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親爹回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熱門推薦:、 、 、 、 、 、 、

金老夫人左手戴一指寬的繞花金鐲,右手佩倆鑲著祖母綠的金戒,耳著金環,就連衣裳上的圖案都是用金絲銀線織就而成,整個兒金光閃閃地坐在椅子上翹首以盼,透著股興奮勁。今天她大孫子要回來,而且是打了勝仗回來。金老夫人摸著手腕上的鐲子得意,她兒子有本事,孫子也有本事,這一輩子都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心情一好,連帶著看向淑陽郡主的神色也溫和多了,雖然生了一個丫頭片子害她白高興一場,好歹還給她生了三個聰明伶俐的大曾孫不是。比胡氏那個只開花不結果的中用多了。

金老夫人這般重男輕女,緣由可追溯到金老爹那會兒。

金老夫人閨名等弟,在家行四,上面三個姐姐,下面三個妹妹,七姐妹不是盼弟就是招弟,引弟,金家二老那點企圖全在這名上了。為了生兒子,七姐妹賣的賣,丟的丟,死的死,等大胖兒子落地,上面只剩下兩個姐姐,當牛做馬的姐姐。

打小金老夫人過的就是弟弟吃肉,父母喝湯,姐妹倆咽著口水幹家務的日子。哪怕金家條件還不錯,金老爹在鎮上酒樓做大廚,偶爾還到十裡八鄉掌勺置辦酒席,時不時就能帶點好菜回來。

金家就有一個怪現象,金家父母連帶兒子都吃的滿面紅光珠圓玉潤,兩個女兒餓得皮包骨頭。

在家就沒吃過一頓飽飯的金老夫人,十四歲嫁給了姜老太爺,也沒時來運轉。難伺候的後孃婆婆,偏心眼兒的公公,掐尖要強的妯娌,事兒媽的小姑子,愚孝的丈夫,都給她遇上了。在三個弟媳都生了好幾個兒子的情況下,只生了兩個女兒的金老夫人吃飯都只能窩在廚房。

轉機就在鎮國公出生後,後孃婆婆和偏心眼公公趕集遇上泥石流死了。嘴碎的人說鎮國公命硬克親,金老夫人卻覺得果然兒子才是福星,不見金老爹就是在她弟弟出生之後突然開竅,廚藝突飛猛漲,當上主廚的。

沒了父母,族裡長輩做主兄弟幾個均分了家業。姜老太爺雖木訥懦弱了點但是吃苦耐勞,種田是把好手,之前家裡髒活累活全是他幹的,十幾畝地賴他盤活。幾個弟弟上門打秋風也被雄起的姜老太爺打回去了,他且得養兒子不是。金老夫人家務農活一把抓,沒了趴在身上的寄生蟲,小日子迅速紅火起來。

在金老夫人看來,這一切都是兒子的功勞,滿心滿眼都是兒子。哪怕前頭兩個女兒都沒養住,也沒對僅剩下的小女兒看重幾分。要不是姜氏兄弟長大了懂事了,知道照顧幼妹,估摸著小女兒也和兩個姐姐似的夭折了。

隨著兩個兒子越大越出息,金老夫人母憑子貴做了人上人,更加堅定了男兒才中用的信念,男孩可以建功立業,可以生孫,孫再生子,延綿富貴。女兒有什麼用,都是賠錢貨討債鬼。

金老夫人望著窩在淑陽郡主懷裡的姜劭勳笑容慈愛。

興奮的姜劭勳仰著腦袋,“阿爹怎麼還不回來?大哥二哥怎麼還不下學?”皇帝要帶著大公子接見凱旋而歸的將領,遂他放假。

淑陽郡主笑,“哪兒有這麼快的,這個點估摸著也就是剛進了金鑾殿。”又捏了捏他的鼻子,“你哥哥們還要上課,以為都跟你這麼好命。”兩個大兒子的西席是廢了鎮國公不少心血請來的,出了名的規矩嚴明,遂並沒有放假。

姜劭勳鼓了鼓腮幫子,“那妹妹怎麼不來?她又不用上課。”

淑陽郡主好笑,“她要睡覺。”在金老夫人這裡哭鬧起來,不是找不自在嘛?她可捨不得女兒來遭白眼,就連俞氏不是也沒把四姑娘帶過來。

“哎~”姜劭勳嘆了一口氣,模樣很不甘心,“為什麼妹妹能天天睡覺,想什麼時候起就什麼時候,我就要卯時起床。”

淑陽郡主憋笑,“因為她是小娃娃,你是男子漢了啊! ”

姜劭勳很苦惱,“可是我也想睡覺。我先不當會兒男子漢好不好?”

