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5章 草鞋傭兵團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何在諸侯們的眼皮子底下招募到5萬精銳山民?這個問題困擾了馬林很久。即使召集手下們不住開會,也毫無頭緒。畢竟,現在德意志諸侯們對馬林嚴防死守太狠了。

這也不怪諸侯們嚴防死守,因為,馬林手下兵力太多了。光是本土,明面上就有4個萬人軍團。而之前,即使常備軍最多的奧地利,也才1.4萬人左右的常備軍。這還是因為奧地利是皇帝領地,加上敵人較多,才保持了一萬幾千人的常備軍規模。

換一個普通的諸侯,一般最多保持三五千人的常備軍。哪像馬林,本土4個萬人軍團,英格蘭還有兩個萬人軍團。

特麼的,再增加軍隊人數,這是要幹啥?要統一德意志?所以,諸侯們阻止北海國繼續招募軍隊,也合情合理。

別說諸侯們警惕了,就連皇帝陛下這個盟友,都對馬林很忌憚。這次送來的3萬戶奧地利移民,就基本都是些瘦弱的貧民,一看就不適合當兵。適合當兵的,早被皇帝陛下自己截留下來自用了。畢竟,奧地利馬上也要對瑞士西部發起進攻了,需要擴充兵馬。

而奧地利招兵的準則,幾乎和北海國一樣。因為,奧地利目前的頭號大獎弗倫茨貝格,就是在北海國軍中混過的。對於馬林那一套招兵的準則,不說完全領會,但也能領會個大概。

所以,這3萬戶奧地利農民,早就被弗倫茨貝格篩選過一番。都是不適合當兵的瘦弱者或懦弱者,才被送給了馬林。這幫人,即使經過訓練,最多也就協助守城,基本難以用於野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倒是尼德蘭送來的1萬戶移民,裡面有一些適合當兵的苗子。但是,尼德蘭農民的當兵天賦,比德意志南部山民差遠了,最多和北海國農奴差不多。即使挑選出來,最多當二線部隊使用。主戰部隊,還得是兇悍的山民。畢竟,窮山惡水出悍民嘛。

嗯,也可以說窮山惡水出刁民。就如後世華夏,北方某些山區,有標語就是“打劫警車是違法的”。在這種地區招兵,絕對是好選擇啊……前提是,要聽話。不然,動不動譁變,也是吃不消的。

事實上,後世鬼子為啥兇悍?因為鬼子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啊。鬼子一大串島嶼,可總共也就那麼點平原。最大的關東平原,也才1.7萬平方公裡,也就比京城大一點點。

所以,嚴格來說,鬼子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區,大部分人也是山民。當然,那是工業發達之前的事。等到21世紀的時候,倭國大部分人口基本都在沿海平原的大城市裡了。不像二戰前,日本城市人口才24,大部分人,都是山裡的農夫。而富裕的大阪地區的人組建的大阪師團,則是抗戰時日軍最弱的師團,和果軍打的有來有往的。

也就是說,21世紀的日本其實並不可怕。因為,二戰前他們多得是兇悍的山民。而21世紀,日本多的則是死宅了。真要幹起來,根本沒那麼可怕了。

當然,華夏這邊,人們的勇武也退化了。一群獨生子,也是難堪大任。所以,比勇武,21世紀其實是大家比爛。真要勇武,還得是赤腳不怕穿鞋的阿富汗匪徒……人家正宗山民,還有信仰加持,又橫又愣。也就是21世紀大家比先進武器了,要是比勇武,世界強國們在他們面前都要歇菜。

當然,這裡說的是個人勇武。除了個人勇武,還有軍隊素質。華夏在這方面做的很好,訓練刻苦,思想教育到位。但在華夏內部,也是有區別的。北方和西部窮山溝出來的士兵,明顯比城裡和東南地區的士兵更加剽悍些。無他,赤腳的不怕穿鞋的。

而且,這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古代的時候,因為中原發達,而南方楚地屬於開發度較低的蠻荒邊地。所以,當時的楚國人反而更剽悍些。所以,當年反秦的主力是楚地猛士,而不是中原地區的人。三國時的丹陽兵,也是當時丹陽郡的山民。

