教會三分什一稅,並由貴族監督和執行什一稅的徵收,能讓教廷的什一稅收入提升一大截。因為,現在教廷能獲得各地的什一稅,遠不及三分之一的水平。要是各個教區都把三分之一的什一稅老實上交給教廷,教廷早發了。

所以,熟悉教會的腓特烈三世,提出貴族、教廷和地方教會三分什一稅的方桉,地方教會和羅馬樞機團的紅衣主教們也許會反對,但教皇絕對不會。因為,這樣會大大增加教廷的稅收。這比喬瓦尼主教搞的兜售贖罪券要多多了,而且長期穩定。畢竟,兜售贖罪券是一陣一陣的,銷量說不準,畢竟看買家心情不是?又不能強賣。而什一稅是強制徵收的,除非遇到天災,不然每年的收益很穩定,上下差距不大。

只要是聰明的教皇,很容易就能計算出得失。而當今教皇尤利烏斯二世不僅聰明,而且鐵腕強勢。只要對教廷有利,恐怕這位教皇陛下不會在意地方教會的反對的,樞機主教們的反對也沒用。因為,教皇是終身的,不擔心被樞機主教們彈劾掉。換個比較弱勢的教皇,都未必有這破例,但尤利烏斯二世顯然例外……

這樣一來,教皇樂意,貴族們樂意,三方勢力兩方贊同,且聯合起來不比地方教會差,還是有機會做成功的。

比如在德意志地區,別看主教國很多,可主教們是花錢賄選得來的位置,上位後就知道拼命撈錢,根本不會願意花費大量錢財去維持強大的軍隊。而貴族們不同,他們往往比只顧撈錢的主教們更重視軍事,兵力也更多。所以,別看德意志地區主教國很多,可軍事實力加起來,肯定不如世俗的諸侯國們加一起強。

教皇有大義名分,貴族們手裡有兵,兩者加起來,地方教會就不得不掂量下了……

而那些普遍財政不好的貴族們,為了那三分之一的什一稅,肯定敢拼。畢竟,這錢又穩又多,誰不眼紅?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