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0章 蜂窩煤在大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馬林現在無比期盼西蒙早點結婚,因為,西蒙一旦完婚,他就可以趁機推出蜂窩煤了。到時候,就算拉馬克家族因為馬克伯國被馬林騙去而憤怒,也沒法反悔了。畢竟,這年頭離婚很困難,需要教廷特批。

而若是太早推出蜂窩煤,惹怒了拉馬克家族,沒準對方會反悔的。而要是拉馬克家族反悔,馬林敢保證,老霍夫曼肯定會揍自己。所以,他現在就等著西蒙趕緊結婚,把生米做成熟飯,就不怕拉馬克家族反悔了。

馬林不知道的是,他離開大明這兩年,明朝舉國上下已經徹底開始流行蜂窩煤了。主要是,蜂窩煤爐子太省事了。乾淨,不佔地方。而且,成本也很低。

特別是對於那些窮人家而言,不佔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優點。要知道,燒土灶是需要一個柴房的。畢竟,若是用普通草垛的話,下雨天柴草容易被淋溼,無法生火做飯。在古代,柴房是一般人家的標配。電視劇裡動不動把人“關進柴房”,可見柴房是多麼重要的民用設施。而且,佔地還不小。

不過,對於窮人而言,修建柴房就有些奢侈了。有些貧窮人家,住的房間還不如大戶人家的柴房呢。很多城裡的貧民,住的是最簡陋的茅草屋,一到下雨就漏,哪裡有錢建柴房?

而蜂窩煤的出現,則給了普通百姓一個非常好的選擇節省下一個柴房。而且,燒煤比燒柴草還要省錢!

所以,當正德以內宮四司(惜薪司、鐘鼓司、寶鈔司和混堂司)之一的惜薪司的名義推出蜂窩煤和蜂窩煤爐子後,很快大受歡迎。首先,蜂窩煤在人口眾多的京師迅速流行開來。

不過,京師的大戶和窮人家對蜂窩煤的使用是不一樣的。一開始,那些大戶也嘗試過使用蜂窩煤做飯,但是,他們很快發現蜂窩煤做飯火力不足,炒菜不如土灶香。所以,儘管蜂窩煤方便而且省錢,那些大戶依然不怎麼愛用蜂窩煤做飯。但是,蜂窩煤爐的一個作用深深地吸引了他們煮開水……

蜂窩煤爐堵上底部的氣眼後,在爐子上面放一個錫制的水壺,可以24小時不停地燒熱水。而大明的權貴和讀書人,特別喜歡飲茶,還有完整的茶道。蜂窩煤爐這樣的可以24小時提供熱水,而且燒水無煙的好東西,非常受到大明士紳階級的歡迎。

畢竟,這年頭可沒有保溫的暖瓶。想要喝茶,必須現燒熱水,非常麻煩,需要等。而蜂窩煤爐可以隨時提供熱水,非常方便大明士紳們泡茶待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大明的士紳階級和平民階級雖然都很喜歡蜂窩煤爐,可他們放置蜂窩煤爐的地方不一樣平民是將蜂窩煤爐放在廚房裡或者門口做飯用的;而大明的士紳豪門,都是將蜂窩煤爐和燒水的錫壺放在客廳堂前的。這樣,方便家裡丫鬟給客人泡茶。

甚至於,很多普通人家,因為蜂窩煤爐可以持續燒熱水的特性,都可以隨時喝上熱水,非常方便。什麼?你說白天沒人看著蜂窩煤爐會燒乾?不存在的,因為,這年頭,女人是不出門的,一般都在家裡帶孩子,或者做女工換錢,正好在家看著爐子,防止水燒乾。至於大戶人家就跟不用說了,有專門丫鬟看著爐子,以便隨時給主人家或者客人提供熱水泡茶……