後來因為江南大開發,南方人富了,戰鬥力也就下降了……然後明朝的時候,幾十個倭寇就能橫行江南。但豐田秀吉的20萬倭寇,在朝鮮,卻打不過明朝北方的邊軍。當然,明朝付出的代價也非常沉重,損失了幾萬精銳後,失去對遼東女真各部的壓制能力,讓野豬皮趁勢崛起。

……

馬林的苦惱持續了很久,直到一個人的到來,才給了他巨大的啟發……

這個人叫施貝爾,是一個來自符騰堡公國的傭兵首領。這個施貝爾,是有一定來歷的。當然,不是說他來頭大,而是說他和馬林有一定的淵源。

施貝爾是符騰堡公國一個山村的山民,他本人並不認識馬林。但是,他的叔叔,鮑赫,曾經是馬林麾下的一名僱傭兵。

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也就是1494年,馬林剛穿越的那一年。那一年,施貝爾的叔叔鮑赫離家謀生,參加了馬林的僱傭軍,並跟隨馬林一起,伏擊了法王查理八世,取得大勝。同時,當時所有的僱傭兵,都分到了上百金幣的好處。

不過,鮑赫沒有繼續跟隨馬林了。當時,原本上千人的僱傭軍,跟隨馬林去特塞爾島領地的只有400人,其他人,多半拿了錢回到家鄉了。

鮑赫就是如此,他帶著錢,回到家鄉,建房娶了老婆。但是,經歷過打敗法國國王的輝煌後,鮑赫難免總喜歡提及當年的輝煌往事。

而施貝爾,作為鮑赫的大侄子,經常聽他叔叔講述這段傳奇。所以,施貝爾在鮑赫的影響下,成了馬林的粉絲。而且,長大後,還自己拉起一幫小夥伴,組建了傭兵團。

在傭兵團組建初期,他的叔叔鮑赫還予以了大量的指導。比如,如何訓練,如何打草鞋。所以,後來施貝爾的傭兵團,不但學習了馬林軍隊最初級的訓練方式。而且,人人穿草鞋,被稱為“草鞋傭兵團”。

後來,施貝爾的“草鞋傭兵團”擴充套件到了500人,並參加了多次諸侯間的爭霸戰,表現比較出色。

但是,因為施貝爾是馬林的崇拜者,經常在公開場合維護馬林,和人吵架。好死不死的,他之前的僱主是馬林的反對者。聽到了施貝爾的言論後,和他解除了僱傭合同。

施貝爾有些傻眼,想要找新東家謀生。可那位領主和附近的諸侯都打了招呼,還說施貝爾是馬林的擁護者。然後,他就杯具了……

原本,施貝爾打算帶著手下去投奔皇帝陛下的。可是,附近的領主嚴防死守,死活不讓他去投靠皇帝。

無奈之下,施貝爾帶著人去波西米亞那邊尋找機會。但波西米亞最近風平浪盡,沒啥戰事。原本,弗拉迪斯拉斯二世還打算給爆發戰爭的立陶宛多提供援軍,打算僱傭施貝爾的“草鞋傭兵團”來著。可立陶宛人怕花錢,只要了2000傭兵,施貝爾這個傭兵團,就沒能拿到合同。當然,也算他運氣,沒趕上送死……

沒有僱傭合同,大家都要喝西北風。然後,施貝爾500手下,跑了很多人,只剩300多人了。

這時候,施貝爾忽然想起來——也許,可以投奔自己的偶像馬林去?

原先,在符騰堡的時候,那些諸侯們不但阻止他去投奔皇帝,也阻止他北上投奔馬林。但波西米亞王國因為雅蓋隆王朝和霍夫曼家族的聯姻關係,並不限制“草鞋傭兵團”去北海國。

然後,施貝爾就帶著300多手下,借道波蘭,來到了北海國……

原本,馬林並不太看得上“草鞋傭兵團”這樣的野雞傭兵團。但是,施貝爾的到來,給了馬林超大的啟發。所以,馬林破例親自接見了施貝爾,並接納了“草鞋傭兵團”……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