不等淑陽郡主笑話他,金老夫人先心疼了,衝姜劭勳招招手,摸著他胖乎乎的臉蛋,愣是說,“瞧這瘦的,”當即拍板,“跟先生請個假,咱們在家好好養養。你娘眼裡只有你妹妹不疼你了,曾祖母疼你。” 竟是一點也不顧及在場的淑陽郡主。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淑陽臉色一變,別以為小孩子不懂,就是他小,所以更容易當真,無論如何她也不會讓人離間了母子之情。

姜劭勳動作更快,跺腳叉腰,“不許曾祖母說我娘,阿孃疼我,疼妹妹,也疼大哥二哥,” 哼了一聲,抱著胳膊扭過身,“曾祖母再這樣,我不跟您好了。”

這小子雖然經常鬧得人恨不得逮著他胖揍一頓,關鍵時刻還是很可愛的,淑陽郡主表示滿意,遂笑盈盈對姜劭勳道,“這世上哪有當娘的不心疼自個兒孩子的,阿孃對你們兄妹四個的心是一般無二的,只是你妹妹年幼,才多上點心,你小時候阿孃待你也是如此的。” 看一眼金老夫人繼續道,“你曾祖母跟你說著玩呢,你這孩子還當真了。勤學齋的先生都是萬里挑一的,能得他們教導是你的造化,你曾祖母如此疼你,豈會耽擱你的學業。”

沒等金老夫人反應,存在感一直很弱的姜老太爺果然出聲了,他最重視子孫學業,抽出嘴裡的煙桿,立眉瞪著金老夫人道,“你個老太婆胡咧咧什麼,小五能在宮裡和大公子一塊兒上學,那是他的福氣,不懂就別亂說話,慈母多敗兒。”

金老夫人不以為杵,反而道,“我怎麼敗兒了,老大老二多出息!”

“那是老太傅教得好,就你,一會兒怕他們練武受傷,一會兒怕他們看書眼疼的,要真聽了你的能有這麼大出息。你別在這禍害孩子,好好當你的老祖宗享福不行,哪來這麼多廢話。”說完不理臉色難看的金老夫人,虎著臉對姜劭勳道,“你爹你哥哥都是這麼過來的,怎麼你就不行了。想想你祖父那會兒,每天卯時不到就起床,還要走一個時辰的山路去你曾外祖父那兒上課,除了讀書習武還得砍柴打獵幫襯家裡,忙到子時才睡。你每天坐轎子上學,還有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這麼好的條件居然喊苦,你就是骨頭輕!”

姜老太爺喝了一口茶潤潤嗓子,覺得自己今天棒棒噠。家裡越來越富貴,幾個小的越來越嬌氣,他老人家早看不過眼了,今兒可算是找到機會憶苦,治治他們的驕嬌之氣。

淑陽郡主瞅著兒子的小模樣有點心疼,忍了,小家夥的確嬌氣,治一治正好。

金老夫人心疼壞了,一把將姜劭勳摟進懷裡,“小娃娃正長身體,本來就是睡不夠喊一句怎麼了,請假是我說的,算我錯了,我老糊塗成了吧!你衝他發脾氣幹什麼,瞧這可憐的,都被嚇壞了。” 金老夫人摩著他的腦袋安撫,“這糖橘可甜了,來,咱們吃一個壓壓驚,曾祖母給你剝啊。”

姜老太爺看著紅眼眶的金孫,也有點後悔,對這個最小的曾孫,他老人家也是很喜愛的,低頭喝茶掩飾。

剝好橘子,金老夫人先自己嘗了一瓣,“這個甜!”說著塞了一瓣橘子到姜劭勳嘴裡,“甜吧?”

姜劭勳心有餘悸的偷望一眼姜老太爺,點頭小小聲道,“甜!”

金老夫人看著姜劭勳嘴巴一動一動的,那模樣比自己吃了還高興,“那多吃點,曾祖母再給你挑一個,這個,還有這個,你看它的蒂,這樣的保證甜!”

