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李明芯顏面掃地(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柳恆一則警戒地看著柳瑾一,心中突然暗暗敲鼓。

柳老夫人是嫡母,又有柳貴妃這個當權的女兒在宮裡,在柳府地位崇高。因此,他和柳瑾一必須要爭相討好這位嫡母,才好立足。但柳瑾一夫婦最善鑽營,又時常耍手段,在柳老夫人面前詆譭自己,因而柳老夫人對他素來不喜。這點柳恆一清清楚楚,怎麼今天柳瑾一突然在老夫人面前為他說起話來?

這未免太奇怪了吧?

的確,他這次苦心蒐集到一對壽星獻桃的青花古瓷瓶,非但時間久遠,儲存完整,最重要的是意頭好,作為壽禮再適合不過。原本對於這對瓷瓶能夠討得柳老夫人的歡心,柳恆一是十分確定的,完全不介意當場開啟錦盒,但是現在這話從柳瑾一嘴裡說出來,卻不由的柳恆一不憂心。

柳瑾一絕不會平白無故地示好,八成另有謀算。

他這樣推崇他的壽禮,又這樣心急要開啟,只怕這對古瓷瓶...盯著手中的錦盒,柳恆一忽然眼皮一跳,看到那黑漆描金的紅木盒開口處,有著些微的金粉,因為顏色與描金花紋相近,因此不容易發現。現在因為柳恆一凝神死死盯著,才察覺到異常。

這金粉...看起來很像柳瑾一平時慣用的七夜金!

難道說,這錦盒被柳瑾一做了什麼手腳?所以說,他才故意這樣說,故意將自己捧得高高的,又故意要求當眾開啟壽禮。剛才李家已經在壽禮上鬧出了笑話,如果現在他的壽禮再出問題,掃了老夫人壽宴的興頭,老夫人對他的厭惡只怕便要就此定案!想到這裡,柳恆一忽然笑道:"大哥說笑了,大哥一向在母親面前最為孝順,小弟自愧不如。我這壽禮不過尋常,就像九皇子妃說的,珠玉鵝毛,皆是心意,但斷不敢和大哥的瓷瓶相比。大哥就不要讓小弟當眾出醜了!"

寧可穩妥些,也不能貪功冒進。若當著眾人的面,他的壽禮出現問題,那他的情形就危急了。

柳瑾一笑著,哪裡肯容他就這樣逃脫?

好不容易,他才能夠找到機會,尋到柳恆一藏壽禮的地方,若是真由柳恆一就這樣將壽星獻桃的古瓷瓶作為壽禮,老夫人定然會對他格外青眼,他絕不能允許柳恆一欺到他的頭上來!因此,他故意將壽星的頭部打碎,又照原樣封了回去。

帶回若是被老夫人看到壽星的頭部被打碎,以柳恆一素來在老夫人面前的不得寵,老夫人定然會認為,柳恆一因為在她這裡討不到好處,因此心生怨恨,故意拿這沒了頭的壽星來刺激她,詛咒她。

而剛剛李府的壽禮插曲,已經讓老夫人心中不悅了,若是這時候柳恆一再出問題...

那柳恆一這輩子在柳府是不可能再抬起頭了!

"二弟不要謙虛,我知道二弟為了給母親賀壽,千辛萬苦才尋得這份壽禮,是二弟對母親的一番心意,這時候又何必謙虛呢?"柳瑾一笑著道,"難不成二弟擔心你的壽禮太過貴重,壓倒了為兄,為兄會心生不悅嗎?我們畢竟是兄弟,一同孝敬母親,為兄高興還來不及,又怎麼會如此?你且不能如此小覷為兄!"

柳恆一越發覺得不對勁兒:"大哥就不要讓小弟出醜了!壽禮隨時都可以看,但客人們正在等著,還是快些開宴吧!"想要轉開話題。柳瑾一這樣堅持,絕對有問題。

"二弟這樣推拒,不肯當眾開啟,難道說..."柳瑾一頓了頓,眼眸幽邃,"這份壽禮有什麼玄機不成?"

柳恆一心猛地沉了下去,手指緊緊地攥住了錦盒的邊緣。

這份壽禮絕對被柳瑾一做過手腳,但現在柳瑾一這樣說,如果他再堅持推拒,不肯開啟,那豈不是更惹人懷疑?這樣就算是這份壽禮是事後開啟,不至於讓他和老夫人當眾顏面掃地。但老夫人看到有問題的壽禮,會更加認定這是他所為,因為心虛所以不敢當眾將壽禮開啟,被眾人看到...

這樣一來,他還是要倒黴!

就在柳恆一思索的時候,柳瑾一已經一把奪過他手中的錦盒,笑著道:"二弟未免太過謙虛,你精心準備的壽禮,母親怎會不喜歡?待為兄瞧瞧,究竟是什麼稀罕東西,讓二弟這樣神神秘秘的?"說著,得意洋洋地將錦盒開啟,已經做出了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準備面對錦盒中碎了頭的壽星獻桃古瓷瓶。

而他只要表現得很,開啟後很快再合上,然後將事情掩過,就不至於讓柳府當眾顏面掃地,老夫人反而會認為他在維護柳府的體面,更加厭惡柳恆一,卻更喜歡他。

聽到錦盒開啟時"砰"的那一聲,柳恆一覺得自己的心跳似乎在瞬間停止了。

然而,開啟錦盒,看清楚裡面的東西後,柳瑾一原本準備好的目瞪口呆頓時僵硬了,變成了貨真價實的目瞪口呆。他原本砸碎了頭的壽星古瓷瓶根本就沒有出現在錦盒中,靜靜躺在紫紅色木盒中的,是如蟬翼般的輕紗,疊成錦盒大小,交錯著寫滿了墨跡,因為輕紗太過輕薄,墨字交錯,認不出是什麼字型。但是,這樣的輕紗,以及那隱約能夠辨認出來的字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柳瑾一心中頓時生氣了不祥的預感。這是怎麼回事?

明明錦盒中的應該是砸碎了頭的壽星獻桃古瓷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一疊輕紗?

"天啊,難道說這是——"主座上的壽星柳老夫人猛然起身,三步並作兩步走了到柳瑾一跟前,將輕紗拿起,鋪了開來。只見錦盒大小,薄薄的輕紗,鋪開後竟然有十尺長,五尺高,上面寫滿了蠅頭小楷,銀鉤鐵畫,入木三分,字型與方才的壽春圖上的題字極為相像。柳老夫人激動得連聲音都顫抖了,"難道說這是閔大家寫在鮫綃紗上的雲京注原件?"(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