總之,蜂窩煤爐就是這麼吊炸天!就算是普通百姓家裡,有了蜂窩煤爐後,也可以24小時喝上熱水。而在蜂窩煤爐出現之前,燒熱水不但麻煩,而且浪費柴火,窮人家都未必捨得燒開水呢。所以說,蜂窩煤爐不但可以降低燒水做飯的成本,而且在沒有真空保暖瓶的年代,可以做到隨時提供熱水的程度。這樣一來,官府推廣喝熱水什麼的,那就非常方便了。

而如果沒有蜂窩煤爐這種持續燒水的神器,你就算推廣喝熱水,窮人家為了節省柴火,也未必肯浪費柴火燒熱水。渴了的時候,隨便弄點井水就對付過去了……

當然,古代大戶人家也是有燒水的爐子的。那是一種小銅爐,燒的是塊狀的木炭。但木炭塊那玩意兒比較貴,至少比柴火貴多了。而且,後世吃過燒烤的都知道,燒木炭的烤架,也是煙熏火燎的,很影響文人們裝比的氣氛……而用無煙煤做的蜂窩煤,不會煙熏火燎的,同樣能提供充足的茶水,讓文人們很是喜歡。

所以,這兩年來,蜂窩煤爐在大明朝,以病毒擴散的速度,飛快地傳播開來。最開始,是正德命人在內閣朝房門外支起了蜂窩煤爐,給內閣一幹大佬們燒熱水泡茶用的。

結果,此舉迅速引起了朝中一干大佬的注意……

內閣可是大明朝最高級的一群大佬的聚集之地,裡面都是最頂級的一群大佬。以前,宮中也在內閣有小銅爐給燒水的。但是,那種小銅爐燒水量小,而且耗費不菲。

而馬林提供給正德的蜂窩煤爐和類似後世燒水壺的大號錫壺,一次能燒5升水,可以同時供應內閣幾位大佬所需。如此一來,內閣幾位大佬,只要共用一個蜂窩煤爐就可以了,燒水小廝也只要配備一個就行。不像以前,每個大佬都要自帶一個燒水的小廝,還要問惜薪司要那麼多木炭塊。

李東陽出身京師豪族,生活一向考究,對此沒怎麼在意。但楊廷和出身川蜀鄉下,平時一向關心民生。在看出這種新式的蜂窩煤爐成本和用途上的優勢後,以次輔的身份,大力向京師百官推薦這種煮茶神器。然後,蜂窩煤爐首先在京師流行開來,繼而流行到京中富戶和地方官員家裡。然後,各種文會上,也出現了成排的用於燒開水泡茶的蜂窩煤爐……

這樣一來,正德都沒交廣告費,一幹官員們就免費幫忙宣傳了。但是,當朝中官員們注意到了蜂窩煤這個產業的巨大潛力的時候,他們愕然發現全大明出產煤炭最多的晉西省,煤礦基本都被宮中的惜薪司掌控了……

好處進了那幫太監手裡,誰敢去搶?雖然劉謹已經倒臺了,張永等人不大成氣候,可劉謹的餘威猶在,一幹大臣們倒也不敢和宮裡爭奪晉西省的煤炭資源了。然後,大家開始爭奪別的地方的煤礦。

就這樣,京城附近的門頭溝煤礦被發現了,並被朝中幾位大佬佔住開發了。門頭溝煤礦雖然規模抵不上晉西的大煤礦,可架不住這裡就在京師邊上啊,運輸成本很低,價格上有優勢。而晉西的大同煤礦,距離京師好幾百公裡呢,成本上毫無優勢。

隨後,山海關附近的開灤煤礦,也就是華夏近代第一個現代煤礦,也被當地駐軍將領給找了出來,成為軍中大佬的利益所在……

就這樣,區區一個蜂窩煤產業,撬動了大明帝國煤礦產業的大發展。雖然大明沒有蒸汽機工業,可架不住蜂窩煤需求量大啊!光是京師百萬人口,煤炭的消耗量,就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更別說大明朝有那麼多城市了。當然,因為受到運輸條件限制,也只有煤礦產地附近的城市,蜂窩煤才能順利推廣。而那些遠離產煤地,交通也不便的地方,暫時還無法推廣蜂窩煤。因為,這個時代的陸地交通運輸成本太坑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