“這個給曾祖母。”姜劭勳瞅瞅姜老太爺,攥著一個橘子小心翼翼問,“曾祖父要嗎?”

對上小曾孫眼巴巴的目光,姜老太爺接過橘子,力圖讓自己笑的最和藹,“乖!”

姜劭勳咧了嘴笑,金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那模樣跟吃了人參果似的,“我乖孫真孝順!曾祖母給你挑一盤最甜的,你待會兒帶回去吃。”

姜劭勳忙道,“我不要,曾祖母自己留著。”

二姑娘撅了撅嘴,她一點都不喜歡來朱雀堂,一點都不!每次來了曾祖母不是橫眉冷對就是視若無睹,曾祖母從來不會像其他人那樣對她笑眯眯的,曾祖母只喜歡大哥哥他們,只會對大哥哥他們笑。

俞氏沒有錯過孫女的神情,這丫頭到底嬌氣受不了委屈,目光移到她旁邊沉穩的大姑娘身上,眼底露出一絲滿意。

大姑娘把剝好的橘子塞到妹妹手裡,“惠兒,這橘子甜,你嚐嚐。”

二姑娘馬上露了笑臉,點頭,“真甜,我還要!”

她身後的丫鬟就要上手。

二姑娘卻拉著大姑娘的手搖了搖,“我要姐姐給我剝。”瞥一眼姜劭勳,我有姐姐,你有嗎?哈哈!你沒有。

大姑娘看她那嬌滴滴的模樣哪有不應的,也明白過來,這是在和姜劭勳鬥氣。兩人同年,誰也不服誰,無聊起來吃個飯也要比誰吃得多,一會兒好一會兒壞的,眾人便隨他們去了,大了自然就好了。

在姜劭勤和姜劭勉下學過來之後,金老夫人就更高興了,一疊聲招呼人喝糖水吃瓜果點心。拉著三個孫子在跟前說話,把旁人都撩在一旁了,直到有人來稟,姜進回府了。

金老夫人終於把注意力從曾孫身上挪開,老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

姜進時年二十有九,劍眉入鬢,鼻樑高挺,身長八尺有餘,厚重冰冷的玄色鎧甲穿在他身上,顯得越發高大魁偉。

姜進先對姜老太爺金老夫人磕頭,“孫兒不孝,讓祖父母為我擔心了。”

姜老太爺捋著鬍鬚點頭,笑得十分得意開懷,“你光宗耀祖,大孝大孝!”

金老夫人溼了眼眶,要不是姜老太爺攔著,都不給他向俞氏請安的機會,等他磕完頭就拉到身前,上下其手,“瘦了瘦了……”恨不得脫了衣服看看。

淑陽郡主眼不錯的上下打量,神色激動。

姜進一邊回答金老夫人,抽空看向淑陽郡主,目光溫潤。

淑陽忽覺眼角發酸,低了低頭遮掩過去。

“……酉時有慶功宴,我是回來更衣的……”

姜老太爺抬頭一掃更漏,趕緊道,“那你快點回去,誤了時辰就不好了。”

“回去多麻煩,朱雀堂這麼大的地方,還找不到一間屋子洗澡了。”金老夫人拉著孫子的手不放,她還沒問完呢,瞧瞧這憔悴的樣子,肯定吃大苦了,孫子都是世子了,做什麼要去前線拼命,害她擔驚受怕,幸好全須全尾的回來了。

姜老太爺氣得鬍子都飛起來了,“你又胡說八道什麼?你當還在上姜村嗎?”姜老太爺一直在很努力的學習大家規矩,就怕給兒孫丟人。

金老夫人悻悻,這麼多年下來,她多多少少也知道點公侯府第的規矩了。

“祖母也是心疼我,”姜進開口暖場。

金老夫人忙不迭點頭,有了孫子撐腰,立馬腰桿子硬了,回嘴,“我這不是心疼阿進,不想他來回趕。”

姜老太爺懶得和她多費唇舌,這老太婆越來越不講理了,直接對姜進道,“你趕緊回去,別誤了事。”看了看下面的眾人道,“你們也散了吧,別忘了晚上都到聚和堂用膳。”鎮國公府各房分食,遇上節日要事才會聚在一塊用膳。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作者緩歸矣其他書
相鄰閱讀